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新的岔路口

美好的願望往往落空,擔憂卻很容易變成現實,世界便是如此奇妙。德國謀求在亞速爾羣島、馬德拉羣島以及佛得角羣島建立軍事基地,因而對葡萄牙政府使出威逼利誘的手段。雖然德國政府提出以面積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非洲殖民地作爲補償,但葡萄牙對那片位於中西非的不毛之地毫無興趣,更不希望因此而坐上同盟國的戰車。於是,德國政府作出了讓葡萄牙人最恐懼也是最反感的舉動——方言伊比利亞應當統一,鑑於西班牙正與德國的親密盟友愛爾蘭打得火熱,被西班牙吞併的惡果讓大多數葡萄牙人感到心悸,葡萄牙政府立即尋求國際社會,尤其是美英兩國的干預,這便是發生在1916年夏秋之際的“葡萄牙危機”。

英國儘管還未完全走出戰爭失敗的陰影,但他們已經履行完了倫敦協定的所有賠付條款,其本土及殖民地並無同盟國一兵一卒駐紮,所以不像法國那樣喪失國格、受制於人,在不觸碰戰爭底線的前提下,他們敢於跟德國人叫板,利用各種手段、拉攏各方關係來對抗這個不可一世的軍事帝國。

美國的政治事務依然無法擺脫孤立主義的制約,但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是個有眼界、有魄力的人,他顯然看到了德國一家獨大的危害,以及德國佔領亞速爾羣島的深遠影響,因而打着保護合法中立、抵制暴力強權的旗號,一方面積極呼籲召開國聯大會,一方面將太平洋艦隊調往大西洋基地,雙管齊下的對德國施加壓力。

1916年是美國總統的換屆年,威爾遜在民主黨的支持下謀求連任,而在發表接受黨內提名的演講時,他以罕見的強硬姿態提出,美國的國家安全絕不能寄希望於其他國家的友好仁慈,而需要用軍艦和大炮來捍衛。他提出要建立一支維持大西洋平衡格局的艦隊,並呼籲國會全力支持海軍的擴建計劃,而且在公開場合首次提到,美國造船業通過爲英國建造大型和超大型戰艦獲得了寶貴的技術實踐,有足夠的條件爲美國海軍建造當前第一流的主力戰艦。

在軍隊將領的鼓動和支持下,德國政府一開始對國際社會的抨擊不屑一顧,而是繼續對葡萄牙政府進行威逼利誘,並就西班牙吞併葡萄牙一事與西班牙政府進行了外交接觸。儘管有德國的拍胸脯保證,西班牙首相卻以國力空虛、社會動盪、軍隊落後等等原因予以拒絕,西班牙國王亦在給德皇的親筆信中表示,吞併葡萄牙將讓伊比利亞半島陷入長期戰亂,而且據他所知,葡萄牙政府已經做好了流亡亞速爾羣島的準備,一旦西班牙強行出兵,亞速爾羣島將變成葡萄牙抵抗侵略的據點,屆時德國休想在染指亞速爾的同時避免戴上侵略者的帽子。

德皇威廉二世雖然對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態度非常惱火,亦對英國聯合國際社會抨擊德國的做法暴怒不已,但他不得不承認,德國已在強取亞速爾、馬德拉等基地的問題上陷入被動,就連意大利人也跳出來指責德國的霸權行徑。由於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這兩個難兄難弟因********而自顧不暇,餘下的兩個同盟國小弟——愛爾蘭和保加利亞,經濟軍事力量尚不成氣候,若在這時候挑起戰爭,德國基本上要以一國之力面對英、葡兩國的一線硬扛及美洲國家的二線支援,還要提防意大利的反水和日本之流的小動作,即便能夠取勝,也是一場災難性的勝利,甚至有刺激美國參戰的潛在危險。

經過反覆權衡,德國高層無奈地放棄了對葡屬諸島的企圖,這場外交慘敗猶如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讓剛愎自用的德國人感到孤獨和無力,轉而將政治失敗歸咎於軍事力量不夠強大——數週之後,第一艘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在但澤的碩效造船廠敷設龍骨,而在接下來的四個多月,餘下四艘馬肯森級也將陸續開工,獲得超級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訂單的各造船廠則應德*方的要求,趕工擴建既有船塢,以容納噸位空前的新戰艦實施建造。

作爲迴應,美國政府於當年11月初修訂了一年前通過的海軍擴建計劃,追加了八艘四點五萬噸級戰列艦、四艘四萬噸級戰列巡洋艦以及六艘兩萬噸級航空母艦的建造預算,這也是美國在將巡洋艦改建成爲輕航母之後正式訂造的第一批航空母艦。加上前期開工的艦艇,美國海軍的總噸位將很快超過德國海軍,主力艦隊的規模和質量也將在四到五年之後追平德國公海艦隊。

聞得美國的造艦舉動,德國人震驚了。要知道這還是在美國政府沒有充分動員造船資源、只額外發行了兩筆國債的情況下達到的效果,國力的倍數級差距便是這樣的令人訝異。屆時只要美英聯手,無論德國是否佔有亞速爾、馬德拉、佛得角這些戰略基地,都將陷入被動境地。

於是,在德國的高層會議上,對英國展開一場預防性戰爭的計劃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德國海軍和陸軍被要求秘密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而爲了達到保密性,這一計劃被小心翼翼地鎖進了保險櫃,除了與會的高級將領之外,僅有極個別人得以知曉。

