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

蕭十三郎和李蘇蘇大喜。

崔穎這個玉真公主的乾女兒肯出面幫忙,絕對比張瑄好使。既然崔穎這麼說,那麼,李秀秀的事情肯定沒有問題。

李蘇蘇起身向崔穎大禮拜去,聲音哽咽道,“蘇蘇多謝夫人,家妹若能得脫苦海,蘇蘇終生難報夫人大恩!”

蕭十三郎也起身抱拳謝道,“弟妹盛情,蕭某銘感在心。”

崔穎趕緊起身扶起李蘇蘇,笑道,“嫂嫂莫要如此見外,秀兒妹妹也是奴家妹妹,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嫂嫂要是還這麼客氣,奴家可不依了……”

李蘇蘇見崔穎恭敬情切,倒也不再故作姿態,幽幽一嘆道,“奴家姐妹遇到公子和夫人,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秀兒若是脫了這一難,就讓她留在夫人身邊做個丫鬟,報答夫人的大恩大德。”

崔穎苦笑了起來,拉起李蘇蘇的手來,故意嗔道,“嫂子這是說得哪裡話來?要是再這麼說,奴家可要生氣了!”

張瑄在一旁朗聲一笑,“好了,穎兒,嫂嫂,你們就不要再爭了。如果要說客氣話,兄長對我的救命之恩比什麼都重……還是那句話,兄長不拿我當外人,我必不拿兄長和嫂嫂當外人~兄長,可有興致與兄弟飲上三杯?”

“好,某家正有此意。”

安祿山與安思順上書擁立榮王李琬,直接引爆了皇帝李隆基潛藏已久的怒火。

御書房裡,皇帝咆哮的聲音“鏗鏘激昂”,連帶摔爛了好多價值不菲的器皿,把一干太監宮女嚇得不輕。這個時候,也就只有高力士這個忠心耿耿的奴才,纔有膽量留在李隆基身邊。

對於安祿山,現實中的李隆基遠遠不像史書上寫的那樣“昏庸”和一味縱容。只是當皇帝意識到安祿山對大唐社稷構成威脅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坐大,他一時間也拿安祿山沒有什麼辦,只能徐徐圖之。

如果沒有現在這般奪嫡的風龘波,按照李隆基原本的計劃,是先削弱楊家的勢力,然後再逐步削藩,主要就是安祿山。但爲了不激起安祿山的反彈,他又不能只針對安祿山一人,而只能面向所有藩鎮。

但現在,安祿山竟然居心叵測地上書了。李隆基可不認爲,安祿山會真心擁護李蜿,所圖的不過是更大的利益,想要從皇室這裡得到更大的好處。

但李隆基儘管心裡對安祿山憤怒憤恨到了極致,可面子上卻不能衝安祿山來,只能當着高力士的面,把榮王李琬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李隆基終歸還是老朽了,年近七旬,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算是高齡了。單單是發這麼一通火,都把這個老朽的皇帝搞得非常疲倦。

李隆基有氣無力地靠倒在錦墩上,聲音嘶啞而低沉,“老東西,去,去,去,去榮王府傳朕的口諭一就說朕對他非常失望,再要這麼胡作非爲,不要說太子,就是這個親王,也保不住!”

“是。”高力士立即領命,轉身而去。

但還沒走兩步,就又被李隆基給叫住了,“罷了,老東西,你回來既然他們想要折騰,就讓他們折騰起來。朕就是不信這個邪氣一一他以爲傍上安祿山,就能威脅到朕了嗎?”

“給楊國忠傳話,就說朕身體不適,一概奏表皆由楊相權宜處置,不必報朕了。”

高力士心裡咯噔一聲,心裡苦笑起來:皇帝已經失去分寸了,這一會抓權一會放權,一會打龘壓一會扶植,說明皇帝自己也沒了底氣、沒了主鬼……哎,皇帝真的是老了,不復當年那睥睨天下一切盡在掌握的皇者風範了。

“是,老奴遵旨。”

高力士慢吞吞地走出御書房,聽到身後傳來皇帝那低沉而落寞的嘆息聲,心裡頗覺不是滋味。

楊玉環在玉真觀呆了兩日便回宮,李亨自然也相隨回返。

楊玉環回到寢宮休息了一個時辰,聽聞皇帝在御書房大發雷霆,也就沒過去請安,而是直接起駕向上陽東宮而去。

上陽東宮是冷宮,在皇城的角落裡,宮道破敗,宮牆也頗有損毀之處,冷冷清清沒有人煙。

楊玉環乘坐在車輦之上,行走在悽悽慘慘慼戚的宮道上,目光所及是那長文卝字百卝度貼卝吧首卝發滿荒草的破日宮苑,心裡也不禁有些悽慘。

梅妃被打入冷宮,固然與她有直接關係,但楊玉環本性善良溫和,如今親眼見到冷宮如此景象,心裡便多少有些愧疚之心,覺得當年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

楊玉環輕輕一嘆,“張德福,看這上陽東宮如此落敗,本宮這心裡頗覺不是滋味兒。”

張德福恭謹一笑,“娘娘冷宮年久失修是這樣的一……”

“娘娘,宮門到了,小的這就去稟報通傳,讓梅妃出來迎接娘娘。”

楊貴妃車駕儀仗轟轟烈烈而至,上陽東宮裡面的梅妃早就得到了消息。如今的上陽東宮裡裡外外,其實早就都被榮王李琬收買,有榮王的關照看顧,梅妃這幾年在上陽東宮裡面過得還蠻滋潤。

聽說楊玉環來了,梅妃臉色陡然一變,恨恨地起身跺腳道,“她來幹什麼?來冷宮看看奴家受了怎樣的苦?看看奴家是不是在這上陽東宮裡苟延殘喘?”

