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

田可馨的話讓張瑄悚然一驚。

是啊,如果大食人兵分兩路,以主力大軍爲招牌虛晃一槍,然後舉兵繞行吐火羅侵襲大小勃律,確實可以構成大患。此舉,雖沒有直接包抄中華西征大軍的後路,但入侵大小勃律進而威脅吐蕃兩道,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中華大軍就不僅僅是腹背受敵的問題,還有“後院起火”的巨大隱患。

張瑄倒是疏忽了這一點,如果不是田可馨提醒,他的思維就陷入了定勢,不曾將吐蕃兩道也列入容易被大食進攻的名單之中。

張瑄暗暗出了一頭冷汗。

他望着田可馨輕嘆一聲,“可馨一言,真是千鈞之重啊。”

田可馨溫柔地一笑,“陛下,其實這也只是可馨的一種猜測,大食人未必就會這樣做。當然,如果大食真的偷襲大小勃律也不奇怪,我軍既然能主動火尋國,大食人把矛頭瞄準大小勃律,其實也很正常。”

“當務之急,陛下應立即昭告楊漣,命楊漣整軍備戰,嚴防大食軍馬奔襲。只要楊漣能將大食來犯兵馬拒之於大小勃律之外,就算是爲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了。”田可馨再次溫柔道。

張瑄點了點頭。

但又擡頭沉吟道,“被動的防守未必就是上策。只要有吐火羅這個隱患在,大食人隨時可以通過吐火羅偷襲安西或者吐蕃兩道。朕看不如這樣,讓封常清和楊漣各自出兵一萬,進軍吐火羅,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滅了吐火羅,斷了大食的後路。”

田可馨好看的柳眉兒挑了挑,稍一思慮就反對道,“陛下,可馨以爲此刻不宜出兵吐火羅。一則,安西局勢並不穩定,諸胡不安穩,封常清的兵馬需要坐鎮安西,不得擅離;二則吐蕃兩道的情形也大體如是,如果楊漣出兵進攻吐火羅,可馨擔心吐蕃殘餘會蠢蠢欲動。三則,我大軍主力應戰大食,耗費輜重糧草甚衆,若是再輕啓戰端,恐國力有所不逮。”

“吐火羅接壤安西和吐蕃兩道,人口雖有數十萬,但國貧民弱兵寡,只要我軍戰勝大食,吐火羅自會納土歸降,隱患自除。反過來說,縱然陛下出兵滅了吐火羅,一旦我軍敗於大食之手,吐火羅也會再次反叛。”

“請陛下三思!”

田可馨鄭重其事地拜了下去。

張瑄做事向來乾坤獨斷,極有主見和魄力。他的身邊雖然有郭子儀這些良將謀臣,但因爲皇帝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失誤,可以說是百戰百勝,所以衆人也就逐步養成了近乎盲目的崇拜,一味地遵從,很少有人當着皇帝的面唱反調。

田可馨應該就算是不多的經常跟張瑄提不同意見的人中的代表。當然,這同樣也意味着田可馨見解獨特,有着自己個性鮮明的判斷力。

張瑄一怔,沉吟起來。

他覺得田可馨的話很有道理,雖然他不認爲拿下吐火羅就會鬧出大亂子,但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既然可出兵也可不出兵,就不如不出兵。

一念及此,他朗聲一笑,“可馨所言極是,倒是朕考慮不周了。就依你之言,暫時把吐火羅的事情放一放,咱們集中精力應戰大食,力求一戰定鼎,解決所有問題。”

……

……

皇帝的聖旨發往安西和吐蕃兩道。

其實就算是張瑄不曾下詔,吐蕃兩道的楊漣也已經做好了應對大食兵馬偷襲的各項準備。楊漣在吐蕃可沒有閒着,他隨時關注着前方戰事的情況,同時他了解皇帝的戰略意圖,與大食人一戰之後,西征的最後一個對象就是吐火羅。所以他引軍兩萬坐鎮大小勃律,只要皇帝詔命一下,他便會率軍殺入吐火羅,再立不朽戰功。

大小勃律已經與吐蕃兩道連爲一體,成爲平康道的一州兩縣。

楊漣在大小勃律屯兵備戰,突然得到探馬來報,有一路大食兵馬進入吐火羅,似有侵襲安西的跡象。但楊漣卻敏感地意識到,恐怕大食人的真正對象不是安西的封常清而是他楊漣坐鎮的大小勃律乃至大小勃律後面的吐蕃兩道。

皇帝將他放在了吐蕃兩道,責任重大。若是讓大食人侵入吐蕃兩道,他便是朝廷的罪人了。楊漣不敢怠慢,立即調動兵馬,在大小勃律外圍修築戍堡,嚴陣以待。

而安西的封常清也得到了消息,封常清目前坐鎮安西兵力有些捉襟見肘,但考慮到大食入侵的威脅,他還是命部將顧攬率軍8000南下於闐,防備大食軍馬偷襲。

同時急報火尋國的中華西征大營皇帝行轅。

……

……

十月十三日,姍姍來遲的大食主力大軍還是抵達火尋國外圍一線,距張瑄佈置的主戰場不足百里了。近20萬大食騎兵部隊行進聲勢浩大撼天動地,煙塵瀰漫直入雲霄,半邊天都被染成了黃色。

