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大儒 完

還有道?

程頤和侯子都是一愣。

這武好古什麼人啊?怎麼會那麼多道?難道他真的是大大的儒?

“子路和子正之道?”程頤看着武好古,“崇道,你說他們的道是甚底?”

武好古正色道:“子路和子正的道都是以德服人,爲傳播大道立下了功勳,值得我輩學習。”

“以德服人?”程頤被武好古的話逗得有點樂了。

子路就是仲由,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是個會拿着寶劍以德服人的大儒。據孔子自己說,自從仲由跟隨他以後,他就沒被人惡意辱罵過——這就說明了仲由是個能以德服人的大儒。

而子正名叫公良孺,是陳國公族子弟,也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和子路一樣,都是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的大儒。他帶了五輛車(應該還有他的門客在御車護衛)跟隨孔子。在孔子周遊列國時遇到危難的時候,他都會和子路一起召集衆人,拔出寶劍去以德服人。

要是沒有子貢,孔子恐怕沒有路費去周遊列國。如果沒有子路和子正去以德服人,孔子很有可能會被人砍死。

“東門,你想作甚?”程頤問。

武好古正色道:“子路和子正二人保護着聖人周遊列國,將聖人的道傳播出去,用他們的德去感化那些對聖人的大道存在誤解的人們。這樣的精神,正是我輩宋儒所缺乏的。”

程頤看着武好古一本正經胡扯的樣子,心裡卻有點明白了。武好古的意思是想學子路和子正那樣,以德傳道……這以德傳道,也是一種道啊!

畢竟孔子孟子的道必須傳播纔有可能實行,如果不把道傳出去,現在也沒人知道這個道理,也就談不上實行了。

“你是想要傳播道嗎?”程頤問。

武好古點了點頭,笑道:“不是下官想傳播聖人的道,而是我輩儒生應該要有將聖人之道傳於四海之外的壯志。昔日聖人周遊列國之時,華夏之人並不知道四海之外,大漠以西,尚有文明禮儀之邦,因此傳道止於中原。而今日,天竺之佛教,大秦之十字教,大食之天方教,皆不遠萬里傳道於中土。我輩儒生,爲何不能將孔子、孟子之道傳於四海之外呢?”

程頤被武好古的話說得有些驚訝了!

武好古真的是大儒啊……至少是個候補大儒!《共和商約》已經有點天下爲公的意思了。現在又想要傳大道於四海之外,哦,他恐怕不僅是想,而是真的要去做了。

這事兒吧,別的儒也就想想罷了。可他武好古是子貢式的儒啊,有錢啊!錢比子貢還多!而且還是大宋官家的心腹,沒準真的能說服官家往四海之外的某個蕞爾小國傳去聖人之道。

這向外傳道的事兒,只要能成了,哪怕傳一個小國,武好古大儒的地位就穩了……這事兒可比一幫儒宅在家裡面解釋《論語》強多了——解釋來解釋去的,不能實行等於零!

“傳道的事情,嗯咳……”程頤咳嗽了幾聲,斟酌了一下用詞,“自唐朝以來,儒家經典的外傳就是受限的,本朝也是一樣進行限制的。”

禁止儒家經典外傳是唐朝的國策,同時被禁止外流的還有兵法、醫學等等技術書籍。

如此做法,當然是爲了防止蠻夷學習唐朝建立起集權朝廷,然後和唐朝進行對抗了。這事兒彷彿有點道理,不過在宋朝還有這樣乾的必要嗎?

燕雲十六州割讓出去的時候,儒家經典和兵法戰策都流出去了。契丹人那裡什麼沒有啊?哦,大約就是大宋官家和一些文官兵法家發明的陣圖人家是沒有的。

“唐朝開始實行的禁令,在如今已經毫無意義。”武好古說,“契丹、高麗、安南、大理、西夏早就有儒家經典傳播。而沒有儒家經典傳播的地方,都不是我們的鄰國,或者陸地並不相連,就算他們得到儒家經典,也威脅不到我大宋。

而且蠻夷之邦,在修習了我儒家的經典之後,也未必會強大起來。要不然我大宋早就平遼滅夏了不是?”

唐朝那會兒覺得儒家真理是強國之本還好說,總歸有一段時間人家挺強大的。可大宋朝爲什麼還對儒家那麼有信心?難道認爲各種大汗不去彎弓射大雕改學五經大義了就會更加厲害?完全沒有道理啊!

武好古頓了頓,又道:“所以下官想請伊川先生能登高一呼,呼籲朝廷放鬆儒家經典往外傳播的限制。”

武好古的想法是,兵書、醫術還有趙家皇帝發明的各種陣圖,照樣可以禁止——那種陣圖反正也沒人會去學的——但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什麼的,就不需要禁止了……不過這事兒光靠他一個人和趙佶去說是不行的,還得讓程頤這種級別的大儒一起來呼籲。呼籲的人多了,趙佶也就能就坡下驢,放鬆一點禁令了。

程頤想了想,“若是多幾個鴻儒一起來說,也許可以解禁儒學外傳。”

他一個人不敢說……好不容易纔赦還開封府,可別再給發出去!

