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緊急情報

李靖告辭退下,大帳只剩下楊元慶一人,他揹着手走到帳門,久久沉思不語,李淵向荊襄進軍,他不可能無動於衷,只是他不想在李靖面前表現出他的憂慮。

他考慮的並不是蕭銑還能保存多少實力,而李淵的戰略意圖的轉變,從弘農郡轉向荊襄,這明顯是打算放棄逐鹿中原,而向南方發展。

應該說李淵很有戰略眼光,中原經過多年匪亂和戰爭,已經人口凋敝,赤野千里,社會遭受重創,要想恢復生機,沒有十年的時間很難辦到。

相反,南方卻得益於楊廣的特別保護,沒有受到太多戰亂影響,而且蕭銑、林士弘、沈法興、李子通等人的實力都較弱,稍微強大一點,便是江淮杜伏威,但也很難是唐軍的對手。

而關隴歷來就是隋軍的主要兵源地,本身府兵強大,加上高麗之戰和揚州之亂,大量士兵逃回關隴,使唐軍擁有極爲優良的兵源。

更重要關隴貴族擁有大量錢糧積蓄,天下財富十分,五分在關隴,正是有他們的全力支持,唐軍才錢糧充足,將士效命。

人、財、物加上民心所向,這纔是歷史上唐軍能夠迅速擊敗各路勢力的根本原因,而絕非是李世民個人的英雄才能

現在因爲有了自己的存在,壓制住了唐軍的發展,他們無法進軍中原,只能轉而向南方發展,雖然不能和歷史上唐朝相比,但實力依然不容小視,自己要想統一天下,最大的敵人還是唐朝。

如果李淵真得到南方,必將使唐朝實力得到極大提升,對自己將十分不利,這讓楊元慶感到憂心忡忡。

楊元慶又想到了自己,其實他心裡很清楚,雖然他幾次擊敗唐朝。那是因爲有豐州打下的底子。

如果加上豐州的關北六郡的兵力,他的總兵力也不到二十萬,另外幽州降軍還在太原整編,沒有正式成軍。

兵不在多而在精。這一直是他奉行的原則,儘管如此,他還是擁有了近二十萬大軍,如果不是因爲豐州這幾年積累下大量的糧食,僅僅靠河東和豐州兩地,根本承受不起這麼大的軍隊負擔。

除非是他也走上劉武周、魏刀兒的道路,竭澤而漁。那他就休想戰勝唐朝,最後只能走向覆滅的道路。

二十萬大軍中,他真正的精銳之軍只有八萬左右,其餘都是劉武周和宋金剛的降軍,以及部分新募之軍,整編不過半年,要想讓他們也成爲豐州精銳,尚須訓練和實戰磨練。

他雖然有八萬精銳之兵。但這只是一時之強,他的實力其實並不雄厚,更重要河北是易攻而難治之地。需要消耗他大量的精力。

這次對付竇建德三十萬軍隊,隋軍動用了十四萬大軍,其實如果僅僅從戰爭而言,他的八萬精銳就足以擊敗竇建德的三十萬大軍。

但八萬精兵卻無法控制河北,竇建德的軍隊本身就是由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勢力積聚而成,一旦竇建德兵敗,河北各地或許就會出現無數個小割據勢力,那就會徹底毀了本已是千瘡百孔的河北社會。

歷史上安史之亂就是這樣的後果,朝廷無力控制河北,導致安祿山和史思明死後。他的部將紛紛自立,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河北是六鎮邊軍後裔的聚集之地,民風彪悍,難以管束,加上民間藏有不少北齊遺臣,心不服隋朝。遠不像河東那樣易於治理,這個隱患楊元慶不得不考慮。

儘管河北治理艱難,他還是要打河北,不取燕趙之地,僅憑三晉,何以爭天下?當年曹操也是先取河北,以絕後背之患。

“稟報總管,斥候有緊急情報!”

稟報聲打斷了楊元慶的思路,他的思緒又回到了眼前,點點道:“命他進來稟報!”

