第406章 牆倒衆人推

李滄海沒有說話,六部尚書卻紛紛嘆息不止,看向羅希奭的眼神充滿了憐憫。

“羅大人果然好膽色,昧着良心說話,居然能夠做到面不改色,在下佩服,佩服啊!”李滄海感慨了一句,但隨即他語調瞬間冷了下來,他拿出兩份證詞,道:“我想,你看過這些之後,應該能夠回想起一些事情。”

羅希奭眼睛微冷,他接過兩份證詞,不以爲然地看了起來。

這一看,他的瞳孔卻是極速收縮,臉色也瞬間變得蒼白起來。

“羅大人,不知你是否想起了什麼?”李滄海淡淡地道。

羅希奭臉色一陣變幻不定。

衆人紛紛覺得好奇,那兩張紙上究竟寫着什麼,怎麼羅希奭的神情好似大白天見鬼了一般?

“李滄海,這是怎麼回事?”李隆基也有些好奇,開口問道。

“回陛下,這兩份乃是證詞。其中一份,是當年指認秦復通敵叛國的證人之詞,另一份,則是現今御史中丞,王鉷的證詞!”李滄海朗聲說道。

“王鉷?怎麼連他也牽扯進了此案?”羣臣越發吃驚,紛紛交頭接耳的談論起來。

李滄海說道:“這第一份證詞,乃是當年指認秦復的兩人,分別是左右神武衛軍之將領,宣威將軍趙燁,明威將軍馮茂典。這兩人本是李林甫門生,但他們生性耿直,且又受過秦復救命之恩,對秦復尊崇有加。奈何,在對付秦復之時,兩人卻不得不背叛秦復,私自打開邊關之門,放吐蕃軍隊入關。”

“然而,這兩人對此事卻一直心存愧疚,我曾詢問過兩人,兩人也將當年之事全部說了出來。據兩人所說,他們是被某人以全家性命威脅。才放吐蕃入關,並誣陷指認秦復。”說到這裡,李滄海用手一指羅希奭,聲色俱厲地道:“而威脅他們之人,就是你,羅希奭!”

羅希奭臉色有些難看,他額頭上汗水密佈。但眼珠子卻一直在轉,似乎在思索應對之策。

他忽然笑了起來:“李大人。這份證詞也只是你一面之詞,你說我威脅他們,證據何在?誰知道這兩人是不是在故意陷害我?”

李滄海早已猜到他會這麼說,古怪一笑,李滄海拍了拍手,趙燁和馮茂典兩人提着個包裹,面帶怒色的走了上來。

羅希奭見狀,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起來。

“罪臣趙燁、馮茂典參見陛下!”兩人對着李隆基跪下行禮。

“平身!李滄海所說,可是真的?”李隆基有些惱怒地喝道。

“李大人所說全部屬實。當年臣等受人脅迫,迫不得已才誣陷秦將軍。而當年威脅臣等之人,就是他羅希奭!”馮茂典用手一指羅希奭,厲聲說道。

羅希奭愣了下,他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可笑!我何時威脅過你們?”

趙燁臉色陰沉,他隨手將包裹扔了過去,喝道:“姓羅的。看看這些是什麼?這些都是當初你脅迫我等的證據!你還有什麼話說?”

羅希奭打開包裹,看到裡面發黃的信件,瞳孔頓時收縮了起來。

李滄海雙手背在身後,走到羅希奭跟前,淡淡地道:“你可以說這些全是假的,馮茂典與趙燁兩人是故意在誣陷你。沒關係。本官還有人證能夠證明你之罪行。”

他從地上撿起第二份證詞,冷聲道:“這份證詞,你應該並不陌生吧?這上面有王鉷畫押,也有肅王,吏部尚書高大人,禮部尚書崔大人的署名,真實性想必就不用多說了吧?”

此時。高洛川,崔渙以及李鈺紛紛走了出來。

“臣等可以證明,這證詞乃是王鉷親口所說,絕無有假!”

李鈺更是將李滄海如何設計抓捕王鉷之事,給衆人詳細說了一遍,當然還有王鉷想要行刺他之事。

說完這些,李鈺很是認真的道:“皇爺爺,李大人說的沒錯,王鉷可以證明,秦復確實是被冤枉的,而幕後黑手,就是李林甫與羅希奭!”

這話從李鈺口中說出,可信度頓時提高了不少。

畢竟,李隆基向來疼愛李鈺,也知道他從不說謊。

可他依舊不敢相信,這些竟然是李林甫所爲。

李滄海似乎根本沒有打算給羅希奭辯解的機會,他朗聲道:“陛下若是不信,可親自審問王鉷!”

