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大儒 二

“蘇東坡到了江南了?可真快啊!”

武好古看完了米芾的書信,低聲嘀咕了一句。

他也沒想到蘇東坡走的那麼快。歷史上建中靖國元年纔到江南的,然後就在常州染病(據說是痢疾)去世。

現在他早了一年就到了常州,應該不會提前染上痢疾死在那裡了吧?

武好古連忙從白飛飛手中接過了米芾的信。米芾和蘇東坡那是老哥們了,歷史上蘇東坡在常州病得快不行的時候,在東南六路發運司做官的米芾就常去探望。

而米芾這幾年,也和流落儋州的蘇東坡保持書信往來。之前俏金娘南下儋州的時候還遵照武好古的指示,特意在漣水軍停留,從米芾那裡取了書信和一些淮南特產,一起帶去了儋州。米芾還擔心俏金娘一個女流在路上多有不便,還專門派了個米家的家將一路護送她前往。

而這個護送俏金孃的米家家將在七月初回到了開封府(米芾現在是蔡河撥發運使,衙署在開封府),不僅帶回了“一段蘇東坡和俏金孃的佳話”,而且還帶來了蘇東坡的書信,以及蘇東坡的近況。

在儋州居住了近三年的蘇東坡,身體狀況並不是太好,一方面是因爲上了年紀;一方面則是因爲儋州的生活條件艱苦,氣候炎熱潮溼,讓蘇東坡很不適應。

另外,蘇東坡的三個兒子跟着一塊兒倒黴,都貶居嶺南,也讓蘇東坡非常鬱悶。

雖然蘇東坡表面上裝得非常淡然,讀書、著述、詩文唱和,但是內心又豈能不苦?特別是蘇東坡的三子蘇過,明明滿腹才學,卻總是受蘇東坡的連累,只在19歲時考過一次禮部試(落第),之後就因爲是孝子,跟着老頭子一路去了儋州,現在都28歲了,連考發解試的機會都沒有。蘇老頭看着能不心酸嗎?

而俏金孃的到來,則給蘇東坡在儋州的晚年生活添了幾分色彩。而到了今年三月初,朝廷遷移蘇東坡往海州安置的詔書到達儋州。隨後蘇家父子就從儋州啓程,在俏金孃的陪同下開始北上。先是到了循州(也在廣東)和兩個兒子蘇邁、蘇迨還有弟弟蘇轍一家匯合(蘇轍被貶後安置在循州),然後一大家子浩浩蕩蕩的北上往海州而去。沿着海岸線走,先入閩,再入浙,六月初到了杭州。現在大概正往長江而去。

在米芾這封書信的最後,還說了推薦武好古拜入蘇門的事兒。推薦信已經着前往海州赴任的米友仁帶着出京了,今年秋天就應該能交到蘇東坡手中了。

不過光是一封推薦信還是不足以顯示武好古誠意,米芾希望武好古最好能親自走一趟海州去拜師。

“海州……”武好古放下手中的書信,自言自語地道,“他若能平安到了那裡,拜師的事情總能成功的。

只要能扯上蘇門學士的虎皮,一個大書院總是能撐起來的。”

……

元符三年八月,界河兩岸已經是天高雲淡,秋意正濃。

古城揚州,則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好的季節。秋風一起,意味着裝滿了產自中原的瓷器的海船可以順風而下,駛往遙遠的異國他鄉了。而揚州此時則和海州並立,都是中國瓷器的出要輸出港口。揚州城外的長江碼頭上,到處都是正在裝運的各國海船。而揚州城內的運河碼頭上,從徐州和開封府駛來的綱船上,也大都載着精美的瓷器和各種來自中原還有北地的玩意兒。其中最讓揚州城的讀書人們感到新奇的,則是一本本《文曲星》月刊雜誌。

在揚州館驛的一間上房內,擺放着一個溫酒的紅泥火爐,爐子上燙着一壺老酒,正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蘇轍抿了一口老酒,手裡捧着一本《文曲星》的創刊號,正在低聲誦讀一篇文章,正是今科探花紀憶的那篇萬餘字的“對策”文,還不時輕輕點頭。

這位名列唐宋八大家,還在元祐更化期間當過副相尚書右丞和門下侍郎的名臣今年已經61歲了,不過仍然有一副堂堂儀表,略顯清癯,透出一股子久居人上的大臣氣度,但也不失文人的風雅之氣。

“是篇好文吧?”

一個長得和蘇轍生得幾分相似,卻更消瘦,更蒼老,雖然留了一部花白的大鬍子,可是仍然少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灑脫的老者突然開口。

這位老者一身白色長衫,手中持着一把摺扇,更顯出了儒雅灑脫之色,只是眉宇間卻透着一絲憂鬱。

不用說,這位看着比蘇轍年長一點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了!

蘇轍眉頭一蹙,點點頭道:“章子厚倒是得了一個不錯的孫女婿啊。”

腦海中,旋即浮現出一張總是氣呼呼,又帶着幾分得色的老臉。

說起來蘇家兄弟和章惇本來是老相識了,大家都是官N代,父輩就是好友,又是差不多時候中的進士。如果不是遇上了王安石鬧新政,兩家各自分屬新舊兩黨,現在說不定還是至交好友呢!