片刻,一名斥候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稟報:“啓稟總管,卑職是斥候二團旅帥張鞠,負責漳南縣一帶的情報收集,現發現一個緊急情報。”

“什麼情報?”

“卑職率弟兄們在漳南縣發現一支船隊開出,大約有一百多條船,滿載物資,船上有軍隊護送,上面有油布遮蓋,具體不知是什麼東西,但卑職在船隻經過的河面上發現了異常。”

斥候向身後看了一眼,一名親兵上前將一隻陶罐放在桌上,斥候稟報道:“這是卑職從船後河中收集的一點河水,上面漂浮着一層黑色油脂,好像是火油。”

“火油?”

楊元慶一怔,他向罐中看了一眼,似乎表面飄着一層油亮亮的東西,他伸出手指在罐中撈了一下,手指上沾了一層黑色油膩之物,他湊到眼前細看,又聞了聞,果然是火油。

這讓楊元慶倒吸一口氣冷氣,竇建德從哪裡搞到的火油?難道是唐朝支援他們?他只知道唐朝曾經支援過羅藝,被自己攔截住了。

但不管是不是唐朝的支援,至少竇建德已經擁有了火油,他立刻追問:“現在船隊到哪裡了?”

“卑職用三匹戰馬疾奔,一天一夜趕到大營,但船速並不快,卑職估計船隊應該還不到東光縣。”

從漳南縣到樂壽縣大約有三百五十里的航程,按斥候的描述,應該還有兩百五十里左右,楊元慶又問:“有多少軍隊護衛?”

“回稟總管,每艘船上大約二十人,護衛有兩千餘人。”

楊元慶沉思片刻,立刻令道:“速去找裴行儼將軍來見我!”

片刻,裴行儼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末將裴行儼參見總管!”

“裴將軍,斥候發現一支船隊從漳南縣出發,正向樂壽縣方向駛來,船上有兩千餘駐兵,我懷疑船上運有大量火油,我給你三千騎兵,你務必給我毀了這支船隊。”

“末將遵命!”

楊元慶又對斥候道:“你可帶裴將軍找到這支船隊,事情成功,我會有重賞。”

斥候旅帥大喜,行一禮,帶着裴行儼出帳去了,楊元慶站在沙盤前,注視着永濟河,不由自言自語,“竇建德的火油到底是從哪裡得來?”

。。。。。。。。

竇建德的都城在樂壽縣,但家鄉漳南縣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根基老巢,他在漳南縣有駐軍三萬,大量的物資都儲藏在那裡。

從漳南縣到樂壽縣原本沒有直接的水道相通,一般走永濟渠水運到弓高縣,再轉爲陸路運輸,費時費力。

但在去年年初,竇建德下令挖掘了一條從弓高縣到樂壽縣的運河,雖然不能和永濟渠相比,但也可以行使五百石的中型船隻,使水運交通變得十分便利。

天還沒有大亮,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在永濟渠西岸的官道上一路疾奔,樂壽縣到漳南縣一帶是竇建德的統治中心,人口情況要比別的郡縣好一點。

遠處的平原上不時可以看見一座座村莊,白色的炊煙在村莊上空嫋嫋升起,大片的麥田裡長滿了綠油油的麥苗,不斷可以看見在田地裡忙碌的農人,他們驚訝地擡起頭,望着這支隋軍從他們面前風馳電掣般飛馳而過。

裴行儼率領的三千騎兵是從昨天下午出發,每名騎兵配雙馬,經過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的奔馳,他們已奔出了近兩百里。

裴行儼見人馬皆已疲憊不堪,他向四周打量一圈,發現一里外有一片茂密的樹林,便馬鞭一指令道:“去樹林休息一個時辰!”

