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分鐘生產一臺發動機

“金屬3D打印?也就是金屬增材製造?”

聽了莊建業的話那位某機械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便眯起眼睛,不置可否的的看向莊建業,然後將手裡的小型渦噴發動機舉到自己的跟前,十分嚴肅的再次問道:“莊建業同志,你確定這樣的發動機全都採用的是金屬增材製造?”

其實不止是這位高級研究員,其他有技術背景的調研組成員也都眼神古怪的看向莊建業。

詫異的目光中都不約而同寫着“這怎麼可能”五個大字。

也不怪高級研究員等人會如此態度,實在是金屬3D打印,或者說金屬增材製造雖然是工藝製造領域的前沿,也讓不少人相信,這個技術代表着未來工業製造的發展方向。

可未來畢竟是還未到來,在如何也不可能解決現在的問題,尤其是類似航空發動機這種需要大量高精密金屬鍛件的高附加值工業品上,金屬3D打印更多的也就是個噱頭罷了。

原因很簡單,這類技術因爲其天然的缺陷,導致無法在對金屬強度有超高要求的領域實際應用。

沒辦法,實在是此時的金屬3D打印並不能做出與高精密鍛件同等級的高機械強度的特種部件,換句話說,金屬3D打印最多也就是能做個形似,根本達不到神似。

因爲航空航天領域的金屬部件內部的金屬組織基本都需要晶體排列整齊,如此才能達到結構強度要求,正因爲如此,高精密鍛件纔會大行其道。

而金屬3D打印,做出來的部件內部的金屬結構呈現的則是絮狀結構,結構強度很差,常常會出現裂紋和斷裂的現象。

若非如此,最早發明,且進行的廣泛應用的歐美髮達國家怎麼可能放着這麼好的替代設備不用,繼續專研老一套的精鍛工藝?

還不是這麼多年的研究下來,發現金屬3D打印技術徒有虛表而已,尤其是美國,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反反覆覆的在金屬3D打印領域投入巨資,研究了十多年,並在F—18戰鬥機和F—404渦扇發動機上採用了金屬3D打印技術製造的核心部件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這些零件的機械強度太差,連入門級的航空安全標準都達不到,就更別說性能更高的軍用裝備了。

於是美國人得出結論,金屬3D打印充其量也就能在航空維修領域做些此等級的零件修補,剩下的也就是給小孩子量身定製些高等級的玩具模型罷了。

基於這個判斷,美國人將保留了近30年的金屬3D打印技術專利公開轉讓,反正都是些沒用的東西,留在手裡也是浪費,還不如推向市場,還能撈一筆專利費。

此時此刻的美國可是世界科技領域的絕對王者,他們得出的結論哪怕不是真理那是定理,別說有人反駁,就是質疑的聲音都沒有。

畢竟類似金屬3D打印這樣的技術不單單需要時間,更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其他國家綁在一起也沒那個能力,又有什麼好質疑的?

反正美國人又不會自己坑自己,要是好東西他們能不留着?

正因爲如此,美國人斷言金屬3D打印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前景並不大的結論很快就被世界航空航天製造領域普遍接受。

國內作爲摸着美帝過河的好學生,自然對美帝大大砸錢砸出的結論是深信不疑,於是跟其他國家一樣,對包括金屬3D打印技術在內的增材製造技術變得興致缺缺。

除了幾個早已經上馬,並且支付了經費的個別項目外,絕大部分的增材製造技術項目不是被迫下馬就是直接砍掉。

而這其中,中國騰飛保留的增材製造技術的項目最多,但也只有區區兩個而已。

即便如此,中國騰飛申報立項的名目也不是航空航天工業製造,而是航空器、航天器系統維修。

畢竟中國騰飛下屬四個大型的航空維修廠,和一個航天器檢測中心,維修業務佔到了中國騰飛總業務的12.4%,佔比可不小,做一些專用的維修設備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只是讓高級研究員等人沒想到的是,維修領域的設備,莊建業竟然將其應用大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中,而且造的好不是一般的東西,是複雜程度最高的航空發動機。

