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挖坑

第二天清晨,皇帝的車駕,再次浩浩蕩蕩的出發,三原縣的官吏士紳,着實鬆了口氣,天子駕臨,的確是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大的壓力,唯恐出了什麼差錯,惹來滅頂之災,那就欲哭無淚了。

至於擾民的事情,卻是不用擔心,皇帝因公出行,負責接待,出資出錢的,絕對不是地方縣衙,而是宮中內帑自備錢糧,這種行爲,雖說也是將民脂民膏左手換右手,不過也很值得後世仿效,至少賬簿上好看多了。

這次接待皇帝,得到好處最大的,就是那個提供住宿的士紳,天子臨門,那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了,況且李世民又不是昏庸君主,即使覺得,天下萬物是自己的,士紳免費接待自己,沒有什麼不對,但是臨走之時,還是慣性的吩咐近臣,多有賞賜。

零零碎碎的金銀,還有一些上等彩絹錦帛,這些可謂御用貢品,常人是沒有資格使用的,那個好運的士紳,也不準備使用,或者變賣,而是珍藏供奉起來,時不時的拿出來炫耀,令人羨慕嫉妒恨……

唐朱村位於三原縣城東十五里,距離不遠,一晃即到,那裡,閻立德等人,也已經等候多時了,其實早在昨天,閻立德就收到皇帝前來的消息,可是沒有李世民的召見,閻立德也有些明白皇帝的脾性,不敢貿然前去覲見,免得弄巧成拙。

只要把交託下來的事情,辦得妥善漂亮,小禮小節之類的,李世民不會多麼在意,現在也是如此,浩浩蕩蕩的車駕停下,見到閻立德誠惶誠恐的請罪,自然不會責怪,旁邊的宮女,掀開車輦繡簾,李世民起身而出。

“參見陛下……”呼聲如雷,響徹雲霄,這種威望,深入人心,不是三代、四代的皇帝所能夠擁有。李世民臉上自然多了抹淡淡笑容,下了輦車,閻立德疾步而上,再次見禮。

李世民虛手攙扶,誠懇說道:“閻卿辛苦了。”

閻立德不是佞臣之流,不然這個時候,肯定一臉感動涕零青忠心,爲了吾皇,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等等,諸如此類,可惜,閻立德沒有這種覺悟,只是不亢不卑的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理所當然。”

這話背後說,自然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當着李世民的面前,就有些刺耳了,難免會讓人聯想,如果沒有官祿,且不是不鳥皇帝了,不過唐初,佞臣是沒有出路的,所以閻立德這樣應對,普普通通,換了其他官員,多半也是這樣回答,李世民也不以爲意,多少逆耳的忠言都聽進去了,還在乎區區的刺耳之言。

當然,閻立德也不是那種,不識擡舉的耿直迂臣,對答了兩句,立即恭敬說道:“陛下遠來,一路風塵,應也有些疲乏,請到營地稍坐,容臣稟報陵園修造情況。”

這個就是此行的目的,李世民自然沒有意見,在閻立德等人的簇擁下,徑直朝營地而去,剛纔車隊是停下來了,但是隨駕而來的軍衛,卻沒有停下動作,而是順理成章的,接管了營地的安全警戒工作,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森嚴之極。

一個月時間,營地卻是換了個模樣,數百個帳蓬連綿起伏,錯落有致,井然有序,地上明顯是經過灑水掃淨,自然比不上皇城宮殿,一塵不染,但是相對百姓村落,卻是十分乾淨,李世民等人見了,只以爲是閻立德故意爲之,暗贊其心細如毫。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自然清楚,軍中營地的贓與亂,簡直是不堪回首,當年行軍打仗,戰火紛飛,也沒有心情顧忌太多,但是近些年來,置身於富麗堂皇的宮中,恐怕不能習慣那些清苦的日子。

不然,即位之初,李世民可以單騎匹馬,馳騁到突厥聯軍面前,義正詞嚴的指責,而後從容不迫的離去,這種英雄氣概,現在自然還有,可是現在,前來三原縣,區區一兩個時辰的路程,卻要拖延籌備,弄出龐大的排場,這纔過來,要是以前,恐怕不會這麼麻煩,直接帶領百騎,快馬加鞭,直奔這裡,一來一回,綽綽有餘。

