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勸誘

在揚州停留將近半個月,虞世南終於準備離去,一幫大小官吏,自然要擺下餞行宴,以示歡送,消息傳出,又引得全城名流轟動。

清晨,揚州湖中,水天一色,魚羣不時浮掠水面,清靜的空氣中瀰漫着清爽的氣息,沁人心肺,晴空之下,似如碧波萬傾,水平如鏡,清秀婉麗的風姿,似是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

這湖,自然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揚州瘦西湖,不過此時,卻另有稱呼,或西湖,或長春湖,還沒有約定俗成的名字,此時湖邊的空曠坪上,已經聚集了諸多名流,等候了許久,卻不見虞世南的蹤影。

沒人露出不耐之色,畢竟好歹人家也是大人物,擺足架子也正常,況且又提前打過招呼,回京之後,或許再無機會前來,準備再暢遊一遍揚州城各景,以便銘記於心,充分說明了虞世南對揚州的不捨,衆人餘有榮焉,怎麼會有其他意見。

遊揚州城,最好從城西碼頭上船,這裡是當年隋煬帝南巡時登舟的地方,幾經戰亂,碼頭幾乎已沒有什麼皇家氣派,淪落成爲百姓隨意停泊的岸口。

烏蓬輕巧,先是繞着城牆水道,轉了圈,然後進到湖中,隨着小船的前行,岸邊的樹木愈來愈多,湖面愈來愈開闊,空氣也愈來愈新鮮,在水面上飄蕩的微風裡,清風徐徐,撲面而來,可以讓人瞬間消除胸中的鬱悶。

綠蔭掩映之間,彷彿看見了城牆的堞影,岸邊的長廊短亭之間、綠樹紅花之中,有無數青青楊柳隨風飄揚,見證着楊廣當年在揚州大興土木,開渠挖道,貫通南北大運河,種植楊樹的遺蹟。

揚州水多,橋自然也不少,典型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建築,幾乎每前行幾分,就要在橋洞穿梭而過,或挺拔秀麗、或厚重雄渾,風格迥異,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湖橋風光再美,也吸引不住虞世南半點注意,卻聽他在做最後的努力,輕聲說道:“十五郎,考慮如何了?今日是最後的期限,你無論如何,也要給我個答案。”

“叔父,我……”韓晦猶豫,在虞世南的逼視下,終於低頭說道:“今日,我是來送叔父起程回京的。”

“你……”虞世南惆悵嘆氣,輕聲道:“見你遲遲不肯答覆,我也料到是此情況。”

“在此地生活近二十年,已經習慣了,難以割捨,希望叔父能體諒。”韓晦低聲道,擡起頭來,目光十分堅定,顯然是下了決心。

沉默片刻,虞世南說道:“如此,隨你。”

“謝叔父。”韓晦拱手道。

虞世南輕聲道:“有空,回鄉祭祖歸族,那裡,有我爲你們立的衣冠冢,既然你平安無事,自然要撒下。”

韓晦點頭答應,艙中又安靜下來,突然,虞世南側身說道:“小子,不用躲在外面竊聽,可以進來了。”

韓瑞訕訕走來,辯解道:“虞公,我只是路過,並非存心爲之。”

藉口真爛,要知道小船不大,才能容納三五人而已,船頭到船尾,只有從艙中穿過,怎麼可能路過哪裡去。

啞然失笑,虞世南搖頭,招手道:“過來,陪老夫說幾句話。”

韓瑞乖乖坐到旁邊,恭敬道:“請虞公賜教。”

“今年十七歲吧,才學尚可。”

“虞公誇讚了。”

“不是誇讚,老夫敢言,京城,甚至關中各州,如你這般年紀的,才學未必及你。”虞世南十分肯定,發現韓瑞沒有露出驕傲自得之色,心中暗暗點頭,繼續說道:“然而,與他們相比,你的見識,卻大大不如了。”

“京城乃國之都城,自然是才俊如雲,小子自愧不如。”韓瑞說道。

“妄自菲薄。”虞世南訓道:“老夫似你這般年紀,才氣或許不及你,但是論起見識,肯定超出許多來。”

“虞公大才,小子更加不敢與之相比。”韓瑞笑道。

“又日虛妄之語。”虞世南不滿搖頭,斥道:“非你不如人,究其原因,無非是行萬里路而已,讀書萬卷又如何,偏安揚州之地,就好比坐井觀天,不知天地之大,不識江河之遠,又能有什麼見識可言。”

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道理十分簡單,韓瑞自然明白,只不過是,弄不清楚,怎麼虞世南好像比自己還要激動。

