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

在趙佶大手大腳揮霍着國庫和太府寺內庫,還盤算着等到打敗契丹人以後再去封泰山、觀滄海的時候。

界河商市附近,卻正在進行一場臨陣練兵。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可見這兵是得提前養起來的,臨陣在想起要養兵、練兵,怎麼看着都有點晚了。

可是武好古這個奸商資本家做事情,總是少不了一番精打細算的。所以就沒有養兵千日,只有臨陣練兵了。

當然,這也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官家的信任,官場的制衡,還有武好古的實學團體內部平衡發展的問題。

如果不是耶律延禧駐蹕析津府城,武好古可不敢這樣放開手腳把自己麾下的六個將的戰兵、輔兵員額統統招滿了。六將戰兵就是足足三萬人了!因爲將工兵和騎輔兵也歸入了輔兵,所以輔兵的人數也達到了兩萬五千左右。

單是六將兵馬滿員之後,人數就達到了五萬五千之多!怎麼多的兵,而且上上下下都是實證派的人在管轄,怎麼看都不符合大宋朝的老規矩啊!

除了這五萬五千新軍官兵。滄州的團練兵也是以界河商市爲首的,在“大名府會議”上,武好古爲滄州團練爭取到了兩萬人的額度。回了界河商市後也不再拖延觀望,而是馬上召開了滄州紳商會議,把組建團練的額度,分攤給了下面的市縣。包括界河商市、清池縣、鹽山縣、南皮縣、樂平縣、無棣縣在內,一共一市五縣,都參與了團練分配。

其中界河商市承擔了一萬團練兵的額度,其餘五縣各自分配了兩千。

這兩萬團練兵,現在也都已經集中到了界河商市。和新軍官兵一塊兒,在契丹鐵騎的威脅之下,開始接受嚴格到苛刻的訓練了。

大隊大隊的新兵,換上了武好古親自選定的常服。其實就是北方農夫常穿的麻布短衫,還有收檔的麻布褲子,再加上一頂范陽笠。衣褲都沒有染色,而且儘可能做得結實耐穿。

這些新兵蛋子,以營爲單位,500——800人一起,穿得整齊,站在各自新建成的軍營外面的操場上。面前則是戎服筆挺,頭上同樣頂着范陽笠,腰間懸着直刀或是寶劍的新軍武官或者沒有官身的小武官,就自然有了一種軍隊的氣度。

要在短期內把這些新兵帶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果不是雲臺系的騎士學院從前身的樞密院兵學司開始,到今年已經有了十一個年頭,不僅培養出了大批的軍官,而且也摸索出了一套在平時注重培養大小武臣(就是軍官、士官),在戰時再以小武臣和老兵協助調教新兵的練兵路數。光是五萬五千新軍,武好古這個宣撫司就拿不下來,更不用那些團練兵了。

當然,滄州的團練兵也不是一點基礎都沒有的。至少界河商市中拉出來的一萬人馬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們的底子是博士團和界河公民兵,再加上一些僱傭來的效用士。也組成了兩個將的步軍,裝備幾乎和新軍一樣,只是沒有配屬多少瘊子甲,大部分的新兵都只能在訓練完成後領到一身紙甲。

給界河團練裝備紙甲倒不是因爲害怕有人拿兵器禁令說話,而是倉促之間根本來不及打造那麼多的瘊子甲。

哪怕界河商市和京東商市內有許多運用了水力錘的鐵坊,還有兩所用木炭鍊鐵的鐵廠,但還是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將七萬五千人的大軍完全武裝起來。

作爲二線部隊的團練,自然只能吃點虧了。

武好古今天帶着幕僚們到達界河商市南面的大營時,正好趕上了飯點兒。因爲商市中的人們比較富裕,從來都是一日三餐在吃的。所以包括新軍六將和滄州團練的兵士在內,所有人都是一日三餐。

兵士們是以營爲單位居住和進行日常訓練的。這個時候每個營的駐地中臨時搭起來的茅草頂的飯堂中,繫着白色圍裙的廚子正在分配飯食。只見他們一人守一口大鐵鍋。每個鐵鍋都冒着誘人的香氣。來自界河商市的“城市兵”倒還好,他們也是吃慣用慣的。那些來自鄉村的團練,別說什麼貧下中農了,就算是勤勞致富的地富家庭出身的娃子,看到那一鍋鍋的白麪饅頭和有點像傳說中的肉的食物,口水都止不住的流了。

界河商市果然如傳說中一樣,是富甲天下的好地方啊!就是衝着隔三差五能有一頓肉,這個兵(團丁)也是有當頭的!

除了有肉吃,餉錢也不能少!

現在耶律延禧就在析津府!衝着他的面子,武好古也能給手下的新軍兵士和團丁請餉了……人家很快就要去和大遼天兵搏命了,能不給錢嗎?不給錢他們不賣命,打了敗仗的話,大宋江山就要易主了,趙佶再也不能豐亨豫大了。

所以現在武好古直轄的五萬五千新軍和兩萬團練,也不管是不是府兵,都是一律發餉的——西北那邊給了土地的府兵也許可以不支餉,在商業發達的滄州可不能這麼幹!

發餉的標準主要看崗位和級別,戰兵分成上騎上中下四等拿錢,輔兵分成工、輜、騎三等給錢。團練兵的錢少點,相同的崗位比戰兵打八折。

至於上了戰場,當然還得另外發獎金了!

