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

隱隱約約,察覺有些人不懷好意,韓瑞沉吟了片刻,神態自若,搖頭說道:“李博士與呂博士,已經敘說得十分詳盡,我沒有什麼意見。”

嗬,衆人表情莫名,韓瑞的回答,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本來以爲,即使不知道,韓瑞也會胡謅幾句的,一些人嘴角泛出譏嘲之意,覺得韓瑞這個太常博士,真的是徒有虛名,卻沒有想過,就是他們自己,面對這份列舉詳細的儀注,也挑不出瑕疵來。

韓瑞現在,只是誠實回答而已,沒有什麼不妥,然而,這個就是人性,有些人,眼中只有別人的短處,卻從來不會反省自己,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那些嘲笑韓瑞的人,何嘗不是在笑話自己。

別的沒有看出什麼來,不過心態倒是平穩,看了眼韓瑞,王珪臉上多了點兒笑容,語氣平常,溫和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就先定下初稿,待疏奏整理出來,分發下去,你們仔細研讀,發現什麼不足之處,立即向我彙報,大家再作商議。”

衆人整齊應聲,等了片刻,見到王珪沒有別的吩咐,隨即紛紛告辭而去,三三兩兩走出衙房,偶有幾個,就在門口附近徘徊,好像在等人,不時在那裡輕聲哼笑,心情格外的舒暢。

見此情況,李淳風輕輕皺眉,招手道:“符節,我們走吧。”

“回去之後,大家商量下,一些儀注的細節。”呂才點頭說道,目中無人似的,直接忽略門前的幾人,順着走廊,輕步而行。韓瑞笑了笑,就在李淳風與呂才的身後,慢悠悠的隨行,頗有幾分閒庭信步的意味。

有兩人護架保航,幾個心懷鬼胎,想要冷嘲熱諷的人,自然不敢妄動,只得眼睜睜的看着韓瑞步姿瀟灑,揚長而去,心裡自有幾分不甘。不過,那是他們的問題,韓瑞沒空理會,回到太常禮院之後,連忙藉着這個機會,仔細請教起來。

韓瑞心態端正,沒有絲毫的沮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爲知也,自己沒有認真鑽研禮記,獻醜不如藏拙,有什麼好怨天尤人的,況且,才學不如聲名赫赫的李淳風,那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更加不會覺得丟臉。

當然,心裡肯定有幾分不是滋味,所以,韓瑞纔要知恥上進,免得真的坐實了徒有虛名的傳言,那樣纔會淪爲天下人的笑柄。對於韓瑞好學的態度,李淳風與呂才相視而笑,自然是十分欣賞的,也不藏私,悉心指點。

全才,就是全才,剛纔在尚書衙房討論的時候,已經是引經論典,旁徵博引,現在解釋起來,十分細緻,甚至連引證的出處,也詳細告訴韓瑞,免去他翻書查找的辛苦,韓瑞再次感嘆起來,連在書卷幾頁幾行多少個字,都記得清清楚楚,在他眼中,李淳風與呂才兩人,堪比電腦,稱之爲爲人形圖書館……中心繫統,或許更加貼切。

相比之下,韓瑞自然自嘆弗如,不過也不覺得慚愧,畢竟在古代,博覽羣書,多才多藝,通曉各家學說的大能全才,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歷朝歷代都有,絕對不罕見,究其原因,無非是興趣、愛好、天賦、環境使然罷了。

興趣愛好是其次,主要因素是天賦與環境,天賦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別看那些名言格語,總是標榜勤能補拙,汗水等於成功,這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世界上,總是有這樣的天才,他們純粹就是爲了打擊別人的自信心而存在。

過目不忘,過耳則誦,這是小意思,胸中詩書百萬,更不是形容詞,遇到這樣的妖孽,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會他們,免得受不了打擊,鬱鬱而終。

