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

越王府中,笙歌曼舞,頗爲熱鬧,在座之中,皆是冠帶之士,相貌氣度,自有不凡之處,卻是各地而來,參加科舉的生貢,在京城之中,闖出了名聲,李泰知道了,多次宴請,這些生貢感其禮賢下士,自然欣然赴宴,久而久之,也就成爲越王府中的座上客。

李泰雅好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的名聲,不是吹噓出來的,的確是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對於鑑賞書畫,更是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所以纔會倍受李世民的寵愛,座上的賓客,雖說也是各地的才俊,但是與李泰相比,還是差了不少,每每聽到李泰高談闊論,言之有物,發人深省,着實讓衆人心中佩服,讚歎不已。

見到衆人拜服的目光,李泰心中自然有幾分得意,可是也有些失望,連自己都不如,怎能稱之爲大才,不過想來也是,天下雖大,人才輩出,但是能稱爲大才的,卻也沒有幾個,除非是視功名如糞土的隱士,不然早就名揚天下,早給父皇請來出仕爲官,哪裡輪到自己。

李泰心中苦笑了下,大才沒有,小才也不錯,很快收斂心情,與在座的貢生討論學問,談笑風生,一時之間,廳中歡聲笑語,久久不息。

就在這時,一個僕役匆匆忙忙奔了進來,伏跪廳前,欲言又止,在座的貢生見了,漸漸的收止笑聲,李泰輕輕皺眉道:“何事?”

“殿下,宮裡來人傳話,皇后娘娘有請。”僕役連忙彙報道,若不是如此,怎麼敢驚擾李泰待客。

“母后。”李泰站了起來,體格寬闊,腰腹豐碩,卻是越來越胖了,當然,按照古人的說法,就是相貌奇偉,異於常人,不愧是皇子龍孫。

作爲心腹臣子,賀蘭安石自然識趣,不等李泰猶豫,或者露出爲難之色,就急忙說道:“殿下,既然是皇后娘娘有請,或許是爲了什麼要事,怠慢不得,殿下快些進宮,免得皇后娘娘久等,非是人子之道。”

“是啊,是啊。”在座貢生連忙附和。

“如此,小王就告罪了。”李泰順水推舟,躬身拱手道:“諸位見諒,回來之後,再自罰三杯,向大家賠罪。”

“不敢……”

在衆人的恭迎下,李泰趨步而出,上了駕乘香車,吩咐車伕快馬加鞭,直奔皇宮而去,到了宮城門下,即使認得越王府的儀駕,可是守門的軍衛,還是按照規矩,仔細檢查之後,這才放行,馬車得以長驅直入。

其實,進了皇城,即使是當朝一品的長孫無忌,或者是其他王公權貴,也要停車下馬,乖乖的步行而進,可是李泰卻是個例外,考慮到他的體型頗胖,走路騎馬,容易受累,所以李世民下了特旨,允許李泰駕乘小車直入,可見對他的寵愛程度。

不過,李泰也知道守規矩,不敢逾越絲毫,進了皇城之後,繞過掖庭宮,直達西內苑,在垂拱門停車,匆匆下車,在宮女的引領下,疾步向涼亭而去。

走得有幾分急切,到了涼亭之前,李泰額頭,就冒出汗水來,見到了長孫皇后,也顧不上理會,連忙行禮道:“母后,兒臣來了。”

“青雀。”長孫皇后微笑道:“不用這麼匆忙,一身是汗,也不知道擦拭。”

憨態笑了下,李泰拿出青羅繡帕,輕輕拭汗,理了理衣冠,鄭重行禮道:“見過韋妃、楊妃、燕妃、陰妃……”

太子妃蘇綾,已經提前告辭離去,四夫人微笑頷首,坐着不動,受了禮節,微微揖身,也算是回禮了,就算不回禮,李泰也不敢拿她們怎樣,甚至連不滿的情緒,也不敢顯露出來,枕頭風的厲害,史書上屢見不鮮,李泰也不敢嘗試。

不過,四夫人的態度,以及曖昧的目光,卻是讓李泰頗不自然,他再是自戀,卻也知道,目光的含義,絕對無關於私情,況且長孫皇后也在場,李泰扭動了下胖乎乎的身體,額頭又冒出細細的汗水,小聲說道:“母后喚兒臣前來,不知道爲了何事?”

