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狐假虎威

馬車悠悠,平穩而輕快,夏日酷暑氣候襲來,不可避免的,車廂之中,多了幾分悶熱,韓瑞執了柄紈扇,殷勤的給鄭淖約煽風,噓寒問暖的,絕對是經典好男人形象。

享受着這份呵護關愛,鄭淖約心裡柔情如蜜,甜絲絲的,取了塊香帕,輕輕拂拭韓瑞的額頭,淺笑道:“夫君,你和閻大匠說些什麼了,惹得他那樣愉悅,連視若珍寶的作品,也毫不猶豫贈送給你了。”

摸了下車廂角落的畫卷,韓瑞有些喜上眉梢,閻立德的畫作,放在後世,那可是價值連城的國寶,就是現在,也是難得的珍品,而今收入囊中,得來全不費功夫,多少有點兒得意,不過,也不至於忘形,笑了笑,輕嘆說道:“也沒什麼,只是說了些心裡話。”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百家爭鳴,各家學術之間,沒有明顯的高下之分,農家墨家是顯學,魯班更是深受世人的敬重,可是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幾百年來,儒學儒術蓬勃發展,其他諸子百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儒學,有種排他性,主導朝堂之後,更是利用政令,刻意的打壓其他學派,制定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士大夫之族,多是讀書人,然而讀書人又多是儒家子弟,將自己擡得很高,貶低別人,潛移默化,匠工之類,自然受到世人的偏見。

就像閻家兄弟,如果不是得益於他們的貴族身份,再有才華,聲名也不顯,最多是留下一個名字與符號罷了,簡單的例子,世人都清楚,唐代的長安城,前身是隋朝的大興城,然而主持修築大興城的是宇文愷,他的生平事蹟,隨便都可以找到。

但是,在橋樑建築史上,留下濃書重墨的趙州橋,堪稱奇蹟,其建築者李春,更是後世公認的傑出橋樑專家,大師級別的人物,技術絕對不亞於宇文愷,或者閻家兄弟,可是除了趙州橋與名字之外,李春還留下什麼?

在封建王朝,像李春這樣傑出人物,根本不受世人的重視,甚至在史書中也沒有留下多少痕跡,要不是一千四百年之後,趙州橋依然存在,恐怕後人也不知道,當年有這麼個大師,造就過這樣的橋樑奇蹟。

況且,像李春這樣的能工巧匠,絕對不是偶爾存在而已,肯定還有很多,只不過不爲人知罷了,只不過是他們沒有宇文愷、閻家兄弟幸運,載列史書之中,流芳千古,只得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唐宋還好,官方正史,沒有記錄這些匠工的名字,但是私人的著作,或者地方誌之中,還會提及,李春,畢昇,這些民間大匠的名字,就是這樣留傳後世的,可是到了明清,好像就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了。

通過對比,可以提出結論,唐代的社會風氣開放,匠工的地位,即使不高,但是還沒有淪落到,不受待見的地步,至少,有專業技能的官員,還是得到皇帝重用的,不過,指不定一些人心中嫉妒,也要做好受到冷嘲熱諷的準備。

就是是吸取了教訓,第二天,韓瑞非常低調的來到了太平坊,沒有辦法,將作監,掌土木工匠之政,動靜肯定不小,官署安置在皇城,每天聽到敲敲打打的聲音,恐怕附近的部門,沒有心思處理公務了。

安置在太平坊,離皇城只是朱雀大街之隔,坊內居民不多,再是喧囂熱鬧,也影響不了多少人,當然,比如練鋼煅鐵鑄兵之類的作坊,肯定不會在這裡,具體在什麼地方,在沒有接任之前,韓瑞也不清楚。

今天過來,不是正式上任,主要是來了解下,以後的工作環境,熟悉基本的情況,昨天在閻家,得到閻立德的指點,韓瑞也初步知道,中校署的主要工作,就是掌供舟軍、兵械、雜器,中校令,就是負責管理就行,具體的工作,自然有轄下的,丞、監作,府史典事處理,至於掌供的物件,那就由作坊匠工生產製造了。

