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古時也有潛規則!

楊二爺準備一舉拿下安徽湖北二省,有他的海上帝國和樑華雄的同時發難,再加上經營多年的內應黨羽數之不盡,他這首戰應該是必勝無疑。

樑勝的三萬兵馬是先頭部隊,他們的任務是迅速的佔領一席之地,隨之而來的將是樑華雄源源不斷的兵力支持,還有首戰告捷後海上帝國的大兵壓境,如此可怕的兵力壓境不管是誰都抵擋不了。

而浙江這邊也是動作頻頻,三天時間調集了五萬大軍壓境,目標直指一省之隔的福建。

首戰必須告捷以振軍心,既然轟轟烈烈的開打就必須勢如破竹纔有威懾力,所以這一戰調集了五大家臣和各地勢力集結起來的精銳兵馬,意在打個措手不及,在福建總兵還沒回過神的時候就大舉侵佔福建的地盤。

一萬先鋒是陳家嫡系的練家子流氓,一羣揮舞着大刀的壯漢在軍令到達的一刻就喝殺着衝過了省境,隨後的四萬大軍則由萬戶候安伯烈親自做鎮,兩萬騎兵配以兩萬的步兵,大兵一舉就壓過了福建邊境開始攻城掠池。

大軍進入林密蟲多的福建並無水土不服,江南兵在這時候展現出了比北方兵更強的優勢。在和平的江南而言,五萬兵馬可以說是任何的地方衛所都抵擋不住的雄獅,即使是總兵開始調集兵馬但若不是準備充分的話也難以抵擋。

不管是任何一省,除非是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否則的話和平年代嬌養閒慣的地方兵肯定沒所謂的戰鬥力可以應付這麼多兵馬的同時壓境。

誰都料不到敬國公會突然發難,而且一動就是這樣的大手筆,這五萬已經訓練有素的兵馬明顯強於普通的衛所兵。要知道以前整個浙江加起來才幾萬兵,而且還多是閒散的地方衛所,這幫人拉出來打仗本來就是個笑話。

說難聽點,就是楊存給他們機會集結兵馬又如何,這些地方衛所混吃等死的兵難道真有一死盡忠的心麼?

現在猛的冒出五萬精兵來,這樣大規模的進軍之下邊界線上那些小城小池的哪敢抵抗,福建一些地方衛所甚至是直接聞風而逃,只剩個空蕩蕩的兵營和滿地破爛的軍服着實是讓人哭笑不得。

而且福建一省因爲人口不多的關係兵力一直不足,在這種突然的襲擾之下大多城池幾乎是沒還手之力,有的沒等開打就直接開城投降了。

過境不足十日,大軍已經拿下了省境的所有城池,松溪,蒲城,福安,壽寧,甚至是建陽,這些兵力孱弱的地方根本不敢正面應敵。而小如福安或是屏南之類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戰書一至立刻降書回之,一路打下來可以說攻城拔寨難尋對手。

十天的功夫拿下了福建三成以上的地界,戰況順利得讓這支精銳軍都些鬱悶了,因爲這一路下來真連一場像樣點的仗都沒有打過。

松溪那個知縣更離譜,戰書送去的時候喊着臣擁君而死,寧可玉石具焚也不做失土之罪人。

結果全軍上下精神一振,幾個將領眼看有硬骨頭可啃了一個個高興壞了,立刻是爭先搶後的請纓出戰,結果殺到半道上遇到了這傢伙派來送降書的人馬,連帶着還有幾個慫恿他以死報國的師爺也被大花大綁起來。

大軍來到城下的時候這傢伙把自己綁得糉子似的玩了個負荊請罪,突然的轉變讓一羣兵將一頭的霧水,手裡的刀都磨兩了,但沒想到兵臨城下這時這貨還搞了個出城相迎,這麼巨大的反差一時是讓人云裡霧裡的。

又是一次兵不血刃,隨後幕僚們浩浩蕩蕩的進了城接手了松溪,對於主動投降的知縣也不好太過爲難,不過對於他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忍不住會詢問幾聲。

