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線索

第二天清晨,早起的百姓,忽然發現,在長安令的帶領下,近百個衙役,匆匆忙忙來到閻家府上,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麼事情,反正到了最後,居然連京兆尹也驚動了,親自前來,看到這個情形,百姓議論紛紛,十分好奇。

難道是閻家失竊了?一般情況下,百姓心思比較純樸,只會往這方面猜測,畢竟也是鄰里街坊,衆人清楚閻家的爲人,素來親和,沒有什麼劣跡,自然不會胡亂聯想,然而當他們見到衙役,擡着蓋着白布的擔架出來之時,立即驚愣起來。

如同後世,沒見過豬走路,總是吃過豬肉,看到擡架上的身形輪廓,附近的百姓,怎能不知道怎麼回事,突兀冒出這麼多死屍,百姓情不自禁,嚇退了幾步。

一會兒,在閻立德的禮送下,京兆尹走了出來,不時誓言旦旦的說道:“閻侍郎放心,這等無法無天的賊徒,本官絕對不會任由他們逍遙法外,爲非作歹……”

“那就拜託府尹了。”閻立德說道,表情憂傷,十分憤慨。

“職責所在,豈能不盡心盡力。”京兆尹說道,適時勸慰閻立德幾句,隨之告辭,風風火火而去,轉身的時候,一張臉立即垮了。天子腳下,居然出了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作爲京兆尹,他難逃其咎,而且死了這麼多人,想捂蓋子也不成,估計自己要倒黴了。

果然,回到府衙,京兆尹還沒有來得及吩咐捕快書吏偵察,宮裡就傳來皇帝召見的旨意,若是在平時,京兆尹或許認爲是好事,可是現在,摸摸頂上官帽,可能就要保不住了。

“你們,給我仔細查驗,一定要找出線索來,不然破不了案,逮不住賊人,有什麼後果,你們自己清楚。”京兆尹厲聲說道,丟下一幫屬官,匆匆進宮面聖。

唐代,以京兆、河南、太原爲三京,設府,長官爲尹,其中自然是以長安京兆府爲貴,尹爲從三品官員,也是居於大臣之列,不過京兆尹的職務,卻是最難做的,凡是天子腳下,帝王都城,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必然多如牛毛,稍微有些事情,說不定就牽扯到他們身上,說人情,走關係,理還是不理,也是個難題。

當然,除去這種高官權貴的事情,其他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隨意就可以解決,畢竟是都城,政治清明,雖然不是人人奉公守法,但是爲非作歹,也應該有所顧慮,可是沒有想到,光天化日之下,居然真的有人,吃了熊心豹膽,殺人劫掠……

現在,不是前朝亂世,而是貞觀治世,枉死個百姓,就已經是滔天大案,更加不用說,被劫掠的對象是權貴家族,而且死了好幾條人命,直達天聽,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想到這裡,京兆尹怒不可遏,憤恨難抑,不僅是由於要擔負責任,更主要的是,作爲高官權貴一員,對於賊人這種藐視法令的行徑,自然起了同仇敵愾之心,不把這些狗膽包天的賊人捉拿歸案,說不定某天,他們就對自己的家眷下手。

這是衆人不能容忍的事情,李世民也是如此,早朝的時候,還在奇怪,怎麼閻立德缺席不來,等到閻立本列班上奏,這才知道怎麼回事,一時之間,拍案而起,龍顏大怒,而且百官也一片譁然,羣情鼎沸。

其實,死幾個人,對於某些大臣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事,每天接到各地的呈報,由於種種天災人禍,時常有人死去,只是一串數字而已,他們也習慣了,根本不爲所動。

然而,這件事情,卻是發生在眼皮底下,而且行徑極爲惡劣,絕對不能縱容,就算是與閻立德有怨的官員,此時此刻,肯定不是在幸災樂禍,而是怒氣沖天,劫掠官員家眷,這還得了,以後,是不是直接襲官了……

犯了衆怒,又關係到朝廷的尊嚴,根本沒有商議的必要,文武百官,一致擁護李世民的決定,這件事情,必要追究到底,京兆府衙查不了,那就由大理寺,或者刑部來辦,甚至於都督南北兩衙軍衛的武將,也出列表示,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派兵協助。

京兆尹及時趕到,看到滿朝文武官員怒目而視,好像要吃人的模樣,額頭就開始冒汗了,心虛的低頭,不等他行禮參見,李世民就劈頭蓋臉痛斥起來。

大家都知道,有的時候,李世民是個很情緒化的帝王,在朝廷大臣的勸誡下,近幾年來才慢慢的收斂,不過現在,文武百官心裡有氣,也覺得京兆尹活該捱罵,要知道,京兆府管理長安城,以及周圍諸縣,治安出了問題,本來就是應該追究京兆尹的責任,沒有落井下石,已經很夠意思了,怎麼可能勸阻。