“帶王鉷上堂!”李隆基怒不可遏地喝道。

過了片刻,失魂落魄的王鉷被帶上了公堂。

他倒是乾脆,見了李隆基之後,猶如竹筒倒豆子般,將李林甫做過的所有惡事都給說了出來。

王鉷說了整整一個時辰,而所說之事,卻是讓所有聞者,爲之驚心。

李林甫府中有一個形如偃月的廳堂,名爲月堂。他每次要剷除某位大臣,都要在堂中苦思中傷之法。如果他面露微笑的走出來,那就意味着那個人就要家破人亡。

其在位期間,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擔任宰相十九年,可謂是殘害忠良無數。

他曾針對太子李亨,興起動搖東宮之想法,致使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與韋堅等人被賜死,又誣告與太子交情深厚的四鎮節度使,王忠嗣,導致王忠嗣被奪去兵權,貶爲漢陽太守。

他誣陷楊慎矜,稱楊慎矜是隋煬帝玄孫,勾結術士,密藏讖書,圖謀恢復隋朝。李林甫還栽贓陷害,命殿中侍御史盧鉉袖藏讖書,稱是在楊慎矜家中搜出。最終,致使楊慎矜被族滅。

天寶八年,咸寧太守趙奉章揭發李林甫罪狀二十餘條。結果罪狀尚未呈上,李林甫便以知曉,命御史臺將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斃。

除了這些之外,李林甫還曾派人截殺辭官退隱的前相張九齡。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而這其中,羅希奭爲李林甫出謀劃策。王鉷則按照計劃針對李林甫要除掉之人,進行實施,兩人可謂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

聽完之後,李隆基臉色一陣難看。

整個公堂陷入了死一樣的寂靜。

靜的有些可怕。

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迫害瞭如此之多的忠臣,簡直是罪不可赦。

李隆基作爲當今天子,卻讓這種人擔任了十九年的宰相,這不是昏庸又是什麼?

這種結果,連李滄海也沒有想到。

王鉷爲了活命,竟然坦白瞭如此之多的事情,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這時。小五走到了李滄海身邊,對着他耳邊嘀咕了幾句。

李滄海聽完之後。點頭道:“帶他上來。”

小五聞言,立即退了下去。

“陛下,秦復的護衛郝仁被關押在洛陽大牢長達十四年,他想見一見陛下。”李滄海說道。

李隆基好似突然間蒼老了許多,他無力的揮了揮手。

高力士見狀,忙道:“聖上有旨,宣他上堂!”

蓬頭垢面,好似瘋子般的郝仁拖着疲憊的身子,來到了公堂之上。

“陛下!罪臣有證據能夠證明。秦將軍是被人陷害的啊!”郝仁來到公堂,便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上,涕淚道。

李隆基此時似乎沒有心思去管這些,他還在想着王鉷說的有關李林甫所做的一切,心中一陣複雜。

郝仁見李隆基沒有任何反應,立即脫掉有些破爛的衣服,露出髒兮兮的膀子。

羣臣見狀紛紛吃驚不已。楊國忠更是劍眉一挑,喝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聖上面前無禮?”

郝仁抱着衣服,哭道:“陛下,這是臣的兄弟,在臨死前交給臣的。這是陛下所下的聖旨啊!這聖旨上分明說。要將秦將軍押回長安受審,並沒有說要將秦將軍滿門抄斬啊!”

衆人聞言,紛紛吃驚不已。

李滄海立即走了過去,將他抱着的衣服打開,果然從裡面找出一道聖旨。

聖旨的黃色絲絹已經變成了灰色,但聖旨上的字跡卻並沒有受到任何損毀,看的出來。郝仁這十多年一直很小心的保存着。

他拿起聖旨,仔細的看了看,隨後呈給了高力士。

高力士跟隨李隆基時間最長,也擬過不少旨意,他一眼就看出來這就是當年他奉李隆基之命,所擬出的那道聖旨。

“陛下,這聖旨確實就是當年您下的那道。”高力士將聖旨呈給李隆基,說道。

李隆基回過神來,他捏着聖旨,氣的手指微微顫抖。

“好你個李林甫,竟敢欺上瞞下!好,好!”李隆基咬牙切齒,身體不斷髮抖着,似乎氣的不輕。

衆人這才明白,當年李隆基並沒有下令處斬秦復,更沒有要滅他滿門。

他當年所下的聖旨,是要將秦復押回長安,親自審理。

只是後來,李林甫奏明,說秦復已經畏罪自殺,他倒也沒有在意。

十四年的時間,所有人都以爲,將秦復滿門抄斬是皇帝的旨意,雖然也有人有所懷疑,但礙於李林甫權勢,而不敢提及此事。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啊!”高力士忙說道。

