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

莽應裡內心的擔憂和恐懼是可想而知的。

他十三歲隨着自己的父親莽應龍上陣殺敵,繼位國王的時候已經四十六歲,隨着登上王位繼續征戰,他的威望不減反增,逐漸掌握了西接印度東到越南北抵大明南臨大海的東南亞第一王國,佔地面積堪比二分之一箇中國江南,各種意義上都不能算作小國。

就是這樣一個國度,卻有着他最爲致命的弱點,以至於當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到來的時候,莽應裡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多麼大的錯誤,但是錯誤已經鑄成,無法改變,唯一的辦法,就是勇敢地面對,徵召自己全部的軍隊,派出自己最強大的將軍,帶着最精銳的武器,和強大的敵人決一死戰。

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只有最堂堂正正的正面決戰,一戰以決生死。

十萬緬軍主力逐步聚集在了緬甸國都,莽應裡每天都會檢閱自己的部隊,檢查他們的軍事裝備,檢查他們的戰鬥面貌,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每天都和自己的士兵待在一起,他現在感覺,只有和自己的士兵站在一起的時候,他纔是他自己,其他時候的他都不是他自己。

如果不是他的身體已經不復之前那麼雄壯,如果不是他的身體已經無法承擔一場劇烈的戰鬥,他一定會自己親自率領十萬軍隊出征,但是很可惜,他衰老的身體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再一次的倔強了,他已經快要六十歲了,在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土地這樣的時代,他已經是難得的長壽者,他已經無法承擔一次高強度的戰役了。

於是,他選擇把這一次的拯救自己的國家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兒子,最得意的兒子,緬甸王太子閔啓德·室拉,這是他最得意的兒子,和他自己一樣,也是一直跟隨着自己的父親,也就是他自己征戰沙場,也是十三歲上了戰場,當時莽應裡自己還在莽應龍的帶領下征戰沙場,閔啓德也活躍在戰場上,祖孫三代一起征戰,被當時的緬甸軍隊極大擁護。

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莽應裡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去指揮了,因此,他決定把這場戰鬥交給他的兒子去指揮,藉此作爲考驗閔啓德能否成爲挽救國家命運的英雄王,如果他做到了,那麼緬甸的王位就是他的,誰也搶不走,如果他做不到,那麼緬甸就會滅亡,王位也不復存在,這是很直觀的等價交換。

閔啓德自己也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考驗,也是最嚴峻的考驗,自上戰場以來,就沒有如此艱鉅的考驗,和之前歷次的戰鬥相比,他都沒有如此緊張和激動過,十萬軍隊,放眼周邊的國家,有幾個國家能組織十萬軍隊暫且不說,又有幾個人可以指揮十萬軍隊作戰呢?那個明將蕭如薰也就只能指揮三萬人作戰,但是他的手下,卻有實打實的十萬戰兵。

除了十萬戰兵之外,還有十萬雜役軍隨着他的主力部隊一起前往,給戰兵服務,給戰兵當炮灰,這場傾國之戰,莽應裡已經集中了自己全部的軍隊和全部的財富,把所有的家當都託付給了自己的兒子,他自己身邊只有兩萬人不到的衛隊,他給這支主力部隊籌集了足夠使用半年的糧草和軍需供給,這幾乎是把他的家底都給掏空了。

王都的人們的家裡面能用的東西全部都被徵用了,他們也在翹首以盼自己的子弟兵可以帶回來比他們付出的十倍百倍更多的戰利品回來,這不是第一次了,以往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奉獻出他們的全部支持軍隊戰爭,打贏之後,他們會得到數倍於他們所付出的,只有他們是和這個軍政府休慼與共的。

這場傾國之戰,緬甸付出了全力。

閔啓德召集了自己父親身邊所有能打得有戰鬥經驗的打過勝仗的大將,一起舉辦軍事會議,詳細分析明軍和暹羅軍的情報結合目前所知道的一切信息,他們斷定明軍和暹羅軍會結成聯合部隊一起前進,而兩軍目前尚且還在磨合期,所以不敢貿然出兵開啓戰端,而這一點,恰巧就是緬甸軍的勝機。

一名從莽應龍起兵時代就一起跟隨着莽應龍的兩朝老將如此建議——

明軍和暹羅軍之間語言不通,習俗不通,相互之間磨合需要一定的時間,各自的戰法和習慣都不一樣,難免會產生摩擦,如果沒有充分的溝通和協作,他們是不敢首先主動出擊的,而是會藉着目前的優勢,繼續威壓緬甸,然後抓緊時間磨合。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烽煙四起,到處都是反抗勢力,我們的處境十分危險,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明軍和暹羅軍的聯軍,他們還沒有出戰就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大的麻煩,讓我們徵集不到足夠的糧食和軍費,目前的一切已經是全國的力量,我們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時間拖得越久,對明軍和暹羅軍越有優勢,而對我們就越危險,我們只有半年的糧草和軍需,每拖一天,我們戰勝的機率就小一點,所以雖然非常冒險,但是目前我們最正確的戰術,應該是主動出擊,直搗暹羅首都,把納瑞宣那個狗崽子給宰了,把明國的統帥給砍頭,告訴所有人,我們纔是這裡的霸主!

沿襲了莽應龍的霸氣的老將軍,霸氣無雙的吼出了最強的宣言,年輕的閔啓德渾身上下熱血沸騰,戰將們血氣十足,於是一直通過了這個目前看來對緬甸優勢最大的決議。

既然敵人要滅我的國,我就要正面還擊,打倒敵人的老巢裡面去,敵人一定以爲我還在構築防線,卻不知道我所奉行的真理是『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我從來不畏懼任何的挑戰,不畏懼任何敵人,我們就是在戰爭中和挑戰中生存下來的!

閔啓德大手一揮,立刻下達了自己出任總帥以來的第一條軍令。

全軍整備,全軍出擊!

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九百一十二 家書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零七 兩杯酒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五十九 巨人始動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二百四十七 議功三十六 八成把握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六百九十九 殺心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零五 暹羅(上)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七十 蕭李爭鋒(下)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
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九百一十二 家書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零七 兩杯酒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五十九 巨人始動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二百四十七 議功三十六 八成把握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六百九十九 殺心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零五 暹羅(上)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七十 蕭李爭鋒(下)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