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

“武好古爲何不願北方草原平靜?”

崇政殿中,大宋天子開口發問。

鳳鳴山答道:“因爲草原分則小亂,合則少安。小亂可以避大亂,少安則會造成將來的大難。所以武好古對草原分而治之,不願意東遼、西遼、金國中的任何一方力壓羣雄,一統草原。”

大殿中,代替蘇遲出任知樞密院事的鄧洵武上奏道:“陛下,昔日匈奴一統草原,則爲禍漢朝。突厥一統草原則擾亂隋唐。契丹一統草原,則爲禍我朝一百數十年。”

趙佶點點頭,“朕曾和武好古約南北一方,各自爲帝。可是他偏偏不願代遼而立,若是代遼而立,草原不就被他一統了嗎?他爲什麼不願意?”

“因爲草原易取難治。”鳳鳴山道,“周軍大破契丹,又力壓東遼,麾下甲騎已經有數萬,威名已立。

武好古只要不吝嗇數百萬緡錢帛賞賜草原羣雄,就能拉攏到十萬引弓之士。十幾萬騎兵一同壓迫女真,足以將之逐回按出虎水。

但是取草原易,治草原難。昔年大唐之強盛,滅突厥而取草原,不過一代之治。而如今天氣日漸寒冷,草原上白災連年,到處都是飢寒交迫的牧民。武好古如果成爲草原共主,就要管他們的溫飽了。

草原之人都是屬狼的,飽則安逸,飢則傷人!

而且周國是以三四十萬公民和四百餘萬漢民,駕馭三百萬渤海,數十萬契丹,十餘萬數女真,數百萬高麗之民,如果再加上百萬生女真和二百萬草原羣狼。周國還能像現在這樣繁榮安穩嗎?”

涼國天理教是瞭解草原的,他們也在草原傳教。而且他們也瞭解周國,也知道什麼是以寡臨衆。涼國地盤上的漢人也不佔多數,而且居於統治地位的騎士人數更少,不過一萬六七千戶。

周國的情況比涼國當然要好一點,但現在也是以寡臨衆。周國境內的漢人最多就400萬,渤海人大約有300萬,熟女真有十餘萬,東遼的契丹人有七八十萬。

即使不算依附大周的高麗人,在大周共和國的本土(包括東遼),漢人和非漢人的比例,也就是一比一。

而且武好古真正能依靠的,也就是三十幾萬個公民。絕對是以寡臨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下漠北草原和白山黑水,大周國就會遇上嚴重的消化不良了。

而周國的軍事公民基本上都是農場主,不可能一天到晚騎着馬在草原上轉悠。

所以武好古根本沒有辦法在草原上建立直接統治,只能搞羈縻統治。考慮現在的草原人還沒有被佛教忽悠瘸了,都是信長生天,信上帝的蠻子。根本不是信了喇嘛教的蒙古人可以類比的……

現在還是小冰河期!嚴酷的氣候不僅讓周國的軍隊在北方行動時面臨極大的困難,而且還會逼迫生存艱難的草原部落不斷掀起反抗大周統治的戰爭。

除非武好古的軍隊有能力將所有的草原部落全部征服,然後將他們遷移到溫暖舒適的地方去……或者乾脆殺光!

但是考慮到草原的無邊無際,補給困難和氣候惡劣,武好古的騎兵根本不可能真正征服草原。

能夠做到的,無非就是名爲羈縻,實爲圈養。而大周爲了維護羈縻統治,少不得還要禁止部落私戰和在草原上發生嚴重災害的情況下賑災。

可這樣一來,又會進一步促進草原人口的增長……養得好,草原人口增長,養得不好,草原峰煙四起。總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武好古吃飽撐着了去幹這種事兒?有這精力,不如搞好自家的資本主義建設,再出海去多圈幾塊自古以來的神聖領土。不比在大草原上折騰強啊?

“原來如此……”趙佶輕輕點頭,“怪不得武好古不願意代遼而立。

既然草原如此難治,那麼涼王所獻四方平金策又有何意義?以周國之強都不能治理草原,問世上還有誰能治之?”

“回稟陛下,耶律大石可以治之。”

“耶律大石?”趙佶問,“他有什麼辦法?”

鳳鳴山道:“他可以爲草原上的二百萬衆找到溫暖安樂之土!”

“溫暖安樂之土?在哪裡?”

“河中、波斯、大食、埃及,都是溫暖安樂之土。”

鳳鳴山笑道:“耶律大石就在靠近河中的七河之地經營了八年,知道河中、波斯、大食、埃及都是國富兵弱。若有數十萬草原壯士,一定可以完全平定。

而草原上如果失去了200萬人口,今後數百年都不會爲禍中原了!”

“河中、波斯、大食、埃及都很弱?”趙佶一邊問,一邊在心裡琢磨,寰宇之內那麼多弱國,爲什麼大宋都遇不上呢?難道是因爲祖宗取江山太巧?所以上天要出點難題?

“都弱!”鳳鳴山道,“不過他們還不是真正既弱又富的國家。”

既弱又富的不是大宋嗎?趙佶心想。

鳳鳴山說:“真正既弱又富的乃是天竺國!以西夏數萬衆,翻越高山,行數千裡而去,一舉奪得萬里富饒之邦。據臣所知,如今西夏在天竺西北所據之信度河兩岸,一年所得之賦稅,便不亞於江南了!”

