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

萬曆二十六年正月十六日,剛剛過了一個忐忑不安的元宵節的京師居民們得到了他們想得到的消息,與此同時,羣臣大老爺和皇帝朱翊鈞也都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消息。

紫荊關成功解圍,北虜被全殲,蕭如薰已經帶兵殺出紫荊關平定賊虜去了。

謝天謝地,蕭如薰真不愧名將,沒有愧對他那個萬曆第一名將的名頭,李成樑和柴國柱加在一起都搞不定的事情,他一過去就搞定了,先不管他是不是皇帝的親信,單說這份用兵能力,就非常值得倚重。

因爲誰也不知道北虜什麼時候會再來。

百姓們終於放心了,蕭條了多日的京師街道上再次出現了小商販的叫賣之聲。

大戶們也終於放心了,開始從自己的藏身之處裡面遷移出來,踏上了返回京師的道路,重新做起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官員們也終於放心了,該貪財的繼續貪財,該鬥爭的繼續開啓戰端,那些叫老婆孩子趕快逃跑的也忙不迭的派人把老婆孩子給叫回來。

可都別走啦!京師安全了啊!

蕭如薰來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只要是軍事上的事情,只要把蕭如薰喊過來,再給他兵權,就能解決,大明有如此柱石之將,實在是幸事啊!

緊接着,三年多以前的老調被拿出來重彈,那些本來就不支持把蕭如薰給調走的官員拼命的怒懟那些要把蕭如薰調走的人,尤其是本來就不支持,這一次還被迫勞師動衆的轉移家人和家產的官員,更是惱怒不已。

你們出於自己的私心而把有功之臣調任到外邊,但是你們好歹也想想自己的安全好不好?就像這一次,北虜都打到家門口了,你們個個都收拾細軟準備跑路了,那個時候要是蕭如薰就在當場,怎麼會允許北虜囂張至此?

你們啊!一個個的都是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從來都不在乎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被懟的那一撥人自然也不心甘情願被懟,於是雙方就開始打嘴仗,前線戰爭還沒有結束,甚至還沒有將北虜逐出大明疆土,他們的嘴上戰爭倒是開始了第二次,而且愈演愈烈。

雙方各自都分劃出了不少派系,比如支持蕭如薰調回中原的有“京營戎政”派系,支持蕭如薰主張京營訓練京營,有“薊鎮總兵”派系,雖然不支持蕭如薰主張京營,但是支持蕭如薰就近鎮守薊鎮,好像張居正時期的戚繼光一樣。

除了這兩大派系之外,還有山東總兵派,遼東總兵派,山西總兵派,總而言之,都是主張把蕭如薰留在更近的地方,不要像這一次一樣,丟到緬甸那個蠻荒之地浪費人才。

他們是被北虜嚇怕了,不想再有下一次了,誰也無法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只有蕭如薰才能然他們稍微踏實一點,不然連命都沒有了,還怎麼吵架呢?

而他們的對立面,不支持調回中原派系當中也分裂出好幾個派系,主張溫和的幾個派系分別主張把蕭如薰調任到河南、南直隸或是浙江,出事也好儘快勤王,而強硬派則完全不答應將蕭如薰調任一定要堅持他留在緬甸。

這些強硬派大部分都是當初和王錫爵來往過密的人,王錫爵不止一次跟他們交代絕對不能讓蕭如薰回來,他們雖然不明所以,但是看着王錫爵慎重的表情,他們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所以強硬阻止。

可惜他們這一派系的人數不是很多,以至於發展到後來,大家爭論的焦點已經變成了是把蕭如薰留在北直隸還是留在南直隸。

他們乾着急。

而不論這些言官小芝麻,真正在那個決策圈子裡的六部尚書大佬和內閣三閣臣一共九人,卻對着蕭如薰的捷報犯愁。

內閣值房裡,首輔趙志皋,輔臣沈鯉和沈一貫,以及新任吏部尚書蔡國珍,戶部尚書楊俊民,署禮部尚書餘繼登,兵部尚書石星,刑部尚書宋應昌和署工部尚書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徐作。

這一共九人圍坐在一起,大明帝國真正的中樞首腦們都集中了。

他們只把蕭如薰的捷報當中的一部分透露出去了,至於剩下的關鍵部分,他們不敢透露,十分默契的瞞着下面人。

廢話,要讓那些言官知道了真相,還不要鬧騰起來?大家還有清淨嗎?

紫荊關是贏了沒錯,但是北虜居然只有五千人在那個地方,卻號稱四萬,把大明軍隊唬的不敢前進一步,剩下三萬五千人趁夜悄悄離開,不知去向,實在是詭異之極,這些北虜究竟是怎麼進來的?爲什麼進來?又打算什麼時候離開?

到了他們這個級別,對很多事情都是知道但是不說出來,也算是給大家彼此留下回轉的餘地,不至於太難看,所以一羣人看着面色極爲難看的戶部尚書楊俊民,神色詭異。

趙志皋一言不發,沈鯉臉色鐵青,沈一貫四下裡看了看大家的臉色,心下竊喜,只想着先聽聽其他人怎麼說,自己則眼觀鼻鼻觀心,什麼也不說。

既然三位輔臣什麼也不說,一貫看楊俊民不爽的兵部尚書石星就首先開火了。

“楊部堂,有些話咱們不說,但是不代表心裡不這樣想,之前咱們可以允許只在心裡想想,不用說出來,但是眼下可不同尋常了,這股北虜來得突然來的詭異不說,這行動更加詭異!你若是說你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那可說不過去啊!”

楊俊民這幾年的處境越來越差了。

他是楊博的兒子,晉商勢力的代表人之一,張四維等人還在的時候,他的處境還是可以的,但是等張四維等一線大佬退居幕後並且相繼病死之後,他的處境就越來越差了,這個時候的朝廷已經不是晉黨一家獨大了。

各個派系聯合在一起怒懟晉黨的事情發生過好幾次,失去靠山的晉黨步步後退,依靠晉商雄厚的財力才得以抗衡,但是目前其餘各黨派對晉黨的打擊力度加大,似乎打算向晉黨方面的根基——商路伸手,楊俊民作爲僅存的代表人,心力交瘁。

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四百零九 條件(下)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八百零四 放心吧!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五十三 朝鮮來使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二百九十一 坦白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
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四百零九 條件(下)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八百零四 放心吧!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五十三 朝鮮來使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二百九十一 坦白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