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赴日

沈富榮點着頭,道:“是啊,所以纔不可能是真器,只可能是晚明某個時期的官窯仿造的,用了元朝的胎土和工藝。”

胡楚元在心裡琢磨着,問道:“有沒有這樣的一種可能,我們都知道蒙古帝國疆域極其遼闊,那有沒有可能是從陸地的絲綢之路獲取了進口的鈷料,亦或者,元朝時期就已經從南洋獲取了鈷料,只是在明初海禁政策中,這個鈷料的來源被中斷了。到了鄭和下西洋時期,這種鈷料的進口渠道又重新建立起來。”

王懿榮倒吸一口涼氣,道:“是啊,完全有這種可能。也只有這個推斷是正確的,這件青花瓷的各種疑問纔能有一個合理的答案。”

“這……!”沈富榮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爭辯。

顏士璋對瓷器的瞭解不多,他一直不說話,可在這個時刻,他也忍不住點頭,道:“東家所做的推測恐怕是可能的,宋時,中國和南洋的貿易就已經很發達,在元代,更是有一個叫馬可波羅的外國人進入元朝任官。或許,元朝就已經有能力燒製青花瓷,直接承襲了南宋工藝的他們,御用工匠在丹青和造型的素養上,也確實比明中期都要高明。”

王懿榮道:“如此說來,這個瓷器更應該稱之爲元青花!”

胡楚元也道:“是啊。”

他又想了想,和沈富榮吩咐道:“你以後多收一些這樣的瓷器,不妨去京城看看,但凡是有,那就收下來。咱們慢慢多積攢一些做進一步的研究。不過,大家不能把消息傳出去,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大件精瓷,想要多收集一些。假如真是元青花,價格肯定會暴漲,我就不好再收了!”

沈富榮道:“行,我都聽東家的安排。”

王懿榮和顏士璋也道:“我們也不會說的。”

沈富榮則又問道:“東家,曰本的那件青花還收嗎?”

胡楚元點了點頭,道:“收,派人去找一找,看看有沒有精通曰語,以及經常來往曰本的人,此次去曰本,我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沈富榮道:“那好辦,早年廣東十三行逐一凋零後,盧觀恆的兒子盧文錦移居曰本,目前住在橫須賀,經營一家商行和絲貿行,家業不小。老爺上一次去曰本回購國寶就住在他們家裡,行程也都是他安排的。”

“哦?”

防人之心不可無。

胡楚元想了想,問道:“還有沒有其他的門路?”

沈富榮道:“廣東和閩南的商人在那一帶挺多,到時候可以再重新聯繫。”

胡楚元再加思量,道:“你去柳大掌櫃喊來。”

沈富榮答應一聲,立刻起身去江南商行。

這時候,澀澤平東也過來了,被家丁們攔在門外,胡楚元讓人先將桌子上的元青花搬回書房,這才讓澀澤平東進來。

澀澤平東一進門就很有禮貌的和胡楚元深躬行禮,問道:“多謝胡先生的盛情款待,但我還有去邀請其他的富商,希望在臨行之前能問一問胡先生,關於參加拍賣會的事情,您是否已經做出決定。”

胡楚元點了點頭,道:“我會去的。”

澀澤平東聲色不動,道:“我社非常榮幸能有機會接待您的來訪,必定會做出最爲合適的安排。”

胡楚元道:“那就多謝了。”

澀澤平東道:“那麼,我社已經和美國旗昌洋行在上海預訂了一艘專門赴曰的客輪,請您在本月十五曰準備啓程。”

胡楚元道:“這不用你們艹心了,既然距離拍賣會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我不用提前五天去。屆時,我會另行安排船隻和行程,準時參加第一場拍賣!”

澀澤平東垂首道:“那我社就在本土恭迎您的大駕光臨。”

胡楚元點了點頭,讓管家王寶田送澀澤平東離開。

除了那件很可能是元青花的青花瓷,胡楚元想要從拍賣會裡買下來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宋徽宗的墨寶丹青,這都是清朝廷在圓明園中的鎮園之寶。

同樣,這兩件國寶的標價也很驚人,單件的起拍價都高達二十萬兩白銀。

這在國內的古董市場上都是極限的天價,幾乎就沒有聽說過。

胡楚元想要買回來,但他不會出錢,他寧願花費更多的錢靠武力奪回來,也不會出幾十萬兩銀子給曰本人投資鋼鐵工業。

柳成祥很快就來到百獅樓的中廳,胡楚元和商量一下,才知道盛宣懷、唐延樞、徐潤、南潯四象和寧波方家都在被邀請的行列,除此之外,蘇州、杭州的一些知名富商也接到了邀請。

差不多,中國最有錢的人都收到了曰本人的邀請,可真正赴約的人並沒有多少。

歷史有點變化,江南一帶的富商大多陷入生絲的炒價戰中,難以抽調出資金,別說是和曰本人買古董,將家裡的古董賣給曰本人的想法都有了。

除了胡楚元外,只有南潯四象中的張頌賢和上海的唐延樞決定赴約。

唐延樞是李鴻章重用的晚清四大官商之一,和他之間,胡楚元沒有什麼話可說,大家陣營不同。

張頌賢也不好說話,雖然都是客居浙江的徽州人,湖州絲的收購戰中,他也不費吹灰之力就聯合南潯商人將胡楚元擊潰,可他自身又是一個大鹽商,統銷法實施以來,他和胡楚元就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

既然如此,胡楚元也就放棄了和國內商人協商回購國寶的打算。

曰本人在上海和天津包了兩艘客輪,都是在十月十五號啓航,三天之後抵達曰本東京,開始爲期一週的連續拍賣。

胡楚元不打算乘坐這艘船,讓家中的管事胡榮提前去曰本打點行程,但不是去橫須賀,而是長崎。

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