然而,此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楊國忠見時機已經差不多成熟,對着李隆基行禮,正色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明聖上!陛下還記得去年,王鉷之弟王焊與刑縡圖謀作亂,意圖殺死微臣,王鉷也曾參與密謀。據臣查實,此事乃李林甫擔心陛下重用微臣,才暗中指使王鉷兄弟所爲!”

王鉷聞言,頓時驚叫起來。

然而,楊國忠卻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他接着說道:“除此之外,李林甫與判將阿布思,結父子情義,打算共謀造反,只因李林甫突然病逝,此事纔沒有發生。”

阿布思,原爲九姓鐵勒同羅部落首領,他率部投奔唐朝,唐玄宗冊封他爲奉信王,賜姓名爲李獻忠,將其部落安置在朔方節度使所屬河南之地,安祿山東征契丹之時,有意請求朝廷調他爲副,意欲暗害他,他被迫率部判唐。

“陛下,臣冤枉!臣絕無造反之意,這都是楊國忠誣陷之詞,望陛下明察!”王鉷大叫不止。

“冤枉?”楊國忠頓時冷笑了起來,他對着李隆基再一躬身,道:“陛下,此事臣一直在暗中調查,****烈亦能證明此事!”

左相****烈聞言,立即走了出來,道:“陛下,楊相所言屬實,臣也查到,王鉷兄弟圖謀作亂,打算與阿布思裡應外合,攻陷長安。”

“你……你們!”王鉷氣的渾身發抖,他瞪着眼睛,指着兩人怒聲罵道:“楊國忠,****烈,你們這兩個老狐狸,還真會見風使舵,落井下石!別忘了,當年你們跟着李林甫也做過不少惡事!你以爲你們能逃得了干係?”

楊國忠冷笑連連,他憐憫的看了眼王鉷,道:“死到臨頭,還想誣陷本相,哼!”

“陛下,臣也能證明,李林甫意圖謀反……。”羣臣之中,走出一名中年男子,縮着脖子,跪地說道。

此人走出,羣臣紛紛詫異。

王鉷更是直接跳了起來,指着他的鼻子罵道:“楊齊宣!你這個吃裡扒外,忘恩負義的東西!竟然連同他人,誣陷自己的岳父?”

李滄海站在原地,雙手籠在衣袖之中,一言不發,靜靜地看着眼前一切。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確實出乎他之意料。

不過,卻又在情理之中。

李林甫而今早已失勢,楊國忠若不趁機剷除他之餘下勢力,倒有些不正常了。

楊國忠這招‘落井下石’,可謂是歹毒之極,直接給李林甫扣上一個造反謀逆的罪名。

這罪名若是坐實,與李林甫有關之人,那可是一個也逃不掉。

不過,讓李滄海詫異的是,這楊齊宣竟然擔心自己受到牽連,附和楊國忠,指認自己老丈人,這還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啊!

楊國忠似乎也沒想到,楊齊宣竟然會站出來指認李林甫,這讓他更加得意,心知李林甫這罪責算是坐實了。

但是,他並未因此而收手,而是打算在火上澆些油,讓這火焰燒的更旺一些。

他嘴角上翹,正色道:“陛下,安祿山日前於邊關發現阿布思之行蹤,並一路追擊,將其重創。而今,阿布思已西投東西突厥之間的葛羅祿部。不過,安祿山擒住阿布思手下大將一員,昨日被押解至洛陽,他可以證明臣之所說!”

