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目標

送走喬瑁,劉玘又去重新審查了一下壽張縣的統計賬簿,爲即將到來的上計做準備。

隨後,就與李宣、李尚等一大幫人來查看造紙的準備。

這也是他上位的主要措施之一,想當初,東漢蔡倫就是憑着改善了造紙技術而封侯。

這裡要再補充一句,蔡倫並不是紙的發明者,西漢時期已有紙(有出土),他也就是做了一些總結性的工作,將造紙技術提高到某個臺階而已,並不具備完全的獨創性。

既然蔡倫能夠辦到,自己肯定要比他強,要不自己這個一千九百多年後的學霸就別當了。

紙,是絲字旁的字,很顯然,最早用來造“紙”的,其實是生產絹帛的過程當中的廢料,也就是一些絲絮,這東西本身可以拿來充填“綿被”、“綿衣”,注意,這是絲字旁的綿,並非木字棉。

中國本地棉也有,就是南方非常高大的的木棉樹,也有叫攀枝花,中國還有一個市以此命名,木棉由於纖維短小,並不方便打捻成線織布。

決定造紙以前,劉玘就多次考慮過,這玩意兒難不難?

他最後得出結論是,不難!

佐伯既然能夠製造出名聞天下的佐伯紙,難道自己不能?

絕對不應該!

因爲自己比他懂得多得多,知道“紙”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

紙,實際是一種植物纖維,是纖維素與各種營養物質結合生成的絲狀或絮狀物,對植物具有支撐、連接、包裹、充填等作用。

植物纖維不溶於水,也不能被人類的消化酶分解,自然也就不會腐爛。

這就是構成紙的物質本質。

我們日常所見的絕大多數植物,都具有植物纖維,理論上用纖維都可以造紙,只不過有多有少,從而造成了造紙成本的高低不同、質量不同。

最常見的,當然是樹木、竹、草、糧食芻藳,芻藳也可以被稱爲草。

知道了這一點之後,造紙本身就不難。

不過,具體操作起來也並非那麼容易,在劉玘的想象當中,至少有在以下幾個環節要注意:

其一,植物除了植物纖維之外,其餘的各種的木素、果膠、色素、油脂等等必須要全部去除掉。

這肯定要經過煮、發酵、石灰腐蝕等等工藝,最後剩下來的纔會是植物纖維,因爲他在這些條件下幾乎不會發生化學反應。

其二,打紙漿。也也就是把植物纖維弄碎,甚至越細越好。否則所造出來的紙過於粗糙,質量不高。

其三,紙漿凝結。紙漿最終肯定要放在清水當中,然後將他們用竹蓆抄起來,曬乾之後就成了薄薄的紙。

這裡有個問題:紙漿如何凝結。雖然曬乾之後它會自然凝結,但是如果不加某種物質,其連接就會很鬆散。

其四,漂白,在此時也找不到什麼過多的化學物質,如果要想成本低廉,只有用太陽反覆曬,以去除其他色素。

第五,磨光,上述工藝直接出來紙,表面肯定凹凸不平,如果用放大鏡看更是如此。

這就需要用光滑的石頭反覆磨光,而且表面上最好再加一些塗料,充填掉那些細微的凹凸不平之處。

理論很重要,有了理論做指引,操作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

宣德里。

這是劉玘第一次到這裡來查看,只見陳慶正在指揮着幾人開始挖土坑,幾名學生也在安頓行李。

前期,陳慶已招募了六名男子在這裡幹活,主要是後勤準備,包括重新用木頭搭建兩間茅屋,另外就是準備宿舍、廚房、茅廁等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工作必須要先做好,就好比後世幹某項工程,必須要交“三通一平”相類似。

李宣已來過一次,只見他對劉玘說道:“劉郎,此處地勢非常寬闊,我已建議子信把此地給買下來,建一個比較大的造紙作坊!”

劉玘搖搖頭:“子真兄,造紙會產生很多污水,城中不方便排放,此地主要還是用來做試驗,主要原因是……”

他把李宣這建議給否決了,畢竟李宣又不懂得造紙術,只想着運輸方便。

雖然此時造紙沒有過多廢料排出,不過池中的水非常難聞,會影響周圍的居民,而且廢水也不方便排放。

在城外就好得多,如果不添加石灰,普通的廢水還可用來做肥料,和後世造紙廠的污水會污染環境完全不同。

李宣一聽,點點頭:“劉郎之言極是,我對此倒不大瞭解!”

這時候陳慶跑了過來,問道:“劉郎,這第一次造紙用何物做原料?”

“當然是先弄他幾百斤廢舊漁網、麻繩、破布等等試試看。還需要買兩口大缸,把這些東西弄來之後,現在那大缸子裡面煮,組他幾個時辰,再放到池中任其腐爛……”劉玘說道。

漁網、麻繩、破布都屬於麻,當然也是植物纖維,非常好的造紙原料。

不過,這些植物纖維並不純,裡面還含有油脂、植物膠等等雜物,必須得將他們全部處理掉。

“這倒簡單,在下已提前收購了一二百斤!”陳慶說道。

“多多益善,這些東西弄個幾千斤應該不成問題……”劉玘說道。

樹皮當然最簡便,因爲很容易腐爛,也比較容易搗爛;木頭、竹子相比之下就麻煩很多,即便是用最嫩的,也不大容易腐爛,沒有幾個月不行。

幾人正商量着,忽然聽見人聲:“阿兄,我找的好苦!”

