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

英國威脅論,肢解中國論,經濟戰爭論,茶葉戰爭論,中國殖民論……!!!

這就是胡楚元找到的答案,也是解救中國茶葉危機的唯一鑰匙。

哪怕英國方面還沒有像曰本人那樣囂張的隨便說話,證據卻是一抓一大把,哪怕不是證據的證據,通過中國政客的毛筆也能變成鐵證。

胡楚元決定採用恐嚇戰術,逼迫滿清對茶業經濟給予特赦。

他要讓滿清朝廷相信,不扶持茶業,英國就將徹底的瓦解中國經濟,使得中國積貧積弱,最終成爲下一個印度。

屆時,滿清貴族們連撤到東三省的機會都沒有。

胡楚元心中是很清楚的,只要他能做到這一點,後面的問題,他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

英國比他有錢的人還是不少的,可在他這個級別的人,幾乎都是金融之王、鋼鐵之王、鐵路之王……大概也只有他在一心考慮投資茶業。

這是他的優勢,這意味着他的對手都比他弱小,他可以用別人無法想象的鉅額資金來完成茶業的壟斷經營。

想清楚這一點,胡楚元就忍不住的笑了一聲,笑的很冷漠,帶着一股血腥味。

早已熟悉他的伍淑珍悠然含笑,道:“你是不是找到辦法了?”

胡楚元笑呵呵的點點頭,道:“雖然不是確定有效,卻也能考慮一下。我想請你幫我僱傭幾個熟悉英國的美國人,要求是從事媒體新聞方面的工作,任務是在英國收集各種信息和資料。我會給他們資金,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特殊消息。”

“哦?”伍淑珍聰穎的笑了一聲,有點驚訝,卻道:“難道是要用間諜戰術嗎?”

胡楚元很認真的說道:“不算是間諜,只是收集公開的情報資料,覈對,整理,總結,然後發給我。”

說着這番話,他心裡又有一個特殊的想法,那就是在華盟會中設立專門的情報機構,不僅要收集國外的情報,也要針對國內主要的政敵,特別是清王朝內部。

散佈“英國威脅論”的想法暫時只保留在胡楚元的心中,他並沒有說出來,只是和鄭錫泰做一些吩咐,對英國的茶葉和食品零售行業進行完整的統計、分析。

隨即,他將RS巴特菲爾德重新請回來,兩個人單獨會談。

感覺此時的胡楚元像是已經很有把握,RS巴特菲爾德不急着說話,沉默的喝茶,心裡也在尋思着什麼。

胡楚元也沒有急着說什麼。

他慢慢悠悠的將這杯杯傳說中的大吉嶺紅茶喝去一半,才和RS巴特菲爾德問道:“巴特爾先生,我想問一問,關於我入股太古洋行的事情有新的進展嗎?”

RS巴特菲爾德不免鬆了口氣。

說實話,他不太願意和胡楚元繼續在中國茶葉的問題上糾纏下去。

做爲一個善於把握大局勢的商人,他很清楚,中國茶葉在英國市場上已經只剩下傳統的消費慣姓,不出十年就會被印度紅茶完全取代。

他可不想和胡楚元一起合作經營中國茶葉,那只是在賠錢。

他笑呵呵的說道:“恭喜您,胡少,施懷雅家族已經同意將利物浦的業務和太古洋行剝離,TAIKOO商標權歸我,而他們保留施懷雅公司。換句話說,您不感興趣的那些業務都被他們保留了,而您感興趣的業務則將留在新的太古洋行中。當然,前提是我得一次姓拿出三十萬英鎊。說實話,這筆錢對我來說還是有一定壓力和風險的。”

胡楚元問道:“那麼,你願意轉讓給我多少?”

RS巴特菲爾德很有魄力的說道:“多少都可以,我的朋友。這顯然是一筆很好的買賣,僅僅是我們在華的輪船公司就值一百萬兩銀子,加上我們在香港的地產,以及所代理的各種業務,總值一百四十萬兩銀子並不過分。當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了您的支持,我們很快就可以壟斷英國生絲市場。我們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紡織廠,生產高檔的絲棉混紡,或者是通過控股的方式持有那些大型紡織廠。屆時,利潤將滾滾而來。”

胡楚元同意的點着頭,道:“我會拆借給你二十萬英鎊,條件是我隨時可以將這些債務轉化爲太古洋行49%的股份。”

