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母教子

房間裡,楊巍被夾板固定在牀榻上,一動不能動,心中充滿了沮喪,他心裡也明白,自己這趟遼東立功的機會算是報銷了,他更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爲殘廢,從軍之路從此完蛋。

整整一個時辰,他盯着屋頂一句話不說,這時,房門開了,楊元慶走了進來,楊巍的淚水不爭氣地涌出,他竟無法擦拭。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樣糟!”

楊元慶坐在他身旁,替他將臉上的淚水擦去,笑道:“師傅說你這不是碎裂骨折,只是比較嚴重的脫臼,傷了經脈,休養幾個月,讓經脈慢慢恢復就行了。”

“可是.....我的武藝,我還能用錘嗎?”

“應該沒有問題,我師傅不會輕易答應什麼,既然他說能幫你治好,那就肯定沒有問題,你就安心留下。”

楊元慶忍不住又笑道:“要不要我讓師傅派人去把你的阿茉接來?讓她照顧你。”

楊巍臉上露出了扭捏的神態,其實他做夢都想阿茉能在他身邊,只是他不好意思開口。

“那個....太麻煩你師傅了吧!”

楊元慶呵呵笑了起來,“你自己願意就好,我去安排,你安心住下,楊太守向我保證了,他會好好照顧好你。”

說到這,楊元慶又低下頭,在他耳邊低聲道:“這也是一個機會,有時間多向我師傅討教一下武藝,他認爲是羅士信魯莽,對你很歉疚。”

楊巍心動了,連忙點點頭,“我知道!”

這時兩名接骨的醫生走進房間,他們要給楊巍換藥了,藥是張須陀親手配製,楊元慶又吩咐幾句,便出去了。

走到院子裡,楊元慶遺憾地嘆了口氣,楊巍意外受傷,使他身邊又少了一員悍將。

“元慶!”

旁邊有人叫他,楊元慶一回頭,見是程咬金,他連忙走上前問道:“勸服秦瓊了嗎?”

今天下午楊元慶見到了秦瓊,邀請他去遼東建功立業,秦瓊雖然很想去,但他母親這段時間身體不太好,他放不下母親,便婉拒了,楊元慶不甘心,他還想再勸秦瓊,程咬金卻說他有辦法。

程咬金狡黠一笑,“我沒有去找秦大哥,我去找他老孃,我告訴她,秦瓊戀家,你放心吧!秦瓊今晚肯定得捱揍,然後他就會乖乖答應。”

楊元慶笑了起來,“想不到你外表看似粗魯,心眼卻不少。”

“那是!”

程咬金得意洋洋道:“我老程好歹也讀過幾年書,熟知三十六計,這叫什麼來着,鍋底抽柴!”

......

“孽障,跪下!”

秦瓊府內,秦母滿臉怒火,恨恨地盯着這個戀家不爭氣的兒子,秦瓊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又不敢不從,只得在母親面前跪下。

秦母回頭對兒媳柳氏道:“去把家法拿來,今天我要親自教訓這個逆子!”

柳氏慌忙道:“母親,要打秦郎,至少要讓他明白,爲什麼打他啊!”

“你去把家法拿來,我打完再說。”

柳氏無奈,只得進裡屋取來一根用棗木做的紅黑殺威棍,這是秦瓊父親留下的警誡,兒子不成器,可用此棍杖之。

秦母拄着殺威棍,被兒媳扶着,顫顫巍巍來到秦瓊面前,秦瓊萬般無奈,只得把背挺起,讓母親責打,秦母從小把秦瓊打大,早已嫺熟無比,掄起殺威棍就是一棒向後背打下,嘴裡還罵他:“你這個不孝子,既然你想逼死母親,今晚打了你,夜裡我就上吊去。”

秦瓊嚇得魂不附體,抱着母親的腳大哭起來,“母親,你別這樣說,讓兒子心如刀絞啊!”

秦母打了他五棍,已累得氣喘吁吁,又被兒媳扶坐下,她指着秦瓊怒斥道:“今天丑牛兒告訴我,楊元慶邀請你去遼東爲國效力,你竟然拒絕了,還拿我來做藉口,你說,有沒有這回事?”