騎兵們離開了官道,奔上一片原野,向樹林奔去,片刻,三千騎兵便衝到樹林旁,士兵們紛紛下馬,很多士兵都累得倒在地上,戰馬也累得直打響鼻。

士兵們還是強打精神,給戰馬喂清水和草料,裴行儼一邊喝水,一邊慢慢吃着乾糧,斥候張鞠告訴他,船隊應該就在附近了,裴行儼便決定在這裡等待先行斥候的消息。

大約只休息了半個時辰,幾名騎兵從南方疾奔而至,他們看見了在樹林中休息的隋軍,調轉馬頭向這邊衝來。

爲首斥候正是蕭延年,他是半個月前調到裴行儼手下,出任斥候旅帥,頗受裴行儼器重,蕭延年翻身下馬,一路小跑來到裴行儼身邊,單膝跪下稟報:“啓稟將軍,夏軍船隊已在二十里外。”

裴行儼大喜,立刻站起身令道:“命令所有士兵,立刻進樹林躲避”

士兵們紛紛站起身,牽馬躲進了樹林,樹林佔地百餘畝,足以隱藏他們三千人馬。

。。。。。。。。

約十餘里外,一隊由一百二十艘三百石平底拖船組成船隊正向北緩緩駛來,現在他們的位置在東光線以北十里處,在東光線剛剛換了縴夫。

由於船隊是逆流而行,本身沒有動力,就需要靠縴夫拉動,兩岸有數百名縴夫拉動船隊緩緩而行,這支船隊是竇建德的軍資運輸隊,主要負責在漳南縣和樂壽縣之間運送物資。

這次他們運送大量的重要軍品,其中就包括兩千桶火油,這些火油倒不是李淵送給竇建德,而是李密送來的物資。

李密在東郡濮陽縣一帶也發現了火油井,獲得不少火油,爲了支持竇建德和隋軍作戰,他不久前派船送來兩千桶火油。

這時船上的士兵已經看見了遠處的一片茂密樹林。

。。。。。。。。。。

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3章 城中暗流第36章 各有選擇第68章 突襲漳南第5章 略助風勢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20章 毒心李淵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6章 大魚落網第27章 線娘夜奔第5章 元家造反第23章 都市賣豹第35章 夜訪封宅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7章 南郡出事第5章 初到幽州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4章 戰爭索賠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7章 雄信之災第48章 唐朝密使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8章 欲迎還拒第41章 意外情況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8章 斬斷後路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章 灞橋秋色第5章 深藏不露第19章 去功贖罪第47章 獨孤家將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章 兩猛相鬥第11章 花開花落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5章 爭奪人口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章 初使西域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3章 官場暗鬥第78章 攻而不克第7章 賀若之怒第20章 緊急受命第5章 公主請客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4章 得罪小人第50章 心結難解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9章 心理之戰第8章 欲速不達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2章 先鋒玄霸第26章 嚴厲警告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4章 草原天鵝第9章 一名小兵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9章 南下清河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章 酒棚小遇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章 意外收穫第15章 黑夜突破第40章 權貴施壓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5章 狡雄世充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56章 王妃煩惱第26章 另有深意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17章 兩強對陣第7章 秋風至楊第22章 蕭後來臨第56章 遲到樑使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2章 兵部調令
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3章 城中暗流第36章 各有選擇第68章 突襲漳南第5章 略助風勢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20章 毒心李淵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6章 大魚落網第27章 線娘夜奔第5章 元家造反第23章 都市賣豹第35章 夜訪封宅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7章 南郡出事第5章 初到幽州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4章 戰爭索賠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7章 雄信之災第48章 唐朝密使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8章 欲迎還拒第41章 意外情況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8章 斬斷後路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章 灞橋秋色第5章 深藏不露第19章 去功贖罪第47章 獨孤家將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章 兩猛相鬥第11章 花開花落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5章 爭奪人口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章 初使西域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3章 官場暗鬥第78章 攻而不克第7章 賀若之怒第20章 緊急受命第5章 公主請客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4章 得罪小人第50章 心結難解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9章 心理之戰第8章 欲速不達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2章 先鋒玄霸第26章 嚴厲警告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4章 草原天鵝第9章 一名小兵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9章 南下清河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章 酒棚小遇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章 意外收穫第15章 黑夜突破第40章 權貴施壓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5章 狡雄世充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56章 王妃煩惱第26章 另有深意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17章 兩強對陣第7章 秋風至楊第22章 蕭後來臨第56章 遲到樑使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2章 兵部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