京兆尹自然清楚,所以根本不敢有絲毫辯解之語,低頭聳肩,汗如雨下,也不敢拂拭。

一番痛斥,到了最後,李世民拍案,怒聲道:“限你三日之內破案,將匪徒繩之以法,不然,與之同罪。”

擒拿賊人之後,自然是處以極刑,要是捉拿不到,肯定不用京兆尹償命,不過罷官貶職,恐怕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明白這種後果,京兆尹惶恐應聲,在李世民的斥責下,卻步退下,急忙返回京兆府衙,親自督察此案。

一番痛斥,李世民心中依然餘怒未消,不過至少可以平靜下來,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慌忙問道:“閻卿,立德之女,情況如何?”

對了,百官反應過來,只是聽閻立本述說,侄女遇襲,出了事情,卻是忘記了,閻立德之女,再過些時日,可能是天子的兒媳,襲擊皇親,罪加一等,不可饒恕。

“多謝陛下關心。”閻立本連忙致謝,輕聲說道:“全賴隨從的護衛拼死抵禦,有位壯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才得以安然脫身,平安返家。”

“慶幸。”李世民鬆了口氣,繼續安慰閻立本,多有賞賜……

早朝散去,李世民擺駕回宮,長孫皇后,卻在宮殿之中等候,見到李世民,急步迎了上來,柔身行禮,輕喚道:“陛下。”

“觀音婢。”李世民伸手攙扶,輕聲道:“你也聽說那件事情了?放心,閻家女沒事。”

“沒事就好。”長孫皇后心安,秀眉輕蹙道:“怎麼回事,什麼時候,京都的治安,變得這麼差了,居然出了這等事情。”

李世民哼聲道:“不用說,肯定是京兆府官員玩忽職守,懈怠政事,纔會使得賊盜膽大妄爲,無法無天,猖獗犯案,待了結此事之後,再與他們計較……”

長孫皇后笑了笑,秉承後宮不幹政的訓誡,並沒有附和,而是輕輕嘆息道:“也不知道閻氏女怎樣了,可憐的孩子,本來就柔弱,又遇到這種事情,恐怕被嚇壞了。”

“是呀。”李世民點頭說道:“剛纔,朕賜了些物事,給她壓驚,多半沒有效果,你若是有空,不妨前去探視安慰。”

長孫皇后就要答應,想了想,突然笑道:“這也是個機會,讓青雀前去比較合適。”

“呵呵,還是觀音婢考慮周到。”李世民笑道,自然不會反對。

“那我就去安排了。”長孫皇后說道,盈盈退了下去。

等她出了宮殿,李世民笑容可掬的臉面,慢慢的冷了下來,若有所思,喃喃自語:“是偶然意外,還是故意而爲,目的何在……”

閻婉兒遇襲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衆人議論紛紛,憤憤不平,不約而同,譴責兇手,連京都郊外都不能保證安全,那麼天底下,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安身的,有一必有二,如果不揪出賊人,繩之以法,以後大家都不敢出門了。

朝廷與民間,羣情鼎沸,京兆府官員倍受壓力,根本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急忙明察暗訪,務必要在三天之內破案,不然大家就準備卷輔蓋走人了。

但凡查案,最好的切入點,肯定是當事人的口供,所以剛離開閻家不久的京兆尹,再次帶領衙役登門拜訪,與此同時,聽到閻婉兒出事了,她的閨中好友,紛紛前來探望,一時間,閻府熱鬧非常。

知道這件事情,韓瑞自然震驚不已,下班之後,連忙趕回家中,卻發現鄭淖約已經收到好友的傳訊,安置好了孩子,備妥馬車,準備到閻府看望閻婉兒,韓瑞見狀,匆匆換了衣裳,與之同行而去。

車廂中,鄭淖約憂慮道:“好端端的,怎麼出了這事,也不知道婉兒怎麼樣了。”

“放心,沒事的。”韓瑞安慰說道:“人在家裡,最多是受了些驚嚇,你們好好的開導她就可以了。”

“唉,婉兒……”鄭淖約輕輕嘆氣,氣憤道:“都怪那些賊盜,一定要把他們全部捉起來就地正法。”

韓瑞連連點頭,眼睛掠過一抹疑慮,什麼時候,京城的治安,變得這樣差勁,之前卻是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馬車輕快,不久之後,就到了閻府,街道門前,可謂是車水馬龍,前來慰問的達官權貴,絡繹不絕,加是京兆府官員又來湊熱鬧,不過也沒有把客人放外趕的道理,一時之間,閻家宅裡宅外,紛紛擾擾,嘈雜喧囂之極。

“韓博士來了,鄭…夫人安好。”

在擔任將作監中校令的時候,韓瑞沒少登門拜訪,特別是鄭淖約,與閻婉兒姐妹情深,更是經常過來走動,守門的僕役,自然不會忘記,見到他們兩人,急忙上前招呼。

一番客氣,進了大門,鄭淖約目光掠轉,看到熱鬧喧囂的場面,秀眉微皺,這些人是來探望的,還是來吵擾的?

