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

李亨這話一出口,張瑄淡然一笑,拱手爲禮道,“殿下所命,臣無有不從。”

張瑄心裡明白,徹底拿下韓建良必然會得到李亨的百般抵制,單憑此事,只能說明其人有管教不嚴之罪,並不足以使其罷官。[搜索盡在bsp;韓越可嚴懲,爲了張瑄這個永寧王的面子和權威,李亨會做出這樣的讓步,但因此牽連上韓建良,幾乎不太可能。

因此,張瑄並沒有當面與李亨在處理韓建良的問題上糾纏不休。

他的目的是“拋磚引玉”,只要他開了頭,後面的事情必然會有楊國忠的人跟上搖旗吶喊。如果楊國忠不趁機將韓建良扳倒,那還是楊國忠嗎?

對此,張瑄深信不疑。

見張瑄給足了自己的面子,李亨長出了一口氣,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又衝着馮錫強沉聲道,“馮錫強,韓建良之子韓越縱奴行兇,當街行馬,衝撞永寧王,其罪不小。若是案情查實,以本宮之見,當嚴懲不貸!”

“當衆杖責二十,戴刑具遊街三日,以儆效尤!堪爲全城紈絝之戒!”

“殿下英明。”張瑄微微一笑。

“臣遵旨!”馮錫強這才鬆了口氣,叩首領命。

此事由韓越而起,但中間也有他這個縣令的責任,如今張瑄並沒有再追究他擅動官差濫施刑罰的責任,馮錫強暗叫僥倖之餘,心裡也生出幾分感激涕零。

兩人出了宮,在宮門之外,馮錫強慨然跪倒在張瑄面前,低低道,“王爺寬宏大量,不計卑職之過,卑職感激不盡!”

張瑄沒有扶起馮錫強,目光炯炯,凜然道,“馮縣令,此事當爲教訓,希望你能牢記。爲官者手中的權力乃是公器,不可淪爲私器私刑。你是長安縣的,不求你能蔑視權貴,但求你能秉公執法,爲百姓做主。”

“本王一向以爲,做官如同做人,做一天的官就要做一天的事。看在你素有官聲的份上,本王這一次不爲己甚,你且起來吧。”

“謝教誨,卑職謹記不忘。”馮錫強紅着臉羞愧萬分地站起身來。

“好了,本王還有事,就先回府了。韓越一案,就交給馮縣令了。”張瑄擺了擺手,從一個護軍手裡接過馬繮繩,翻身上馬,在南霽雲等人的護衛中絕塵而去。

馮錫強默然躬身相送,再次直起身來的時候,額頭上冒出了一層冷汗。

張瑄這頭的麻煩倒是沒了,可這一次他得罪了韓建良,還要按照李亨的意思嚴懲韓越,只要韓建良不倒,他日後哪裡還會有好果子吃?

韓建良可沒有張瑄這種肚量和氣度。這是一個睚眥必報之人,他或許不敢向張瑄報復,但馮錫強一個小小的縣令,怎麼能經得住韓建良的折騰?

馮錫強無奈地嘆息着,翻身上馬,正準備回衙,突然見張瑄的一個護軍去而復返。

“馮縣令!”軍卒招呼道。

雖然一個普通的軍卒,但馮錫強也不敢得罪,勉強笑了笑抱拳道,“軍爺!”

“馮縣令,永寧王張大帥讓某家傳話給馮縣令,說馮縣令儘管按律處置,一切有大帥做主。”

說完,軍卒拱了拱手揚長而去。

張瑄這話就相當於是告訴馮錫強,如果日後韓建良報復他,自有永寧王府替他撐腰。

馮錫強大喜,在馬上躬身下去,“卑職拜謝王爺恩典!”

馮錫強縱馬歸衙,心情舒爽。雖然與韓建良決裂了,但卻意外地得到了張瑄的眷顧,若是能趁機投入張瑄門下,豈不是比當韓建良的門生強上百倍?

長安縣判定韓越有罪,當衆將其杖責二十,然後給韓越戴上刑具,命其在長安城裡遊街三日。

長安城裡議論紛紛,衆多權貴子弟“兔死狐悲”,紛紛被家中長輩勒令閉門不出,免得再生事端,重蹈覆轍。當然,這不過是暫時的現象,時間長了,該怎麼還是怎麼,該的還是會欺男霸女,紈絝終歸還是紈絝。

果然如張瑄預料的那樣,楊國忠率領楊派衆人接連上書,參奏彈劾大理寺卿韓建良,指正其“羅織罪名、誣陷大臣、縱子行兇,危害市井、貪贓枉法”等十幾條罪狀。

一時間,朝野洶涌如潮,楊國忠親自和發動了一場倒韓的戰役,聲勢浩大。

越來越多的朝臣參與進來,畢竟韓建良平素得罪的人太多太多了。

李亨無奈,只得借韓越的案子,罷免了韓建良的大理寺卿之職。

張瑄回京區區數日,便先後有兩名太子黨重要骨幹落馬,這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動。