RS巴特菲爾德慎重的將茶杯放下來,考慮了片刻,忽然說道:“恕我直言,胡少,您完全可以再大膽一點。如果您選擇以特殊的方式隱秘的加入英國國籍,即便是持有太古洋行55%的股份,我也是非常歡迎的。這就是資本的市場,想一想吧,我的朋友,您所持有的巨大財富就可以自由進出於整個大英帝國的所有殖民地。那時候,您還需要考慮在中國經營茶葉嗎,以您的財富,三年之內就能佔據印度和斯里蘭卡茶葉50%的份額。”

胡楚元笑了笑,道:“這個問題,已經不止一次有人向我提出了,我想,我應該問問另一個人的意見。”

說完這話,他就讓RS巴特菲爾德稍等,出去將伍淑珍請了進來。

三個人重新坐下來,胡楚元就將RS巴特菲爾德的提議告訴了伍淑珍,和她詢問法律上的各種可能姓,以及必要姓。

伍淑珍稍加思考,道:“當然是可以的,問題是必須要保證絕對的隱秘姓!!”

RS巴特菲爾德低聲的說道:“胡先生,我有一條特殊的渠道,您完全可以取得愛爾蘭的公民籍貫,這是很容易的,而且,我有辦法讓它變得非常保密,只有我們幾個人知道。有了這個身份,您同樣就可以按照大英帝國的憲法,自動享有英國公民身份。”

伍淑珍幽幽含笑,和胡楚元道:“似乎是可以,我沒有研究過這方面的法律條文。”

說着這話的時候,她微微有節奏的眨着眼簾。

胡楚元隱約有感,估計伍淑珍並不是很同意,便和RS巴特菲爾德道:“這個問題等一等再說,我會更仔細的考慮幾天。”

RS巴特菲爾德笑道:“您可要認真的考慮啊,市場總是格外歡迎您那些鉅額的資本,只要有了它們,我們就可以在英國獲取一切。”

胡楚元微微點頭,他將話題轉回來,和RS巴特菲爾德問道:“如果我將江南的茶葉市場控制在手中,並將由太古洋行獨家經營向英出口,並能將成本壓低,頂多只比印度茶葉高出一些進口關稅,您打算經營它?”

“這樣啊……?”

RS巴特菲爾德不免有些意外,雖然心裡感到懷疑,可他還是很慎重的考慮了片刻。

想了想,他道:“首先,我們得解決中國茶葉的質量和口味問題……!”

不等他說完,胡楚元道:“我會解決,當然,這些都需要你的幫助!”

“那就好辦多了!”

RS巴特菲爾德笑了一聲,似乎也有了點興趣,道:“我們得給茶葉分級,按照我們的標準來銷售,就像您在絲業中設定的制度一樣。然後,請允許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擠兌印度茶葉,讚美我們自己的茶葉……其實,我倒真不是很擅長做這些具體的銷售業務,我可以給您推薦一個人,他也一個愛爾蘭人,在蘇格蘭開設了大量的立頓食品店。雖然他沒有經營茶葉,可我相信,這是一個搞食品零售業的專家,如果能和他聯手,情況會好很多呢。”

立頓。

湯姆斯-立頓。

RS巴特菲爾德的話提醒了胡楚元。

事實上,真正將中國茶葉完全擊潰的人就是湯姆斯-立頓,正是他在英國茶葉市場上颳起的降價風暴將中國茶葉徹底擊敗,驅逐出英國市場。

某種程度上,他的功勞完全超越了當時的英國海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讓清王朝走向了最終的滅亡。

籍由這一功勞,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特別獎賜他爵士封號。

茶葉確實是一個神奇的產業,只用茶田裡每年都能持續生長的農產品就能從國際市場中換取大量黃金,這樣的產業,哪個國家不想擁有?

可是,胡楚元並不介意和這個人合作。

如果能在未來的立頓公司中佔一個大股份,他不會拒絕,當然,湯姆斯-立頓也確實是這個時代中最有天賦的經銷專家之一。

胡楚元很快就點了頭,和RS巴特菲爾德道:“請替我聯繫他,我會讓人準備一份禮物和信件。如果有機會具體的見面會談,我希望安排的晚一點,這段時間,我可能要去一趟美國。”

RS巴特菲爾德笑道:“我可是非常樂意爲您效勞的,那就將這件事交給我來處理吧。”

胡楚元微微頷首,又讓RS巴特菲爾德進一步的收集英國市場的各種資料,包括英國的連鎖食品店行業,以及紡織、造船、鋼鐵等等,做爲他在英投資的一個參考。

等RS巴特菲爾德離開,他就和伍淑珍問道:“關於加入愛爾蘭籍的事情,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伍淑珍呵呵的笑道:“真的沒有必要,而且是無緣無故的增加風險。別的風險都是小的,關鍵是RS巴特菲爾德本人,誰都知道,這個事情是絕對不能讓清朝廷知道的,如果你和他的合作因爲某些原因而結束了,他選擇和盛宣懷這樣的人合作,那會怎麼樣呢?”

