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俏語解憂

光福坊,楊元慶的府『門』前,一名楊府的下人向楊元慶躬身施一禮,“公子,我來傳達楊府的意思,公子可以回楊府了。”

“這是誰的意思?”楊元慶冷冷問道。

“具體是誰的意思小人也不知,是趙管家讓我來告訴公子,公子可以回府了。”

“是嗎?你是楊府中人嗎?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你?”

下人苦笑一聲道:“小人在楊府負責修理路石,是趙管家讓我來,其實我也覺得讓我來報信有點不妥。”

楊元慶點點頭,“多謝你來報信,你回去告訴上面的人,就說是我說的,楊府能堅持族規,把我革除族籍,至少還能讓我尊重楊府,請他們不要把最後一塊遮羞布也扯掉了。”

“是!小人記住了,這就回去稟報。”

下人施一禮,轉身走了,楊元慶凝視着他的背影久久不語,妞妞走到楊元慶身後恨恨道:“居然派一個修路的下人叫你回去,楊家也太羞辱人了。”

楊元慶搖搖頭,“他們不是要羞辱我,而是壓根就不想讓我回去,做一個姿態而已,將來祖父問我,楊家有沒有讓我回去,我不能說沒有,算了,不說他們了。”

他回頭對妞妞笑道:“陪我去後『花』園走走吧!”

妞妞默默地點了點頭,跟着楊元慶向後院而去。

........

月光下,楊元慶和妞妞在後『花』園慢慢散步,這座新宅有一處佔地約兩畝地的小『花』園,種了幾十株梅樹和李樹,後院外有一條小河,修宅人便將小河的水引入,在宅內彎彎曲曲地形成一條小宅河,沿小宅河兩邊種滿了垂柳。

在『花』園正中間,是一座三丈高的土丘,被綠草和矮桂覆蓋,山丘頂上修建了一座八角亭閣,兩人肩並肩,向八角亭閣漫步而去。

他們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感情深厚,彼此間已經有一種默契,他們就這樣默默牽着手,沒有說話,偶然對視一笑,彼此間已心心相印。

“元慶哥哥,你還在爲家族之事憂慮嗎?”妞妞心細如髮,她察覺到了元慶心中還有一絲展不開的憂慮。

楊元慶輕輕點了點頭,雖然南華會之事就像一針麻醉『藥』讓他暫時忘記了家族之痛,但南華會之事過去後,『藥』勁消失,家族的煩惱又重新回到他心中,家族居然又要他回去,而且是派一個下人來叫他。

他有尊嚴,他當然不會再回去,可是這件事的背後,又使隱隱感覺到了什麼,家族不會無緣無故派人來找他回去。

“元慶哥哥,你不是一直很反感那個家族嗎?離開就離開了,又何必再牽掛它?”

“我沒有牽掛那個家族。”

楊元慶搖搖頭,輕輕嘆了口氣,“我是擔心祖父,他年紀大了,身體很差,他擔心他已經被這件事氣得病倒。”

兩人走進八角亭閣,亭閣的窗子都開着,此時已是初冬,風中帶着幾分寒意,銀『色』的月光灑在樹木假山之上,彷彿給『花』園披上了一層細白的雪片,楊元慶站在亭前,默默凝視着『花』園內凋零的初冬之景,他心中有一種直覺,祖父已經回來了。

妞妞感受到他心中的鬱鬱不樂,便輕輕牽住了元慶的手,柔聲安慰他道:“他還是你的祖父,不對嗎?他是一個老人,對你有着很深的祖孫之情,雖然你離開家族,不能爲家族效力,但你們祖孫之情依然在,你依然認他爲祖父,我想,雖然他會因爲你離開楊家而失望,但也會爲你依然認他爲祖父而感到欣慰,元慶哥哥,所謂有失必有得,你沒有了家族庶子這個桎梏,我覺得你會飛得更高,你現在應該不要再想家族之事,而應該考慮,自己怎麼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楊元慶伸手輕輕摟住妞妞的肩膀,將她摟在自己懷中,笑了笑對她道:“妞妞,你知道我爲什麼要結『交』單雄信、秦瓊等人嗎?”

妞妞搖搖頭,“我不知,我覺得你和他們很談得來。”

“談得來的人多了,我什麼不去和裴行儼談得來,爲什麼不去和宇文成都談得來,偏偏去結『交』這些底層豪傑?”

