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銀甲小將

楊元慶快步走進大堂,對魚俱羅單膝跪下行禮,“末將楊元慶,參見魚總管!”

魚俱羅既是楊元慶的頂頭上司,又是楊元慶的半個師傅,這些年,他們一起在邊塞作戰,結下深厚的感情,若不是長孫晟在,他會給楊元慶一拳,笑罵他野到哪裡去了,連家都不顧。

但長孫晟在,魚俱羅平時的嬉笑怒罵也沒有了,恢復了上司的嚴肅,他便點點頭道:“楊將軍,長孫將軍可給你帶來好消息了。”

長孫晟呵呵一笑,“兩個好消息,第一個好消息,朝廷已經批准你們的請求,將大利城擴建爲大利縣。”

楊元慶大喜,這其實是他的請求,從前年開始,延州一帶連續大旱,不少民衆逃到豐州謀生,大利城的人口從三百餘戶猛增到七百餘戶,這樣城內管理就有吃力了,他便建議魚俱羅索性向朝廷將大利城申請爲縣,這樣既可以擴大城池,也可以讓朝廷派縣官來管理,魚俱羅在去年十月便向朝廷提出正式申請,沒想到時隔近半年才批下來。

他又急問道:“那城牆我想修到五丈高,是否可行?”

這也是楊元慶所關心的,突厥人已經學會打造攻城器械,三丈高的城牆就有點吃力,他便想修到五丈,可京城城牆也才三丈高,他擔心朝廷不準。

長孫晟沉吟一下道:“軍事設施不同民城,不要考慮僭越問題,要因地制宜,這個聖上前幾年也說起過,戍城要修建得高大結實,京城城高三丈,咱們修五丈應該沒有問題,這個就不用向朝廷稟報。”

魚俱羅還有有點擔心,他眉頭不由一皺,“如果升爲縣城就不一樣了,我就擔心朝廷那些言官彈劾。”

“這個不用擔心,上次太子不是親口答應過嗎?反正太子遲早登基,他金口玉言答應過的事情,沒有誰敢彈劾。”

魚俱羅點點頭,太子在四年前確實有過指示,應該問題不大,便放下此事,他又想起了最近聽到的一些消息,說獨孤皇后去世後,聖上沒有了約束,開始沉溺於酒色,尤其喜好女色,不知節制,短短兩三年時間,身體便垮掉了,他低聲問:“聽說聖上的情況不是很好?”

長孫晟搖了搖頭,“是非常不好,已經有術士勸聖上不要去仁壽宮,但聖上不聽,我來時聽說已經病倒。”

長孫晟嘆了一口氣,又強顏笑道:“算了,不說這個,再說另一個好消息,這次我來,還給你們帶來兩千罈好酒和一千擔茶葉,這應該是好消息吧!”

楊元慶和魚俱羅對望一眼,眼中都露出驚喜之色,他們早喝膩了馬奶酒,就期盼能喝到中原的米酒或者果酒,還有就是茶葉,天天吃肉食,沒有茶葉解膩,這個日子實在難熬。

WWW ★т tκa n ★¢O

楊元慶和魚俱羅同時伸出手,楊元慶是伸出三個指頭,‘至少給我們三成!’

魚俱羅則伸出兩根指頭,搖搖頭道:‘還有別的城池,大利城最多給兩成!’

長孫晟見兩人在討價還價,忍不住大笑起來,旁邊的銀甲少年也忍不住笑了,楊元慶看了他一眼,便笑問長孫晟:“這位是?”

長孫晟拍拍額頭,歉然道:“看我糊塗了,忘記給你介紹。”

他指着少年對元慶笑道:“這位是李靖的徒弟,一心想來邊塞遊歷,李靖便將他塞給我,這次便順便帶他來,他姓蘇,名烈,雍州始平縣人,元慶,他比你好像還小一歲。”

楊元慶點了點頭,原來此人就是蘇定方,楊元慶從小在隋朝長大,對隋朝的歷史名人早有了免疫力,蘇定方儘管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但在楊元慶眼中,已經不算什麼了。

“原來是蘇賢弟,小小年紀居然有興致來邊塞遊歷,很有志氣嘛!”

蘇烈是雍州豪族蘇邕之子,和李靖有一點轉彎抹角的親戚關係,五歲時被李靖發現他是一個練武天才,便開始教他築基練武,練武近十年,也突破了滯固期,成爲一名少年勇猛武士。

他從十二歲開始前往大隋各地遊歷,去年在嵩山腳下一個人獨殺二十名攔路盜賊,便起了去邊塞遊歷的念頭,師傅李靖認識長孫晟,便託長孫晟這個人情,這次長孫晟出使突厥,就順便將他帶了出來。

蘇烈見楊元慶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卻一副老氣橫秋,誇自己有志氣,他心中頗有點不是滋味,不過人家是偏將,而且從軍五年,遠不是自己能比,他只得抱拳道:“蘇烈初來邊塞,還請楊將軍多多指教!”

“好說,不會讓蘇賢弟失望。”

楊元慶微微一笑,又問長孫晟,“長孫將軍這次來豐州,不是犒軍那麼簡單吧!”

長孫晟笑眯眯道:“我這次是奉旨出使突厥,去探望義成公主,想讓你陪我去,沒有問題吧!”

“卑職沒有問題.。”

楊元慶看了一眼魚俱羅,魚俱羅笑呵呵道:“既然長孫將軍有要求,那你就護衛長孫將軍前往。”

“末將遵命,不知長孫將軍何時出發?”

長孫晟微微笑了起來,“現在就出發!”

.........