李滄海暗自驚訝,沒想到安祿山竟然也參與此事。

看來,爲了徹底剷除李林甫的勢力,楊國忠與安祿山這兩個向來對不上眼的人,竟然聯手合作了起來。(。)

第781章 遮陽銅傘第693章 峰迴路轉第516章 秋後算賬第447章 喜出望外第200章 密林夜戰第304章 打賭第226章 節外生枝第34章 積香酒樓第201章 惡狗擋道第225章 死者身份第600章 不可思議的冰塊第197章 兇器線索第63章 奇怪的小狗第313章 動機不純第89章 大戰蠱雕第664章 趕鴨子上架第632章 奸臣當道弄是非第726章 指認真兇第590章 九鼎神力第63章 奇怪的小狗第467章 試探第84章 石林熊羆第650章 狼狽爲奸第699章 決勝千里第481章 障眼法第400章 挖墳第124章 天災人禍第566章 危急時刻第657章 嫁禍第121章 意外的消息第249章 解救第652章 攔路喊冤第108章 他鄉遇‘故’知第257章 狡兔三窟第156章 真相究竟如何?第198章 消失的一個時辰第54章 離奇第716章 八針封穴第320章 無從抵賴第397章 自投羅網第735章 墜崖事故第387章 有意思的王爺第7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78章 石龍驚天第529章 空城計第209章 我想靜靜第642章 神秘字符第61章 絕色交易第669章 小小竊賊第173章 風雨欲來第546章 奉旨出征第19章 詛咒殺人第625章 無遮大會第363章 覲見第164章 殺一儆百第692章 鐵證如山第652章 麟德設宴第705章 心有愧疚第157章 鐵證如山辨忠奸第65章 墓穴追蹤第684章 赴宴肅王府第364章 懷柔之策第103章 出其不意第371章 江湖道義?第657章 粗中有細第726章 指認真兇第178章 暗潮涌動第31章 第二名死者第404章 洛陽府,升堂!第70章 疑團第622章 秦家血脈第246章 交談第736章 死者身份第305章 毒酒論英雄第242章 合作第652章 攔路喊冤第29章 冒牌縣令第336章 搜查王宅第127章 買賣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150章 夥計遺骨現端倪第317章 怪力亂神第283章 明爭暗鬥第188章 命懸一線第768章 秦朝遺民第210章 探查紫韻坊第107章 製作解藥第201章 惡狗擋道第521章 兵不厭詐第768章 秦朝遺民第220章 小巷混戰第228章 城外茶棚第179章 疑點再現第463章 白鵝之冤第108章 他鄉遇‘故’知第538章 環環相扣第6章 殺人兇手第733章 華燈初上第790章 縱容第596章 陷阱
第781章 遮陽銅傘第693章 峰迴路轉第516章 秋後算賬第447章 喜出望外第200章 密林夜戰第304章 打賭第226章 節外生枝第34章 積香酒樓第201章 惡狗擋道第225章 死者身份第600章 不可思議的冰塊第197章 兇器線索第63章 奇怪的小狗第313章 動機不純第89章 大戰蠱雕第664章 趕鴨子上架第632章 奸臣當道弄是非第726章 指認真兇第590章 九鼎神力第63章 奇怪的小狗第467章 試探第84章 石林熊羆第650章 狼狽爲奸第699章 決勝千里第481章 障眼法第400章 挖墳第124章 天災人禍第566章 危急時刻第657章 嫁禍第121章 意外的消息第249章 解救第652章 攔路喊冤第108章 他鄉遇‘故’知第257章 狡兔三窟第156章 真相究竟如何?第198章 消失的一個時辰第54章 離奇第716章 八針封穴第320章 無從抵賴第397章 自投羅網第735章 墜崖事故第387章 有意思的王爺第7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78章 石龍驚天第529章 空城計第209章 我想靜靜第642章 神秘字符第61章 絕色交易第669章 小小竊賊第173章 風雨欲來第546章 奉旨出征第19章 詛咒殺人第625章 無遮大會第363章 覲見第164章 殺一儆百第692章 鐵證如山第652章 麟德設宴第705章 心有愧疚第157章 鐵證如山辨忠奸第65章 墓穴追蹤第684章 赴宴肅王府第364章 懷柔之策第103章 出其不意第371章 江湖道義?第657章 粗中有細第726章 指認真兇第178章 暗潮涌動第31章 第二名死者第404章 洛陽府,升堂!第70章 疑團第622章 秦家血脈第246章 交談第736章 死者身份第305章 毒酒論英雄第242章 合作第652章 攔路喊冤第29章 冒牌縣令第336章 搜查王宅第127章 買賣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150章 夥計遺骨現端倪第317章 怪力亂神第283章 明爭暗鬥第188章 命懸一線第768章 秦朝遺民第210章 探查紫韻坊第107章 製作解藥第201章 惡狗擋道第521章 兵不厭詐第768章 秦朝遺民第220章 小巷混戰第228章 城外茶棚第179章 疑點再現第463章 白鵝之冤第108章 他鄉遇‘故’知第538章 環環相扣第6章 殺人兇手第733章 華燈初上第790章 縱容第596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