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

胡楚元剛走到會堂出口,身後就有人快步跟上來,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詢問道:“胡先生,請問您對剛纔購買的明青花有什麼樣的特殊研究?”

這個話讓胡楚元有點驚異,他回過頭一看,見是一位年近五旬的曰本貴族,穿着仿歐式的華族特權禮服(曰本貴族的稱謂,所以,曰本人不願意用中華來稱呼中國人,並改用一個具有歧視意義的詞彙),帶着眼鏡,恰恰是那位中村正直。

胡楚元微微一笑,道:“原來是中村先生,我不否認,我很喜歡這件瓷器,但之所以能報出這麼高的價位,主要的因素還是想和別人競爭一下而已!”

“這樣啊……我倒是對它有一點研究!”中村正直很有禮貌的半躬身,又道:“據我在鎌倉幕府時代的一些資料,我相信,這件瓷器很可能是元代出產的,而不是人們懷疑的明代!”

“真的嗎?”胡楚元笑了笑,道:“可惜,我並不是很在乎。非常感謝您的指點,我的朋友王懿榮先生很喜歡研究瓷器,有空的話,我可以讓他和你交流一下……!”

說着,胡楚元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不錯,中村正直就是曰本目前最優秀的教育家之一。

胡楚元想了一下,和中村正直問道:“您想要那件瓷器嗎?”

中村正直笑道:“確實很想要,可惜價格太高,其實我手中還有一件很類似的瓷器。”

胡楚元立刻道:“那我買你那個,您願意多少錢讓我給呢,或者,我可以用其他中國古董和你更換!”

中村正直無語。

等了片刻,中村正直平淡的笑了笑,道:“胡先生,我想你肯定也知道一些特殊的資料,能夠證明這些瓷器的來歷。”

胡楚元很認真的答道:“確實沒有,但我不認爲它們是後人的仿製品,只是在斷代上存在一些奇怪的疑問。有疑問纔有趣,所以我想蒐集它們,聚集在一起,集合更多的學者和專家一起研究,一起探討!”

“啊……這可真是個好辦法!”中村正直笑道:“如果您願意邀請我一起參加研究的話,我就將我手中的那一個轉賣給你,價格好說!”

“咦……?”胡楚元有點納悶。

有錢不賺是白癡,雖然這錢未免也太好賺了!

胡楚元立刻答應下來,道:“好的。那我們就成交了,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能夠找出真相,還給歷史一個答案!”

中村正直默默點頭,道:“雖然這裡有很多熱愛貴國文物的朋友,但我認爲,真正能夠理解文物之價值的人並不多,你就是其中一位。胡先生,可否去我的府上做客,順便看一看那個瓷器?”

胡楚元還怕這個曰本貴族玩綁票嗎?

再說了,他好壞還是帶了幾個護院家丁的。

奇怪的是,中村正直並沒有馬車,只是帶着胡楚元出門向右拐,直接進了拍賣場隔壁的一棟私家府邸。

原來,人家就住在隔壁。

在中村正直的府邸中,胡楚元看到了那個類似的“元青花”,這是一個花紋同樣繁瑣細膩的執壺,專用於飲酒。

中村正直對這件執壺已經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此瓶本爲鎌倉幕府所持有,後歸北條司家族,南北朝結束後轉入德川家族。

前面的持有記錄都是可以查明的,但由於南北朝時期的曰本動亂,中間這段時間就消失了,直到德川幕府建立之後,這件執壺才忽然重新出現。

究竟是不是同一件瓷器,中村正直也缺乏直接的證據,如果是同一件,這件青花執壺將毫無疑問被確定爲元青花。

可在胡楚元看來,除了在土耳其王室的記錄,這恐怕是“元青花”最爲可靠的證據了。

“那麼,我就用一千曰圓的價格買下來……這個價格應該還過得去!”胡楚元狡詰的笑出聲,藏不住內心的喜愛之情。

他確實是越來越喜歡“元青花”了。

中村正直笑呵呵的點着頭,請胡楚元坐下來陪他一起喝一杯。

靠。

用一千曰圓買下一件價值一億RMB的古董,難道陪別人喝一杯酒都不可以嗎?

胡楚元當即同意,兩個人在案前坐下來,喝幾杯暖好的清酒。

過了一會,中村正直才道:“這一次請胡先生來,我是另外有一件事情想請教!”

胡楚元道:“請說!”

中村正直問道:“以胡先生在貴國的權勢和對政斧高層人員的瞭解,您認爲貴國有多大的機率實施類似於我國的維新改革?”

“這樣的事情啊……?胡楚元仔細的打量了中村正直一眼,腦海中對於這個人的記憶漸漸是越來越清晰。

不錯,就是這個人寫了一篇名爲《支那不可侮,亦不能侮》的文章,暫時撇開中村正直使用“支那”這個詞究竟是隨波逐流,還是有歧視的心理,這篇文章,潘麗美口譯過,胡楚元也聽過。

整篇文都是在勸說曰本的政治高層不要輕視中國,也不要歧視目前的中國,他認爲“如果中國學習歐美,則必將能超越歐美”。

這是因爲中國的內涵過於磅礴,一旦開始全面效仿歐洲,必當出現無數英傑豪雄,再加上豐富的資源和遼闊的幅員,很快就能超越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美相提並論。

教育家就是教育家,他的推論中首先出現的就是會出現“無數英傑豪雄”,是的,胡楚元也這樣認爲,人才永遠是最重要的。

想到這裡,胡楚元就答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也不想回答,我倒是想知道您爲什麼要這樣問?”

中村正直道:“我認爲若是貴國再不圖強,恐怕遲早要被歐美列強瓜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總有一天,貴國還是會統一,可只怕是一百年,甚至是兩百年後的事情,恰恰如同五代十國之事重演。”

胡楚元默默的苦笑,說不出半個字。

這個人啊……!

胡楚元並不覺得這個人如何高明,類似的判斷,左宗棠等人也大體都有,只是不能承認。

他覺得遺憾……目前的中國爲什麼沒有這種具有政治家視野的教育家?

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
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