哪怕這款發動機只是應用於外貿型巡航導彈的小型渦噴發動機,且還是低壽命的一次性消耗品,但即便如此,如果沒有上乘的高精度鍛件的作支撐,哪怕是一次性的渦噴,在運行時也會因爲結構強度不夠提前報廢。

屆時,巡航導彈就不是巡航導彈,而是在空中亂炸的大炮仗。

正因爲如此,直勾勾看着莊建業的高級研究員在嚴肅的問完之後,再次認證的補充道:“這件事很重要,莊建業同志,希望你能嚴肅對待!”

意思是我再跟你開玩笑?

莊建業心裡腹誹着,可面上卻依舊笑呵呵的:“正所謂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各位領導還是這邊請,旁邊就是我們WD—18高集成小型渦噴發動機的生產車間。”

“你們沒有爲這種小型渦噴發動機專門成立生產廠?”

聽說手裡的小型渦噴發動機就在巡航導彈旁邊的配套車間裡生產,那位高級研究員立刻吃驚的睜大了眼睛。

要知道這種軍用小型渦噴可不是模型上的民用貨,要求還是很高的,內部最起碼也有數千個零部件,別說是國內這樣航空水平一般的存在,就是歐美那些發達國家,類似的小型發動機也都會成立專門的生產廠進行專業的加工生產。

可中國騰飛居然就將這種核心裝備真的當作了配套,放到了巡航導彈總裝車間的旁邊。

要知道進門前高級研究員可是看過,周邊的廠房可都不大,想要提供沒三分鐘下線一枚巡航導彈的生產效率,WD—18小型渦噴發動機的生產效率至少要跟其同步,否則根本就供不上貨源。

傳統的鍛件製造顯然做不到這一點,難不成中國騰飛真的用金屬3D打印技術做的小型渦噴發動機?

莊建業對高級研究員的驚訝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說了一句:“領導還是去看看就知道。”然後衝着一處出口示意了一下,便擡腿走了過去,高級研究員等人懷着三分懷疑,七分好奇跟了過去。

很快穿過車間,隨後走過一段長廊,換上防塵服帶上防塵帽,便進入一個面積中等的防塵車間內,然後高級研究員等人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只見十臺兩米多長,一米多高的加工設備一字排開,內部不約而同的都在加工着WD—18小型渦噴發動機各型零部件,隨着加工完成的提示音陸續響起,五臺設備的操作檯陸續打開,有機械手將零件拿出來,然後放在一條小型的吊裝帶上,早已就緒的工人們按照流程將這些零部件快速的組裝在一起,隨即點火試車,持續5分鐘後,停車冷卻,等待封裝。

如此周而復始,平均半個小時就有一臺WD—18渦噴發動機組裝測試完成,這效率簡直……

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五百四十章 教練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兩百七十章 較量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家劫舍去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後顧之憂的最優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舒適的客艙體驗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導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五十四章 野蠻人第兩百四十五章 實力展示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說點兒心裡話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層考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點兒屈辱的跪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飛行的妖孽第三章 呵呵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電子束毛化處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導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四百零三章 生產速度:四小時一架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2500萬人民幣一枚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見李斯特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隱身戰機的剋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五百六十五章 Nomex材料,貴嗎?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個對摺,湊個整第三百六十七章 空中輕騎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三百零九章 大禮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
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五百四十章 教練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兩百七十章 較量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家劫舍去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後顧之憂的最優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舒適的客艙體驗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導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五十四章 野蠻人第兩百四十五章 實力展示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說點兒心裡話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層考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點兒屈辱的跪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飛行的妖孽第三章 呵呵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電子束毛化處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導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四百零三章 生產速度:四小時一架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2500萬人民幣一枚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見李斯特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隱身戰機的剋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五百六十五章 Nomex材料,貴嗎?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個對摺,湊個整第三百六十七章 空中輕騎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三百零九章 大禮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