鬧了半天感情是這位知縣大人的情報工作不到位,戰書送達的時候人家在牀上和小妾翻雲覆雨着,再加上底下的人也都是些昏庸之輩,戰書送達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敬國公起兵的消息,最後全都以爲這是哪個不起眼的山寨蟊賊玩的把戲。

這貨就納悶了,這福建的兵加一起都沒五萬,這號稱十萬的大軍從哪來的,戰書上那一個個名字聽都沒聽過。一羣沒腦子的傢伙立刻篤定了一個事實,這就是一羣不知好歹的小賊寇,雖然不知道是要幹什麼不過知縣大人安穩日子過久了到是來了精神。

結果這貨在一幫手下的慫恿下玩起了高風亮節,擺出了一副人生自古誰無死的高尚模樣,心裡覺得區區幾個蟊賊只要上書一封請上頭派兵鎮壓即可。

吃了朝廷那麼多年的俸祿,又貪污了那麼多年,這會不擺個高姿態出來也不像話。這貨立刻就回了一封寧可戰死也不投降的戰術,又糾結了府衙裡的捕快和一些民兵混混三四百人,打算這夥小賊人少的話直接給他收拾了。

知縣大人是興致勃勃啊,昏庸了那麼久終於有表現的機會了他也高興,甚至還不停的催促人去打聽一下這夥小賊什麼時候來,他知縣大人迫切的需要一個耀武揚威的機會。

一幫狗腿子也抱着一副要爲國捐軀的架勢招搖過市,不少人也主動出去打聽這夥賊寇到底哪來的,不過當打聽到前方的城鎮全面淪陷的消息時全都嚇傻了。

等知縣收到消息說這是一股五萬人的精兵時這貨直接就嚇尿了,冰雪聰明的菘溪知府是認時務的俊傑,當下就綁了一羣差點讓他做死的師爺送去,自己再玩個負荊請罪求生,不是他不想跑,只是時間實在是倉促一家老小還有金銀細軟都來不及收拾,否則的話他管你什麼失不失土的,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這樣的變故讓人涕笑皆非,不過也證明了和平年代怕死的人真多,要找幾個以死護君之疆土的忠臣很不容易,最起碼那種一根筋的愚忠者少之又少,在山高皇帝遠的南方反而是這種會審時度勢的聰明人居多。

而且南方這些年一點屁的戰事都沒有,從上到下都缺乏警惕性,大軍都打進福建那麼多天了松溪還沒收到消息,不得不說和這種遲鈍昏庸的人打仗有時候也不是什麼爽快的事,安伯烈甚至在懷疑福建巡撫和總兵是不是也醉生夢死沒聽到消息。

一路基本沒太多的戰況,即使有反抗的在這麼多軍馬的碾壓下也是迅速就被剿滅。第一次停軍休整的時候大軍的先鋒已經到了南平,戰況很是順利,比預計的推進速度最少提前了十天。

趁着這休息的功夫大批的幕僚團開始出動。繼續四下游說三明和永安等地的官府,能兵不血刃就接手的話最好,因爲接下來有一塊硬骨頭得啃了。

福洲城那邊的知府馬文伯是個硬骨派,福州城本就是易守難攻之處,福州光是地方兵的編制就有足足三個衛所,加上其他的民兵什麼的也能拉起近萬人的隊伍頑抗。

若是他們固守城樓的話就難辦了,福州城作爲南方少有的重城又抗擊倭寇海賊本來防禦工事就很齊全,哪怕是五萬大軍一起圍上去他們也有本錢來個困獸之鬥,耗的話絕對能耗死他們,不過付出的代表也勢必慘重。

這是預計中最硬的骨頭,馬文伯是科舉出身的文人但卻是個頑固的硬氣派,大軍進犯的消息一到福洲他立刻大舉調兵譴將集結民兵調撥物資,看這架勢是準備和這股來敵硬耗了,人家擺出這副有氣節的樣子由不得你不重視。

之前安伯烈有派過兩三撥人前去勸降不過都吃了閉門羹,人家根本不和你這逆賊談,不過好在這傢伙迂腐得很,也知道不斬來使的道理,所以這些人活蹦亂跳的去也平平安安的回來了,過份者還順手買了點當地的特產。

