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六 焦土

很多年很多年以後,在一本西方人描繪東方歷史的專著上,一名西方歷史學家以十六世紀末在東方土地上作爲僱傭兵征戰的西方人的筆記傳記爲原始材料,評價了這樣一場著名的大火——彭世洛的一把大火,燒燬的不僅僅是一座繁華的城市,也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命運與前途。

在納瑞宣王下定決心之後,焦土抗戰的戰略得以認定,緬甸人突如其來的進攻讓蕭如薰和納瑞宣王沒有任何的準備,納瑞宣痛失自己的家鄉還有數千鄉民,而蕭如薰雖然沒什麼損失,但是也對緬甸人的果決有了一些瞭解。

在面臨絕境的時候,有人會萬念俱灰坐地等死,有人會奮起反抗爭取最後的一線生機,而這些緬甸人顯然就是後者,無論是莽應龍還是莽應裡,都是亂世梟雄,亂世梟雄的結局不是開創歷史,就是戰死沙場,絕對沒有其他的結局,莽應裡作爲自己民族最強悍的戰士,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抵抗到底。

蕭如薰也清楚,這樣的敵人,是絕對不會投降的,絕對會戰鬥到最後一刻。

而與此同時,緬甸人此番出兵的具體數目也得到了大致準確的判斷,大明的探子和暹羅的探子一起形容了那支在彭世洛府肆虐的緬甸軍隊,說那是遮天蔽日一樣的軍隊,不僅有大量的象兵,還有大量的火槍手和炮手,暹羅軍隊大約五千多人,只抵抗了一刻鐘就全面崩潰了。

也幸虧焦土戰略的順利實施,在緬甸軍隊進佔彭世洛府之前,彭世洛府已經被燒燬了,熊熊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都沒有停息,房屋、倉庫,象場,寺廟等等,全部都被燒燬了,而死在這場大火裡的暹羅人預計有一兩萬人,對於暹羅而言,這是一場災難,是一場動搖人心的災難

只不過對於緬甸人來說,這也是一場災難,暹羅人寧可燒燬自己的家鄉也絕對不把土地交給他人,不把糧食武器交給緬甸人,這讓閔啓德暴跳如雷,他率兵緊趕慢趕的強行軍是爲了什麼?丟下雜役兵帶着精銳兵馬一路猛衝猛打是爲了什麼?是爲了什麼?

看到熊熊燃燒的大火,他幾乎是立刻下令軍隊救火,搶救糧食和武器,然而火勢猛烈,緬甸軍隊被大火燒死了幾百人,愣是沒搶出任何東西,隨後火勢越來越大,無法控制,直到第四天的清早,一場傾盆大雨澆滅了這場大火,這場大雨持續了一個上午,大火熄滅之後,雙眼充血的閔啓德下令搜尋廢墟。

廢墟之下還有什麼呢?除了被燒焦的就是被燒焦的,黑黢黢的一片,什麼也找不到,偶爾找到些殘垣斷壁殘桌子斷板凳,也是一點用都沒有,他們不僅一粒糧食一把武器都沒有得到,連一個當地人都抓不到,那些在邊境抓住的暹羅人都說彭世洛有大量的儲備,他們才一路奔馳而來,現在彭世洛或許是有大量的儲備,但是全部都化爲了灰燼。

一場狂奔強行軍,得到的只是一座廢墟,什麼也沒有,閔啓德是什麼樣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緬甸軍隊的士氣受到了何種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緬甸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無法繼續向前進一步,再去搶奪別的東西了。

閔啓德紅着眼睛看着自己的軍隊陷入了頹唐,他想要再次組織部隊去攻城略地奪取糧草以振奮士氣,卻驚愕的發現自己之前將部隊用的太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們長途奔襲到了這裡,幾乎沒有完整的休息過一整天,部隊極度疲憊,已經到了體能崩潰的邊緣。

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閔啓德即使再暴怒,也只能讓部隊休息,否則,必然引起譁變,他只能在彭世洛的灰燼中安營紮寨,順便等待着之前掉隊的雜役兵還有部分監視主力。

而另一方面,焦土戰略的確讓暹羅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將緬甸人的腳步禁錮住,使他們無法進一步進攻南下,這就給了暹羅寶貴的喘息之機,納瑞宣緊急調兵遣將,武裝軍隊,發給精良兵器,責成部下官員緊急準備糧草,隨時準備北上出擊,同時也告知明軍,希望明軍一同隨行,準備出擊。

蕭如薰和袁黃研究了一下目前得到的情報,做了一個針對緬甸軍的完整的分析。

緬甸軍的主力人數約在十萬上下,估計是其國內可以出征的精銳主力的全部,他們是有着孤注一擲的打算,打算在暹羅境內就把戰爭結束,順便滅掉暹羅,畢其功於一役,將所有的威脅解決掉,這是一種極其大膽的戰略戰術,但是卻意外的有效,短時間內已經攻破了暹羅的北方重鎮彭世洛,把更北方的清邁等地隔絕,一舉打破了納瑞宣王之前的戰略,情勢岌岌可危。

緬甸軍的作戰兵種有火槍手,炮手,人數不多,但是戰力強悍,有大量洋人在其中組織;還有象兵,戰象約三五百頭,遠遠望去十分恐怖,一旦開戰,戰象羣落衝擊,會產生極其恐怖的戰爭效果,用地動山搖來形容也可以;還有就是傳統的刀槍劍還有弓手,人數最多,是緬甸軍隊的主力。

“對敵銃卒和炮手,我軍和暹羅軍都有相對應的火器部隊,可以與之抗衡,不足爲懼,更兼我軍鳥銃和佛朗機銃佔壓倒性多數,所以火器方面我們完全不會落入下風,至於戰象,暹羅人也有相對應的對策,暹羅戰象部隊可以和洞武國戰象抗衡,我軍只要輔助,不需要承擔主要戰力,至於主力部隊,季馨,你的火炮戰法就可以大派用場了。”

袁黃對目前的情況做了一個簡要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緬甸軍的任何軍隊兵種,明軍和暹羅軍的聯軍都能對抗。

“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袁公,萬一臨戰的時候天降大雨,那可就不好了,我的確善於使用火器,也有用火炮佔據高處覆蓋射擊洞武的戰象,造成戰象的驚懼,從而直接沖垮洞武軍的軍陣,但是一旦下雨,所有火器都不能用,那就是實打實的肉搏拼殺了,我軍和暹羅軍加在一起八萬餘人,與洞武軍主力十萬人對抗,頗有難度。”

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八 難行之路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十二 煩躁的哱雲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六百八十二 抄家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三十五 例外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三百 翁婿夜話(上)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七百七十 毒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
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八 難行之路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十二 煩躁的哱雲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六百八十二 抄家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三十五 例外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三百 翁婿夜話(上)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七百七十 毒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