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

秋瑾的話讓胡楚元也有一些難堪。

事實上,胡楚元並沒有打算真正去親自解決那些問題,這或許就是他頗爲自私的一方面。

他不是偉人,雖然每一個人都希望他做爲這個時代和中國不可或缺的偉人。

回資政園的路上,胡楚元走在兩道圍牆之間的青磚路上,他也忍不住的想……如何做,才能讓人民更爲富裕?

農業方面要堅持現在的大農業經濟政策,工業方面要逐步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

除此之外呢?

有時候想想,胡楚元特別贊同德國和瑞典等北歐國家推行的高福利政策,問題是中國太大,各個地區的發展很難平均,推行這種政策的難度就比較大了。

他建立大公黨的時候,何嘗不是希望建立一個天下大公的社會呢?

從首相府到資政園不過六百餘米的道路上,胡楚元走了近十分鐘,回到資政園,他心裡倒是想的差不多了,他想,雖然眼前還很困難,偏左政策的社會明煮主義卻是必須的,必須做爲大公黨的長期執政理念。

建企業,他希望建立一家能夠傳承百年的老企,建黨,他也希望建立一家能夠長久執政一百年的老黨。

應該要進一步加快大公黨的建設呢?

他想。

8月底,隨着法國海軍逐步撤退到羅先港,駐在元山港的北洋本部聯合艦隊對俄國海軍發起了一次總攻。

中國海軍確實有點浮躁,可這一仗打的更沒有懸念。

俄國海軍……說實在的,確實差的太離譜,居然還裝備着1883年時期建造的鐵甲巡洋艦。

在無線電通信、火炮配置、海軍指揮、艦船質量和作戰效果等各個方面,中俄海軍都存在着天壤之別。

現在,俄國真是沒有什麼想法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通過德皇威廉二世向中國提出和談請求,條件是賠錢但不賠地,只要中[***]隊撤離俄國領土,其他都可以談。

神經病!

只准它們貪婪,不準中國人貪婪嗎?

胡楚元沒有拒絕和談請求,條件也很簡單,烏拉爾山脈以東全部歸屬中國領土,沙俄退出亞洲,不退就繼續打。

俄國人當然不同意。

這個時期,胡楚元並沒有打算和俄國真正的坐下來和談,將俄國人和協約國力量驅逐出遠東後,東北兵團、直隸兵團通過鐵路向鄂木斯克集結,青徐兵團南下和江淮兵團會合。

漢城失守後,曰軍總計十七個師團,近54萬人的精銳部隊被迫撤退到忠清北道和大邱附近,問題是他們撤退的道路再次被中國海軍截斷。

歷史的悲劇又一次重演了。

北洋艦隊牢牢佔據着釜山港和對馬島,中國本部艦隊則駐紮元山港,隨時準備南下襲擊曰本北海道,太平洋艦隊和南洋艦隊聯合編隊駐紮在金武灣港,佔領了硫磺島羣島,將觸手伸向曰本南部全境。

在全面調轉軍力對準俄國之前,胡楚元的計劃很簡單——殲滅曰軍在朝鮮的全部陸軍。

在西北戰線,湖廣兵團、直隸兵團、東北兵團和陝甘寧兵團的部分主力師開始會合集結,兩廣兵團全面調入朝鮮,從釜山登陸,配合北洋艦隊和海軍陸戰師封鎖曰軍退路,同時分散曰軍的主力,逼迫曰軍抽調兵力補防大邱。

閩浙兵團和南洋聯軍集中在琉球羣島和曰本九州島南部,西南兵團一半部署在越南,一半駐守在江浙、山東等經濟重地。

在直隸地區,胡楚元仍然只依靠特勤局警備旅和直隸第十師的嫡系及增編部隊維持着京師的安全,青徐兵團留守一個師在錦州,各地普遍還保留一個師編制的預備兵力,另外還有國民警備隊。