“母親,是有這回事,母親近來身體不好,兒子要照顧母親,所以不想去。”

“我怎麼會生下你這個忘恩負義,不忠不孝之子啊!”

秦母恨得直敲殺威棍,痛心疾首道:“楊元慶在京城救你一命,你報答人家了嗎?人家邀請你,就是請你幫忙,你居然拒絕了,你不義!這是國之大事,你食君祿,當報君恩,你還是拒絕,你這就是不忠,若你因爲我而不能爲國盡忠,那我只好一死了之,不連累你,你分明是想逼死母親,你就是不孝,你不忠不孝,忘恩負義,你對得起你死去的父親嗎?”

秦母越說越氣,老淚縱橫,秦瓊伏在地上,也忍不住潸然淚下,他妻子柳氏擦了擦眼角淚水道:“秦郎,你就去吧!母親我會照顧好。”

秦瓊萬般無奈,只得給母親重重磕了三個頭,“母親大人,孩兒去就是了。”

秦母見兒子答應了,忍不住要破涕爲笑,但依然虎着臉道:“別這樣萬般不情願,那楊元慶也是名滿天下的英雄,跟着他是你的造化,這次若不立下功勞,我不准你回家。”

........

次日一早,楊元慶率領衆人向北出發,一路上,裴行儼不停遺憾地嘆息,楊元慶瞥了他一眼笑道:“還在想着那小子嗎?”

裴行儼一心想把羅士信帶上,但楊元慶卻不同意,認爲羅士信太小,張須陀也不是很贊成,所以儘管羅士信再三央求想去,楊元慶只是不答應。

“將軍,楊巍受傷,羅士信正好可以頂他的位置,那小子很勇猛,不讓他去可惜了。

“他太小了,才十二歲,哪有十二歲孩子從軍的?”

衆人都笑了起來,裴行儼忍住笑道:“可是將軍,你自己不就十歲從軍嗎?”

楊元慶哈哈一笑,“當年我其實是被祖父逼着去了,我自己纔不想去呢!”

裴行儼見楊元慶確實不想帶羅士信,只得遺憾地長長嘆了口氣。

衆人一路疾速北上,當天下午,他們便來到了黃河邊,準備渡黃河,這裡是祝阿縣境內,衆人走上一座丘陵,翻過丘陵再走三裡便是黃河渡口,丘陵上樹木茂密,衆人從樹林裡穿過,只覺陰氣森森,程咬金自言自語,“這個地方可是打劫的好去處,咱們可別遇到劫道的響馬?”

他話音剛落,前面樹上忽地跳下一人,大槍一擺,高聲喝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衆人轟地大笑起來,只見前面站着的劫匪,正是羅士信,他撓撓頭,向楊元慶眨眨眼笑道:“師兄,我想去幽州,咱們順道搭個伴!”

楊元慶拿他無可奈何,只得一指旁邊的一匹空馬,“會騎馬就去,不會騎,那你只能去幽州。”

羅士信歡喜若狂,把鐵槍往地上一插,一個跟斗翻上了馬,輕功着實了得,但他方向感卻很差,竟是面朝背後,惹來衆人一陣大笑,他卻重重一拍馬屁股,得意洋洋道:“你們哪裡知道,這樣拍師兄的馬屁方便!”

.......

衆人一路北上,晝行夜宿,在八月下旬出了幽州,開始進入漠南草原,茫茫無邊的草原,一羣羣膘肥體壯的馬兒在草原上奔馳,牛羊在河邊安靜地吃草,突厥牧民們開始忙碌地準備過冬,遼闊的塞外風光讓從未見過草原的程咬金、裴行儼、秦瓊和羅士信四人大開眼界,他們加快了速度,跟着楊元慶在草原上盡情馳騁,向遙遠的額根河奔去。

十餘天后,衆人漸漸接近了額根河畔的突厥牙帳,而一路有說有笑的楊元慶此時也沉默下來。

這天中午,衆人在一條小河邊停駐下來,戰馬在河邊喝水遲早,裴行儼和羅士信跟着幾名鐵衛獵回了幾頭黃羊,大家點燃篝火,開始洗剝黃羊烤肉備餐。

楊元慶坐在河邊一塊大石上,嘴裡嚼着草根,若有所思地注視着遠方的一片森林。

Wшw• ttκā n• ¢ ○

“元慶,是不是有什麼異常情況?”