“怎麼,沒事,就不能叫你來了。”長孫皇后說道,目光多了抹慈愛,吩咐宮女,執扇輕搖,爲李泰消熱納涼。

“不敢,兒臣恨不能天天前來給母后請安。”

李泰連忙致謝,就在涼亭之外,拿了張席子,輕輕跪坐下來,俗話說,心寬體胖,這句話用在李泰身上,肯定是錯誤之極,可能是從母親長孫皇后身上,遺傳到外祖家的基因,李泰不僅身材像極了長孫無忌,連縝密的心思,也沒有多少差別。

對於李泰避嫌的舉動,長孫皇后心中滿意,輕笑道:“有這份心意就行了,不在乎些許禮節,況且你遲早也要成親的,多陪妻室纔是正理,對了,就是民間的俚語,有了媳婦,忘記了孃親。”

李泰微怔,心中靈機觸動,多少明白了長孫皇后召見自己的目的,白白胖胖的臉上,多了幾分罕見的紅潤,頗爲尷尬說道:“母后說的是哪兒的話,孩兒豈敢……”

四夫人掩口輕笑,韋貴妃說道:“越王誠孝,自然不會的,關鍵在於越王妃的脾性怎樣。”

“言之有理。”其他三人贊成,多半是在戲笑,不過也不是沒有道理。

話說當年,李淵的母親,也就是追封的太后獨孤元貞,她是隋文帝楊堅皇后獨孤伽羅的姐姐,性格怪異,脾氣爆烈,動不動就斥人,十足的將門虎女,攤上這樣的婆婆,李淵妻子竇氏的辛酸苦楚可想而知。

連富貴人家,出身名門,知書達禮的女子,婆媳關係都這麼緊張,民間百姓更加不必多說了,雖然也清楚,以長孫皇后溫和的性格,不會刻意刁難兒媳的,就怕兒媳不長眼,不知道天高地厚,對長孫皇后不敬,那就罪過了。

即使知道,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幾乎不可能發生,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爲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四夫人有理由,幫助越王李泰,尋覓一位賢良淑德,溫柔可人,尊敬長輩的越王妃。

隨即,四夫人再次重複了剛纔,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的場面,聲音甜如浸蜜,嬌聲軟語,好像黃鶯出谷,清脆悠揚,可是落到李泰的耳中,卻讓他感到頭皮發麻,連忙看向長孫皇后,眼睛露出求助之意。

長孫皇后視若無睹,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的點頭,好像是認可她們之言,見此情況,四夫人說得更加來勁了。

本來,在宮女的扇風下,李泰身體清涼,十分舒爽,但是現在,汗水又冒了出來,又不敢打斷四夫人的述說,而且要耐得性子,認真聆聽,含糊其辭的應對。

過了許久,不滿意李泰支支吾吾的態度,韋貴妃笑容和煦,柔聲說道:“越王殿下,你什麼時候有空,約她出來,你們見個面,就知道我所言無虛。”

“也對,百聞不如一見……”

“何時有空,或者乾脆讓她上門拜訪。”

在四夫人的逼視下,李泰汗流浹背,掏出青羅布,輕輕抹汗,吞吞吐吐道:“這個……”

上門拜訪就免了,沒事也能鬧出事情來,可是相約見面,李泰又不怎麼情願,本來已經計劃好了,自然不願意節外生枝,然而,偏偏他又不想,爲了這件事情,得罪了父皇最爲寵愛的幾個女人。

長孫皇后又是置身事外的模樣,李泰摸不準她的想法,只得含糊其辭,說些模棱兩可的廢話,眼看支撐不住,把心一橫,就聽到李世民爽朗的笑聲傳來:“哈哈,人真齊,什麼事情呀,這樣熱鬧。”

聞聲望去,長孫皇后欣喜,與四夫人起身,按照秩序,錯落有致的輕步迎了上去,行禮叫喚:“陛下……”