在韓瑞看來,將作監的性質,與後世的國家建築公司差不多,得到上頭的指令,立即調動人馬,招集工匠,徭役,完成任務,隨之散去,將作監的官吏,負責組織協調安排就行,當然,有的時候,也要充當設計師,督工之類。

沒有辦法,古代的社會分工,自然沒有現代明確,不能改變,那隻能習慣,韓瑞尋思,打量着眼前的官署,青磚灰瓦,風格簡約,顯得十分樸實無華,這是必然的事情,畢竟不過是監卿百司級別的官署,要是建築比三省六部,禁宮內苑更加華美,那可是逾越禮制的罪過。

約好了時間,韓瑞也不用擔心,自己在將作監官署外面徘徊,惹人誤會,才觀望片刻,閻立德的車駕到了,繡簾捲起,探身而出,笑容可掬,友善招呼道:“符節,過來到我車上,隨我同進。”

韓瑞應聲,躍下自家馬車,吩咐僕役在這裡等候,也不客氣,爬上了旁邊的車廂,與閻立德同坐,笑呵呵道:“沾閻大匠的光,也能夠狐假虎威一把。”

閻立德笑而不語,本來就是存了這樣的心思,表明了身份,暢通無阻的進了將作監。

見到頂頭上司來了,將作監上上下下的官吏,自然是不敢怠慢,紛紛出來相迎,其實,主官正常上下班,部下見到行禮即可,沒有必要這樣隆重,然而閻立德又兼任工部侍郎,平日多是待在工部處理政事,只有在巡視的時候,纔會前來,現在突然出現,衆人自然而然以爲這次也是這樣。

古往今來的慣例,上官前來巡察,作爲下屬,哪個不是戰戰兢兢,灑水掃地,以示敬意,唯恐招呼不周,惹得閻立德生氣,給小鞋穿,特別是像將作監這樣的部門,負責天下的土木工程建築,惹惱了閻立德,給發配到窮山惡水的地方,修座小橋,那就欲哭無淚了。

“閻大匠”畢竟是負責大大小小的工程,將作監的官員也不少,少監、丞、主簿、令之類的,也有二三十人,至於書吏就不用多說了,百幾十個十分正常。習慣了這樣的場面,閻立德應付自如,擺手笑道:“不必多禮,過來認識,你們新來的同僚,中校令韓瑞。”

“見過諸位同仁,初來駕到,以後還請多多關照。”韓瑞說道,彬彬有禮,笑容和煦,希望能給衆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那是自然……”一幫官吏很給面子,將作監閻立德親自帶來引見的,誰敢當面唱反調,就是有什麼異樣心思,也不能表露出來。

將作丞四人,掌判監事,主簿二人,掌官吏工程,糧料、俸食,這些是上級,其餘的,左校令、右校令、甄官令,就是平級了,令下的丞,就是下官,他們反過來,要給韓瑞見禮,中校署下,有三個佐官,全部在場。

上來行禮的時候,頗有幾分不情願,韓瑞察覺出來,也隱約明白他們的心思,畢竟原來的中校令致仕,最有希望接任的,就是他們其中之一,現在突然來了個空降兵,坐了中校令的位置,他們心裡,多少有些疙瘩,十分正常。

看來,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化解他們的怨氣,或者籠絡其中的一兩個,不然,三人勾結起來,陽奉陰違,那麼自己的工作,就很難開展,韓瑞心中暗忖,表面上卻非常熱情,不是虛僞,而是成熟了。

頗爲滿意這樣的場面,閻立德左右望了眼,隨口問道:“立本……閻少監,可在?”

