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與之相比

唉,真是不識趣,哪有把功勞往外推的,底下官員紛紛腹誹,然而韋允成卻若有所思,瞬間明白過來,舉杯輕飲,淡然微笑。

捏準時機,說白了就是揣摩上意,這是官場之中最基本的生存之道,然而也是最讓人忌諱的,下屬心機過密,城府深,能讓上級放心麼?

所以,不管事情是否蕭宗茂特意安排,絕對不能當衆承認,推說是幕僚而爲,作爲上司,下屬立功了,蕭宗茂臉上也有餘光,更何況能在人前表現坦然作風,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

果然,聽聞蕭宗茂據實相告,虞世南臉上的笑容濃郁了兩分,生性耿直的他,自然喜歡直率誠實的官員。

旁邊,悠揚的琴曲也引得年輕士子的關注,淡瞄了兩眼,突然驚呼叫道:“咦,臺上的不是絳真小姐嗎。”

“啊,真的是她,我說呢,從早到晚,怎麼少了誰似的。”

“哼,我早就發現了,也裡裡外外找過,發現絳真小姐早上和下午都沒來,直到現在才現身,肯定是給什麼事情耽誤了吧。”

“絳真小姐……”

瞬間,一幫年輕士子,紈絝子弟,公子哥兒,又從角落裡冒了出來,吶喊助威。

可惜,此時的絳真卻已經沉浸於心事之中,渾然無我,只是憑着本能在彈拂琴曲,慢慢化作教坊小調,同時輕啓朱脣,漫聲唱道:“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腦海中走馬觀花似的,浮現當日在韓家村與王瓔珞遊春時的情景,絳真心中多了分羞澀與甜蜜,歌聲自然充滿了歡快旋律。

然而,想到王瓔珞離去,絳真心中自然浮起淡淡傷愁,曲樂黯然:“夏日遊,楊花飛絮綴滿頭。年少輕狂,任意不知羞。爲比花容,一身羅裳玉搔首。休言愁!”

離別之後,再無音訊,絳真美麗的眼眸盈滴晶瑩淚珠:“秋日遊,落英繽紛花滿頭。兒郎情深,依依雙淚流,恨離愁。不忍別,待到山崩水斷流!”

死心了麼?不,絳真心中決然,繼續輕唱:“冬日遊,似水雲雪落滿頭。莫是誰家少年不知愁。縱無心,跌入雲泥,相看笑不休!”

一曲罷了,絳真盈盈起身,斂身行禮,懷抱瑤琴,卻步而退。

從美妙的曲樂中清醒過來,沒人鼓掌喝彩,而是一片冷場,衆人面面相覷,有點兒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

難道是琴曲不好?當然不是,琴音悠揚,連幾個大儒都點頭稱讚,水平哪裡有差,既然如此,那就是唱詞有問題了。

在後人看來,這四段詞,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筆觸,勾出了一位天真爛漫、熱烈追求愛情的少女形象,堪稱獨具一格,詞語言質樸多情韻,無辭藻堆砌現象,最重要的是敢於道出衝破封建禮教束縛,簡直就是詩詞的楷模典範呀。

然而,現在是唐代,詞才起源,叫做長短句,本來就難登大雅之堂,私底下彈唱無所謂,現在卻是名流聚會的時刻,唱這種情情愛愛的庸俗豔詞,是否有點兒不適時宜?

年輕人自然沒有什麼,反倒是隱約產生了共鳴,只是顧及在場的名流,不敢表露出來而已,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席間的名士大儒,卻難得沒有開口訓責,思緒悠悠,像是在回憶什麼事情。

“真是世……”半響,虞世南彷彿才從夢中醒來,輕輕吐了個字,世什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敗壞?真這麼說,絳真肯定毀了。

一些士子暗暗擔憂,卻無能爲力,然而出乎意料,卻聽虞世南笑逐顏開,稱讚道:“真是世間少有的妙曲。”

夠了,有這句話足夠了,有虞世南的拍案定音,誰還敢出來反對。

至於那些名士大儒的反應,要知道現在可是唐代,中國少有幾個,社會風氣最開放包容的朝代之一,不是明清理學盛行,思想僵化的時候,名士大儒也是人,也曾經年少風流,難道就沒有幾個紅顏知己,否定絳真,就是否定自己的過去。

“杏花、揚花、落英繽紛,詩句甚爲細緻,頗有昭明太子遺風。”某個儒士搖頭細品道,昭明太子就是蕭綱,也是揚州刺史蕭宗茂那系的祖先,聽人提起,連忙拱手以示敬意。

“不然,應是庾子山的韻律。”有人反駁說道。

庾信,字子山,詩文風格綺豔流麗,轉拘聲韻,彌尚麗靡,從某種程度上說,唐代的宮體詩,聲律以他爲本。

“言之有理,昭明太子的《賦得入階雨》,詩云,‘細雨階前入……倘令斜日照,並欲似遊絲’。”某人文士說道:“縱觀全詩,尤其是最末兩句,纖巧細膩,令人驚歎,豈是一般詩句能所比擬。”

