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

自己是什麼身份?

韓瑞皺眉尋思,是不是王珪覺得,自己只是太常博士,雖然職務清要,但是品級卑微,建言上奏,有點兒逾越了?可是仔細琢磨,又好像不是這個意思。

除此之外,自己還有什麼身份?朝廷命官,見識淺薄的毛頭小子,揚州村夫,王朝治下的芸芸衆生,鄭家的女婿,鄭淖約的丈夫,沒有出生孩子的父親……

韓瑞十分茫然,腦中浮現亂七八糟的念頭,憑着本能,慢慢的向太常禮院走去,可是一不留神,卻走過頭了,差點撞上一隊巡邏經過的軍衛,立時驚醒,連忙抱歉。

那些軍衛以審視的目光,仔細打量韓瑞,確認他只是無心之失,也沒有在意,揮了揮手,眼神清冷,面無表情繼續前行巡視,動作整齊劃一,舉止投足,有種威風凜凜的軍伍氣息,好生令人羨慕。

韓瑞有幾分感嘆,遙想年少之時,心中也曾經懷有軍旅夢想,憧憬長大之後,成爲保家衛國,鏗鏘鐵骨的軍人,可是真的長大了,卻覺得吃不了這份苦,選擇了退縮,心裡多少有些遺憾,爲對面現實,放棄夢想而感到無奈,也有幾分悵惘,追悼自己純真的少年時光……

想來,這個就是成熟的代價,權衡利弊,拒絕了李靖的邀請,韓瑞並沒有後悔,只是有些惋惜,畢竟征討吐谷渾,並不是爭奪天下的內戰,而是抵禦外敵,能夠參與其中,一輩子也算是無憾了。

在這個時候,不管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軍人就是民族的英雄,也是因爲這個緣故,所以韓瑞才提議建立英烈堂。即使,不能讓陣亡的將士復生,也不能抹平死者家屬的創傷,至少可以給予他們榮耀,載入史書,流芳百世,也算是一種安慰。

可惜,也不知道,王珪爲什麼要反對,韓瑞輕輕搖頭,難道是讀書多了,也染上了迂腐的文人之癖,看不起武將……等等,韓瑞驚醒,突然有種豁然開朗,掃清迷霧的感覺,總算明白了王珪的意思。

韓瑞恍然大悟,無奈苦笑,自己是什麼身份,文官呀,王珪分明是在提醒自己,要注意立場的問題,或許,還有更深層的含義。

在一些人的構想之中,武人領兵打仗,攻城掠地,文人治國安邦,教化百姓,兩者相輔相成,各司其職,天下必然大治。可惜,構想就是構想,自古文武之爭,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時期,將相和的典故,就是在告訴世人,將相是不和的,和了,就是奇事,才能流傳千古。

表面上,相爭的原因,無非是武人覺得,自己捨生忘死征戰沙場,文人手無縛雞之力,就在後方享受,可是論功行賞的時候,功勞卻偏在武人之上,十分不公。然而文人也覺得,武人粗鄙不堪,大字不識幾個,不懂禮儀,卻偏能封侯授爵,令人氣憤。

其實,所謂的不公與氣憤,只是幌子而已,實質上,還是爲了爭名奪利。

要知道唐代,可不像宋代以後,矯枉過正,文人佔盡上風,連武將領兵的權利也剝奪了,將軍上馬可以征戰沙場,脫了盔甲,放下兵器,手拿毛筆,照樣治國安邦,出將入相,干涉政事更是常有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是文官不能容忍的,而且李世民也意識到其中的危險,逐漸在提高文官的權力,甚至以身作則,招集弘文館學士,談詩論賦,臨書作畫,尊師崇儒,就是希望,習武成風的民間百姓,重心向文學偏移。

畢竟在民間,舞刀弄棍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連文人書生,身上不配劍,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時不時發生些言語不合,拔劍殺人的事件,即使相對整個天下來說,這樣的事情,根本影響不了大局。