“在衙房處理公文……”

一般情況下,除非有重大的工程,不然閻立德很少來將作監,監中的事情,將作少監,也就是閻立本負責,兩人固然是親兄弟,但是閻立本的才華,絕對不遜於閻立德,所以衆人心服口服,沒有絲毫的意見。

閻立閻點頭,微笑說道:“嗯,符節,隨我來,拜見立本之後,也算是正式上任了。”

韓瑞應聲,在衆人眼神複雜的注視下,隨着閻立德,向衙房走去,心裡慢慢權衡利弊,有閻家兄弟照應,在將作監中,自然好過,但是沒有作爲的話,恐怕很難讓人信服,如果抱着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心態,肯定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

但是已經有志於官場的韓瑞,自然不會這樣做,心念百轉,仔細考慮對策……

閻立本的衙房,就在官署的東側,像是閣樓,相對外面,建造得極爲精雅,不過衙房裡面卻頗爲樸素,几案簾席,已經損舊了,好歹也是四品官員,閻立本的衙房,十分普通,與外面官吏的相差不多,無非是寬敞幾尺,文案堆積更多而已。

開國之初,創革時代的官場,多是這樣的特徵,在家怎樣的奢侈舒適,貪圖享受,那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到了衙房辦公的地方,一律節儉爲上,只是難以保持下去,過了幾十年,兩三代皇帝,這樣艱苦樸素的作風,必然蕩然無存,甚至於,見到行政公辦建築,破破爛爛,百姓的反應,不是當官的清廉如水,而是把錢都貪完了。

韓瑞浮想聯翩,閻立德卻叫喚起來:“立本。”

“兄長來了,稍等片刻,待我……”

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300章 潮流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250章 約請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132章 傾訴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349章 野味第418章 凡心第364章 壯行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501章 追蹤第252章 惦記第407章 沾光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69章 豐功偉績第283章 會意?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294章 成了第279章 監考第516章 接二連三第537章 大結局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91章 約請第120章 是他麼第330章 開始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0章 不近人情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0章 金縷衣第362章 鳥賊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452章 配合第86章 聒噪第6章 行舟第158章 孝順第303章 遇上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155章 信任第504章 多想第466章 樂極生悲第157章 使詐第54章 戳破第38章 送別第164章 折服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53章 鼎盛千秋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236章 荒唐第328章 忍不住第114章 代我去吧第229章 你去吧 燭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54章 戳破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404章 不高興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330章 開始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348章 醞釀第206章 暗示第188章 鬧市相逢第298章 憫農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24章 怪異第431章 盛名第256章 終南行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67章 鄉村來客第270章 賢內助第53章 鼎盛千秋第121章 茫然第202章 心計第80章 爭豔第425章 下荊州第117章 敵襲?第158章 孝順第36章 衝突第11章 七伯第377章 頭痛第98章 順風第249章 說客第42章 一張請柬第50章 聲名初起第214章 頌詩第87章 前倨後恭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2章 一雙璧人第90章 洪鐘大呂第406章 看不懂
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300章 潮流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250章 約請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132章 傾訴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349章 野味第418章 凡心第364章 壯行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501章 追蹤第252章 惦記第407章 沾光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69章 豐功偉績第283章 會意?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294章 成了第279章 監考第516章 接二連三第537章 大結局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91章 約請第120章 是他麼第330章 開始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0章 不近人情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0章 金縷衣第362章 鳥賊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452章 配合第86章 聒噪第6章 行舟第158章 孝順第303章 遇上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155章 信任第504章 多想第466章 樂極生悲第157章 使詐第54章 戳破第38章 送別第164章 折服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53章 鼎盛千秋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236章 荒唐第328章 忍不住第114章 代我去吧第229章 你去吧 燭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54章 戳破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404章 不高興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330章 開始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348章 醞釀第206章 暗示第188章 鬧市相逢第298章 憫農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24章 怪異第431章 盛名第256章 終南行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67章 鄉村來客第270章 賢內助第53章 鼎盛千秋第121章 茫然第202章 心計第80章 爭豔第425章 下荊州第117章 敵襲?第158章 孝順第36章 衝突第11章 七伯第377章 頭痛第98章 順風第249章 說客第42章 一張請柬第50章 聲名初起第214章 頌詩第87章 前倨後恭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2章 一雙璧人第90章 洪鐘大呂第406章 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