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

胡家人正在商量事呢,胡榮進來和胡楚元稟告,說是浙江巡撫梅啓照和杭州知府瞿鴻機前來拜見他。

這倒是讓胡楚元和其他家人都有些驚訝,要沒有什麼急事,那也該等到明天吧?更讓家人們意識到……胡楚元在江南商政兩界的地位是越來越厲害,比胡雪巖有過之而無不及,連浙江巡撫梅啓照都得主動上門拜見。

浙江巡撫梅啓照和杭州知府瞿鴻機當然不是一般人!!

胡楚元匆忙起身和家裡的長輩告辭,出門迎接兩位貴客舊友。

他們三人有些曰子沒見,一碰面,彼此都很開心。

見到胡楚元,梅啓照就拱手笑道:“楚元,我要恭喜你平定鹽亂,對朝廷功不可沒啊!”

胡楚元笑道:“同喜,同喜。兩位大人,請到我書房裡慢慢閒談?”

“好!”梅啓照和瞿鴻機一同答應下來。

因爲胡家人都聚集在百獅樓的大堂,胡楚元就將兩人領往鎖秋堂,正好,顏士璋就住在這裡,正在花廳裡讀書。

他和瞿鴻機早在京師就密談了幾次,一眼相中瞿鴻機的才幹絕不簡單,這才推薦給胡楚元,對瞿鴻機來說,他也算是真正的恩人。

兩人一見,忍不住唏噓了幾句。

對梅啓照來說,顏士璋更不算是外人。

四個人就在鎖秋堂的花廳裡坐下來,來不及喝杯茶,梅啓照就和胡楚元說道:“楚元,我聽到風聲,說是總督何大人已經帶着家眷返京敘職,和沈葆楨沈尚書舉薦你做福州船政提調,這歷來都是補銜三品的官缺,若是消息確鑿,那我可要恭喜你高升啊!”

瞿鴻機也笑道:“恭喜騎尉高升,如今的福州船政大臣是總督何大人兼任,總督大人又同時兼着福建巡撫、福州將軍兩大要職,公務纏身,和您又是嶽婿關係,您這船政提調豈不就是真正的船政大臣。如此說來,這就是朝廷正二品的權職,我是羨慕不已啊!”

胡楚元笑了笑,道:“事情還沒有定下來,兩位大人不用這麼急着恭喜。”

梅啓照哈哈一笑,和他道:“楚元啊,你就放心吧,據我所知,朝廷根本就拿不出第二個人選啊。船政提調是一個肥差,可不是一般的官員就能出任的,需要非常的精通洋務西事,而且,沒有總督何大人和尚書沈大人的點頭,誰也坐不住這個職位。”

瞿鴻機也道:“我同年同鄉的好友張百熙正在福州船政衙門銅元局任會辦,說來也是騎尉舉薦,中堂大人差調而去的。據他和我通傳的消息,船政衙門裡面已經傳遍了,都說您不曰就要上任呢。”

胡楚元反而是笑不出來,道:“那就多謝兩位大人的用心關照了。”

他心裡清楚,福州船政提調這個職務對他來說並不是好事,他得大筆的砸銀子才能在這個職務上幹出成就,才能保住何璟,才能保住他的未來。

同樣的,他不得不出任提調一職,也不得不砸錢。

對付法國人的陸軍容易,對付法國人的海軍就不同意了,他估計,從今年到1885年,總計六年的時間內,他至少要賠進去五百萬兩銀子,才能不讓福建水師慘敗於法國遠東艦隊。

他還得從江南商行抽調官款,大肆用於船政衙門買艦造艦,增建炮臺,前後花費更不能少於一千萬兩銀子,否則就不可能抵擋住法國人。

瞿鴻機是精明人,比梅啓照精明,一看胡楚元的神情,心裡也猜的八九不離十了——胡楚元是被逼的,而且是被中堂左宗棠和何璟逼得,必須去福州船政衙門救急,不去不行。

他立刻不再談這個事情,轉而和梅啓照道:“巡撫大人,咱們還是要說正事啊,金杭水渠事關重大,難得胡騎尉回來了,咱們今天就儘量把一些細節都敲定吧!”

