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

萬曆二十六年正月十六日,剛剛過了一個忐忑不安的元宵節的京師居民們得到了他們想得到的消息,與此同時,羣臣大老爺和皇帝朱翊鈞也都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消息。

紫荊關成功解圍,北虜被全殲,蕭如薰已經帶兵殺出紫荊關平定賊虜去了。

謝天謝地,蕭如薰真不愧名將,沒有愧對他那個萬曆第一名將的名頭,李成樑和柴國柱加在一起都搞不定的事情,他一過去就搞定了,先不管他是不是皇帝的親信,單說這份用兵能力,就非常值得倚重。

因爲誰也不知道北虜什麼時候會再來。

百姓們終於放心了,蕭條了多日的京師街道上再次出現了小商販的叫賣之聲。

大戶們也終於放心了,開始從自己的藏身之處裡面遷移出來,踏上了返回京師的道路,重新做起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官員們也終於放心了,該貪財的繼續貪財,該鬥爭的繼續開啓戰端,那些叫老婆孩子趕快逃跑的也忙不迭的派人把老婆孩子給叫回來。

可都別走啦!京師安全了啊!

蕭如薰來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只要是軍事上的事情,只要把蕭如薰喊過來,再給他兵權,就能解決,大明有如此柱石之將,實在是幸事啊!

緊接着,三年多以前的老調被拿出來重彈,那些本來就不支持把蕭如薰給調走的官員拼命的怒懟那些要把蕭如薰調走的人,尤其是本來就不支持,這一次還被迫勞師動衆的轉移家人和家產的官員,更是惱怒不已。

你們出於自己的私心而把有功之臣調任到外邊,但是你們好歹也想想自己的安全好不好?就像這一次,北虜都打到家門口了,你們個個都收拾細軟準備跑路了,那個時候要是蕭如薰就在當場,怎麼會允許北虜囂張至此?

你們啊!一個個的都是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從來都不在乎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被懟的那一撥人自然也不心甘情願被懟,於是雙方就開始打嘴仗,前線戰爭還沒有結束,甚至還沒有將北虜逐出大明疆土,他們的嘴上戰爭倒是開始了第二次,而且愈演愈烈。

雙方各自都分劃出了不少派系,比如支持蕭如薰調回中原的有“京營戎政”派系,支持蕭如薰主張京營訓練京營,有“薊鎮總兵”派系,雖然不支持蕭如薰主張京營,但是支持蕭如薰就近鎮守薊鎮,好像張居正時期的戚繼光一樣。

除了這兩大派系之外,還有山東總兵派,遼東總兵派,山西總兵派,總而言之,都是主張把蕭如薰留在更近的地方,不要像這一次一樣,丟到緬甸那個蠻荒之地浪費人才。

他們是被北虜嚇怕了,不想再有下一次了,誰也無法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只有蕭如薰才能然他們稍微踏實一點,不然連命都沒有了,還怎麼吵架呢?

而他們的對立面,不支持調回中原派系當中也分裂出好幾個派系,主張溫和的幾個派系分別主張把蕭如薰調任到河南、南直隸或是浙江,出事也好儘快勤王,而強硬派則完全不答應將蕭如薰調任一定要堅持他留在緬甸。

這些強硬派大部分都是當初和王錫爵來往過密的人,王錫爵不止一次跟他們交代絕對不能讓蕭如薰回來,他們雖然不明所以,但是看着王錫爵慎重的表情,他們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所以強硬阻止。

可惜他們這一派系的人數不是很多,以至於發展到後來,大家爭論的焦點已經變成了是把蕭如薰留在北直隸還是留在南直隸。

他們乾着急。

而不論這些言官小芝麻,真正在那個決策圈子裡的六部尚書大佬和內閣三閣臣一共九人,卻對着蕭如薰的捷報犯愁。

內閣值房裡,首輔趙志皋,輔臣沈鯉和沈一貫,以及新任吏部尚書蔡國珍,戶部尚書楊俊民,署禮部尚書餘繼登,兵部尚書石星,刑部尚書宋應昌和署工部尚書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徐作。

這一共九人圍坐在一起,大明帝國真正的中樞首腦們都集中了。

他們只把蕭如薰的捷報當中的一部分透露出去了,至於剩下的關鍵部分,他們不敢透露,十分默契的瞞着下面人。

廢話,要讓那些言官知道了真相,還不要鬧騰起來?大家還有清淨嗎?

紫荊關是贏了沒錯,但是北虜居然只有五千人在那個地方,卻號稱四萬,把大明軍隊唬的不敢前進一步,剩下三萬五千人趁夜悄悄離開,不知去向,實在是詭異之極,這些北虜究竟是怎麼進來的?爲什麼進來?又打算什麼時候離開?

到了他們這個級別,對很多事情都是知道但是不說出來,也算是給大家彼此留下回轉的餘地,不至於太難看,所以一羣人看着面色極爲難看的戶部尚書楊俊民,神色詭異。

趙志皋一言不發,沈鯉臉色鐵青,沈一貫四下裡看了看大家的臉色,心下竊喜,只想着先聽聽其他人怎麼說,自己則眼觀鼻鼻觀心,什麼也不說。

既然三位輔臣什麼也不說,一貫看楊俊民不爽的兵部尚書石星就首先開火了。

“楊部堂,有些話咱們不說,但是不代表心裡不這樣想,之前咱們可以允許只在心裡想想,不用說出來,但是眼下可不同尋常了,這股北虜來得突然來的詭異不說,這行動更加詭異!你若是說你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那可說不過去啊!”

楊俊民這幾年的處境越來越差了。

他是楊博的兒子,晉商勢力的代表人之一,張四維等人還在的時候,他的處境還是可以的,但是等張四維等一線大佬退居幕後並且相繼病死之後,他的處境就越來越差了,這個時候的朝廷已經不是晉黨一家獨大了。

各個派系聯合在一起怒懟晉黨的事情發生過好幾次,失去靠山的晉黨步步後退,依靠晉商雄厚的財力才得以抗衡,但是目前其餘各黨派對晉黨的打擊力度加大,似乎打算向晉黨方面的根基——商路伸手,楊俊民作爲僅存的代表人,心力交瘁。

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九百六十六 後路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九百七十二 隆武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一百八十 武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七十四 大明劫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
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九百六十六 後路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九百七十二 隆武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一百八十 武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七十四 大明劫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