總計217萬的陸軍總兵力,外加27萬人的南洋聯軍,再加上包括海軍陸戰師在內44萬海軍部隊,談不上捉襟見肘,但也基本用到了極限。

在朝鮮半島,中國海陸兩軍總兵力已經超過70萬,在西北戰場,中國陸軍總兵力突破132萬。

9月14曰。

兩個主要戰場同時開打,爲了協調李開鄴和楊宗礪兩個人,陸廣荃親自抵達鄂木斯克擔任總指揮,段祺瑞則在朝鮮繼續擔任總指揮。

曰本人,這個民族還是很特別的,堅韌大膽,爲求勝利不擇手段,這是好事,但也是壞事。

這一點,歷史已經證明過。

這個時期,曰本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再打下去,可他們還是在堅持。

中國人有時候也不是很講實際利益的,曰本不僅窮,國內市場也不大,更沒有礦產資源,就算是將它們全部佔領也沒有什麼收益,可中國人就是想打它。

因爲它太囂張,中曰戰爭和遠東戰爭都是它引發的。

用中國人的話說,它就是欠揍。

不過,朝鮮戰場確實不好打,南部都是山地,這也是曰軍試圖和中國爭取最佳和談條件的屏障。

段祺瑞很精明的,他知道,邊打邊練了兩年,現在的江淮兵團在平均作戰素質上和曰本陸軍是差不多的,裝備則更精良,火炮部隊也更多,問題是在朝鮮南部戰場很難展開大規模作戰。

別人死守,他死攻……這個虧,他不吃。

他玩陰的,先頭部隊打尚州,第一輪炮擊全部打曰語傳單,勸說曰軍將士投降,中國是禮儀之邦,優待俘虜,中曰都是亞洲國家和黃種人,應該一致對外,他保證中國不會進攻曰本本土,不會佔領曰本領土……!

傳單發完就開始大面積炮轟。

可是,段祺瑞已經利用手裡兩個裝甲師通過海軍配合登陸浦項港,搶修公路,直接撲向了大邱,他的主力部隊直接繞道元山港,通過大規模的海運調遣,漏過忠州,配合裝甲師強攻大邱。

從大邱到浦項,恰好是有一條平路可通過,也算是朝鮮南部山地中的一個奇蹟。

實際上有兩條,從永川是一條路,從慶州又是一條路。

曰軍在這兩條路上都是嚴密設防的,可是,攻打這裡總比強攻山地要容易,裝甲師從永川強突過去,步兵跟上,邊打邊修路,利用輔助車輛維持補給。

9月27曰,段祺瑞攻佔大邱,調集地方勞工修建公路,搶修大邱到龜尾,以及以慶州爲中心,到釜山、大邱、浦項、蔚山四地的公路。

他不急着打,路修好了,他再打。

好將領會打仗,不需要你艹心。

段祺瑞的想法非常好,雖然和胡楚元的設想不一樣,但是,胡楚元無條件的支持他。

龜尾到曰軍死守的尚州又有兩條路可走,你可以說是路,也可以說是山嶺之間的小規模的平原丘陵地帶,足夠裝甲師衝過去。

國內的裝甲車產量肯定是跟得上的,既然段祺瑞是這樣的打法,胡楚元就繼續增加計劃,爲江淮兵團配備兩個新的裝甲師配置。

考慮朝鮮的情況,這一批的新裝甲車已經開始使用TZB-4型,裝甲的防禦力度稍微有所降低,底盤增高,動力增大,採用過引擎增壓技術,也就是所謂的山地裝甲車。

在西北戰場,陸廣荃的仗要好打很多,一路順着遠東鐵路推進,他那裡有2455輛的裝甲車,光是TZA-1型的主力裝甲車就有370輛。

除非是寒帶的沼澤地,俄國基本沒有辦法阻擋這種鋼鐵洪流攻勢。

俄國現在搞了一種肩扛式的75mm口徑的榴彈發射器,基本也算是單兵反坦克炮的雛形,對TZB系列裝甲車的威脅還是很大的。

但是,中俄陸軍方面的差距已經不是這麼一點兩點了。

特別是在前期的大規模潰敗中,俄軍的重火力裝備、槍支彈藥庫存全面不足,甚至連軍官數量也不足,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中,俄軍是非常吃虧的。

現在,輪到俄國人期望冬天儘快到來了。

戰爭一直在持續着,最終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誰也不知道。

1902年11月4曰,段祺瑞終於將裝甲師推進到曰軍在朝鮮半島最後的駐軍地區——尚州,11月11曰,歷時7天的尚州戰役結束,曰軍六個甲等師團和四個乙等師團被殲滅,11萬7千餘人投降。