妞妞依偎在元慶的懷中,感到一陣陣暖意,她擡起頭,明亮的眼睛望着她的愛郎,眼睛流『露』出濃濃的依戀。

楊元慶還沉浸在他的遠大抱負之中,“當年祖父在黃河邊告訴我,大隋王朝的軍事力量其實是由兩種勢力構成,一種是關隴勢力,一種是山東勢力,宇文泰得關隴勢力而建北周,高歡得山東勢力而建北齊,關隴勢力就今天的關隴貴族,他們的子弟掌握着大隋的軍隊,他們手中掌握着大隋一半的財富,而山東勢力已散,分佈在民間,成爲一個個地方豪強,單雄信、秦瓊、程咬金,他們這些人就是山東勢力的代表,我結『交』他們,其實也就是在結『交』山東勢力。”

“元慶哥哥爲什麼要結『交』這些勢力?這樣會被皇帝猜忌的。”妞妞的美眸中閃過一絲擔憂和不解。

楊元慶感受到了妞妞對他的擔憂,他低下頭對她微微笑道:“你不用擔心,我不會讓皇帝猜忌,有些事情他也想不到,假如有一天,天下發生大『亂』,我必須要進行選擇,可等到那時再選擇,就有點晚了,妞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可是,元慶哥哥爲什麼不選擇關隴勢力呢?你不是說他們的實力更雄厚嗎?”

楊元慶笑着搖搖頭,“我只是楊家一個庶子,在這羣關隴大佬的眼中,我不過是個螞蟻小兵,他們手中人才濟濟,怎麼會看得上我?”

楊元慶不選擇關隴勢力,其實有更深的原因,從楊堅時代,楊堅便開始打壓關隴貴族,而他祖父楊素就是楊堅的急先鋒,關隴貴族們對楊家已恨之入骨,當初楊素之所以支持晉王楊廣,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擔心楊勇登基後,楊勇背後的關隴貴族會收拾楊家。

另外,楊元慶現在是要抱楊廣的大『腿』,必然要和關隴貴族作對,晉王刺殺一案,賀若弼被殺,元氏和獨孤氏被清算,他已經和關隴貴族勢不兩立,怎麼可能還指望關隴貴族支持他?

妞妞眼睛裡閃爍着異彩,她有點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元慶哥哥,所以你纔要去掉楊家的身份,就是爲了更好的結『交』山東勢力嗎?”

楊元慶讚許地向她點點頭,“妞妞,你果然聰明,能舉一反三。”

妞妞被愛郎讚許,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捏着衣角,低聲道:“人家本來就比你聰明嘛!小時候,你那些功課,不都是我幫你做的嗎?”

“所以啊!你以後還要繼續幫我。”楊元慶笑着輕輕『吻』了一下妞妞的頭髮。

這時,他又想起單雄信、秦瓊他們不肯搬到自己府上來,不由微微嘆了口氣,“單雄信他們之所以不肯住到我府上來,就是因爲我身上還有楊家的烙印,使他們心存顧慮,他們雖然對我心懷感『激』,卻未必是心悅臣服,想真正收服他們,路還長着呢!”

..........

次日天還不亮,一羣羣拿着兵器的武士們從四面八方向城外而去,這次武舉,從天下各地來了三千餘人,但最終只有一千六百多人被確認身份,得到了考牒,可以參加武舉考試,其餘人只能作爲看客。

而一千六百餘人,最後只錄取兩百人,錄取比例是八比一,雖然考中難度很高,但還是給衆人帶來了希望。

隋朝武人的前途並不多,要麼去給豪強權貴當家丁護院,要麼是被一些大商會請去護送貨物,但最多的是從軍,在軍隊中搏一個前途,而從軍最好是能當禁軍,這是被提升最快的一條路。

這次以左右衛和左右武衛的名義向天下公開招收五百名禁中戍衛,定名爲武舉,其中優秀者將直接被授予軍職,這無疑『激』起了無數練武者的熱情,紛紛從全國各地趕往京城。

今天是武舉第二天,考兵器,這場考試不像昨天考騎『射』那樣可以幾個人同時考,要耗費三天時間,這三天內,考生們直接將住在軍營內,不準外出,考生們便紛紛收拾重要的物品前往城外。