看來這一仗不打不行了,人家態度很是強硬,估計也是覺得所謂的十萬大軍是虛張聲勢。

在這年頭,有的出兵十萬就敢號稱雄師百萬,一萬兵馬都敢喊個十萬精銳。稍微看過書的都知道打仗的時候這玩意太虛了,所以戰書一至號稱十萬大軍的時候大多都當一萬兵馬對待,原因無他,這種硬往裡擠水份的做法滿街都是,惡劣得連讀死書的那些書呆子都不信。

這潛規則幾乎千百年來帶兵打仗的人次次都用,一萬號稱十萬那都是謙虛的人了,通常有個三五萬的號稱百萬的比比皆是,反正一般戰書之類的那數字水份多得簡直是滔天巨浪,誰看誰都不相信。

這種潛規則楊存是真不知道,所以下令出兵的時候猶豫再三翻了倍來個號稱十萬,本想是加大一下威懾力,最起碼五萬兵馬鬧出十萬兵馬的動靜不難,在沒確切的情報下想來福建的官府也會相信。

可惜的是楊存低估了這年頭人們打仗時吹牛皮的水平,這十萬大軍的虛數一定出來總兵所的人都是瞠目結舌,就連率軍的安伯烈都是滿腦子錯愕,不過出於對楊存幾乎盲目的崇拜他們都沒點破這個事實,循規蹈矩的按着十萬的數字示敵。

結果不知道該說是因禍得福,還是因爲楊存勇於大膽的打破這迂腐的潛規則,反正陰差陽錯之下不管誰接到了戰書一看那十萬大軍都是嗤之以鼻,根本沒人認真對待。畢竟這年頭除了朝廷下令外想集結一兩萬人對於沉浸於安逸的各個總兵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事,現在這號稱十萬的大軍在所有人眼裡頂多就是一萬甚至只有幾千的人馬,更甚者直接就把這戰書當笑話看。最終他們是麻痹大意放鬆了警惕,在收到戰術的第一時間都呸了一聲,這也是大軍一路南下打誰誰都措手不及的原因,畢竟誰都沒見過楊存這麼實在的人,戰報上的數字就那麼一點水份,真他媽的不懂規矩。一更。