大食軍卒都是狂熱的宗教好戰分子,無論高層將軍還是底層士卒,其實都沒有把中華王朝軍隊放在眼裡。在大食人眼裡,東方這個帝國幾乎就是野蠻落後的代名詞,儘管來自東方的絲綢和瓷器茶葉已經成爲大食上流社會的熱門資源。

大食軍馬的最高統帥名義上是大貴族、大將軍孟白,實際上卻是大食的國相埃布樂親自坐鎮。國相也叫維齊爾,是大食自哈里發國王之下的第二號大貴族和實權派。埃布樂一向將東方視爲他私人的領地,此番東方帝國竟敢侵襲他的領地,他當然是勃然大怒,親自率軍出征了,要狠狠地給東方人一點顏色看看。

這一次,埃布樂是下定了決心了。不僅要收復昭武九國之地,還要進一步進佔安西和北庭,然後圖謀東土這個花花世界。

哈里發已經承諾,若是埃布樂能打下這一大片疆土,將冊封他爲東方之王,將偌大的東方帝國納入他個人的領地。

埃布樂氣勢洶洶而來,但埃布樂卻不是沒有頭腦之人。與大食哈里發不同,他對東方帝國有過深入的瞭解,知道這個東方帝國並非波斯或者吐火羅這些小國能比,底蘊深厚,必須要要以重兵。

因此,這一次埃布樂調集了20萬精銳兵馬,還分兵兩萬繞行吐火羅,準備伺機進佔大小勃律,圖謀吐蕃兩道,從中華王朝的後背上狠狠插一刀。

20萬精銳大軍對於大食來說,也幾乎是傾國而出了。所以,這一場戰爭,引起了大食舉國關注,幾乎所有貴族和平民的目光都投向了東方,這個神秘而古老的國度。

跟隨大食大軍前來的,還有近萬人的大食商賈及其隨從,甚至還有千餘大食上層貴族,組成了觀戰團。

埃布樂非常狡猾慎重,在他的控制下,大食兵馬進軍緩慢,穩紮穩打,唯恐落入中華王朝的埋伏和陷阱。

這樣一來,張瑄提前佈置的一個口袋陣有可能就要落空。

希瓦城樓之上,張瑄召集諸將召開緊急的臨時軍事會議。

對如何吸引大食主力大軍進入埋伏圈,郭子儀等人各抒己見。張瑄靜靜地聽着,雖然衆人說的都有些道理,但沒有一個切中要害。

見皇帝皺眉不語,站在他身後的陳通猶豫良久才低低道,“陛下,臣有一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目前的陳通以“待罪之身”留在皇帝身邊充當行軍謀士和署理後勤的普通屬官,並沒有正式的官階職位。

張瑄掃了陳通一眼,淡淡道,“你且說來聽聽。”

“陛下,臣聽說大食大軍之後,有近萬人的商隊還有數千人的大食貴族子弟觀戰,以臣之見,不若讓南霽雲大將軍率神策軍繞行大食境內從其後奔襲,速戰速決,殺大食人一個出其不意……”陳通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雷萬春不屑一顧地打斷了,“胡扯!避開大食大軍,去襲擊手無寸鐵的商隊,這種損主意你也能說出口來,簡直丟了我中華上邦的體面!”

陳通漲紅了臉,向雷萬春抱拳道,“雷大將軍,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況且小可所言,並非屠殺而是襲擾,若是能劫掠大食貴族過來,更是妙極。”

雷萬春撇了撇嘴,很是不以爲然。

以雷萬春的價值觀而言,他更崇尚實打實的武力,更喜歡與大食大軍刀對刀槍對槍兵對兵將對將的戰陣廝殺,所謂的陰謀詭計是不屑於的。更何況陳通提議襲擊大食的商隊和貴族觀戰團,這在雷萬春看來幾乎有些下作了。

陳通張了張嘴,見自己的主張似乎沒有受到在場衆人的支持,不由有些失望地垂下頭去,不再說什麼。

他的意思是靠襲擊大食貴族觀戰團,哪怕是真殺幾個大食貴族,只要能給大食軍馬統帥施加壓力,獲得戰略上的先機,都是可行的。兩軍對壘大戰前夕,講究什麼君子風度和仁義道德,那才真正是扯淡的事情。

但他知道自己現在是“待罪之身”,沒有底氣和資格跟雷萬春這些當權將領爭辯,也就淡了這份進言的心思。

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11章 鴆殺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74章 威脅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347章 大婚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344章 宮變第447章 野性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58章 暗流涌動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194章 斬,立決!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354章 回靈州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44章 宮變第104章 解纓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63章 指點迷津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184章 劫持第109章 鴻門宴(2)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75章 陰謀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83章 坦誠相對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
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11章 鴆殺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74章 威脅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347章 大婚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344章 宮變第447章 野性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58章 暗流涌動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194章 斬,立決!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354章 回靈州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44章 宮變第104章 解纓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63章 指點迷津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184章 劫持第109章 鴻門宴(2)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75章 陰謀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83章 坦誠相對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