幾萬人翻越帕米爾高原,通過阿富汗山區,進入人生地不熟的印度西北。凡是兵家大忌,統統都犯了個遍!

然後……不是全軍覆沒,而是成爲了富得流油的信度河流域的主人。糧食多到發黴,棉布堆到如山,金銀數到手抽筋。從此過上了李元昊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幸福生活!

有這麼個活脫脫的財富效應在身邊,耶律大石和章理當然想照葫蘆畫瓢了。

所以這倆貨書信往來了一年多,都在商量着去哪裡發財。商量來商量去,還是覺得去波斯、大食、埃及、河中這塊發財比較好。

但是耶律大石和章理手頭的兵力太少。大石有六萬戶。章理只有一萬六七千個騎士戶,另有依附的汪古部、韃靼、回鶻、吐蕃戰士一萬幾千戶。

靠這麼點人,就算能打敗波斯、大食、埃及、河中,也佔領不了啊。

因此他們就開始打草原的主意,想把草原上的強盜騙去當財主。

當然,耶律大石和章理也沒想過要把草原上所有的蠻子都拉走。能拉走幾十萬,也足夠在波斯、大食、埃及和河中地區大撈一把了。

……

“元首,天理子和大石博士無意向東,同大周爭天下,只想西去發財。”

天津,元首宮。

章理派出的另外一位使者蘇之煥,這個時候正在充當說客。遊說武好古參加“四方平金策”,以幫助打敗金國,爲章理、耶律大石收攏草原部落創造條件。

武好古坐在一張很大的書案後面,皺着眉頭,一邊聽蘇之煥說話,一邊看着一張鋪在書案上的地圖。

圖上標明瞭“大金包圍網”的大致形勢,耶律大石的人馬縮在漠北可敦城附近。章理的軍隊則在河套北岸草原。在河套南岸草原,宋軍正在集結重兵!

而在並代、府麟兩路,宋軍和蕭乾的並代軍,折家的府麟軍也在集結。

一張包圍大金國的巨網,看上去已經編織完成了。

不過也算久經戰陣,熬成了一個軍事專家的武好古卻知道,參與“包圍網”的各方面,其實都沒有和金兵決一死戰的決心。

耶律大石和章理只是想從草原拉人頭。五十萬、一百萬都是賺的。而完顏阿骨打也沒說一點不讓他們拉啊……那些人阿骨打也養不活啊!

而且大石和章理有多少老本?拼得起嗎?

至於大宋……交趾和金國可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而且還有一個蒙古,一個克烈跟着金國在混!

而大周……拿下臨潢府和黃龍府是可能的。但是要同時負擔大同府方面的戰事,那就有點困難了。

大周國雖然有二十多萬軍隊,但是真的散開來擺在那麼遼闊的戰場上是不夠瞧的。

這場戰爭可不是比堂堂之陣,而是比機動性,比搜索能力。騎兵的作用遠比步兵要大!

沒有足夠的騎兵去搜索,周國大軍無非就是佔領幾座空城,連敵人的影子都找不到!

而以周國騎兵的力量,即便算上依附的東遼騎兵,也就能分個兩三路,再配一副點步兵去佔領城池……如果要留下一路做預備隊,最多就是兩路大軍,能負責金國東京道一個方向就不錯了。

而女真人一旦發現周軍運用於東京道,他們很有可能集中主力於西京道。

“太冒險了!”武好古搖了搖頭,“這個四方滅金策太冒險了!”

蘇之煥笑了笑,道:“冒險?以大週一國之力,就足夠擊敗金國了。何況還有其他三方兵馬?您現在說冒險,世人看來,卻是武聖人只想見宋金拉鋸,好收漁翁之利吧?”

武好古冷哼一聲,“我大周能不能打敗金國,不是世人的眼光決定的,而是共和軍兵將手中的刀劍決定的。而共和軍兵將是大周共和國的刀劍,只會爲共和國而戰!“

第634章 “菜市場”的競爭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02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十一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526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四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九十六章 佛法和子宮(求收藏,求推薦)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223章 大遼聖君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371章 宣和復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652章 太快了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38章 武大郎歸來 下第884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一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443章 伏爾加河邊的滿江紅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416章 大儒 三第830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七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561章 我們有真理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382章 我們議和吧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099章 大宋的女真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432章 神棍 一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69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完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489章 征服,1226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328章 共和 下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850章 章惇的私心,蔡京的弱點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161章 章惇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374章 黑鍋誰來背?第422章 大儒 完第414章 大儒 一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四章 保人高俅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224章 軍國 完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388章 爲人父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515章 話語權 一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449章 鐵牛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
第634章 “菜市場”的競爭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02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十一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526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四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九十六章 佛法和子宮(求收藏,求推薦)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223章 大遼聖君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371章 宣和復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652章 太快了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38章 武大郎歸來 下第884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一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443章 伏爾加河邊的滿江紅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416章 大儒 三第830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七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561章 我們有真理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382章 我們議和吧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099章 大宋的女真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432章 神棍 一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69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完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489章 征服,1226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328章 共和 下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850章 章惇的私心,蔡京的弱點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161章 章惇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374章 黑鍋誰來背?第422章 大儒 完第414章 大儒 一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四章 保人高俅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224章 軍國 完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388章 爲人父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515章 話語權 一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449章 鐵牛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