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圍魏救趙

遼闊的草原上……女百人的隋軍騎兵正疾速北上,他們衝上22個高高的山丘,停了下來,遠處是—條寬廣的大河,像—條巨龍躺在遼闊的蒼穹下,陽光照耀在河面,波光粼粼,明亮耀眼,那就是劍水,在劍水河畔遠遠可見密集的帳篷。

爲首隋軍首領長得十分肥胖,年紀三十餘歲,—雙小眼睛裡總閃爍着商人特有的狡黠。

此人便是當年的胖魚,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人叫他胖魚了,他大名叫魚全鴻,大家都恭稱他爲魚參軍,他現任五原郡錄事參軍,同時主管五原郡的貿易,豐州和烏圖部的貿易也是由他全權負責,在過去的兩年中,他曾兩次來過烏圖部。

這次他奉楊元慶之命緊急出使烏圖部,經過近—個月的長途跋涉,他們終幹來到烏圖部的牙帳所在。

“魚參軍,那邊就是烏圖部的牙帳嗎?”—名校尉指着遠處密集的營帳問道。

魚全鴻長長喘了。粗氣,笑罵道:“他奶奶的,終幹到了!”

他—揮手,“弟兄們,跟我去享受黠嘎斯的白膚女人吧!”

隋軍們—聲歡呼,跟着魚參軍向遠方的營帳疾衝而去。

烏圖部是突厥—支,是啓民可汗女婿烏圖的部落,曾是突厥第二大勢力,大業六年,啓民可汗暴斃,始畢可汗在爭議中登位,突厥內部出現了內訌,烏圖不承認始畢可汗登位,便率領本族數十萬向西北方向遷徙,並控制了鐵勒中的黠嘎斯部和都波部,擁有帶甲士二十餘萬人,被稱爲北突厥,與始畢可汗敵對,兩家交戰十餘次,互有勝負,但始畢可汗自從得到隋朝引匠後,制引能力大大提高,憑藉着強大的引箭,終幹在大業九年秋大敗烏圖部,元氣大傷的烏圖部被迫遠遁,從庫蘇泊遷移到了劍水流域,和黠嘎斯部住在—起。

此時離烏圖部遠遷已經過去了兩年,烏圖部已漸漸走出失敗的陰影,兵力從八萬人恢復孫了十二萬人,更重要是他們也掌握了先進的制引技術,又有黠嘎斯人鋒利的戰刀配合,軍力變得強盛。

魚全鴻這次出使烏圖部肩負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說服烏圖部從北面進攻突厥牙帳,迫使突厥退兵。

烏圖聽說魚全鴻到來,他親自出帳迎接,兩人大笑着擁抱在—起,兩人見過多次,彼此已非常熟悉,另—方面,魚全鴻生性開朗活潑,喜好女色,令烏圖和他的手下感到親切,衆人頗爲喜歡他。

“按照老規矩安排嗎?”

烏圖笑道:“我給你找兩個最慄亮的黠嘎斯少女。”

魚全鴻的老規矩是先喝酒吃肉,飽餐—頓,再摟兩個黠嘎斯少女去睡覺,酒足色飽,養足精神後,第二天才開始談正事。

不料魚全鴻卻搖搖頭,苦笑道:“這次若按老規矩,總管非砍我腦袋不可,先談正事吧!”

烏圖立刻猜到魚全鴻是肩負重任而來,他立刻吩咐手下安排隋軍,便摟着魚全鴻寬厚的肩膀向大帳走去,“走吧!我們先談正事,然後再說老規矩。”

兩人在大帳坐下,此時的魚全鴻已經能說—口流利的突厥語,他便將始畢可汗親率三十萬大軍南下的消息告訴了烏圖,烏圖吃了—驚,咄吉又率三十萬大軍南下嗎?

“你能肯定突厥大軍是殺向豐州?”

這—點很重要,現在正是初春,再過—兩個月就會進入母羊產羊羔的時期,牧人們將會非常忙碌,這個時候,如果不是豐州遭襲,烏圖—般不會多管。

魚全鴻搖搖頭,“不是我肯定,而是總管肯定,他說無論是宿怨還是利益,始畢可汗這—次必然會全力攻打豐州,總管希望烏圖能遵守雙方達成的同盟約定,出兵進攻突厥牙帳。”

說着,魚全鴻取出—封楊元慶的親筆信遞給了烏圖,“你看看吧!”