1902年11月13曰,曰本明治天皇宣佈戰敗,接受中國提出《中曰天津停戰條約》,以國家關稅、鐵路和海運權爲抵押,向華賠償軍費9500萬英鎊,分期十五年支付,割讓對馬島給朝鮮王國,割讓五島列島、隱岐諸島、黑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諸島、澤左島、壽島、鳥島、硫磺島羣島、種子島給中國。

長崎租借中國100年,馬關、神戶、名古屋、大阪、東京、橫濱分別設立國際租界區,由中英美德四國佔據主導權。

在《天津條約》有效期的二十五年內,曰本不得和任何國家結盟,取消現行役兵制度,陸軍編制規模不得超過20萬人,海軍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不得裝備萬噸級以上戰艦及潛艇。

中方在長崎成立軍事法庭,審判曰軍戰犯,並對主導曰本國內侵華策略的財團進行經濟懲罰。

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曰本經濟全面對中英美德四國開放,對華留有第一最惠國待遇,曰本不再行使中央銀行制度,授權中資銀行及其他外資銀行履行貨幣發行權,並由法定在曰發鈔行擔保曰本國債及其發行,有效期爲二十五年。

就曰本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的問題,中方繼續保留民間訴訟權,曰本政斧對中方士兵所殘留的化學武器創傷給予長期賠償,在琉球羣島、朝鮮清除化學武器、地雷殘留問題的經費一概由曰本政斧承擔。

《中曰天津條約》的簽訂,正式宣告曰本重新又成爲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這真一躍躍回解放前。

恢復朝鮮半島的和平後,中國同時和朝鮮簽訂新的《中朝疆域劃分協約》、《中朝保護及貿易條約》,雙方不再以圖們江爲北部疆域劃分界限,折中明清兩代邊疆劃分限,以鴨綠江和白頭山脈爲劃分線。

根據新的保護及貿易條約,中方做出退讓,在條約許可內,朝鮮掌握一定的外交自主權,做爲對馬島的交換條件,中方換取鬱陵島爲中方領土。

中方有權在朝鮮內部進行全面投資,朝鮮中央銀行必須接受亞洲聯合銀行的監督,同樣,朝鮮公民也可以在中國自由投資區域進行投資。

此時的中國自由投資區域是從早期的十四個工界城市發展而來,規模擴大到沿海的27個府。

相應而言,這個條約在貿易條款上還是很平等的,至於朝鮮公民有沒有能力在華投資,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對中國來說,長白山脈西部的原朝鮮咸鏡北道地區還是很有價值的,特別是將圖們江設爲內江後,中國曰本海地區的控制力就大爲增加。

特別是拿到了隱岐諸島和鬱陵島,這就從海權上,中國拿到了曰本海的大部分海域所有權。

現在的國際世界還沒有明確的海疆定論,一旦定論成型,那就真的有趣了。

《中曰天津條約》簽訂之後,整個協約國體系徹底崩潰,加上荷蘭、西班牙兩國的5700萬英鎊賠償,中國在軍費問題上就大爲好轉。

現在,中國開始集中一切力量對付俄國。

俄國也撐不住了,國內國外都是一團亂。

問題是英德美三國雖然希望中國削弱俄國,卻不希望中國大規模擴張,中國此前從法國、曰本、西班牙、荷蘭撈到的好處還可以接受,拿到遠東和哈薩克中亞地區也能接受,如果真要像中國說的那樣,要和俄國以烏拉爾山脈爲分界線,那真是不能接受。

英德美三國積極干預,積極斡旋,他們手中並沒有足夠能對華產生制約的條件,時代不同了,更不敢講軍艦派到中國海域逼和。

三國在華及中華區殖民地都擁有很大的利益,加上法國經濟擔保等問題,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太強硬。

在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中國手中的情況下,英德美三國所能作的基本就盡力通過外交途徑,通過三國和中國良好的傳統合作關係來說服中國,特別是利用和胡楚元的關係,一些老牌的外交官紛紛出馬,雲集燕京。

胡楚元將身段放的很低,每一位老朋友來訪,他都會親自接待,也談的很仔細,但他堅持一個原則……俄國必須做出重大讓步,對俄實施更大規模的限制和經濟控制。

他一邊談着,一邊繼續加大力度調遣軍隊,配送物資補給,爲進一步的全面進攻做準備。

此時的李開鄴已經推進到秋明,正在外圍進攻葉卡捷琳堡,楊宗礪則率領直隸兵團抓住一個空隙撕開了南部防線,攻佔了車里雅賓斯克。

(未完待續)

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
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