可見,人總是會變的,特別是皇帝,過着唯我獨尊的生活,卻依然能夠保持本心的人,古往今來,屈指……不能數,主要是怎麼也找不到,自然數不了,也是件無可奈何的事情。

營地非常安靜,知道皇帝要來,官吏早將閒雜人等,全部清移出去,一個不留,隨駕而來的軍衛,也再三仔細檢的查過了,確定安全可靠,才散開四周,嚴陣以待,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那個模樣,似乎很期望,有幾個不長眼的刺客冒出來,好讓他們立功受獎。

片刻之後,李世民到了中央主帳坐下,隨行的官員貴族,非常自覺的,按照地位的大小,分列兩側,跽跪待命。坐定之後,李世民開口,就是一通誇讚:“閻卿,主持修建上皇陵園,可謂是勞苦功高……”

“不敢,爲陛下分憂,那是臣下的本分,算不得什麼功勞。”閻立德連忙推託,

先揚再揚的手腕,李世民自然嫺熟之極,閻立德越是推託,李世民就越是誇讚,直到閻立德惶惑不安了,這才切入正題。

“傳言,閻卿日夜趕工,辛勤勞作,陵園修建順利,或許要比預期時日,提前完成任務,卻不知道,是否屬實?”李世民說道,是以假設的語氣,可讓閻立德從容進退。

然而,閻立德卻沒有領會李世民的好意,聞言頗有幾分興奮,欣然說道:“陛下,據臣估計,再有兩個月,陵園就可以建好……”

“閻卿。”李世民皺眉,打斷說道:“如果朕沒有記錯,陵園施工至今,不過是月餘而已,何以如此神速。”雖然沒有憤怒不悅,不過卻能夠聽出濃重的懷疑之意。

這個時候,閻立德才恍然大悟,難怪皇帝會突然親臨而來巡視,原來是不相信此事爲真,或者懷疑自己修建陵園的時候,偷工減料,敷衍了事,雖說清者自清,但是皇帝問了,總要爲自己辯白,閻立德連忙出列,嚴肅說道:“陛下,臣絕無虛言,斗膽請陛下移駕前去觀望,便知真假。”

“朕也正有此意。”李世民說道,心中也相信,閻立德不會以這種,一戳就破的謊言,來欺騙自己,不過,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是真是假,一看就清楚了。

修建陵園的地方離營地不遠,上了山坡,可以直視看到,這個時候,民夫匠工自然在那裡工作,又是挖泥運土,又是搬木擡石,忙忙碌碌,很是辛苦。以天子的尊貴,自然不能直接行去,清場是必然的事情,不過民夫匠工可以休息半響,也算是意外之喜。

當然,也不能讓皇帝白等,自然而然,李淳風走了出來,畢恭畢敬的行禮,指引說道:“陛下請看,羣山起伏,形似盤龍,龍頭在此,吐出源源不斷的龍息……”

“李太史所言的龍息,莫非就是這條沮水。”李泰適時說道。

李淳風掠過讚許之色,輕輕點頭,不介意奉承說道:“越王殿下博學多才,臣下佩服。”

“呵呵,李長史已經明確提出,小王豈能視而不見。”李泰說道,盡顯謙虛的風度,隨之退下,眼睛餘光,見到李世民似有讚賞之意,心中更加歡喜。

李恪上前,指着前面,修建陵園的地方,好奇問道:“李太史,此地好像不在龍軀之中,卻又是風水吉地,不知其中有什麼典故?”

不是李恪精通風水之術,而是十分明白,如果那裡不是風水吉地,誰敢提議在此地修建陵園,不過李恪這話,有點正撓癢處的感覺,說到專業的事情,李淳風神采奕奕,淡笑說道:“蜀王殿下好悟性……”

隨之,就是大堆的風水術語,什麼羣山環繞,龍息迴盪,凝結成珠,雲來霧去的,讓人半知半解,感嘆風水之術博大精深之餘,也深以爲然,相信不疑。

當然,也不是李淳風說什麼,就是什麼,選定吉穴之事,肯定要經過一幫風水陰陽師,和尚道士之類,再三探討研究,得出統一的意見,纔敢在此地修建陵園,所以,李淳風口中的術語,李世民已經瞭然於胸,現在不過是印證而已,卻也不覺得無趣。