梅妃如今雖然對皇帝再也沒有了情分,但當年被楊玉環和李隆基打入冷宮的恨意卻是絲毫不減。

榮王安插在上陽東宮的一個年長宮女張氏輕輕亡嘆,“娘娘莫要煩惱,莫要心焦,只要榮王殿下大事一成,娘娘的後福還在後邊,而將來被打入冷宮的還不知道是誰呢。”

“娘娘,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請娘娘三思!”

梅妃神色變幻了一番,這才勉強點點頭道,“更衣,隨本宮出去迎接貴妃娘娘!” ¸TTKдN ¸¢〇

正在此刻,宮苑裡傳來一個太監尖細的呼喊聲:“貴妃娘娘駕到,梅妃接駕!”

梅妃眼眸中隱隱投射龘出的一絲絲仇恨的光芒,楊玉、環並沒有覺得意外。讓她吃驚的是,眼前的梅妃姿容豐潤,身材婀娜,比起當年更加豔麗嫵媚端方,並沒有她想象中的憔悴晦澀。

楊貴妃深深打量着微微垂首的梅妃,心裡頭暗暗思量着:看來奴家倒是白操心了,人家在這裡過得還不鎧……

一念及此,楊玉環突然想起張瑄在給她的密函中透露出的一個驚天秘密來,不由暗暗嘆息了一聲:看來那小冤家所說的不是虛假了……榮王也真是天大的膽子,梅妃縱然被打入冷宮,但在名義上也還是皇帝的妃子,他竟敢與梅妃暗中勾搭成歡,一旦暴露,可是萬劫不復的大禍事。

但楊貴妃突然轉念又想起那小冤家對待自己的大膽調戲,以及自己對那小冤家的幾分曖昧,臉色不禁大紅。

見楊玉環竟然就這樣出神地望着自己,一言不發,梅妃垂首心裡暗暗咒罵,但表面上卻是畢恭畢敬誠惶誠恐。

“梅妃,本宮有幾句私房話想要單獨跟你說一說一你們,先退下吧。”楊玉環掃了跪在梅妃身後的十幾個宮女,擺了擺手。

張氏等人不敢怠慢,趕緊起身退下。只是臨退走之前,張氏暗暗給梅妃使了一個眼色,暗示她要竭力忍耐,小不忍則亂大謀,破壞了榮王的大計。

待衆人退下,楊玉環輕輕笑了笑,“梅妃,看來這些年你在上陽東宮過得還不錯,這倒是讓本宮有些意外。前些日子,本宮跟陛下說了,看看抽個時機,就把你接出冷宮去,咱們姐妹一起侍候陛下……當年那些恩恩怨怨,就一筆勾銷了吧。”

梅妃心頭一跳,幾乎是下意識地奪口而出,“多謝貴妃娘娘惦記着,臣妾在這上陽東宮安逸着呢,不願意挪動地方……”

楊玉環聽了梅妃這話,意味深長地笑了。

“你還不願意走了?呵呵!本宮惦記倒也不打緊,可是陛下最近惦記着你吶。好了,本宮這就回去跟陛下說,明日便下詔赦免你出上陽東宮,恢復梅妃的名號吧。”

說完,楊玉環轉身就走,只留下面色瞬間變得慘白的梅妃怔怔地站在那裡,半響才麻木地躬身喊了一聲,“恭送貴妃娘娘!”

楊玉環心裡輕聲一嘆:梅妃,本宮對你已經仁盡義至,也給了你一個從頭再來的機會。但是你若是還是把握不住,還要往絕路上走,那也就怪不得本宮了。

對於梅妃的處置,張瑄在密函中給出了楊玉環兩個選擇。

其一:側面暗示梅妃,她已經知曉了梅妃跟榮王的姦情,從而迫使梅妃傳訊榮王,引蛇出洞,讓榮王繼續往張瑄佈置的陷阱裡跳。

此爲上策。

其二:讓皇帝赦免梅妃,恢復梅妃的名號並安排皇帝寵幸梅妃……以這麼一種曲線方式,同樣迫使榮王更加鋌而走險。此爲下策。

張瑄明知楊玉環心太軟,直接向梅妃下手的事兒,她肯定做不出來,於是就給出了這上述“上下兩策”。前者的效果會立竿見影,而後者則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萬一榮王“忍辱負重”,甘心拋棄梅妃,那麼這個計劃也就廢了一半。

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314章 文字獄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27章 告御狀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54章 回靈州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82章 立威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05章 家宴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35章 楊貴妃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54章 回靈州第194章 斬,立決!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316章 交心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3章 榮歸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425章 一箭雙鵰
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314章 文字獄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27章 告御狀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54章 回靈州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82章 立威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05章 家宴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35章 楊貴妃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54章 回靈州第194章 斬,立決!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316章 交心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3章 榮歸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425章 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