“鄭姐姐也來了。”一些個少女走來。

鄭淖約輕柔行禮,低聲道:“你們怎麼在外面,婉兒呢?”

“在屋裡,京兆府的官員,在向她打聽情況。”一個少女埋怨說道:“真是的,出事的時候沒見他們的蹤影,現在事情過了,卻來這裡煩人。”

“就是,有空來這裡盤問,不如到城外追查賊人的蹤跡。”旁人附和起來。

韓瑞摸了下鼻樑,不好評價她們之語,畢竟京兆府官員又不是能夠未卜先知,看透未來的神仙,要是不打聽清楚,連賊人的基本信息都不瞭解,怎麼追查?

“好了,莫急,剛纔你們看到婉兒了麼?”鄭淖約柔聲問道:“她怎麼樣?”

“我們也是纔來……”

幾個女子交流,韓瑞也不好意思參合,朝鄭淖約點頭示意,向廳中走去,那裡已經人滿爲患,實在是擠不進去,只得站在外層,聆聽衆人的議論。

過了片刻,大致瞭解事情的經過,不過具體的情況,閻家並沒有詳細透露,畢竟說得太過清楚,衆人皆知,容易走漏風聲,不利於查案。

韓瑞沉思默想,仔細推測,到底是什麼人,這麼大膽,敢在京城附近作案,難道不知道,這樣會犯了衆怒,舉國通緝拘捕,天下之大,沒有容身之地……

當然,如果只是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賊,臨時起意所爲,卻是可以理解,問題在於,能夠下得了狠手,行兇殺人的,恐怕不是普通的毛賊之流……要是蓄意而爲,目的是什麼?

“符節。”

就在韓瑞冥思苦想之時,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叫喚,驚醒回頭,來人卻是閻立本,韓瑞眨了下眼睛,急忙行禮道:“閻少匠。”

“你來了。”閻立本頷首,臉上多了點笑容,附近衆人,聽到動靜,也紛紛轉身,圍了上來,與閻立本見禮。

“謝謝諸位……”閻立本拱手,說了幾句客套話,隨之拉着韓瑞到旁邊,客氣的說道:“符節,大恩不言謝,這份情意,閻家絕對不會忘記……”

什麼意思,韓瑞愣住了,完全摸不着頭腦,前來探望而已,不算什麼恩情吧。

就當韓瑞想要問個明白之時,門外傳來僕役興奮的聲音:“越王殿下到訪……”

李泰來了,一時之間,衆人的注意力紛紛吸引過去,閻立本歉意笑了下,快步走去出迎,過了片刻,在衆人的簇擁下,李泰走了進來,帶着三分笑容,七分憂憤,仔細的向閻立本打聽情況,不時安撫勸慰。

適時,京兆尹經過再三探問,確保沒有遺漏之後,向閻婉兒表示誠摯的感謝,在閻立德的陪同下,走出客廳,恰好與衆人迎接李泰的到來。

“閻侍郎,小王奉母后懿旨,前來探望婉兒娘子。”拱手行禮,李泰十分客氣,輕聲道:“不知婉兒娘子,現在的情況如何?”

不管是真心,還是表面功夫,反正閻家上下,自然是感激涕零,在母親的示意下,閻婉兒柔弱的身影,在廳中微步而出,襝衣爲禮,輕言細語道:“見過殿下,託皇后娘娘的鴻福,民女平安無事……”

李泰與閻婉兒,自然不是第一次見面,彼此之間的印象,也不是十分深刻,而且在衆目睽睽之下,也不會有什麼狗血的事情發生,李泰安慰幾句,立即撇開話題,責令京兆府等人,速速偵破此案,以定衆人之心。

京兆尹自然唯唯諾諾……

對於這種事情,閻婉兒興趣不大,柔弱的目光遊移,發現鄭淖約她們的身影,與閻立德打了個招呼,立即走了過去,一幫女眷圍了起來,又是歡呼雀躍,又是擔憂落淚,好不熱鬧。

那邊,京兆尹繼續誓言旦旦的保證,大義凜然說道:“諸位放心,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的線索,只要順藤摸瓜,那些肆意妄爲的賊人,難逃法網……”