言下之意,絳真所唱詞句,根本沒有資格與蕭綱的詩句相提並論,不像蕭綱,卻似庾信,擺明是說庾信不及蕭綱,頓時,喜歡庾信詩句的文人不樂意了,立即開口駁斥,起初,還與絳真唱曲沾邊,後來就離題萬里,純粹就是蕭庾之爭。

爭執越演越烈,虞世南含笑旁觀,不發表意見,卻苦了蕭宗茂一衆官員。

自然,內心深處,蕭宗茂肯定是挺祖先蕭綱的,問題在於,現在還舉行宴會,應該一團和氣纔是,怎麼能爭執起來,要是火氣上來了,不歡而散怎麼辦,衆多名流在場,自己顏面何存,肯定淪爲笑柄。

暗暗憂心,蕭宗茂也知道自己身份敏感,開口說不定就讓人誤會自己偏幫昭明太子,連忙朝下屬官員示意,以韋允成爲首的佐官,卻紛紛低頭躲閃,不是想要幸災樂禍,看蕭宗茂笑話,而是真的無能爲力。

這些名士大儒分成兩派爭執不下,不管開口幫助哪方,就註定得罪另外一方,又沒有和平解決爭端的方法,還是保持沉默比較恰當。

平時個個威風八面,聲稱自己多麼精明強幹,關鍵時刻卻全部蔫了,蕭宗茂心中暗罵,額眉鎖成了川字,思來想去,還是沒有想到辦法。

“那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諸位覺得怎樣,其柔膩纖巧,細緻若微,能否與昭明太子相比。”

謝謝‘肚子又大了’的打賞。

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93章 醉了第144章 怒斥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361章 美人計第515章 除夕夜第77章 嬌羞第56章 對峙第56章 對峙第392章 解脫了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101章 帝京第518章 見禮第10章 金縷衣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98章 順風第43章 祝壽第407章 沾光第498章 習慣與洗兒第118章 什麼來頭?第3章 錢氏夫婦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68章 軍中袍澤第144章 怒斥第131章 再遇第63章 回來了第225章 你變了第226章 賜與求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503章 線索第396章 警示第146章 隱情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204章 引第247章 供奉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87章 前倨後恭第325章 擱置第135章 心亂了第51章 什麼關係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203章 不喜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506章 取證第46章 絕句第14章 族老的教誨第23章 猜疑第215章 破陣樂第293章 嫁衣裳第180章 黑鍋第200章 好地方第88章 暗示第193章 無形的溝壑第497章 儲相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279章 監考第199章 捻酸吃醋第344章 矇蔽?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467章 見風使舵第433章 有意思第300章 潮流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59章 一觸即發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219章 美人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481章 慶功第288章 榜樣第38章 送別第237章 盤算第506章 取證第309章 解決的辦法第133章 擇妃第40章 半醉撲懷第214章 頌詩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99章 勸誘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21章 茫然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534章 謙虛第379章 遊戲第396章 警示第177章 賊道第144章 怒斥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257章 月色迷人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52章 獻禮第534章 謙虛第242章 衷腸第328章 忍不住第386章 又是他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
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93章 醉了第144章 怒斥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361章 美人計第515章 除夕夜第77章 嬌羞第56章 對峙第56章 對峙第392章 解脫了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101章 帝京第518章 見禮第10章 金縷衣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98章 順風第43章 祝壽第407章 沾光第498章 習慣與洗兒第118章 什麼來頭?第3章 錢氏夫婦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68章 軍中袍澤第144章 怒斥第131章 再遇第63章 回來了第225章 你變了第226章 賜與求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503章 線索第396章 警示第146章 隱情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204章 引第247章 供奉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87章 前倨後恭第325章 擱置第135章 心亂了第51章 什麼關係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203章 不喜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506章 取證第46章 絕句第14章 族老的教誨第23章 猜疑第215章 破陣樂第293章 嫁衣裳第180章 黑鍋第200章 好地方第88章 暗示第193章 無形的溝壑第497章 儲相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279章 監考第199章 捻酸吃醋第344章 矇蔽?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467章 見風使舵第433章 有意思第300章 潮流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59章 一觸即發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219章 美人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481章 慶功第288章 榜樣第38章 送別第237章 盤算第506章 取證第309章 解決的辦法第133章 擇妃第40章 半醉撲懷第214章 頌詩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99章 勸誘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21章 茫然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534章 謙虛第379章 遊戲第396章 警示第177章 賊道第144章 怒斥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257章 月色迷人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52章 獻禮第534章 謙虛第242章 衷腸第328章 忍不住第386章 又是他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