秦瓊走到了楊元慶身邊,他心細如髮,兩天前就發現楊元慶變得沉默了,他心中有些不安起來,楊元慶是首領,如果他發現有什麼異常,必然是大事。

“其實沒有什麼異常,是我想到一些往事。”

楊元慶笑了笑,一指遠處的森林道:“看見那片森林了嗎?兩年前,我曾在那片森林邊上射殺了啓民可汗的軍師,一個史國人,不知我和啓民可汗再見面,我們會不會還留有當時的尷尬?”

楊元慶便將兩年前之事,簡單告訴了秦瓊,秦瓊這才知道兩年前還有這麼一場驚心動魄的往事,他沉吟一下笑道:“我覺得不會,他畢竟是突厥可汗,若連這點臉皮都沒有,他做不了可汗,我估計他會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熱情接待我們。”

楊元慶笑了起來,“你說得不錯,我太瞭解染干此人,虛僞之極,一邊和我稱兄道弟,一邊卻要殺我,當年若不是我,他就死在哈利湖畔,可他卻一點不記恩,叔寶,你要記住,不管是突厥人,還是契丹人,他們信奉的都是狼,你越是對他們仁義,越是恩待他們,他們越覺得你好欺,對付狼,只有一個辦法,只有把他們殺怕了,他們纔會真正的怕你、服你。”

秦瓊默默地點了點頭,楊元慶的話具有強大的自信,令他信服,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大喊道:“將軍,有騎兵來了。”

楊元慶站起身,只見數裡外,一支數百人的草原騎兵正向這邊疾速奔來,風馳電掣,勢如奔雷。

........

第8章 斬斷後路第4章 利益之誘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1章 花開花落第19章 去功贖罪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3章 拜彌勒教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8章 李淵出事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章 王府夜話第8章 暗鬥不息第27章 元家之慾第9章 我想學武第17章 爭奪鐵礦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6章 初戰王薄第50章 局勢漸變第56章 下婿催妝第6章 北地天鵝第5章 動之以情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6章 一劍之情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6章 三股勢力第8章 暗鬥不息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6章 以毒攻毒第5章 公主請客第33章 猛將須陀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章 如期而至第9章 利益之爭第29章 危機漸至第42章 步步緊逼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1章 屈突中計第89章 胡馬煙塵第80章 長孫之策第52章 南遷定襄第35章 隔牆有耳第5章 兩個使者第30章 西路隋軍第69章 殺機四伏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章 入伍斥候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5章 狹路相逢第62章 雞肋之城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3章 御房進諫第65章 北市買珠第9章 臨危下船第5章 敏秋心事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4章 公主壽宴第4章 緊鑼部署第17章 爭奪鐵礦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15章 遭遇之戰第11章 家廟夜審第46章 落井下石第42章 是功是過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2章 兵部調令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9章 勢力擴張第79章 退讓一步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
第8章 斬斷後路第4章 利益之誘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1章 花開花落第19章 去功贖罪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3章 拜彌勒教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8章 李淵出事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章 王府夜話第8章 暗鬥不息第27章 元家之慾第9章 我想學武第17章 爭奪鐵礦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6章 初戰王薄第50章 局勢漸變第56章 下婿催妝第6章 北地天鵝第5章 動之以情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6章 一劍之情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6章 三股勢力第8章 暗鬥不息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6章 以毒攻毒第5章 公主請客第33章 猛將須陀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章 如期而至第9章 利益之爭第29章 危機漸至第42章 步步緊逼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1章 屈突中計第89章 胡馬煙塵第80章 長孫之策第52章 南遷定襄第35章 隔牆有耳第5章 兩個使者第30章 西路隋軍第69章 殺機四伏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章 入伍斥候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5章 狹路相逢第62章 雞肋之城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3章 御房進諫第65章 北市買珠第9章 臨危下船第5章 敏秋心事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4章 公主壽宴第4章 緊鑼部署第17章 爭奪鐵礦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15章 遭遇之戰第11章 家廟夜審第46章 落井下石第42章 是功是過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2章 兵部調令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9章 勢力擴張第79章 退讓一步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