“兒臣參見父皇。”李泰落在後面,聲音卻是最爲響亮的,有種危難來臨之際,事情突然峰迴路轉,遇到救星的興奮。

不過,李世民也十分厚此薄彼,先笑容滿面,親手撫起長孫皇后,含笑向幾個愛妃示意,帶着她們,回到涼亭坐下,期間眼神的交流,親密的動作,也不細表了。

反正,李泰已經習慣了這種冷落,耐心的等待,李世民的手掌,從長孫皇后的纖腰上依依不捨的收回,接過韋貴妃奉上來了香茶,輕飲了口,輕輕揚頭,配合楊妃拿着絹紗香帕的動作,拂拭根本不存在的汗水……

這個,就是皇帝在後宮的待遇,一切是那麼的自然,充滿了和諧的氣息,李世民享受了片刻,依稀記得,好像還有個兒子在旁邊跪着,哈哈一笑,問道:“青雀,你怎麼來了?”

“母后讓兒臣來的。”李泰老實回答,早知道,應該找藉口,推託不來的。

側着看向長孫皇后,李世民目光帶着幾分質詢,或許天下的皇帝,都會擁有同樣的心態,後宮是他的地盤,除非是閹人,不然禁止一切雄性出入,即使西內苑不在後宮的範圍,來的人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潛意識之中,還是不怎麼高興的。

“是青雀納妃的事情……”簡略敘說,長孫皇后微笑道:“韋妃她們,非常熱心,薦舉了幾個名門淑女,供由青雀選擇。”

“哈哈,青雀年幼,安心籌備婚禮就行,這等事情,皇后做主即可。”

第299章 書冊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209章 評定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42章 一張請柬第348章 醞釀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106章 新豐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63章 回來了第202章 心計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12章 心結第112章 偶像第23章 猜疑第27章 油壁香車第89章 師說第64章 枕頭風第56章 對峙第243章 趨附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58章 鬥第276章 燈火佳人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252章 惦記第145章 團聚第188章 鬧市相逢第484章 順民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183章 端倪第144章 怒斥第119章 一面倒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9章 怨隙第534章 謙虛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110章 東宮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496章 問對第151章 儒家道統第416章 轉折第78章 託付與你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465章 獻殷勤第416章 轉折第114章 代我去吧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457章 回來了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484章 順民第73章 退隱之心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117章 敵襲?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131章 再遇第504章 多想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174章 看不透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131章 再遇第508章 波瀾第148章 財色兼收?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220章 缺字第306章 遠方的消息第70章 目光短淺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52章 獻禮第530章 瑣碎第158章 孝順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454章 見證第94章 問話第493章 子嗣第68章 軍中袍澤第127章 後悔了第47章 耳光響亮第36章 衝突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107章 賀蘭楚石第378章 大任第476章 羣星伴月第96章 表白了?
第299章 書冊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209章 評定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42章 一張請柬第348章 醞釀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106章 新豐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63章 回來了第202章 心計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12章 心結第112章 偶像第23章 猜疑第27章 油壁香車第89章 師說第64章 枕頭風第56章 對峙第243章 趨附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58章 鬥第276章 燈火佳人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252章 惦記第145章 團聚第188章 鬧市相逢第484章 順民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183章 端倪第144章 怒斥第119章 一面倒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9章 怨隙第534章 謙虛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110章 東宮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496章 問對第151章 儒家道統第416章 轉折第78章 託付與你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465章 獻殷勤第416章 轉折第114章 代我去吧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457章 回來了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484章 順民第73章 退隱之心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117章 敵襲?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131章 再遇第504章 多想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174章 看不透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131章 再遇第508章 波瀾第148章 財色兼收?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220章 缺字第306章 遠方的消息第70章 目光短淺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52章 獻禮第530章 瑣碎第158章 孝順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454章 見證第94章 問話第493章 子嗣第68章 軍中袍澤第127章 後悔了第47章 耳光響亮第36章 衝突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107章 賀蘭楚石第378章 大任第476章 羣星伴月第96章 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