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

談好疏渠貸款和曹景文的事情,梅啓照父子就離開了胡家大院。

隨後的幾天,胡楚元繼續忙着江南商行的事情,顏士璋寫幾封推薦信,繼續琢磨他的龜板。

江南商行的總辦是胡楚元,副總辦是譚義雲和柳成祥,總帳是阜康錢莊上海公租界分鋪的掌櫃鄭錫泰,這是陳曉白推薦的人選。

商行目前只在江南五省做生意,設有五個分行的會辦,也都是胡雪巖留下的老臣子,坐鎮一方,疏通打理各地的關係和運營。

有兩位總督的暗中關照,商行在鹽業、米業和茶葉生意上開拓的非常快,幾乎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胡楚元艹心,他的任務就是在家裡數錢,而且是每天近兩萬兩銀子的純利。

這樣的賺錢速度,怕是胡雪巖都沒有想到。

說來奇怪,即便如此,江浙一帶的商人仍然是看不起他,都覺得江南商行就是左宗棠送給胡家的禮物,沒有左宗棠,胡楚元那個白癡惡少能搞什麼。

或者說,江浙的商人是很不服氣的,同樣的差事交給他們來做,那能辦的更漂亮,那個胡楚元何德何能,不就是沾了左宗棠的仙氣嗎?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王懿榮來了,而且來的很突然。

他持有顏士璋留下的邀請信,舉止言談又頗爲不凡,負責守着胡家大門的管事胡榮立刻將他請入百獅樓。

這時候,胡楚元正在和柳成祥商量着舉辦江南商學館的事情,顏士璋則在東書房裡繼續擺弄那些龜板。

“東家,這位姓王的貴客是從京城來的,持着顏先生的拜帖。”胡榮上前稟告。

胡楚元擡頭一看,看到一位富家公子,看起來約有二十七八歲,又像是三十歲,略顯富態,白皙清雅,一身素白色的馬褂長衫雖不算是很高貴的料子,卻也很講究。

富家公子上前一步,和胡楚元抱拳道:“胡騎尉,在下是京城王懿榮……!”

不等他說完,胡楚元就高興的笑出聲,立刻上前迎接道:“久仰大名,在下胡楚元,王兄請上座!”

說完這話,他就又讓管事胡榮去將顏士璋也請出來。

“不敢當!”王懿榮拱手一笑,就在兩側的席位上坐下來。

感覺胡楚元對這個王懿榮很有興趣,柳成祥估計今天是沒有辦法談正經事了,就起身和胡楚元告辭,先回江南商行打理事務,胡楚元則讓他順便將四掌櫃沈富榮也喊過來。

柳成祥前腳離開,顏士璋後腳就從東書房裡走出來,一見到王懿榮就笑道:“啊呀,你可總算是來了,快,快來跟我一起看看這些個好東西!”

“這……!”王懿榮畢竟是官宦子弟,剛到胡家做客,按禮數,他總該和胡楚元先客套一番。

胡楚元卻笑道:“走吧,王兄,我和顏先生真的有幾個問題要請教您呢!”

“不敢當!”王懿榮繼續客氣着,心裡卻愈發有點好奇,就又道:“各位爺,那就讓我也漲一漲眼界?”

他的京腔很重!

“走。”

胡楚元真不和他客氣,立刻就領着他進入東書房。

書房裡,除了書桌之外還有一張堆放書籍的長案,如今都用來擺放龜板了,加上最近從江浙各藥行收購來的雌龍骨,字跡更加清晰的龜板已經多達數百塊。

在這些新收購的雌龍骨中,大部分的龜板都被砸碎了,顏士璋這幾天一直在用面膠粘合,有一些則是完整的,研究起來很方便。

甲骨文存在着時間上的差別,大多數都是早期的武丁時代,在整個書法風格上已經趨於統一,有了刻板書法的雛形,有了基礎的書法審美觀,字形相對也較爲統一。

只要龜板足夠大,很容易判斷是文字——前提是要突破對文字現有的僵化認識。

顏士璋立刻就找了幾塊最清晰的龜板給王懿榮過目,道:“正孺,你仔細給我看看,這些是不是文字?我這些天一直在琢磨,總覺得這很可能是比大篆更早的文字,甚至可能比石鼓文和西周金文更早。”

“哦……?”王懿榮似乎是被顏士璋的話嚇了一驚,他也更爲仔細的看着,思索着顏士璋的話。

過了片刻,他是越看越興奮,一話不說,就像是發瘋似的將其他龜板也拿起來,逐一的仔細研磨。

顏士璋這些天已經研究出一些成果,他取出數十張紙稿,上面謄寫着數百個甲骨文,並和小篆對應,再從小篆簡化爲漢書。

如此一來,整個漢字的演化過程就顯得一目瞭然。

說良心話,能幫助他們更早的發現甲骨文,研究甲骨文,胡楚元覺得很高興,可對於這些文字,他並沒有特殊的興趣,就坐回書桌前。

他承認,那兩個人已經瘋了,根本當他不存在。

他索姓繼續昨天的工作,翻譯英文版的《會計學》,他和柳成祥商量了,江南商行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由於店鋪攤開的太多太廣,連胡雪巖留下來的人才都不夠用。

最讓胡楚元擔憂的問題是主要的負責人年紀都太大,四大掌櫃中,除了譚義雲是剛滿五十,其餘三個都接近五十五歲了。

這樣的老胳膊老腿還能折騰幾年?

所以,他要在籌辦浙江書院的同時,將江南商學館也辦起來,最初的條件先簡陋一些,就臨時租了一傢俬塾館——最麻煩的問題是教材,爲此,他已經讓人去福州船政借人,借幾個精通英法語的翻譯員,在江南商學館內負責編譯商業教材。

胡楚元又翻譯了兩章,當鋪的大掌櫃沈富榮也進來了,一進門就和顏士璋笑道:“顏先生,您這是忙什麼,呦,還有貴客!”

顏士璋匆忙替他介紹一番,隨即也拿了幾塊龜板讓他琢磨。

沈富榮拿到龜板敲了敲,颳了刮,道:“看這個包漿,怎麼也得是西周以前的老東西了,從哪裡挖來的?”

“西周?”

王懿榮忽然驚醒,和顏士璋笑道:“不錯,這是商代的文字,西周的金文就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那就叫它爲商文吧?”

胡楚元終於忍不住了,道:“叫甲骨文吧,金文是刻在鼎上的,石鼓文是刻在石頭上的,這東西刻在龜板上,那就叫甲骨文!”

“好……好一個甲骨文!”

顏士璋和王懿榮齊聲叫好,紛紛和胡楚元道:“恭喜啊,胡爺,您可是發現甲骨文的第一人啊,從今以後,您也算是金石學的學術泰斗啊!”

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
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