四年前隋軍大敗步迦可汗後,便扶持突利可汗取代都藍可汗,成爲東方大突厥可汗,並冊封他爲啓民可汗,由於安義公主在開皇十九年時死於亂軍之中,隋帝楊堅又選宗室之女,封爲義成公主,再次嫁給啓民可汗爲妻。

這次長孫晟便是奉隋帝楊堅之命,去突厥探望義成公主,同時也要安撫突厥。

隊伍一共由五百人組成,除了楊元慶率三百騎兵護衛外,還有一支百人駱駝隊,這是長孫晟在靈州租了一支駱駝隊,五百匹駱駝滿載着隋帝楊堅送給啓民可汗的禮物。

草原此時已進入最具活力的季節,茫茫草原上,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望無際的新綠將草原覆蓋,從草丘向遠處望去,一羣羣黃羊在草原上悠閒地吃草,碧水如帶,蜿蜒流淌在草原上,一面面湖泊如寶石般地鑲嵌在草原上,更遠處是黑黝黝的於都斤山脈,延綿千里。

他們行走在漠北草原的大湖盆地區,大湖盆地區位於於都斤山和金山之間,由烏布蘇、科布多和扎布汗三個盆地組成,其間大大小小分佈着數十個湖泊,於都斤山和金山就像巨人的兩條臂膀將數十個湖泊攬在懷中。

“長孫將軍,突厥牙帳應該在額根河畔,在於都斤山以東,我們爲何向西走?”

楊元慶和長孫晟走在隊伍最前方,他笑着對長孫晟道:“這邊容易遇到西突厥,早知是向這邊走,我就多帶一點人來。”

“我是出發前纔得到消息,啓民可汗在春獵,行營設在扎布汗河。”

長孫晟回頭看了一眼,又低聲對楊元慶道:“現在突厥的形勢有點複雜,義成公主派人送信到京城,說啓民可汗和西突厥私下有往來,聖上擔心草原有變,所以派我前來查探情況。”

楊元慶眉頭一皺,“那啓民可汗來於都斤山以西春獵,莫非是另有深意?”

長孫晟點了點頭,“我也懷疑是這樣,但沒有證據,我們也不好帶太多軍隊來,以免啓民可汗起疑,我想,至少表面上,大家還是會和和氣氣。”

“長孫將軍!”

蘇烈催馬上前,向長孫晟躬身請示道:“那邊有一羣黃羊,我能否去狩獵?”

“去吧!不要太落後了。”

蘇烈答應一聲,他表面平靜,眼中卻露出興奮之色,他看一眼楊元慶,便催馬向不遠處一條小河飛馳而去。

“這孩子!”

長孫晟無可奈何地笑了笑,“第一次來草原,就興奮成這樣。”

“我去看看他!”楊元慶微微一笑,便調轉馬頭,向蘇烈追去。

.........

週一求票!

第22章 不甘失礦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4章 殺雞儆猴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4章 被迫抉擇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1章 宇文新計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章 水火楊家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7章 線娘進京第68章 羅藝之慮第9章 我想學武第2章 先攻內部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33章 洛陽兵變第25章 反奪虎牢第8章 怒極生誓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2章 心理毒箭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章 帝王失信第24章 以信立身第7章 古怪心思第7章 古怪心思第33章 洛陽兵變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章 家法伺候第51章 范陽盧氏第5章 突厥野心第36章 太原之變第6章 出乎意料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2章 北突求援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5章 敦煌布棋第24章 公主壽宴第21章 試探底線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23章 男扮女裝第40章 朝堂之議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5章 強攻榆關第44章 再讓一城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3章 突厥消息第13章 走私線索第4章 秦母教子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7章 士信發威第33章 智取宜昌第21章 北原謀生第41章 意外情況第4章 入伍斥候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0章 邊疆奏摺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1章 風險悄至第40章 孤膽英雄第51章 致命一擊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6章 棋輸一着第2章 水火楊家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6章 裴氏父子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1章 誰威脅誰第35章 狡雄世充第7章 楊廣之憂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4章 引而不發第29章 運籌帷幄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章 不徇私情第12章 仁基北歸第53章 窮途末路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8章 馳援代州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9章 夜襲江城第23章 再見故人第75章 條件苛刻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0章 留在草原
第22章 不甘失礦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4章 殺雞儆猴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4章 被迫抉擇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1章 宇文新計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章 水火楊家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7章 線娘進京第68章 羅藝之慮第9章 我想學武第2章 先攻內部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33章 洛陽兵變第25章 反奪虎牢第8章 怒極生誓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2章 心理毒箭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章 帝王失信第24章 以信立身第7章 古怪心思第7章 古怪心思第33章 洛陽兵變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章 家法伺候第51章 范陽盧氏第5章 突厥野心第36章 太原之變第6章 出乎意料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2章 北突求援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5章 敦煌布棋第24章 公主壽宴第21章 試探底線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23章 男扮女裝第40章 朝堂之議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5章 強攻榆關第44章 再讓一城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3章 突厥消息第13章 走私線索第4章 秦母教子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7章 士信發威第33章 智取宜昌第21章 北原謀生第41章 意外情況第4章 入伍斥候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0章 邊疆奏摺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1章 風險悄至第40章 孤膽英雄第51章 致命一擊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6章 棋輸一着第2章 水火楊家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6章 裴氏父子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1章 誰威脅誰第35章 狡雄世充第7章 楊廣之憂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4章 引而不發第29章 運籌帷幄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章 不徇私情第12章 仁基北歸第53章 窮途末路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8章 馳援代州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9章 夜襲江城第23章 再見故人第75章 條件苛刻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0章 留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