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

十一月十日,距離陳璘和玄武營主將李文遠攻佔整個福建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他們手下的兵馬也從兩萬擴充到了將近五萬,福建所有的官面力量都被清剿一空,隨着鎮南軍而來的緬甸官吏攜手土改官員,正在這裡逐步建立較爲穩固的統治。

不過就在一個多月以前,福建還不是這個樣子的,攻佔福建全境的陳璘和李文遠因爲此起彼伏的大戶叛亂事件而被鬧的頭暈腦脹,不是平叛就是平叛,對北邊鄭鷹所部的求援也是無能爲力,疲於奔命。

他們雖然很順利的瓦解了福建明面上的大明官府的統治力量,但是他們隨後就發現,真正難以對付的並不是大明的那些小政府,而是地方上真正的統治者,那些直接掌管人力物力財力的大豪紳們。

他們掌握了幾乎全部的土地人口和財富,陳璘和李文遠初來乍到之時剿滅的三個大家族成爲了他們和鎮南軍決裂的理由,從陳璘和李文遠開始進軍的時候,就不斷有大戶豪紳帶着自己的佃戶家丁起兵叛亂,美其名曰爲朝廷平叛。

他們固然在戰鬥力上遠遠不如鎮南軍,但是勝在人多勢衆,往往在一些小縣城裡面,他們的部隊還打不過那些大戶豪紳的團練,佔據的城池又被奪了回去,福建形勢岌岌可危,兩人一籌莫展。

陳璘和李文遠等於是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只不過發動戰爭的不是革命者,而是被革命者。

這多少有點諷刺。

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蕭如薰派來的土改工作組抵達爲止。

第一批土改工作組有兩個,合計一百人,領頭的兩個組長分別叫做陳休和王永,都是窮秀才出身,陳休還是陳璘的老鄉,這兩人帶着自己手底下兩個工作組從漳州府開始,掀起了讓陳璘和李文遠目瞪口呆的土改大潮。

他們手上有蕭如薰的命令,讓陳璘和李文遠無論如何都要抽調兵力協助他們,於是李文遠把麾下最精銳的一千人交給他們,他們就靠着一百人的土改工作組和一千人的精銳部隊愣是把漳州府鬧了個天翻地覆。

漳州府七八個大家族爲此覆滅,被連根拔起,有少數人試圖逃到海上,陳休不依不饒,愣是帶人揚帆出海去追,愣是把那一百多個逃走的人給抓了回來,帶回漳州斬首示衆。

漳州的佃戶貧農流民流氓們躁動起來了,大戶豪紳的武裝備輕鬆瓦解,甚至被反戈一擊,不過十多天,漳州府就被他們完全掌握了。

農會建立了,九成九以上的農戶都加入了,他們熱情地爲鎮南軍送吃的送喝的,還主動上交今年份的農稅,令陳璘和李文遠目瞪口呆。

漳州府之後,土改工作全面開花,正巧此時第二批土改工作組的一百五十人抵達,立功的陳休和王永成爲大組長,安排手下人分別趕赴各個州府,泉州府,汀州府,興化府,福州府,延平府,邵武府,福寧府……

土改工作的酷烈進行讓軍隊目瞪口呆,陳璘和李文遠親自下鄉觀摩了一次土改工作之後,表示自己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看到那些遊街示衆當衆批鬥當衆斬首的可怕景象之後,兩人一致認爲這就是在打仗。

這是另一個層面意義上的戰場,或許可以說,這纔是真正可以解決大戶豪紳鬧事的真正戰場。

他們那只是小打小鬧而已,哪裡起來了就到哪裡去平叛,土改工作組不是,土改工作組是走到哪裡鬧到哪裡,大戶豪紳還沒鬧或者壓根兒沒打算鬧,就被土改工作組連根拔起了。

連求饒都不允許的。

因爲蕭如薰吩咐了,福建的情況特別糟糕,要區別對待,這些豪紳大戶能弄死的就絕不讓他活。

畢竟當年鬧倭寇的時候,爲了對在中央掌權的晉商派系進行打擊,浙江福建一帶的大海商們可沒少“出力”。

這些傢伙根深蒂固,每一個都不是好惹的善茬兒,不把他們連根拔起,未來政府想要做任何事情都會被他們阻止,明政府與他們爭奪的可不是單單的統治權,而是更加重要的人口土地資源的所有權。

蕭如薰想要的是大政府,而這些人只允許他們上面存在一個爲他們服務的小政府,所以,二者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不死不休。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

“心要狠!不要有婦人之仁!這些人不死,將來死的就是你,是我,是咱們所有人!這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不是兒戲!收起你們的良心,在這裡,不需要良心!”

陳休和王永在漸入佳境之後,對後來的土改工作人員們偶爾流露出來的放一馬的建議大加批駁,嚴厲斥責,直指問題的本質,逼着土改工作組的人們統一思想和戰線,指揮着浩浩蕩蕩的農民們,將大戶豪紳徹底撕碎。

陳休和王永已經差不多意識到了他們在做的是什麼,這並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將農民綁上戰車不讓他們下去,實際上,他們是在變法。

而相比他們,更早進行土改指揮的謝禾意識到的問題更多。

這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張居正式的行政變法,而是更可怕的,更直指問題核心的變法。

變秦漢以來千年之儒法。

只不過這場變法並不是從思想辯論開始的,而是藉着討逆戰爭的外殼掩護,直接進入了問題最核心的最裡面的地方,從根源處開始革命性的大變革,目標不是以理服人,而是連根拔起,把適合儒家生存的土壤給摧毀了。

讓他們連反應和反擊的時間都沒有。

這場變法和著名的王安石變法范仲淹變法還有本朝張居正變法都不一樣,這不是文官主導的體制內妥協式變法,而是從社會根源處開始的最徹底的一次強硬決不妥協的變法,其變法烈度連商鞅變法都遠遠不如。

商鞅變法同樣很徹底,打造出了一個極爲強大的大秦政府,雖然蕭如薰對他們解釋就用商鞅變法來解釋,但是他們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商鞅變法比他們所進行的土地變法要溫和多了。

商鞅變法沒有一言不合就殺人,商鞅變法也沒有殺人奪地,同樣,商鞅面對的敵人也遠遠沒有如今蕭如薰面對的敵人那麼強大那麼有組織。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爲了戰爭,培養出的是新軍事利益集團,利用統一戰爭爲驅動打造出強大的軍事利益集團,使得貴族勢力疲軟無力,率先退出了歷史舞臺。

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五百五十三 往南十四 武官的困境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六百九十六 耳目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五百七十二 大勝!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四十七 戰後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九百零七 衍聖公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
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五百五十三 往南十四 武官的困境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六百九十六 耳目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五百七十二 大勝!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四十七 戰後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九百零七 衍聖公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