“範堯夫、蘇子由、蘇子瞻他們都是當事大儒,德高望重,如果能一同呼籲,或許可以起效。”

程頤又推薦了幾個“墊背”的。分別是範純仁、蘇轍和蘇軾,他們不僅是大儒,而且還是舊黨大將。如果他們肯說話,韓忠彥肯定得背書,剛剛撤簾的向太后也會表示贊同。至於官家那頭,武好古應該可以說服。這樣章惇、蔡京、曾布這些奸臣就沒什麼話好說了。

武好古也明白程頤的顧慮,他又是一拱手道:“伊川先生,在下還有一請。”

“說吧。”程頤道。

“在下希望拜入東坡先生門下,”武好古說,“希望伊川先生可以寫信推薦。”

蘇東坡是個“奇技淫巧”的儒,發明的東西一大堆,什麼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帽、東坡墨、東坡牙膏……還給廣州設計過“自來水”系統,還出過一部中醫著作。在北宋來說,他這樣的就算是科學家了。

所以武好古纔要拜蘇東坡爲師,只有拜了蘇東坡,武好古才能比較容易的開創出儒家科學派。如果他拜入程頤的洛學,那就要陷入理學的大坑了。理學的那點東西,根本就是一本正經的在胡說八道啊!

聽見武好古要拜蘇東坡爲師,程頤竟然覺得有些失望,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好的,老夫給子瞻寫封推薦信。

相信有了老夫的推薦,蘇子瞻無論如何都不會拒你於門外的。”

程頤的推薦信到手了!

而且武好古的傳道理想還得到了程頤的支持,看來今天的拜訪還是得到效果的。武好古在心中出了口氣,同時對宋儒的印象又好了一些。

這些宋朝的大儒也許沒有什麼用,但他們還是能講理,能論道的……如果能讓他們接觸到天方教百年翻譯運動的成果,相信一定會誕生出一個儒家科學派的。

在吸收消化了西方的科學、思想和哲學之後,文藝復興就很有可能出現在中國了。

……

“二哥兒,”武好古拜別程頤和侯仲良,同武好文一起離開城南書院去武家大宅的途中,他對弟弟說道,“看來你的岳父沒有給你挑錯老師啊!伊川先生和侯夫子都是當代大儒。”

“哪兒啊。”武好文哼哼道,“你是沒和他們討論那個理,說甚萬事皆出於理,無人慾即皆天理,還有那個存天理、滅人慾……還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云云的。沒一句人話!”

“哈哈。”武好古也笑了起來,“理學嘛,用所謂的理氣去補大道,本就是矇蔽婦孺的學說,騙人的東西,有甚好論的?”

“說的也是。”武好文道,“他們自己多半都不相信。”

武好古點點頭,“對了,回頭你去我的內賬房裡取上一萬緡,捐給伊川先生的書院。”

捐錢這事兒,武好古沒有和程頤、侯仲良提過,但是並不等於可以不給……真不給,就失禮了!

“知道了。”武好文也沒有替哥哥省錢的意思,順口就應了下來。

武好古又道:“你和範學士的二個兒子熟悉嗎?”

範純仁有倆兒子,長子正平字子夷,曾經當過開封縣尉,這一科也去考了個別頭試,不過沒有通過。範純仁的次子名叫範正思,字子思,是個大孝子,跟着老爹一起去了永州。

“小弟倒是和範子思有過數面之緣。”

“那就勞煩你去和範子思說說,看看能不能安排拜見了。”

范仲淹的次子範純仁可不是程頤,程頤的儒再大也是也就做過秘書省校書郎和崇政殿說書——書也說得不好,大約盡和哲宗胡扯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屁話,結果被編管涪州了。

而範純仁是做過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的,這可是次相啊!這樣的人物,可不是武好古這個吏商近幸想見就能見到的,而且範純仁還有眼疾,不能視物了。所以得要讓武好文去試探一下,若是能見,再上門去拜。

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362章 最牛逼的股東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99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紀憶歸來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十一章 高俅哥哥 (求收藏,求推薦)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396章 落榜了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1395章 西北王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222章 軍國 五第104章 海上有云臺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631章 有腐敗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362章 玩弄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172章 都料匠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1486章 論功行賞分田地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862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二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203章 股份制共和國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715章 我不會打仗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252章 星星之火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150章 都是馬屁精(月票滿400加更)第1237章 有競爭纔好殖民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409章 銀行僧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494章 兩宋聯盟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509章 這很封建 完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705章 資產階級強盜的詭計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212章 送女第246章 最後的晚餐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560章 馬家軍、博士團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
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362章 最牛逼的股東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99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紀憶歸來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十一章 高俅哥哥 (求收藏,求推薦)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396章 落榜了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1395章 西北王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222章 軍國 五第104章 海上有云臺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631章 有腐敗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362章 玩弄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172章 都料匠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1486章 論功行賞分田地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862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二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203章 股份制共和國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715章 我不會打仗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252章 星星之火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150章 都是馬屁精(月票滿400加更)第1237章 有競爭纔好殖民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409章 銀行僧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494章 兩宋聯盟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509章 這很封建 完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705章 資產階級強盜的詭計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212章 送女第246章 最後的晚餐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560章 馬家軍、博士團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