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一後、六妃

陳希烈這些大臣把皇帝的冊封后宮,看得非常重,因爲事關國體和皇宮內廷秩序,不能小覷。

張瑄被“堵”在了宮門口,不由暗暗苦笑。

看來,他如果不冊封完後宮,陳希烈等人是不肯放他去後苑與諸女相聚了。

“陳宰輔,容朕從長計較成不成?”張瑄長出了一口氣。

陳希烈面色一肅,“陛下,冊封后宮和皇,事關國體和內廷秩序……還請陛下即刻下詔,臣等好操辦冊封大典,以安後宮。”

陳希烈等人確實有些等不及了。因爲從長安起,他們就再三勸諫,讓張瑄冊封后宮嬪妃,可張瑄一直遲遲沒能下詔。拖到今日,新朝已經立國兩月,也已經遷都中京洛陽,若是再不冊封,有失朝廷和皇帝威儀。

楊國忠、張巡、郭儀、公孫良、裴冕還有顏真卿,都一起躬身拜了下去,“請陛下下詔!”

張瑄嘆了口氣,猶豫了一下,“也罷,朕這就下詔。”

張瑄轉身回宮。

陳希烈幾個人趕緊跟上。

進了張瑄的御書房,陳希烈等人分列兩側,默然肅立,等候着張瑄的昭命。

張瑄環視衆人,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朗聲道,“陳宰輔,擬詔:冊封崔穎爲皇后——”

張瑄說到這裡,稍稍又有些猶豫。在他心裡,他的女人的地位其實都是平等的,不願意因此讓諸女之間出現關係的裂痕,但受制於這個時代的禮法,他又不能不按照禮法冊封,這樣一來,衆女之間就有了等級的差距和無形的隔閡。

這是張瑄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冊封后宮的關鍵所在。

他默然片刻,終於還是咬了咬牙沉聲道。“冊封蘇扈冬爲回妃、萬春爲寧妃、李騰空爲淑妃、楊玉清爲麗妃、楊玉蓮爲惠妃、鳳鳴爲宜妃……”

張瑄說完,陳希烈花白的眉頭立即皺了起來。他站出來躬身拜了下去,“陛下,按照禮制,內宮設一後、四妃、九嬪、婕妤、美人……品階規制皆有定數,陛下如此同時冊封六妃,不合禮制……請陛下略做調整。”

皇帝后宮的嬪妃也是要分檔次品階的,等級森嚴,一點也不比朝廷的文官武將系統差多少。張瑄這樣冊封一後六妃。顯然在陳希烈等人看來,有些不成體統。

但張瑄主意已定,皇后只有一人,那沒有辦法,只能是崔穎。而除了崔穎之外,張瑄決定都封爲妃,讓她們地位平等。免得傷了她們之間的和氣。

其實張瑄也是有點多慮了。自打張瑄登基稱帝的那一天開始。衆女就都開始暗暗“對號入座”,自動分出了高低尊卑。

崔穎當然是後宮之首,蘇扈冬是回紇公主,出身高,加上回紇出兵助張瑄奪取天下又立大功,所以蘇扈冬就排在崔穎之後。而萬春是李唐公主,又是張瑄明媒正娶進府的兩位夫人之一,排在蘇扈冬後邊也是名正言順。

李騰空也有郡夫人的封號,排第四。楊三姐進門在前。排第五。楊玉蓮排第六,花奴兒就自覺居於衆女之末。

張瑄望着陳希烈笑了笑,“陳宰輔啊,所謂禮制,也是皇帝定的。朕即爲君,而我朝新立,那麼。朕今日就爲這後宮定定新規矩。增至六妃,品階相同,無分尊卑。就這樣吧。”

張瑄雖然微笑着,但聲音卻異常堅定。

陳希烈一怔,與楊國忠等人對視一眼。都不敢再公開違逆張瑄的意思,就都紛紛點頭表示贊成。

而事實上。張瑄說得有沒有錯。作爲新朝皇帝,他有定立新規矩和新禮制的權力,未必非要沿襲李唐的禮制。只是張瑄爲了避免無謂的扯皮,在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都沿襲了李唐制度,並沒有做出系統的更新。

但這是遲早的事。等張瑄平定四夷之後,騰出時間和精力來,肯定會重定中華王朝的政治禮制、社會制度和法律制度體系。

“還請陛下冊封皇和皇女。”張巡又上前道。

其實張瑄現在就只有一個兒,兩個雙胞胎女兒,還都未滿週歲。小張乾年齡太小,此時冊立東宮太爲時尚早,暫且只能封王。

張瑄對此早有腹案,聽了張巡的話便點點頭朗聲道,“擬詔:冊封張乾爲端王。冊封張若然爲安國公主,張含嫣爲定國公主,暫無食邑。”

本來皇、公主皆有食邑、封地,但因爲張瑄的孩實在是太小,張瑄這麼冊封,陳希烈等人覺得也非常妥當。反正封號和爵位什麼的,很有可能隨時更改,這個時候沒有必要較真。

陳希烈等人正準備領命而去,立即由朝廷頒佈正式的冊封詔書,昭告天下,但不成想張瑄又淡淡道,“擬詔:冊封張秀秀爲寧國長公主,食邑二千戶。冊封李蘇蘇爲昭陽郡主,蕭十三郎爲逍遙侯,食邑二千戶。”

陳希烈等人大吃一驚。

陳希烈倒也知道張秀秀是張瑄母親皇太后柳氏以前收的義女,如今是崔家的少夫人,與張瑄感情不錯。既然是皇帝的義妹——而張秀秀同時又是皇后的嫂,皇帝看在多重的情面上,冊封一個長公主,也不算爲過。

但這個李蘇蘇究竟是何人,皇帝竟然一下就冊封爲郡王,還食邑二千戶!而蕭十三郎又是何人,平白無故地封爲侯爵,豈不是太離譜?

