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

對於朝鮮戰況,基本上,該知道的德川家康都知道了。

不僅是他,東國大名們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瞞着豐臣秀吉不讓他知道,讓他繼續沉浸在美好的夢境裡而不自知,這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縱使德川家康知道了前線一敗塗地,就差全軍覆沒的消息了,他也一聲不吭。

他只是暗暗心驚與明國的強大實力,以豐臣秀吉壓服全日本的強悍力量都無法對明軍造成打擊,還一敗再敗,以遠多於明軍的主力部隊一路大敗,死了不知多少豐臣嫡系,雖然也有竊喜的心思在裡面,卻也有着兔死狐悲之感。

德川家康能夠臣爲日本最後的勝利者,司馬懿一樣的人物,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練成的。

德川家康年輕時吃過苦,鬆平家臣有不少都吃不飽肚子,因此即使後來發跡,也不敢隨意揮霍奢侈,給人的印象就是德川家康爲人特別吝嗇,據說,有一次德川家康揣着草紙上廁所,突然起風,草紙被吹得到處都是,他就光着屁股滿院子追,面對別人的取笑,還理直氣壯地說“追草紙這種態度纔是天下第一的根基”這樣的話。

還有一次,德川家康宴請衆大名,伊達政宗赴宴回來就暗自嘲笑:“久聞家康吝嗇,今日一見,才知不虛,堂堂內府大人,竟然還要把吃剩的飯菜打包拿回去。”

不過德川家康雖吝嗇,但絕非守財奴,朝鮮之役中,當各國的大名紛紛因爲豐臣秀吉無休止的軍役賦稅所苦,不得不舉債時,是德川家康慷慨解囊,幫他們中不少人還清債務,此舉一出,着實拉攏了不少地方大名的人心。

他沒有被豐臣秀吉打敗過,但是他也沒有戰勝豐臣秀吉,他臣服了豐臣政權,也就是說明德川家康至少在這個時候沒有和豐臣秀吉較量的本錢,豐臣秀吉動員了自己的全部精銳都敗給了明軍,還給全日本招惹來了這樣一個強悍的對手,這如何能叫德川家康不暗自擔心呢?

雖然大家各懷心思,但是至少都生存在這片土地上,名義上都是一國人,真要是豐臣秀吉惹惱了大明,使得明軍大舉來征伐,就以明軍的戰鬥力來看,他們全國都有覆亡的可能性,如果這樣的話,不管是豐臣秀吉做老大還是他德川家康做老大,都是日本的罪人。

德川家康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於是在豐臣秀吉不知道的時候,德川家康暗中集合了一批和自己交情不錯的東國大名召開了幾次私底下的會議,大家統一了思想,就是絕對不會讓豐臣秀吉把預備隊十萬人派到朝鮮去,不僅會傷了大家的元氣,還會被引火燒身,引來明軍的報復。

那麼萬一前線的消息被豐臣秀吉知道,豐臣秀吉開始發瘋,大家該怎麼做呢?

德川家康提出了幾個議案。

第一,向天皇報備,天皇是絕對不願意豐臣秀吉去朝鮮的,這一點從之前開戰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天皇很擔心豐臣秀吉一去不回,那麼自己的地位就有危險,豐臣秀吉侍奉天皇家族非常恭敬,天皇家族的日子過得很好,如果失去了豐臣秀吉,那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大家要利用天皇的這個想法來誘使天皇竭力勸阻豐臣秀吉繼續擴大戰爭。

當然,能否成功也不一定,真要喪心病狂的話,天皇都不一定可以勸服豐臣秀吉。

那麼就要用到第二個議案,我們集體上書,以糧食不備民生不濟的理由向豐臣秀吉闡述軍糧無法維持戰爭的事實,以軍糧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來勸阻豐臣秀吉擴大戰爭,沒有軍糧,大家都活不下去,相信豐臣秀吉再怎麼發瘋,也不會忘記吃飯。

當然了,這也不一定能奏效,之前發生過不少次這樣的上書,但是上書者無一例外都丟了性命。

這個時候,就要用到第三條計策了。

德川家康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是陰揣揣的,大名們都意識到了德川家康的意思是什麼。

明國是一個龐然大物,是我們日本絕對無法對抗的龐然大物,爲了避免這頭龐然大物把目光轉向我們,並且試圖消滅我們,我們必須要把一切可供明軍開戰的理由都消弭掉,豐臣秀吉是最大的理由,所以真的到了無法挽回的那一步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痛下決心,發動兵變,幹掉豐臣秀吉,拋棄侵朝軍隊和西國大名,藉此與明國修復關係。

聽到德川家康的話,東國大名們倒吸一口冷氣。

不是不想,不是沒想,只是不敢。

能夠藉着這樣的機會吞併西國大名們的領地,那也是一樁美事,然而真的要拋棄掉整個西國的大名和豐臣嫡系,徹底推翻豐臣政權,那該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雖然大家明裡暗裡都在瞧不起豐臣秀吉的出身,覺得他只是個奴隸出身,很好笑很有意思,然而卻沒有一個人不敬佩他——從最底層的奴隸身份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抵達了整個日本的最高頂點,完成了人生的逆襲,堪稱傳奇般的人物,他的手腕他的智謀他的權術,無人不感到戰慄。

那些源氏平氏藤原氏的高貴出身的人們,雖然暗地裡瞧不起豐臣秀吉,卻也不敢反對他,他們這些東國大名在這裡聚會商量推翻他的事情,卻也不能說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大家就一定有膽量去幹掉豐臣秀吉。

幾十年來,豐臣秀吉一步步壓服全國的腳步讓很多人記憶猶新,並且從心底裡對豐臣秀吉感到恐懼,他幾十年的威望積累,幾十年的叱詫風雲,饒是德川家康一臉的陰狠,但是看出他底氣不足的人也不僅僅只有一個兩個。

大家從心底裡厭惡並畏懼着奴隸出身卻成就帝王之業的豐臣秀吉。

“話是如此說,但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太閣就真的一點準備都沒有?德川,你可別忘了,你的領地四面都是太閣的親信,這些年,你的日子也不好過吧?”

有人開始擠兌德川家康了。

“說的也是啊德川大納言,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這件事情的難度太大,而且就算明國真的要打過來,除了太閣,還有誰可以和明軍較量?是你?還是我?我是在座的任何一位?”

“我也是這個意見,太閣雖然有些激進,但是他的本事我們誰都佩服過,能從一個奴隸走到現在的位置,德川大納言,你還是三思一下吧!”

“就是!”

“附議!”

“我也是這個意見!”

一時間,東國大名們居然沒有一個人複合德川家康的意見。

“那麼,你們就願意把自己本來就不多的兵馬帶到朝鮮去送死嗎?!”

德川家康一嗓子吼出來,整個屋子都安靜了。

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一千一百八十 武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九十四 平壤攻略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八百二十二 陽謀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六百四十九 誘敵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三百零六 暹羅(下)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四百五十二 船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
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一千一百八十 武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九十四 平壤攻略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八百二十二 陽謀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六百四十九 誘敵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三百零六 暹羅(下)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四百五十二 船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