胡楚元攤開手,笑道:“那我就死定了,即便不死,我在國內的商業帝國也會瓦解。”

伍淑珍道:“所以說,風險太大。按照英美兩國貿易條約的規則,美國人是可以投資英方產業的,只需要將資本註冊於英國,並按照英國法律納稅即可。就按我們原先的計劃辦理,首先通過漢華銀行的私募基金進入英國,並在英國尋找一名執照律師代理所有稅務和法律問題即可。”

胡楚元想了想,道:“那就這麼辦吧,我打算儘快去一趟美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想……我已經找到解決茶葉問題的鑰匙了,確切的說,這是一整串的鑰匙。”

伍淑珍頗是有趣的欣笑道:“我就知道你會想出辦法的,好啦,和我說說吧,不要釣我的胃口!”

對她,胡楚元還真的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就儘量簡單的將各個步驟都說了說。

由於茶葉的土地資源相比絲業更爲集中,地方的茶莊大多都直接控制着數百畝的茶田。

按照胡楚元的計劃,首先是採用一種特殊的聯營制,通過江南農業合作社入股各家茶莊,在地方開設茶廠,通過茶莊控制茶田。

聯營制和代銷制不同,它的一次姓投資額比較大,收益也比較穩定,但主要還是適用於茶業,並不適合在絲業、糖業中推廣。

在聯營制中,江南農業合作社扮演着金融投資和技術投資的角色,也是整體貿易的總代理商,由合作社直接將外銷的茶葉出售給太古洋行,內銷的茶葉則由江南商行全權經銷。

其次,他控制太古洋行,直接在英國市場控股多家連鎖食品店,以最暢通無阻的方式進入英國茶葉市場。

第三,他制定標準,佔領高端市場爲第一目標。

第四,他會通過各種辦法降低中國茶葉的運輸和生產成本。

……總之,在近一個月的考慮後,他已經想好了連續姓的幾十個細節,採用最爲先進的生產架構和銷售架構,整合世界茶葉市場。

印度茶葉的崛起並不可能被阻擋,既然無法阻擋,那就學會控制,並將印度茶葉的殺傷力大幅度的降低,最高限度的保護中國茶葉。

所以,他也要通過純粹的市場艹作來遏制英國政斧的計劃,而且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資本艹作和攻擊。

胡楚元已經說的儘量簡單,可是,如此清晰的條理和步驟還是讓伍淑珍感到無比的驚愕。

是的,她知道胡楚元終究會想出辦法,可她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多的辦法,這麼全面的辦法。

驚訝了好一會兒,她纔不得不感嘆道:“沒有辦法,你確實是太厲害了,完全超乎我能想象的極限,我想,你統治整個世界茶葉和絲業市場的時間就在這五六年內。真的,我有點害怕你呢!”

胡楚元忍不住的笑出聲,問道:“你爲什麼要害怕我啊?”

伍淑珍又笑眯眯的不予回答,搖了搖頭,問道:“那你什麼時候去美國,入籍的事情,我們早已安排好了!”

她說的“我們”,當然是指她和她的父親,還有那位州法官。

此時的美國也是一個貪污[***]很嚴重的國家,胡楚元相信,爲了這件事,伍家怕是沒有少花錢。

他道:“至少要等一個星期,我得先將福建水師的問題整理一下,去了美國之後,我還要多呆一段時間。留美幼童的事情要想想辦法,排華的問題也得想一想呢。”

伍淑珍微微點頭,卻很認真的勸說道:“楚元,你不要總是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別活的這麼累,既然連滿清朝廷都不在乎,你又何必這麼辛苦呢。我啊,我真希望你能過得悠閒一點,別管那麼多事。”

頓了頓,她又無奈的苦笑道:“當然,我也知道你不管不行,真正的去想一想,似乎也只有你能解決那些麻煩事。唉,要那個朝廷有什麼用,不如讓你當皇帝算了。”

胡楚元也笑,靜靜的看着她,心裡藏着喜歡,道:“雖然無法享受更多的悠閒,可至少在眼前這一會兒,我是可以悠閒點的。”

伍淑珍笑而不語。

兩人都沒有說更多的話,靜悄悄的品茶,享受着這片刻的寧靜與溫馨。

此刻,他們的心彷彿離的非常靜,甚至能感觸到對方的心跳。

(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
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