反正武好古現在可以名正言順從趙佶兜裡掏軍費,就不必替他節約了。

武好古騎着馬,在諾大的軍營裡面四下轉悠着,從這個營的駐地轉到那個營的駐地,時不時還會下馬鑽進兵士們吃飯的棚子查看,還會撿看上去老實巴交還有點土的農民兵問上幾句話。

“叫什麼呀?”

“回宣帥的話,小的叫張二蛋。”

“哪裡人?南皮縣東門外印子頭村。”

“家裡做什麼的?”

“小的家裡是種地的。”

“收成怎麼樣?”

“收成還行,就是這幾年麥子太賤了……”

“那在營裡可吃得飽?有人欺負嗎?”

“吃得飽,兩三天就有一頓肉,可是享福咧,就是,就是……”

“就是官長太兇,老是打俺的板子,屁股都打開花了。”

“爲什麼要打?”

“說俺分不清前後左右,老邁不齊步子……”

“哦,那倒是該打的,不過打完以後要上點藥,也別把人家屁股打爛了,打爛了不容易好,要換點地方打。”

“喏!”

一個騎士學院出身的營準備將站在武好古身後,大聲應着,還用眼角的餘光在那個南皮張二蛋身上掃了掃……彷彿在尋找可以下手的部位,看得那位張南皮就是一哆嗦。

武好古笑着在張二蛋健壯的肩膀上拍了拍,“莫怕了,新兵都是這樣過來的……好好練吧,等上陣殺敵的時候,就知道現在練的東西有用了。對了,他是什麼兵?”

“回稟宣帥,這小子暫定是當弩手的!”

“弩手……”武好古點了點頭,心說:怪不得總捱揍……在騎士學院的《步軍操典》中,弩手就是捱揍的命啊!

因爲弩手對上級軍官的恐懼一定要超過對契丹兵的恐懼。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軍官的指揮下,在近距離上對洶涌而來的敵人發射箭鏃。

當然了,當兵和捱揍在這個時代中是分不開的。哪怕是騎士學院這種地方,也是有各種各樣的體罰擺在那裡的。

另外,軍中的死刑也是非常多的!不僅要斬殺違抗軍令軍法的個人,有時候還要連坐左右和連坐全伍甚至全火!

沒有各種森然的軍法軍紀逼着,軍隊怎麼能上陣打勝仗?

而在執行軍法這方面,新軍可比禁軍兇殘多了。禁軍在很多時候已經養成了世兵,基層軍官和士兵往往沾親帶故,怎麼下得去手?

新軍可不是這樣,士兵就是五年役,軍官和他們沒有那麼深的交情,下手的時候可狠呢!而且新軍的士兵基本上是年輕人,皮糙肉厚的禁得住打,學東西也快。不像禁軍的大叔大爺,打也打不會了。

武好古從這個棚子中出來,又上了馬,和剛剛從西北迴來的馬政一塊兒,繼續在大營之中巡視。

“宣帥,咱們這樣一點不遮掩的練兵,契丹人那裡早該知道了吧?”

聽到馬政的問題,武好古只是一笑:“怎麼會不知道?耶律延禧也是有探子的。

不過知道了又能怎樣?馬上越過界河進攻嗎?現在還是夏天,界河水面上可跑不了馬。”

“也許耶律延禧會派兵從定州路方向入寇。”馬政說出了自己的擔心,“駐紮定州路的四個將不行啊,空額太多,兵器也不足備,訓練就更別提了,而且定州路的團練也纔剛剛開始募集……”

“無妨。”武好古打斷了馬政,笑道,“樑子美是爲官數十年的老臣,一定會有辦法的。咱們只管加快練兵,還要儘快在界河沿岸修築堡壘堤壩。界河商市和滄州是咱們的地盤,無論如何都不能有失的,可知道了?”

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225章 遼崩 一第1219章 軍國 二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161章 章惇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421章 大儒 八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772章 高俅冤枉 十三第191章 姦夫**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241章 大遼趙家人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376章 還想再活三十年第354章 范進不哭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422章 大儒 完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564章 資本主義尾巴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188章 日進斗金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707章 國際名將高太尉第117章 有緣人(求收藏,求推薦)第477章 房奴 六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812章 僧團貸款,按揭打仗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335章 張叔夜第八十章 梁山寇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77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五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703章 誰纔是強盜祖宗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330章 忽悠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555章 喜歡遊獵的元首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四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571章 論道 一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1506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上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1367章 六賊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421章 大儒 八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1449章 鐵牛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
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225章 遼崩 一第1219章 軍國 二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161章 章惇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421章 大儒 八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772章 高俅冤枉 十三第191章 姦夫**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241章 大遼趙家人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376章 還想再活三十年第354章 范進不哭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422章 大儒 完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564章 資本主義尾巴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188章 日進斗金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707章 國際名將高太尉第117章 有緣人(求收藏,求推薦)第477章 房奴 六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812章 僧團貸款,按揭打仗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335章 張叔夜第八十章 梁山寇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77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五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703章 誰纔是強盜祖宗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330章 忽悠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555章 喜歡遊獵的元首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四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571章 論道 一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1506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上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1367章 六賊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421章 大儒 八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1449章 鐵牛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