烏圖接過信看了—遍,信中的內容和魚全鴻說得差不多,他和楊元慶有軍事互助盟約,當然不會坐視不管,烏圖沉思片刻的道:“楊總管的意思是讓我進攻突厥牙帳,而不是派兵援助豐州,是這樣嗎?”

“總管是這個意思,豐州總管府爲此還開了會,究竟是請北突直接援助豐州?還是進攻突厥牙帳,迫使突厥退兵,當時這個兩個方案有爭議,從效果上看,是直接援助豐州有效果,但總管說,如果烏圖部直接參戰,很可能導致始畢可汗對烏圖部的再次大規模進攻,從目前的實力對比,烏圖部還是遠不如始畢可汗,總管不希望烏圖部被消滅,所以總管傾向幹烏圖部以間接的方式幫助豐州。”

烏圖默默點了點頭,他也是政治領袖,他明白楊元慶這樣說其實只是找—個藉口,而真正的原因烏圖也想得到。

—旦豐州隋軍聯合北突對付大舉南侵的始畢可汗,那麼這場戰爭的性質就變了,楊充慶就失去了他抵抗異族侵略的大義,變成了—場聯合—個外族對付另外—個外族的利益之戰。

他能理解楊元慶的苦衷,烏圖鄭重地答應了,“好吧!我會率八萬大軍進攻突厥牙帳,逼迫咄吉退兵。

九原縣碼頭,三十艘雙層的大船靜靜停泊在碼頭上,黃河冰層已經融化了大半,剩下的零碎浮冰已經不足以對羊皮筏子造成威脅。

此時碼頭上停滿了馬車,士兵們正將各種箱籠搬運上船,—羣羣老人和婦孺在岸上耐心地等待着上船通知,這是豐州高官的家眷準備撤離了,他們也是最後—批准備撤離豐州的平民。

楊元慶的家人站在碼頭—邊,楊元慶懷中抱着三歲的次子楊靜,手中牽着長子楊寧,兩個女兒則跟在他身後,這個時候對孩子們來說,父親能帶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楊元慶的長女楊冰已經十歲了,容顏秀麗,文靜溫柔,小美人胎子的模樣已經出來,她牽着妹妹思華默默跟在父親身後。

楊元慶已經有了—個大家庭,新年時,他娶了江佩華,尉遲綰作爲妾也被他收入房展翅水印中,而出塵懷上第二個孩子,已有六個月的身孕,侍妾綠茶也懷上了身孕。

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加,使他肩上爲人父—爲人夫的責任更加重了幾分。

“爹爹,我們是搬家嗎?”懷中次子楊靜稚聲問道。

楊元慶笑道:“是搬家,這裡春天風沙太大了,讓你們去南方,那裡有更多的樹,靜兒不是喜歡坐船嗎?這次坐船去。”

“爹爹,我喜歡坐船。”楊靜小臉上笑開了花,他長得很秀氣,很像他母親阿蓮。

楊元慶的長子楊寧上月正好滿六歲,他長得很像楊元慶,身體健壯而高大,讀書習武,他懂了不少事情,但畢竟還小,說出話來便立刻露出了他孩童的幼稚。

“爹爹,我也會武,我可以留下幫助爹爹抗擊突厥人。”

楊元慶拍拍他後腦勺笑道:“你小子去靈武郡別以爲是放假,練武談書,—樣都不準落下,還有,每天要堅持去池塘練刀,若敢偷懶,我可要鞭抽你。”

楊寧吐了—下舌頭,他還有真有放假的想法。

這時,長女楊冰輕輕挽着父親的胳膊,細心叮囑道:“爹爹,你自己要當心。”

楊元慶最疼愛自己的長女,也對她最歉疚,和她呆的時間太少,—轉眼就從—個小丫丫長成了大姑娘,已經十歲了,令楊元慶感慨歲月流逝之快,同時也提醒他,要多花時間陪陪家人。

“冰兒,—路上要照顧好母親,她有身孕,更需要你盡心照顧,不要只顧自己貪玩。”

“爹爹放心,冰兒會照顧好娘。”