兩刻鐘時間,在官吏的安排下,民夫匠工井然有序的退出工地,數百軍衛前去再三檢查之後,沒有發現危險,就地守護,揮旗示意。李淳風也見到信號了,卻也識趣,引手說道:“身臨結珠之地,立即可以感受其中之妙,請陛下移駕,仔細體會……”

李世民欣然,帶着隨行衆人,慢步而去,片刻之後,來到建築工地,不用細看,就發現了其中的不同之處。然而,發現不同的,不是所謂的風水龍氣,神奇玄妙,而是修建陵園的坑洞有異。

由於是堆土成陵,墳高六丈,不過這個山水寶地,只有兩丈餘,而且修建陵園,不只是挖個坑,直接埋葬就行,還要修建個地宮,以存放陪葬之物,爲了防盜,地宮的設計,肯定是要十分講究,深挖坑,壘以地板磚石,這是最爲常見的辦法。

坑洞而已,衆人也不是沒有見過,就算再大,再深,也不會引人驚疑,可是現在,卻有些迷惑不解了

第429章 又來了第98章 順風第64章 枕頭風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26章 釋然第21章 犁地去第92章 良辰美景第100章 卷尾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392章 解脫了第47章 耳光響亮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155章 信任第109章 海量第303章 遇上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76章 佳人有約第302章 鄉趣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390章 胡鬧第411章 孺人第398章 摸不準第281章 聖覽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188章 鬧市相逢第107章 賀蘭楚石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63章 回來了第165章 厚此薄彼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169章 問計第530章 瑣碎第304章 居然是……第229章 你去吧 燭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460章 應對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522章 衣錦還鄉(一)第226章 賜與求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93章 醉了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88章 暗示第396章 警示第184章 觸電第26章 釋然第493章 子嗣第94章 問話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151章 儒家道統第344章 矇蔽?第120章 是他麼第444章 莫名的懼怕第361章 美人計第452章 配合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219章 美人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144章 怒斥第392章 解脫了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後記第1章 繁華盛世第15章 認可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482章 論功行賞第163章 憶江南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16章 轉折第183章 端倪第68章 軍中袍澤第61章 同室操戈第525章 衣錦還鄉(四)第406章 看不懂第431章 盛名第493章 子嗣第47章 耳光響亮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95章 追韓第251章 烏薩爾第416章 轉折第92章 良辰美景第496章 問對第362章 鳥賊第214章 頌詩第2章 華夏衣冠第47章 耳光響亮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31章 悟了第533章 半日閒第139章 照拂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2章 一雙璧人第320章 陷害?第133章 擇妃第296章 安石
第429章 又來了第98章 順風第64章 枕頭風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26章 釋然第21章 犁地去第92章 良辰美景第100章 卷尾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392章 解脫了第47章 耳光響亮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155章 信任第109章 海量第303章 遇上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76章 佳人有約第302章 鄉趣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390章 胡鬧第411章 孺人第398章 摸不準第281章 聖覽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188章 鬧市相逢第107章 賀蘭楚石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63章 回來了第165章 厚此薄彼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169章 問計第530章 瑣碎第304章 居然是……第229章 你去吧 燭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460章 應對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522章 衣錦還鄉(一)第226章 賜與求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93章 醉了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88章 暗示第396章 警示第184章 觸電第26章 釋然第493章 子嗣第94章 問話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151章 儒家道統第344章 矇蔽?第120章 是他麼第444章 莫名的懼怕第361章 美人計第452章 配合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219章 美人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144章 怒斥第392章 解脫了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後記第1章 繁華盛世第15章 認可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482章 論功行賞第163章 憶江南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16章 轉折第183章 端倪第68章 軍中袍澤第61章 同室操戈第525章 衣錦還鄉(四)第406章 看不懂第431章 盛名第493章 子嗣第47章 耳光響亮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95章 追韓第251章 烏薩爾第416章 轉折第92章 良辰美景第496章 問對第362章 鳥賊第214章 頌詩第2章 華夏衣冠第47章 耳光響亮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31章 悟了第533章 半日閒第139章 照拂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2章 一雙璧人第320章 陷害?第133章 擇妃第296章 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