但是,作爲喜歡掌控一切的統治者,總是希望治下的百姓,老老實實,安分守己,不要弄出亂子來,自然而然,不願意見到民間武風盛行的情況。說白了,就是愚民政策,孔夫子都說了,民可由之,不可知之,簡直就是至理名言,統治者深以爲然,在他們的心裡,百姓最好都是傻子、笨蛋,免得他們總要絞盡腦汁捂蓋子。

又偏了,扯回來,李世民與王珪是明白人,自然清楚,英烈堂建成之後,必然使得本來已經武風盛行,民風彪悍的百姓,對於軍人武將的崇拜,更加難以節制。

身份不同,立場自然不同,在李世民心中,考慮更多的是帝位穩固,江山社稷持久萬年,在王珪心中,武將權盛,不合儒家治國之道,肯定想方設法削弱。只有韓瑞,傻乎乎,楞頭青似的,根本沒有任何政治立場,纔會以文官的身份,向皇帝建言,要增長武將的威風。

幸好,王珪知道,韓瑞年輕,入仕時間不長,對於官場之事,瞭解不多,沒有將其視爲牆頭草之類,不然回頭一說,在文官集團裡面,韓瑞的名聲算是毀了,而且也覺得,雖然韓瑞年少無知,沒有弄清楚狀況,但是拋開立場,提出的建議,也是言之有物,能力卻也不差,至少可以證明,這個太常博士,不是運氣好,靠關係上位,而是實實在在的因功提拔,所以,纔會好心的提醒。

此外,李世民也覺得,韓瑞滿腔熱忱,不顧及自己文臣身份,提出這樣的建議,果真是對自己忠心耿耿,即使權衡利弊之後,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卻也算是份功勞,日後找個理由,再加以賞賜。

不知道,自己在皇帝的心中,再次留下良好的印象,韓瑞明白了王珪的暗示之後,也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心情,心中一陣無力,十分無奈,也難怪,古往今來成功變革的案例,屈指可數,主要是掣肘太多,想要成功,必然損害很多人的利益,肯定會受到反撲,即使最後成功了,變革者也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

以史爲鑑,有的時候,也很打擊士氣,不過,鬱悶片刻,韓瑞也想開了,不同意也好,免得又招惹麻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來日方長,總有機會的。

回到太常禮院之後,面對衆人的好奇詢問,韓瑞也不笨,選擇性的把述職的部分內容,如實告訴大家,卻是沒說自己的建議,不過,韓瑞也低估了衆人對於此事的熱衷,畢竟不是誰都能受到皇帝召見的,自然要追問到底。

從宮殿裡的佈置,皇帝的衣着,表情,動作,語氣,甚至連地毯上有多少紋繡也不放過,弄得韓瑞哭笑不得,心中不勝其煩,可是考慮到,拒而不答,容易招人嫉恨,只得耐着性子,拼命的回憶,據實描述,到了最後,靈光閃爍,無論衆人問什麼,韓瑞就裝傻道:“實在是不清楚,那時心裡緊張,連頭都不敢擡,沒有留意……”

衆人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換成自己,多半也會激動得全身顫抖,小心翼翼奏對,哪裡會顧及其他情況,隨之,也就放過韓瑞了。

宮殿之中的奏對,韓瑞沒提,王珪吸取教訓,不敢再次泄漏禁中機密談話,幾個內侍更加不敢向外透露半句,李世民仍在權衡利弊,沒有招集大臣商討的意思,知情人守口如瓶,自然不會傳揚出去,所以沒有引起半點波瀾。

一晃,幾天過去了,既然皇帝已經批覆儀注,太常寺的工作重心,自然轉移到迎接凱旋歸來將士的事情上,韓瑞這個太常博士,也脫不了干係,早出晚歸,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充當李淳風與呂才的副手,指引衆人演練各種禮儀步驟。