劉玘聽着聲音,忙轉頭一看,是劉凱與楊秦,後面還跟着幾名隨從。

這小子跑來幹什麼?

世子不同於王,一般情況下可以四處轉悠。

“阿弟如此高貴之軀,爲何輕踏賤地?”

“阿兄如此說就見外了,我聽說阿兄在此處辦大事,所以就來瞧一眼!”

劉凱神情非常興奮,與衆人見過面之後,接着便問了一大堆有關造紙的問題,然後把劉玘叫到一邊小聲說道:

“阿兄,這造紙的生意既然如此之大,不如讓愚弟也參與如何?”

“這……阿弟,你現在是世子,將來就是王,錦衣玉食,何必要在意這些小錢?”劉玘很有些意外。

劉凱搖搖頭:“阿兄也知曉,愚弟有七個弟弟,萬一哪一日父王仙歸,這財產絕大部分都是要平分的。

另外,愚弟還有十餘姐妹,算下來至少要陪嫁出去數百萬。還有,現在外間傳言將要天下大亂,不多存一些錢糧,不多招一些人手,這個王府怕是無法維持,如此一來,幾千萬算個啥,有個幾十個億還差不多……”

幾十億?

劉玘一聽,咦?這小子果然聰明,居然考得如此長遠,看樣子應該能在亂世當中生存下去!

嗯,他居然想掙幾十億,自己的目標怎麼樣也應該不能比他低,因爲大亂之中,錢可能會貶值百倍千倍。

第066章 論亂第013章 試題第105章 進京第070章 威脅第117章 太學第072章 死士第122章 助手第111章 遠謀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111章 遠謀第077章 三職第022章 女樂第023章 飛燕第118章 法家後人第067章 啓程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110章 好事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59章 小賞第035章 邪氣第090章 朋友第037章 風箱第075章 待遇第114章 面聖第070章 威脅第088章 權力第112章 酒仙第095章 目標第002章 伯母第104章 事功第069章 族弟第012章 縣寺第023章 飛燕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36章 傳言第076章 故知第081章 高度第067章 啓程第117章 太學第017章 都亭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012章 縣寺第008章 田舍第080章 夜對第086章 密令第113章 玄德第079章 閨閣第042章 飛昇第054章 升遷第038章 試驗第083章第114章 面聖第109章 舊友第103章 擒王第003章 分戶第012章 縣寺第022章 女樂第024章 伯父第083章第039章 上弦第064章 禮物第088章 權力第108章 問計第123章 家鄉人第082章 定了第117章 太學第014章 計掾第125章 中軍第106章 曹操第012章 縣寺第002章 伯母第046章 孤兒第022章 女樂第058章 御史第054章 升遷第027章 起步第104章 事功第043章 同事第101章 進府第073章 離去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75章 待遇第060章 算盤第114章 面聖第047章 送別第016章 八廚第088章 權力第083章第111章 遠謀第011章 入城第066章 論亂第125章 中軍第093章 推辭第056章 可交第044章 市事第049章 祭祀第117章 太學第092章 刺史第058章 御史
第066章 論亂第013章 試題第105章 進京第070章 威脅第117章 太學第072章 死士第122章 助手第111章 遠謀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111章 遠謀第077章 三職第022章 女樂第023章 飛燕第118章 法家後人第067章 啓程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110章 好事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59章 小賞第035章 邪氣第090章 朋友第037章 風箱第075章 待遇第114章 面聖第070章 威脅第088章 權力第112章 酒仙第095章 目標第002章 伯母第104章 事功第069章 族弟第012章 縣寺第023章 飛燕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36章 傳言第076章 故知第081章 高度第067章 啓程第117章 太學第017章 都亭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012章 縣寺第008章 田舍第080章 夜對第086章 密令第113章 玄德第079章 閨閣第042章 飛昇第054章 升遷第038章 試驗第083章第114章 面聖第109章 舊友第103章 擒王第003章 分戶第012章 縣寺第022章 女樂第024章 伯父第083章第039章 上弦第064章 禮物第088章 權力第108章 問計第123章 家鄉人第082章 定了第117章 太學第014章 計掾第125章 中軍第106章 曹操第012章 縣寺第002章 伯母第046章 孤兒第022章 女樂第058章 御史第054章 升遷第027章 起步第104章 事功第043章 同事第101章 進府第073章 離去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75章 待遇第060章 算盤第114章 面聖第047章 送別第016章 八廚第088章 權力第083章第111章 遠謀第011章 入城第066章 論亂第125章 中軍第093章 推辭第056章 可交第044章 市事第049章 祭祀第117章 太學第092章 刺史第058章 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