聽起來,依稀耳熟,韓瑞輕輕搖頭,希望不是空話。

隨之,京兆尹率衆而去,畢竟時間不多,真是耽擱不起,過了片刻,李泰也走了,說是要回宮向長孫皇后復令,大家自然不會攔阻,餘下衆人,卻沒有着急離開,由閻立本招待,至於閻立德,則邀請韓瑞到廳中敘談。

頗有幾分神秘,不僅衆人奇怪,連韓瑞也有些莫明其妙,進了廳中,對席而坐,映入眼簾的卻是書案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畫。

“這是賊人的畫像。”閻立德解釋道。

韓瑞好奇,低頭觀看,頓時愕然,不解道:“怎麼是蒙面……”

呃,反應過來,韓瑞自嘲而笑,賊人作案,哪個願意露出本來面目,不過其中,卻也有幾個畫出真容,五官勾勒得十分清晰,隱隱約約,韓瑞有幾分似曾相識,忍不住皺眉尋思。

閻立德沒有留意,繼續說道:“賊人藏頭露尾,怎敢顯現真顏,遇襲之時,婉兒驚怕,也沒有注意觀看他們身上的特徵,唯有在幾個亡命的賊人身上尋找線索了。”

“對了,是他們……”韓瑞拍案道。

閻立德愕然,奇怪道:“符節,你這是?”

指着畫像,韓瑞肯定說道:“我認得他們,不,應該是見過他們。”

“什麼?”閻立德一愣,反應過來,又驚又喜,急聲道:“符節,快說,他們是誰?”

似乎想起什麼,韓瑞皺眉,搖頭說道:“不對,不對……”

“什麼不對?”閻立德追問道:“符節,不要賣關子了,知道什麼,趕急告訴我,這些蠅蚋賊子,不把他們抽筋扒皮,難消我心頭之恨。”

捏了下額頭,韓瑞喃喃說道:“記得,已經將他們打入天牢,不可能出來犯案呀。”

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132章 傾訴第53章 鼎盛千秋第249章 說客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15章 認可第233章 定下來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5章 坊市第253章 破陣歌第455章 臨行前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88章 出事了第337章 悔不當初第3章 錢氏夫婦第250章 約請第202章 心計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105章 到了第27章 油壁香車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224章 點醒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256章 終南行第431章 盛名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15章 認可第440章 變數第172章 山中精靈後記第239章 好人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12章 突襲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76章 佳人有約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281章 聖覽第16章 疑惑第236章 荒唐第160章 安家了第206章 暗示第143章 嘉獎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160章 安家了第399章 紙窗戶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23章 猜疑第337章 悔不當初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145章 團聚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503章 線索第2章 華夏衣冠第214章 頌詩第419章 說動第210章 皇家第96章 表白了?第424章 怪異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284章 夜直第411章 孺人第517章 二婚第374章 三把火第135章 心亂了第370章 多嘴第499章 平常第43章 祝壽第374章 三把火第324章 求情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84章 出人意料第169章 問計第180章 黑鍋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515章 除夕夜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348章 醞釀第70章 目光短淺第299章 書冊第373章 陽謀第411章 孺人第304章 居然是……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70章 目光短淺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72章 李藥師第290章 摘錄第403章 有功必賞
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132章 傾訴第53章 鼎盛千秋第249章 說客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15章 認可第233章 定下來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5章 坊市第253章 破陣歌第455章 臨行前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88章 出事了第337章 悔不當初第3章 錢氏夫婦第250章 約請第202章 心計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105章 到了第27章 油壁香車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224章 點醒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256章 終南行第431章 盛名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15章 認可第440章 變數第172章 山中精靈後記第239章 好人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12章 突襲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76章 佳人有約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281章 聖覽第16章 疑惑第236章 荒唐第160章 安家了第206章 暗示第143章 嘉獎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160章 安家了第399章 紙窗戶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23章 猜疑第337章 悔不當初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145章 團聚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503章 線索第2章 華夏衣冠第214章 頌詩第419章 說動第210章 皇家第96章 表白了?第424章 怪異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284章 夜直第411章 孺人第517章 二婚第374章 三把火第135章 心亂了第370章 多嘴第499章 平常第43章 祝壽第374章 三把火第324章 求情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84章 出人意料第169章 問計第180章 黑鍋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515章 除夕夜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348章 醞釀第70章 目光短淺第299章 書冊第373章 陽謀第411章 孺人第304章 居然是……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70章 目光短淺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72章 李藥師第290章 摘錄第403章 有功必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