梅啓照默默點頭,隨即取了一幅浙江地圖,攤在桌上和胡楚元細緻的比劃一番,道:“楚元,我們就打算在金衢盆地周側修建六座水庫,分別和六條大水渠相同,大水渠再通三十餘條小水渠,和百餘道支渠,基本就能灌溉整個金衢盆地和嚴杭兩府。別的不說,僅是金衢渠、嚴杭渠、金杭渠這三大渠疏通完畢,新灌溉的水田就能多達四百餘萬畝,若是工程能在四年內全部完工,別的不敢多說,浙西四府的農稅至少能番一倍,每年可新增數十萬兩銀子的丁稅厘金。可是,總開銷也不小啊,前後怕是至少要花費六七百萬兩銀子。”

胡楚元道:“稅款和投資倒是其次,關鍵是對百姓有利啊,這樣的水田不管是種水稻,還是種桑,收益都很巨大,老百姓的曰子好過了,各行各業的曰子才能好過,浙江巡撫衙門的曰子才能好過。”

梅啓照笑道:“確實如此,既然楚元你別無疑慮,那第一筆款子什麼時候能到賬?”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三天之內,先借一百萬兩銀子用於開工,只是……各個關節都要任用合適的人選,不怕投錢用於修渠,只怕官員貪克的太嚴重,錢都用不到實處。”

梅啓照道:“我恰恰就是爲此而來的,楚元,咱們能不能官監商辦?我親自擔任總監工,讓霍知府輔理,具體的事情由江南商行負責?”

“這樣啊?”

胡楚元深思片刻,覺得這樣做也是可以的,就道:“行,我在江南商行下面置辦一個江南水利局,專門配合江南各省施工水利,衙門直接將工程包給我即可。”

梅啓照道:“那就好辦了……另外,還有一個事!”

說道這裡,他給瞿鴻機一個眼色。

瞿鴻機當即道:“胡騎尉,這件事耗銀很多,浙江巡撫衙門怕是……肯定還不清,除非將貸期延長到十年。我和巡撫大人私下商議,原本想在修渠之前,以衙門的名義徵收沿渠的田地,等水渠建成,田地從沙田轉水田,地價可漲數倍,就可以靠這些利潤來償還貸款。只是……!”

他沒有說完。

梅啓照輕輕的咳嗽一聲,接着這番話繼續和胡楚元說道:“只是這官不與民爭富,我要是這麼做了,怕是會給別人留下口舌。所以啊,我琢磨這個事情還是交給你辦。你從中所賺取的利潤用來抵銷貸款,而你就以向巡撫衙門捐款的名義,將這些利潤繳回來。這麼一來,你得了名聲,也不賠錢,衙門又能有款子修渠。”

胡楚元冷不丁的打個寒顫。

拜託,他已經有裕豐糧社了。

如果在浙江繼續搞上百萬畝的土地,他還活不活了?

他確實怕死,但也貪財啊。

左右一想,他居然又咬了咬牙,道:“就這麼辦吧!”

這時,一直不開口的顏士璋卻忽然說道:“東家,咱們也不適合直接出面,不如還是請四爺聯繫浙江各地的富紳,大家一起出錢,給他們一筆好處費即可。”

胡楚元點了點頭,道:“確實是這樣,涉及的田地數量太大,我一個人出來兼併,總是會給別人留下口舌……其實,還可以讓江南農業合作社出面,讓地方的絲頭和茶頭出來買地,所買的地擴充到合作社中。至於整個工程款嘛,我就半捐半借。”

梅啓照笑道:“那好,咱們就一言爲定。”

胡楚元道:“一言爲定。”

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
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