“少壯之時,好比朝陽,冉冉升起,但若想光芒萬丈,普照大地,非下一番苦功不可。”虞世南諄諄教導道:“揚州,甚至江南,不過是天下一隅而已,若只是偏守此地,不思進取,能有何成就可言……”

“那虞公的意思是?”韓瑞迷惑問道。

“走出揚州去,到京城長安,見識天朝國都,四夷臣服,萬邦朝拜之地,天下客賈雲集似海,文人士子爭相而來。”虞世南揮手,語氣充滿了鼓惑,引誘道:“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如此恢弘氣象,若是不能親眼目睹,必將遺憾終生。”

“連甍遙接漢,飛觀迥凌虛,雲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韓瑞喃喃,接了下半闕,全唐詩開卷第一首,印象自然深刻。

“天子親筆詩之,可知帝都之氣勢雄壯。”虞世南由衷嘆道:“老夫雖居之日久,卻難以用筆墨描繪萬分之一。”

“長安……”韓瑞輕嘆,腦海之中浮光掠影,號稱空前繁榮昌盛、輝煌壯麗的時代,它的都城,又會是什麼模樣,的確難以想象。

“叔父!”韓晦的聲音,飽含着深深的不滿,自然清楚虞世南在打什麼主意。

裝做沒有聽到,虞世南含笑說道:“小子,怎樣,有無興趣到長安一遊?”

望了眼韓晦,韓瑞笑道:“以後再說,肯定會有機會的。”

“滑賴。”虞世南笑罵了句,也不勉強,舒展了下身體,探頭出艙,看着岸上的景色,眼睛泛出淡淡傷感,輕聲道:“一晃眼,二十年了,真是物是人非,……當年勞師動衆興建的迷樓,卻化作了雲煙。”

第21章 犁地去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348章 醞釀第78章 託付與你第152章 支招第26章 釋然第231章 牽累了第425章 下荊州第230章 是你第237章 盤算第315章 算計第242章 衷腸第309章 解決的辦法第72章 李藥師第43章 祝壽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314章 較勁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239章 好人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20章 敲定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184章 觸電第290章 摘錄第239章 好人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525章 衣錦還鄉(四)第391章 歡聲笑語第133章 擇妃第310章 變卦第29章 孽障第297章 躬耕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49章 講學第206章 暗示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205章 序第219章 美人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330章 開始第327章 回家了第45章 欲加之罪第3章 錢氏夫婦第378章 大任第189章 信物第93章 醉了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57章 顛倒黑白第68章 軍中袍澤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1章 繁華盛世第96章 表白了?第281章 聖覽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23章 猜疑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378章 大任第373章 陽謀第359章 帶溝裡第461章 敲打第58章 素來厚道第46章 絕句第131章 再遇第354章 曙光第491章 繫鈴人第245章 後悔了第324章 求情第459章 鬧騰第177章 賊道第206章 暗示第158章 孝順第396章 警示第364章 壯行第81章 當世名臣第513章 雲淡風輕第287章 傳統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225章 你變了第75章 貴客?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491章 繫鈴人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08章 熱鬧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23章 連鎖反應第282章 蠻多的
第21章 犁地去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348章 醞釀第78章 託付與你第152章 支招第26章 釋然第231章 牽累了第425章 下荊州第230章 是你第237章 盤算第315章 算計第242章 衷腸第309章 解決的辦法第72章 李藥師第43章 祝壽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314章 較勁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239章 好人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20章 敲定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184章 觸電第290章 摘錄第239章 好人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525章 衣錦還鄉(四)第391章 歡聲笑語第133章 擇妃第310章 變卦第29章 孽障第297章 躬耕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49章 講學第206章 暗示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205章 序第219章 美人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330章 開始第327章 回家了第45章 欲加之罪第3章 錢氏夫婦第378章 大任第189章 信物第93章 醉了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57章 顛倒黑白第68章 軍中袍澤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1章 繁華盛世第96章 表白了?第281章 聖覽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23章 猜疑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378章 大任第373章 陽謀第359章 帶溝裡第461章 敲打第58章 素來厚道第46章 絕句第131章 再遇第354章 曙光第491章 繫鈴人第245章 後悔了第324章 求情第459章 鬧騰第177章 賊道第206章 暗示第158章 孝順第396章 警示第364章 壯行第81章 當世名臣第513章 雲淡風輕第287章 傳統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225章 你變了第75章 貴客?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491章 繫鈴人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08章 熱鬧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23章 連鎖反應第282章 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