考試之處和昨天一樣,是南城外一座右驍衛的軍營,佔地廣闊,可駐紮三千士兵,這裡只是乙榜考試之地,甲榜則是在皇城內的左武衛軍營內進行。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武者有一千六百餘人,但還有六七百名京城的考生,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是士家子弟,甲榜名額有限,他們便涌進了乙榜考場。

考試是下午正式開始,上午是安排住宿,軍營內『亂』作一團,武者們牽着馬匹到處尋找熟人,儘管兵部安排的住宿,四人一間屋,但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不熟的人住在一起,他們各自調換房間,吵罵聲、怒吼聲此起彼伏。

秦瓊牽着馬,帶着程咬金尋找單雄信他們,秦瓊顯得有些憂心忡忡,昨天宇文化智對他的威脅,像一塊石頭一樣壓在他心中,雖然剛開始他是迫於母命纔來參加武舉,可等他真正開始考試,他的心態就變了,他也渴望能夠考上武舉,出人頭地。

“秦大哥,在那裡!”

程咬金眼尖,一眼看見了單雄信他們,秦瓊大喜,連忙牽馬迎了上去,大喊一聲,“雄信!”

單雄信也正在找他們二人,他笑着上前拍了拍秦瓊的肩膀,又向程咬金點點頭,表面上,他們二人還是過得去。

“我剛剛得到消息,考三件兵器,一個是刀,一個是長矛,還一個自選兵器,只准各練一套招式。”

秦瓊眉頭一皺,不是說只有刀法和自選兵器嗎?怎麼又增加一個長矛。

“你這消息可靠嗎?”

單雄信向旁邊一羣人努了下嘴,“聽他們說的,這羣人都是世家子弟。”

他忽然又壓低聲音對秦瓊道:“我還聽說有八成的名額都內定了。”

........

第3章 雙瞳之將第6章 北地天鵝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4章 微服私訪第5章 意外來客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5章 首鼠兩端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4章 各有所學第6章 裴府家宴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3章 建德求和第41章 想走不易第41章 爭鋒相對第93章 待君入甕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章 咬金練箭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0章 宮中毒蛇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2章 北突求援第6章 牽制荊襄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7章 秋風至楊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5章 吞併靈武第75章 條件苛刻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章 中元新夜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2章 啓民提議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3章 引導消費第9章 利益之爭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0章 誰是刺客?第8章 斬斷後路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3章 金精賭彩第7章 世情冷暖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3章 御房進諫第91章 突厥慶功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章 意外相遇第21章 居安思危第29章 再提條件第8章 趁亂突圍第1章 返回太原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8章 百戰之功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9章 太原王氏第69章 道高一丈第38章 吳興沈氏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章 冤家路窄第3章 透露底線第10章 善度聖意第39章 重要情報第49章 蕭家試探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30章 巡視考場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1章 誰威脅誰第8章 分配不公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7章 晉陽疑雲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章 佳夕如夢第21章 雙猛大戰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4章 緊急應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0章 三個條件
第3章 雙瞳之將第6章 北地天鵝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4章 微服私訪第5章 意外來客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5章 首鼠兩端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4章 各有所學第6章 裴府家宴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3章 建德求和第41章 想走不易第41章 爭鋒相對第93章 待君入甕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章 咬金練箭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0章 宮中毒蛇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2章 北突求援第6章 牽制荊襄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7章 秋風至楊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5章 吞併靈武第75章 條件苛刻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章 中元新夜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2章 啓民提議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3章 引導消費第9章 利益之爭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0章 誰是刺客?第8章 斬斷後路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3章 金精賭彩第7章 世情冷暖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3章 御房進諫第91章 突厥慶功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章 意外相遇第21章 居安思危第29章 再提條件第8章 趁亂突圍第1章 返回太原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8章 百戰之功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9章 太原王氏第69章 道高一丈第38章 吳興沈氏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章 冤家路窄第3章 透露底線第10章 善度聖意第39章 重要情報第49章 蕭家試探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30章 巡視考場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1章 誰威脅誰第8章 分配不公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7章 晉陽疑雲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章 佳夕如夢第21章 雙猛大戰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4章 緊急應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0章 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