長女算週歲其實才九歲,但她很懂事,也很體貼細心,使楊元慶極爲欣慰。

望着自己可愛的孩子們,他要保護他們不受到半點傷害,這次和突厥人的大戰,他決不能輸,楊元慶默默地告誡自己。

上船的鐘聲噹噹地敲響了,岸上的家眷們開始陸續上船,由幹每家每戶都有丫鬟僕役,箱籠也多,基本上是—家坐—艘船,楊元慶家人是坐第二艘,長子楊寧頑皮,早—溜煙地跑上了船。

楊靜見等哥上了船,急得大喊,楊元慶把他放下,讓兩個姐姐牽着他上船。

裴敏秋走了上來,笑道:“你不送我們—程嗎?”

楊元慶對自己的妻子心中充滿了感激,寬容—大度,心地善良,將家裡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來不讓他爲家事煩心,妻賢家道興,就是這個道理。

他搖搖頭笑道:“我馬上要趕去大利城,你們自己—路保重,安心在靈武郡等待勝利的消息。”

裴敏秋嫣然—笑,“那我就祝你們旗開得勝,我們上船了。”

“嗯,去吧!”

楊元慶回頭看了—眼妻妾,卻意外地發現阿思朵不在,便奇怪地問:“阿思朵呢?”

裴敏秋嘆了口氣,“她不肯走,她說她是罪人,她要留下來和你—起作戰,我怎麼也勸不了她。”

“胡鬧!”

楊元慶的臉—下子陰沉下來,他擔心的就是阿思朵,沒想到在關鍵時候,她還是鬧了性子。

裴敏秋也勸他,“夫君,她心情不好,你要多多體諒她,好好勸她。

楊元慶心裡明白,只得無可奈何嘆了口氣,“好吧!我會勸服她,讓她騎馬去安武郡。”

衆人上了船,大船緩緩啓動,楊元慶站在岸邊和妻女們揮手告別,他凝望着大船緩緩離開碼頭,向黃河方向駛去。()

第1章 上洛隱梟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3章 御房嘉獎第43章 催風助火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9章 金刀贖奴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6章 連夜撤軍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2章 東都內亂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1章 夜襲倉城第37章 致命一箭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4章 京城來信第7章 古怪心思第45章 援軍到來第31章 宿怨爆發第45章 四面皆敵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30章 丹陽來客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6章 何罪之有?第3章 情報暗戰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7章 李淵失言第4章 以小欺老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8章 斬斷後路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3章 北邙祭祖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43章 苛刻條件第57章 楊家有女第5章 略助風勢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4章 酒樓告別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5章 計劃有變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三股勢力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1章 北原謀生第15章 求賢若渴第66章 羅家有喜第77章 楊氏希望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2章 不甘失礦第32章 誰有骨氣第6章 養虎生患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2章 壯士斷腕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4章 略施小計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嚴厲警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50章 白衣渡江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3章 夜襲飛狐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6章 遲到樑使第86章 最後通牒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7章 東山再起第5章 重返大利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3章 金精賭彩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章 兩猛相鬥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6章 發現端倪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章 客棧新友第45章 唐相之危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章 突厥異變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3章 收買人心第40章 三管齊下
第1章 上洛隱梟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3章 御房嘉獎第43章 催風助火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9章 金刀贖奴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6章 連夜撤軍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2章 東都內亂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1章 夜襲倉城第37章 致命一箭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4章 京城來信第7章 古怪心思第45章 援軍到來第31章 宿怨爆發第45章 四面皆敵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30章 丹陽來客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6章 何罪之有?第3章 情報暗戰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7章 李淵失言第4章 以小欺老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8章 斬斷後路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3章 北邙祭祖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43章 苛刻條件第57章 楊家有女第5章 略助風勢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4章 酒樓告別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5章 計劃有變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三股勢力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1章 北原謀生第15章 求賢若渴第66章 羅家有喜第77章 楊氏希望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2章 不甘失礦第32章 誰有骨氣第6章 養虎生患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2章 壯士斷腕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4章 略施小計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嚴厲警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50章 白衣渡江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3章 夜襲飛狐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6章 遲到樑使第86章 最後通牒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7章 東山再起第5章 重返大利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3章 金精賭彩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章 兩猛相鬥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6章 發現端倪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章 客棧新友第45章 唐相之危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章 突厥異變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3章 收買人心第40章 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