而這麼多年的黨爭,幾起幾落的遭遇,已經讓蘇家這兩兄弟都萌生了退意。

只是現在他們還沒有起復,仍然有“安置”處分在身,就是想退也退不出來啊!

不過現在韓忠彥已經拜了次相,而章惇又因爲在擁立定策的問題上站錯了隊,倒黴已成定局,所以兩兄弟的起復也是時間問題了。

一旦免除了處分,復了官位,他們就可以求個致仕了。

“韓師樸的女婿也不錯啊!”蘇東坡說着話,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又把酒杯放在案几上。在一旁伺候的是俏金娘,看見蘇東坡的酒杯空了,就小心翼翼拿起了在火爐上溫着的酒壺,給蘇老頭的酒杯中倒上了酒。

“進士第六的武好文?”蘇轍皺起眉頭,看了一眼俏金娘,“他可有個很會做事的好兄弟啊。”

蘇東坡笑了笑:“我輩都已年邁,不再做事了,該他們年輕人來做事做官了……不是嗎?”

蘇轍哼了一聲:“都鑽營到我們這兩個老骨頭這裡來了,也真是削尖腦袋了。”

原來擔任了朐山縣尉的米友仁一日前已經到過揚州,把米芾的書信和饋贈的禮品都交給了二蘇。還送給二蘇幾冊剛剛出版的《文曲星》雜誌,還和二蘇說起了武好古的“光輝事蹟”。

其實武好古還是做成了不少事情的,就算是個近幸小人,也是個很有本事的近幸小人。

“子由,你很看不上他?”蘇東坡笑着問自己的弟弟。

蘇轍又是一聲輕哼:“不是看不上,而是此人……”他斟酌了一下用詞,“此人太會折騰了!就像,就像是王半山!”

王半山就是王安石!蘇轍在聽米友仁說了武好古這兩年多來的所作所爲之後,想到的居然是自家的老對頭王安石。

“他像王半山?”蘇東坡嗤的一笑,“怎麼可能?他路子和王半山彷彿是相反的……你看了《共和商約》沒有?”

蘇轍擺擺手,“他就是一個王半山……不過卻是舊黨的王半山!”

“舊黨的王半山?”蘇東坡有些不大明白,論起文采,蘇東坡是勝過蘇轍的。但是在政治上,蘇轍卻遠遠勝過了蘇東坡。

蘇轍道:“王半山的路子,無論是《青苗法》、《均輸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出發點都是爲了抑豪門而充國用。希望可以達到‘去重斂、寬農民、國用可足、民財不匱’的目標。

而武好古的《共和商約》則與之相反,是‘不抑豪門,鼓勵工商,想讓人人求富而富國’的路子。若在一地推行,或許可以造富一方,可是要行於天下,必然會和王半山的新法一樣,引得民怨沸騰。

所以,他就是舊黨的王半山!”

到底是做過副相的大儒,蘇轍一眼就看穿了武好古路線的本質!

如果說王安石是想通過“封建計劃經濟”來解決宋朝面臨的貧富差距過大和國家財政困難的問題。因此王安石的變法加大了官府的權力,也讓水平不高,操守也不咋地的北宋官吏藉機胡作非爲了一番。

那麼武好古的路子就是發展市場經濟,釋放資本主義魔鬼。因此《共和商約》採取的路線就是商人治商市,把界河商市的官吏置於商人元老院的控制之下。可是類似的路線在界河商市這個彈丸之地當然沒有什麼問題……可要是在大宋全國執行類似的路線,那就是豪門治國,和漢元帝劉奭差不多了。

可以說,王安石和武好古代表着兩個截然相反的極端!如果兩人在同一時代,非得掐起來不可。

“子由,”蘇東坡眉頭一皺,“你認爲我不該收下這個弟子?”

蘇轍搖搖頭道:“你門內的事情,我不說甚底。不過收徒還是要謹慎,免得壞了一世清明……你門下不是有十個弟子?他們也在往海州去吧?到時候和他們商量吧。”

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330章 忽悠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第1439章 雙鴨江市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1359章 京東第二戰場第1203章 股份制共和國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203章 過年第952章 世界之戰 三第四十章 郭小小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592章 友商京東 上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三十二章 朝元仙仗圖 上第1024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八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432章 神棍 一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046章 南征北伐——玩得就是心跳第274章 高人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324章 宋欽宗的胚胎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75章 賺錢的路子可真多啊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425章 大道 三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1275章 阿骨打東進了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軍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1283章 真理對敢達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482章 房奴 完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四第681章 奸臣害我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1145章 延禧攻略 三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589章 左右進士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211章 未來第412章 小報告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04章 海上有云臺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964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二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
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330章 忽悠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第1439章 雙鴨江市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1359章 京東第二戰場第1203章 股份制共和國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203章 過年第952章 世界之戰 三第四十章 郭小小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592章 友商京東 上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三十二章 朝元仙仗圖 上第1024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八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432章 神棍 一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046章 南征北伐——玩得就是心跳第274章 高人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324章 宋欽宗的胚胎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75章 賺錢的路子可真多啊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425章 大道 三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1275章 阿骨打東進了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軍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1283章 真理對敢達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482章 房奴 完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四第681章 奸臣害我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1145章 延禧攻略 三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589章 左右進士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211章 未來第412章 小報告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04章 海上有云臺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964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二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