當然,有天賦,也不意味着能夠成爲全才,春秋戰國時期,孟母三遷的典故,就可以讓大家體會到環境的重要性,韓瑞也深有感觸,重生之後,短短的時間內,自己的學識,簡直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在後世,光怪陸離的事件層出不窮,受到的誘惑,更是古代的幾百上千倍,整個社會,人心浮躁不安,不要說孩子,就是所謂的專家、學者,也靜不下心來,認真鑽研學問,怎能奢求出現經天瑋地的大才。

越是接觸大儒名流,韓瑞越是覺得自身的不足,自然,韓瑞沒有這樣的野心,想要成爲什麼宿儒大家,只是希望自己的學問,有所精進而已,至少可以與享受到讚譽匹配,不被人罵成,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

Wшw ¤ttκā n ¤¢ ○

有的時候,韓瑞覺得,身上揹負的盛名,也是莫大的壓力,不過也是動力,好像是條無形的鞭子,不停的在鞭策自己奮力前進,而且鬆懈不得,因爲總有一些人,或是出於好心,或是別有用意,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

比如剛纔,要是韓瑞覺得,回答沒有意見是件丟臉的事情,從而選擇胡謅的話,恐怕很多人會樂意指正他的錯誤,順便表示自己的嘲諷,不要懷疑人性的善美,也不要懷疑人心的險惡,人在官場,居於朝廷,品嚐到權力的滋味,有誰能夠保持清醒理智?

太極殿,御書房,悄然無聲,幾個內侍屏氣凝神,小心翼翼的待在角落,大氣也不敢出,唯恐驚擾了御案之前,閉上沉思的李世民。

最近幾天,心思靈巧的內侍,卻是發現,皇帝的心情,不怎麼好,即使沒有流露出真實的表情,但是通過一些無意之中的動作,貼身服侍李世民的內侍,可以肯定,他肯定在爲什麼事情而煩惱。

官場名言,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按理來說,發現這個情況,幾個內侍,應該非常自覺,上前表示要爲主分憂纔對,可是他們不敢,因爲李世民是個明君,吸取了歷代前朝的教訓,知道內宮干政的危害,所以非常注意提防。

內宮之中,除了皇帝嬪妃宮女,剩下的就是閹人了,前車之鑑,趙高之患,這麼有名的事例,李世民怎能忘記,只要幾個內侍敢開口,且不說私自揣摩上意,罪不可恕,就是沒有任何理由,李世民也不可能饒過他們。

說起來,也是個怪圈,但凡開國皇帝,深知創業維艱,唯恐重蹈覆轍,對於動搖王朝統治的事情,總是十分警惕提防,可是過了幾代,繼任的皇帝,由於種種原因,就忘記得一乾二淨,帶頭壞了規矩,埋下滅國的禍根,而且循環往復,沒有例外的時候。

幾個內侍,沒有韓瑞的預見能力,自然不清楚,如果歷史沒有發生改變,自己的同行,可是非常的風光得意,甚至於能夠主宰皇帝的廢立,隱約察覺李世民不怒自威的強大氣場,個個戰戰兢兢,蜷縮着身體,一動不動,直到禮部尚書王珪求見。

“王珪……”李世民睜開眼睛,虎目生威,揮手道:“請進來。”

一個請字,說明王珪在李世民心中,也是頗有分量的,以至於在登基即位之初,惜其才,捐棄前嫌,召回授以諫議大夫之職。

值得說明,王珪和魏徵一樣,也是太子李建成的舊部,那個時候,王珪身爲東宮舍人,自然是李建成的心腹,沒少與李世民爲難,或許當年,魏徵提議要幹掉李世民之時,王珪也在旁邊開口附和。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心胸,的確要比常人想象的博大,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失敗身亡,他們的心腹部下,也跟着倒黴,全部被關押監牢,等到李世民登基爲帝,可能是爲了討好他,不少官員,紛紛上書進言,要把魏徵等人斬殺,以正法紀。