第798章 小把戲第368章 調侃中的溫情第343章 百年陰謀(下)第594章 上戰場還是逛青樓?...第528章 被將了一軍(上)第178章 東宮來人(三)第610章 家風第275章 失敗的偷窺(下)第784章 最適合栽贓嫁禍第476章 心靈的地獄(下)第374章 臭名昭彰(四)第282章 活死人(二)第119章 主動挑釁。第561章 冷箭(上)第93章 地頭蛇(上)第677章 斬不斷的淵源第730章 意料不到的厭惡第841章 最好的結果第344章 負心最是讀書人第269章 二叔(上)第694章 遺命(上)第642章 拜師第721章 不帶別人的老婆是奇葩第239章 冥敬處(下)第738章 水火交融(四)第639章 牽扯(上)第97章 舊臣家事(一)第646章 師家所求第634章 回師府第363章 性感洋大馬第151章 無恥信念。第364章 嘴賤第566章 蓋世奇功第701章 虧欠(上)第633章 嚴陣以待第514章 火與土的隔閡(一)第70章 罪人(下)第259章 猛虎出籠(下)第59章 冤家路窄(六)第737章 水火交融(三)第313章 六丹之境(下)第752章 人心難測第645章 夜貓子進宅(下)第716章 收服鎮王遺軍第576章 圍剿(中)第626章 有強權,沒公理(下)第260章 交易。第675章 屠殺的藝術(五)第611章 最後的絞殺第527章 水落石出第329章 蘇州,樑家(七)第789章 古時也有潛規則!第174章 尊嚴(上)第558章 庸人自擾(下)第179章 東宮來人(四)第98章 舊臣家事(二)第285章 活死人(五)第803章 不可原諒的疏忽第689章 絕對的威懾第733章 人與人的不同第491章 火器的進步第687章 死戰(二)第225章 懷疑!第45章 紈絝子弟(上)第324章 蘇州,樑家(二)第623章 風光凱旋,大舉造勢(上)第640章 牽扯(下)第354章 海上帝國(四)第170章 極端老土的紙條調戲...第515章 火與土的隔閡(二)第480章 逆天(下)第384章 佳人歸來(上)第773章 羞辱(一)第833章 膝下麟兒,掌上虎子...第304章 至惡菩提鼎(五)第685章 功成身退第185章 金剛印的秘密(一)第463章 橫生變故(上)第841章 最好的結果第46章 紈絝子弟(下)第563章 冷箭(下)第313章 六丹之境(下)第569章 無上尊榮(下)第433章 血戰(下)第337章 妖殺地螳螂。第47章 夜襲王府(上)第477章 雙水之終第208章 隱患(下)第35章 五行主殺,金剛印(八)第674章 屠殺的藝術(四)第28章 五行主殺,金剛印(一)第640章 牽扯(下)第6章 藥屍之禍(上)第56章 冤家路窄(三)第800章 漣漪的賭約(上)第232章 捉姦在牀(二)第107章 裂痕!第180章 靠,玩得那麼過份。第504章 敏感時刻(中)第172章 難題(下)
第798章 小把戲第368章 調侃中的溫情第343章 百年陰謀(下)第594章 上戰場還是逛青樓?...第528章 被將了一軍(上)第178章 東宮來人(三)第610章 家風第275章 失敗的偷窺(下)第784章 最適合栽贓嫁禍第476章 心靈的地獄(下)第374章 臭名昭彰(四)第282章 活死人(二)第119章 主動挑釁。第561章 冷箭(上)第93章 地頭蛇(上)第677章 斬不斷的淵源第730章 意料不到的厭惡第841章 最好的結果第344章 負心最是讀書人第269章 二叔(上)第694章 遺命(上)第642章 拜師第721章 不帶別人的老婆是奇葩第239章 冥敬處(下)第738章 水火交融(四)第639章 牽扯(上)第97章 舊臣家事(一)第646章 師家所求第634章 回師府第363章 性感洋大馬第151章 無恥信念。第364章 嘴賤第566章 蓋世奇功第701章 虧欠(上)第633章 嚴陣以待第514章 火與土的隔閡(一)第70章 罪人(下)第259章 猛虎出籠(下)第59章 冤家路窄(六)第737章 水火交融(三)第313章 六丹之境(下)第752章 人心難測第645章 夜貓子進宅(下)第716章 收服鎮王遺軍第576章 圍剿(中)第626章 有強權,沒公理(下)第260章 交易。第675章 屠殺的藝術(五)第611章 最後的絞殺第527章 水落石出第329章 蘇州,樑家(七)第789章 古時也有潛規則!第174章 尊嚴(上)第558章 庸人自擾(下)第179章 東宮來人(四)第98章 舊臣家事(二)第285章 活死人(五)第803章 不可原諒的疏忽第689章 絕對的威懾第733章 人與人的不同第491章 火器的進步第687章 死戰(二)第225章 懷疑!第45章 紈絝子弟(上)第324章 蘇州,樑家(二)第623章 風光凱旋,大舉造勢(上)第640章 牽扯(下)第354章 海上帝國(四)第170章 極端老土的紙條調戲...第515章 火與土的隔閡(二)第480章 逆天(下)第384章 佳人歸來(上)第773章 羞辱(一)第833章 膝下麟兒,掌上虎子...第304章 至惡菩提鼎(五)第685章 功成身退第185章 金剛印的秘密(一)第463章 橫生變故(上)第841章 最好的結果第46章 紈絝子弟(下)第563章 冷箭(下)第313章 六丹之境(下)第569章 無上尊榮(下)第433章 血戰(下)第337章 妖殺地螳螂。第47章 夜襲王府(上)第477章 雙水之終第208章 隱患(下)第35章 五行主殺,金剛印(八)第674章 屠殺的藝術(四)第28章 五行主殺,金剛印(一)第640章 牽扯(下)第6章 藥屍之禍(上)第56章 冤家路窄(三)第800章 漣漪的賭約(上)第232章 捉姦在牀(二)第107章 裂痕!第180章 靠,玩得那麼過份。第504章 敏感時刻(中)第172章 難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