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

平虜侯之妻楊氏爲平虜侯蕭如薰誕下龍鳳雙生子,這樣的消息在京城傳的飛快,這年頭婦人生育實屬不易,能順產一人已屬福氣,誕下兩個兒子算是新聞,誕下龍鳳雙胞胎必然上頭版頭條,然後被一大羣人圍着羨慕嫉妒恨。

這年頭講究多子多福,無論是誰家都把生孩子養育後代當成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的確很重要,人家都認爲孩子多,福氣就好,像李成樑生了九個兒子,被人稱爲最能生的將軍,蕭如薰出現以前也是大明頭一號人物,所以說這種事情是有跡可尋的,而蕭如薰更猛,發跡沒幾年,妻子就放大招,一傢伙生個龍鳳胎,母子平安,這福氣得到了什麼程度?

不少文官得知以後,先是一陣羨慕嫉妒恨,然後私下裡揣摩,難不成是咱們幹了虧心事,讓老天知道了,然後老天親自出手補償他?不然他怎麼一胎就得了個龍鳳胎,那麼好的事情怎麼咱們都得不到?真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一羣心裡有鬼的傢伙開始犯嘀咕,心裡有事的朱翊鈞得知此事以後也是慨然良久,然後下令從宮中選了些金銀珠寶,作爲皇帝本人給蕭氏的賀禮,恭喜他們得了龍鳳雙胞胎。

蕭如薰的軍中好友一個個的都來祝賀,那些舊部也紛紛上門來賀喜,和蕭如薰交好的文官,和楊兆相好的文官也紛紛登門表示祝賀,和蕭文奎交好的想要巴結蕭氏的武官勳貴們也紛紛登門賀喜,送上一份厚禮,在蕭如薰面前刷刷臉,順便顯示一下存在感。

這個時候的賀禮是完全可以收的,不收的話反而惹人閒話,讓別人覺得你不肯把福氣分給大家,落人口實,這等好事要是不佔便宜,蕭如薰也就不是蕭如薰了,至於那些人心裡打的是什麼主意,蕭如薰也一清二楚,想打主意就打主意,蕭如薰並不在乎,之前給他們機會他們不要,現在,可就不容易了。

蕭如薰作爲目前京城武將裡唯一一個有差遣有兵權的武將,地位是很特殊的,想起上一次出征朝鮮之前,大家不清楚蕭如薰的本事,驟然得知倭寇的兇猛之後,就不願意把子侄交給蕭如薰了,厚着臉皮給要了回來,結果跟着去的一批外地武將賺的是盆滿鉢滿,還有幾個封了爵位,把那些武勳家族給羨慕的眼睛都綠了,腸子都青了。

結果現在聽說蕭如薰又要去南方打仗賺功勞,他們就像聞着血腥味的鯊魚一樣全都圍上來了,又一次向蕭如薰展現了他們毫無下限的恥度。

分量最重的送禮恭賀者是兵部尚書石星,兵部尚書石星爲蕭如薰送來了一份厚禮,有金銀,有古玩,有字畫,有兵書,派了兵部右侍郎來贈送,足以體現拿捏着武將生存命根子的兵部對蕭如薰的重視和厚待,這就更加吸引着那些大鯊魚小蒼蠅。

然而這一切蕭如薰都不是很在意,他唯一在意的是,現在在該怎麼給他的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取名。

取名字這種事情是很講究的,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漢人取名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表字暫且不說,那是行了冠禮以後才能得到的,但是名卻會伴隨着孩子的一生,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蕭氏家族是武將家族,雖然有學識,但是文化底蘊不足,當初蕭家四兄弟的名字都是楊兆給取的,現在有了外孫,自然讓這位最有文化的親戚來爲他的小外孫和小外孫女來取名了。

不過楊兆一時半會兒也沒想出個好名字,於是一頭扎到房間裡面去翻閱古籍去了,想要給小孫孫小孫女取個好名字,蕭家四個兒子的名字都香噴噴的,而且還很優雅,下一代的名字就不能輸給上一代。

關於取名字的事情,不僅楊兆在考慮,其餘的那些好事者也在瞎參與湊熱鬧,比如麻貴就給蕭如薰說,他們老家的風俗,孩子的名字越賤越平凡越好養,所以乾脆別附庸風雅了,取回武人的名字,就單名一個勇字,多好?至於女兒就更容易了,隨便取個花的名字不就好了嗎?

蕭如薰立刻就把麻貴趕回了軍營讓他反省去了。

最後楊兆思來想去,上一代附庸風雅詩情畫意,下一代要想鎮得住,就要用磅礴大氣的名氣,於是楊兆決定給蕭如薰的兒子取名爲蕭振邦,磅礴大氣,鎮得住;給蕭如薰的女兒取名爲蕭盈盈,則頗有書卷氣,適合溫文爾雅的女兒家。

得了這般的名字,蕭如薰也覺得足夠了,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便決定以這樣的名字爲自己兒子和女兒的姓名,蕭振邦,蕭盈盈,當真不錯。

那日以後,蕭如薰就整天和妻子兒女在一起,抱着兒子和女兒歡聲笑語,好一派闔家歡樂的場面,日子一天天過去,距離兒子和女兒的滿月酒是越來越近了,而距離蕭如薰率兵出征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滿月酒席的前一天晚上,蕭如薰把自己即將出兵南下洞武國的事情告訴了楊彩雲,楊彩雲並沒有過激的舉動,只是平靜地看着蕭如薰。

“妾身也知道夫君爲國征戰得不到空閒,只是不知道這次的話,夫君要去多久?”

蕭如薰捏了捏小振邦的臉蛋,開口道:“不知道多久,但是,我預計自己是不會再回到京師了,這些文官是不會願意看到我回到京師的,正巧,我也不是很想再回京師,作爲一個武將,如果在京師待着,就得走李成樑的路,而我不想給別人當成爭權奪利的籌碼,所以,我會想方設法的留在南邊。”

“那……”

“彩雲,你不要擔心,這些事情我都會想好準備好,父親的事情和你的事情我都會考慮,等我離開之後,父親就會上表辭官告老回鄉,而我希望你和岳父大人一起南下南京城,在南京等着我,等我平定了洞武國,安定了當地之後,再把你和孩子一起接過去,咱們在那兒重新開始。”

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十 夜襲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五十九 巨人始動三百零六 暹羅(下)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百二十五 冷卻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三十五 例外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
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十 夜襲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五十九 巨人始動三百零六 暹羅(下)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百二十五 冷卻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三十五 例外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