與朝中的動靜相比,張瑄在永寧王府悠然自得陪着崔穎要麼出城遊玩,要麼走親訪友,大開宴席,招待長安權貴。

如果是有心人,便不難,最近張瑄的永寧王府中進出最多的當是崔氏、鄭氏、王氏、盧氏這些唐時的門閥大族中人。

門閥士族的力量盤根錯節,相當強大。但經過李林甫和楊國忠兩任權相的排擠打壓,如今四大豪門在朝中的勢力大不如前。而因爲張瑄是崔家的女婿,如今又身居高位掌握兵權,在崔琚的“橋樑紐帶”作用下,門閥士族漸漸有投靠張瑄並將張瑄推舉爲門閥士族的意圖。

所謂時勢造英雄。張瑄是士子出身、名臣張九齡之後、文采橫溢、聲名鵲起,又有高爵兵權,還是崔氏的姻親,具備充當門閥士族“大當家”的各種條件。與張瑄聯盟合作,不僅能保證士族的清譽,還能獲得巨大的政治利益。

越來越多的門閥子弟看透了這一點,主動登門示好的越來越多。而有不少士族子弟,甚至不惜投入張瑄門下。

令很多朝臣驚訝的是,楊派中的實權派羽林衛右衛大將軍楊漣,中立派的有“牆頭草”之稱的左相兼吏部尚書陳希烈,也與張瑄過從甚密。

越來越近,與民間的喜慶氣氛相比,朝中的氣氛比較凝重。

因爲先後有兩個大臣被罷官,朝中有了一個較大範圍內的權力洗牌。

張瑄沒有插手朝中各部司署衙門主官人選的調配,他只是上書原京兆府少尹馬盧出任京兆府尹,原侍御史崔琚出任工部侍郎,很快得到通過。

經過數日的政治博弈和利益爭奪,朝中各部司寺的主官人選很快任命到位。

個別有心人就意外地發現,張瑄在朝中的派系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了。

單以六部尚書而言,吏部尚書是陳希烈兼任,禮部尚書是楊國忠兼任,戶部尚書是鄭氏的鄭通(原戶部侍郎),刑部是盧氏的盧凌(原御史中丞),工部尚書馬德惠原地不動,兵部尚書由羽林衛左衛大將軍陳玄禮兼任。

鄭通、盧凌是張瑄的人,馬德惠是楊國忠的人,陳玄禮則是太子黨,如果再加上陳希烈這個準張瑄派,以及通過此次調整躍居高位、遍佈於各衙門司署的士族門第出身的中層官員,張瑄在朝中掌握的力量已經壓過了楊國忠。

三足鼎立之勢,漸漸向張瑄傾斜。

當然,這只是暗中的局面。在名義和表面上,張派和楊派還是同盟軍的。這是李亨力排衆議堅持讓陳玄禮兼任刑部尚書的重要因素。

雖然李亨還是想起用張繼勇和韓建良,但因爲有楊國忠等人的強烈反對,以及張瑄派衆人暗中的抵制,暫時只能作罷。

還有兩日春節。

午後時分,張瑄與建寧王李倓從曲江池飲宴回府。

兩隊儀仗進入長安城,在朱雀大街中央處分手,李倓回皇城,張瑄自回王府。

這些日子,李倓與張瑄走得越來越近,關係越來越密切,這讓準李豫看在眼裡,恨在心上,但卻無可奈何。

李倓的儀仗隊伍剛剛進了皇城的宮門,一身微服的李豫就帶着幾個隨從自街角踱步出來,面向宮門的方向默然凝視沉吟不語。

與最近春風得意的李倓相比,李豫的心情越來越焦躁和不安。

上元節,李亨即將正式登基稱帝,宮裡和朝廷各種準備工作完結,連老皇帝的禪讓詔書都已經草擬完成,就等待在上元節之日,張瑄率天下藩鎮,楊國忠率朝中衆臣,一起殷切勸進了。

李亨稱帝沒有任何懸念。問題的關鍵在於,只要李亨稱帝,他就會在第一時間冊封東宮太子。

原來李豫覺得自己的太子之位穩固,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李亨似有扶植李倓的架勢,這讓李豫心急如焚寢食不安。

“殿下……該出城了。”

李豫的親信,右衛率府長史公孫遊輕輕道。

右衛率府是拱衛東宮的軍事,相當於東宮衛隊,目前由李豫親自掌控。

李豫慢慢回頭來望着公孫遊,輕輕一嘆,“公孫長史,本宮心神不寧啊!”

公孫遊心裡暗歎,欲言又止。

公孫遊一直認爲,李豫得罪張瑄,從一開始就不該。而應該像李倓一樣,放低身段,主動向張瑄示好,如果能得到張瑄的支持,他的太子之位還能跑得了嗎?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427章 告御狀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11章 鴆殺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194章 斬,立決!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31章 奪軍權!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58章 勸反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3章 榮歸第83章 坦誠相對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87章 詐唬安慶緒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330章 勸進第60章 早朝風波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09章 鴻門宴(2)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86章 美人如玉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29章 選秀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472章 贏了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16章 交心第136章 拜壽、餘孽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
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427章 告御狀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11章 鴆殺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194章 斬,立決!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31章 奪軍權!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58章 勸反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3章 榮歸第83章 坦誠相對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87章 詐唬安慶緒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330章 勸進第60章 早朝風波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09章 鴻門宴(2)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86章 美人如玉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29章 選秀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472章 贏了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16章 交心第136章 拜壽、餘孽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