理論聯繫實際,旁觀多日,韓瑞的禮學知識,大有增進,忙碌的同時,回家看到懷孕的鄭淖約,聆聽胎兒的怦動,血肉相連的微妙感覺,油然而生,身上的疲憊也瞬間消失,就是在苦與樂之間,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與此同時,城中也是謠言四起,轟轟烈烈,在某人的推波助瀾之下,巾幗園擁有神奇的生子秘方的消息,不脛而走,在貴婦女眷圈子,以閃電般的速度,飛快的流傳,人盡皆知,頃刻之間,巾幗園前,擠滿了寶馬香車,寬敞的街巷,擁堵不堪,連行人也不能通過。

韓瑞,再次估錯了,這個時代,貴婦女眷對於生兒育女的期盼,特別是在她們的哀求下,一些個女冠,不慎泄露了隻言片語,證實真有秘方的存在,如同軒然大波,抱着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理,前來求方的貴婦女眷,蜂擁而來,連巾幗園也容納不下了。

無可奈何之下,李希音等人,只有選擇性的,告訴幾個常到朝聖宮進香的虔誠信衆,並且告訴她們,注意保密,自然得到肯定的回答,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衆人也知道了,連忙轉移陣地,須臾之後,巾幗園恢復如常。

自然,在韓瑞的指點下,李希音等人,肯定不會輕易,就把所謂的秘方泄露出去,只是告訴她們,巾幗園的女冠,也不知道方子的秘密,這麼重要的東西,肯定是掌握在朝聖宮觀主的手裡,貴婦女眷深以爲然,急忙奔向驪山而去。

所以,郊外的行人百姓,就會看到,在通往驪山的路上,輕車華蓋,塵煙滾滾的景象,而且這股熱潮,輕易之間,怕是消退不了。

第418章 凡心第66章 驚喜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454章 見證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249章 說客第433章 有意思第251章 烏薩爾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251章 烏薩爾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2章 心結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25章 擱置第110章 東宮第99章 勸誘第12章 心結第527章 敘舊第88章 暗示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23章 猜疑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267章 來自天使的福音第200章 好地方第348章 醞釀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20章 是他麼第32章 一雙璧人第69章 豐功偉績第209章 評定第86章 聒噪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41章 不得不服第292章 第二次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210章 皇家第164章 折服第417章 瀟灑美少年第228章 好快第435章 失望的楊氏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6章 行舟第96章 表白了?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116章 流螢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404章 不高興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67章 出征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503章 線索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15章 認可第10章 金縷衣第109章 海量第360章 指導第498章 習慣與洗兒第133章 擇妃第306章 遠方的消息第286章 避風港第325章 擱置第495章 追韓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152章 支招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419章 說動第420章 敲定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291章 嘉許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71章 指教第511章 期待第13章 不妥第86章 聒噪第209章 評定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378章 大任第214章 頌詩第431章 盛名第35章 人間美味第219章 美人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425章 下荊州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
第418章 凡心第66章 驚喜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454章 見證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249章 說客第433章 有意思第251章 烏薩爾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251章 烏薩爾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2章 心結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25章 擱置第110章 東宮第99章 勸誘第12章 心結第527章 敘舊第88章 暗示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23章 猜疑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267章 來自天使的福音第200章 好地方第348章 醞釀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20章 是他麼第32章 一雙璧人第69章 豐功偉績第209章 評定第86章 聒噪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41章 不得不服第292章 第二次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210章 皇家第164章 折服第417章 瀟灑美少年第228章 好快第435章 失望的楊氏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6章 行舟第96章 表白了?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116章 流螢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404章 不高興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67章 出征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503章 線索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15章 認可第10章 金縷衣第109章 海量第360章 指導第498章 習慣與洗兒第133章 擇妃第306章 遠方的消息第286章 避風港第325章 擱置第495章 追韓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152章 支招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419章 說動第420章 敲定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291章 嘉許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71章 指教第511章 期待第13章 不妥第86章 聒噪第209章 評定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378章 大任第214章 頌詩第431章 盛名第35章 人間美味第219章 美人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425章 下荊州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