“這……陛下……”陳希烈和楊國忠、公孫良等人面面相覷,正要開口反對,卻見張巡和郭儀兩人向他們暗暗使眼色,這強自憋住沒有開口。

張瑄掃了陳希烈等人一眼,也沒有解釋什麼,他知道郭儀和張巡會替他解釋。況且,作爲皇帝,如果他一定要鐵了心冊封誰,陳希烈等人也是擋不住的。

蕭十三郎無心功名,連在軍中爲將都無精打采,他逍遙慣了,實在是受不了軍中的約束以及官場上的蠅營狗苟。但蕭十三郎雖然聲名不顯,可功勞一點也不比南霽雲這些人差,張瑄趁此機會,冊封他一個侯爵,再破格冊封他媳婦李蘇蘇一個郡主封號,也算是給了蕭十三郎一個交代。

張瑄知道蕭十三郎夫妻會接受的,就算是蕭十三郎再怎麼淡泊名利,但他還有兒。他必須要替妻兒嗣考慮。

而冊封張秀秀,除了親情方面的考慮之外,張瑄還有政治上的考量。張秀秀代表皇室與崔家這個高門士族聯姻,張秀秀的身份地位越高,她和她的丈夫崔煥以及整個崔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就越高,這對於張瑄拉攏士族高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由此一來,崔家現在已經是顯赫一時了。是皇后崔穎的孃家,還出了一個關內道巡撫,再加上張秀秀這個寧國長公主,崔家隱隱有成爲士族門閥之首的趨勢。

張瑄想了想,又淡然道,“另外,冊封張九鳴爲清河郡王,食邑三千戶。冊封張九皋爲平陵郡王,食邑三千戶。其他宗室嗣,陳宰輔,你們幾個相國商議着裁處吧,朕無不可。”

張瑄終於還是同意冊封張九鳴和張九皋這兩個叔父及其嗣了。無論如何,這都是他這個皇帝的親族,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如此。

陳希烈等人跪拜在地,領命而去。

經過了這麼一鬧騰,張瑄去後苑與諸女團聚的念頭就淡了。再加上天色已晚,索性不再去,就直接在華夏宮裡安歇。

第二日,沒有大朝會。

陳希烈接連替皇帝頒佈了六道冊封詔書,一道冊封崔穎爲皇后,賜金書玉卷。第二道冊封蘇扈冬等六女爲妃,發往後苑。第三道冊封張秀秀爲寧國長公主,發往崔府。第四道冊封皇長張乾爲端王,皇女張若然和張含嫣爲安國公主、定國公主。第五道冊封蕭十三郎爲逍遙侯、李蘇蘇爲昭陽郡主,發往蕭府。第六道冊封張九鳴和張九皋爲郡王,發往皇族宗室張家。

新皇登位,冊封后妃和親族,乃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因此這幾道詔書並沒有在京城引起什麼動靜來。

但在崔家和蕭家,卻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崔穎貴爲皇后,母儀天下。而旋即,嫡長崔煥的夫人張秀秀,又一步登天,成爲當朝的長公主。對於崔家來說,這可是天大的恩寵。

崔琚夫妻兩個率一衆府中親眷下人,感激涕零地拜倒在地,面向皇宮的方向山呼萬歲不止。

而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張秀秀正在蕭十三郎的府中與姐姐李蘇蘇說話,聽聞自己被皇帝冊封爲寧國長公主,而自己姐姐也被冊封爲郡主,姐夫也得了逍遙侯爵,姐妹兩個淚流滿面,情難自已,哭倒在地。

姐妹倆自有感恩圖報之心,但亦有緬懷身世之悲歡。她們本是李邕的孫女,李邕死後,她們流落娼門,若不是張瑄這個貴人出現,她們哪裡能有今日?

從歌姬到今日的長公主、郡主,位列京城權貴高等層面的貴婦人,享受世間榮華富貴,這等反差焉能不讓兩女心神激盪,不能自控。

蕭十三郎也在一旁唏噓不已。

——————

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74章 威脅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457章 難題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406章 范陽定!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83章 坦誠相對第332章 猜疑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238章 撩撥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31章 聖旨到!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61章 阿斯那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92章 四方雲動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05章 家宴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82章 立威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06章 殺威棒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204章 收名將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472章 贏了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268章 致命的**第77章 楊勳第204章 收名將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81章 大婚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194章 斬,立決!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31章 聖旨到!第342章 登基大典(2)
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74章 威脅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457章 難題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406章 范陽定!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83章 坦誠相對第332章 猜疑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238章 撩撥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31章 聖旨到!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61章 阿斯那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92章 四方雲動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05章 家宴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82章 立威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06章 殺威棒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204章 收名將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472章 贏了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268章 致命的**第77章 楊勳第204章 收名將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81章 大婚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194章 斬,立決!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31章 聖旨到!第342章 登基大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