可是對於這些生死仇敵,李世民體現得非常寬容,親自出馬,溫言和語的招安,不僅官復原職,甚至升官提拔,不管是不是在作秀,起碼做出了姿態,把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從此以後,對李世民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就是李世民高明的地方,頗有當年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火燒部下與袁紹來信的風範,而且更加的徹底,完全符合世人心目中的明君聖主形象,不然,怎麼使得脾性倔強的魏徵,放棄死念,爲之折服。

釋放衆人,不僅樹立形象、安撫人心、添加助力,一舉多得而已,過了幾年,李世民更是體會到了其中的好處,可以稱之爲意外之喜。

政治,講究的就是制衡,由於擁立之功,天策府的文官武將,立即取代了李淵的舊部,成爲朝中新貴,逐漸滋長了驕縱之心,好像有些居功自傲,不把皇帝威嚴放在眼中的苗頭,使得李世民震怒,以至於當衆怒斥尉遲恭,敲山震虎,新貴集團纔有所收斂。

劉邦爲什麼要大殺功臣,就是因爲這樣最是乾脆,一了百了,子孫無憂,不過,李世民想要做個明君,肯定不能效仿,苦惱之際,魏徵、王珪等人的身影,進入了李世民的眼簾,毫不遲疑,制衡的念頭,油然而生。

李建成死了,魏徵、王珪等人,在朝廷之中,毫無根基,只有依靠李世民存活,不存在背叛的可能,只是扶持他們上位,依然不能與天策府權貴抗衡,所以還要加上李淵的遺臣,蕭瑀、歐陽詢……

第310章 變卦第420章 敲定第24章 七星龍泉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132章 傾訴第498章 習慣與洗兒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294章 成了第455章 臨行前第92章 良辰美景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439章 舊識?第209章 評定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496章 問對第287章 傳統第503章 線索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369章 調任第436章 命中註定第284章 夜直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40章 半醉撲懷第432章 玩花樣第497章 儲相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228章 好快第248章 燈下黑第174章 看不透第501章 追蹤第67章 鄉村來客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390章 胡鬧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435章 失望的楊氏第401章 隨她心意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385章 挖坑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418章 凡心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78章 託付與你第290章 摘錄第23章 猜疑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315章 算計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402章 心碎的少男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504章 多想第56章 對峙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84章 順民第429章 又來了第25章 又來了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15章 赴約第474章 大抱負第91章 約請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433章 有意思第201章 再遇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91章 嘉許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29章 又來了第367章 出征第246章 仙家手段第62章 結論第376章 名利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76章 佳人有約第436章 命中註定第316章 扎針吧第249章 說客第140章 別走了第140章 別走了第98章 順風第144章 怒斥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245章 後悔了第406章 看不懂第183章 端倪第80章 爭豔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49章 浮想聯翩第99章 勸誘第350章 慘絕人寰
第310章 變卦第420章 敲定第24章 七星龍泉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132章 傾訴第498章 習慣與洗兒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294章 成了第455章 臨行前第92章 良辰美景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439章 舊識?第209章 評定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496章 問對第287章 傳統第503章 線索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369章 調任第436章 命中註定第284章 夜直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40章 半醉撲懷第432章 玩花樣第497章 儲相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228章 好快第248章 燈下黑第174章 看不透第501章 追蹤第67章 鄉村來客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390章 胡鬧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435章 失望的楊氏第401章 隨她心意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385章 挖坑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418章 凡心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78章 託付與你第290章 摘錄第23章 猜疑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315章 算計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402章 心碎的少男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504章 多想第56章 對峙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84章 順民第429章 又來了第25章 又來了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15章 赴約第474章 大抱負第91章 約請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433章 有意思第201章 再遇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91章 嘉許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29章 又來了第367章 出征第246章 仙家手段第62章 結論第376章 名利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76章 佳人有約第436章 命中註定第316章 扎針吧第249章 說客第140章 別走了第140章 別走了第98章 順風第144章 怒斥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245章 後悔了第406章 看不懂第183章 端倪第80章 爭豔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49章 浮想聯翩第99章 勸誘第350章 慘絕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