幸或不幸,夏樹無可選擇地成爲了其中之一。

愛爾蘭現有的主力艦艇依然被列入德國艦隊的作戰序之中,而且作爲德國造艦計劃的一部分,愛爾蘭負責建造的重巡洋艦和航空母艦被要求加快建造進度,愛爾蘭陸軍的規模被要求增加50%,並提高預備人員的訓練強度,爲此德國將向愛爾蘭提供額外的經濟支持——資金的主要來源將是中東石油的外銷收益,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意大利以及日本是主要的石油進口國,而它們在下一場戰爭中很可能會站在德國的對立面。

愛爾蘭整軍備戰的跡象初顯,美國人便施展起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招數,先是投資利默里克車輛公司的福特公司向愛爾蘭政府提出,如果愛爾蘭不能保證在關係到美國利益的軍事衝突中置身事外,他們將不得不撤回在愛爾蘭的投資及全部技術人員,接着,美國駐愛爾蘭大使向愛爾蘭轉達了本國工業部門的合作意向,只要愛爾蘭同意在不觸及本國安全的形勢下保持善意中立,美國打算將二十艘左右的萬噸船舶訂單轉交給愛爾蘭,以解決美國政府追加造艦計劃對民用船隻訂單的延誤。美國政客暗示說,西班牙、葡萄牙及瑞士等國在大戰期間的經濟繁榮就是保持善意中立的榜樣。

夏樹沒有一味地嗤之以鼻,身爲愛爾蘭國王,他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已經從柏林轉移到了利默里克,許多事情都必須站在新的角度進行反覆權衡,因爲稍有不慎,此前所作出的種種努力,以及那些可遇不可求的機會,都有付諸東流的可能。

在這一年的冬天,另一個國家的另一位年輕人也面臨着同樣沉重的抉擇,他便是奧匈帝國的皇儲卡爾,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之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之孫,前任皇儲斐迪南大公的侄子。

在舊時空的歷史上,這位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被認爲是愛好和平的——或者對戰爭形勢極其悲觀,他繼位後幾次試圖背棄同盟而與協約國單獨媾和,其中最有希望的一次是1917年通過其弟帕爾馬王子西克斯圖斯與法國進行的和平談判,但由於他不肯把哈布斯堡家族任何一塊領地割讓給意大利,秘密的外交活動完全失敗,而由於他支持法國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要求,當他這種努力被揭露後,他的聲譽在德國和本國均大受損害,從而將奧地利推到了一個非常窘迫的境地。大戰末期,奧匈帝國陷入內亂和********中,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協議,倡導奧匈帝國各民族獨立。卡爾召開皇家議會,接受十四點協議,同意建立有各民族自治政府的聯邦制國家,但改革很快失去控制,各民族自治政府紛紛宣稱完全獨立,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國內的共和派最終否定了君主制,卡爾在威廉二世宣佈退位的第三天宣佈“正式放棄參與任何政務,但不會放棄皇位”。次年三月,奧地利議會宣佈廢黜卡爾的皇位。兩年之後,卡爾兩次試圖在匈牙利保守派人士的幫助下復位,但因未獲得匈牙利元首霍爾蒂-米克洛什海軍上將的支持而遭到失敗,後被流放馬德拉島,過着極其貧困的生活,1922年因肺炎逝世,終年34歲。

11月底,86歲的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駕崩的噩耗傳來。維繫這個多民族二元君主制國家的紐帶,哈布斯堡王朝的傳奇人物,就此辭世。

在弗蘭茨-約瑟夫在位的68年裡,奧地利幾經興衰,但他的許多錯誤爲他的許多輝煌成就所抵償,19世紀80年代首相塔費伯爵制定的社會立法;1852年的新刑法典、1859年的貿易條例和1862年的商法典,都是受到整個歐洲高度重視的民政管理的典範,這些成就無不打上奧皇默默奉獻的印記。

這一切都隨着他的逝去而成爲過往。

就這樣,這個在上一場大戰中元氣大傷,政治形勢紛亂繁雜、********難以調和,卻又有着廣袤領土和龐大人口的國家,交到了一個時年29歲的年輕人手裡。

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727章 金色三葉草(上)第900章 夜襲馬尼拉第184章 無敵戰刃第361章 爲自由而戰(下)第156章 殺神榮耀(中)第435章 曲線策略第579章 代理人戰爭(下)第886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下)第641章 空戰英豪(中)第318章 從亞眠到巴黎(上)第440章 軍心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102章 自由之路(上)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1001章 皮亞韋河之戰(中)第425章 通向勝利之路(上)第821章華麗的反擊(下)第7章 被包圍的德意志第814章 歐洲騎士團(中)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1029章 主攻與輔助第573章 金融災難第1024章 王者對懟第1009章 狹路相逢第15章 利刃第42章 請君入甕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30章 哥本哈根夢魘(下)第783章 理想國第791章 巨人的黃昏(上)第232章 毒棘刺心第936章 國際海軍學院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692章 榮譽的誘惑(上)第848章 掃蕩戰場第837章 血火哈拉哈河(中)第355章 闖入狼羣第812章 澳洲烽煙第1018章 深談第680章 皇室宿將第880章 美國的立場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816章 自由之鷹第388章 “國王”威猛第268章 鬥勇鬥智(上)第548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212章 此情彼景第608章 戰爭就在今夜(中)第700章 呼嘯天際(下)第189章 重刃相搏(下)第169章 奇異的平行線第786章 征戰百慕大(上)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74章 沉淪王者第72章 奧斯曼:近東之熊(下)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348章 截擊“南特”號(上)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第347章 第一個獵物第664章 山崩地裂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786章 征戰百慕大(上)第35章 耀世之刃第398章 海戰之王(下)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260章 戰端之契第923章 絕密交易第289章 雄獅的決鬥(下)第595章 瓜分世界的野心第160章 雷襲(上)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785章 軍火大亨第420章 登陸先鋒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732章 詭異的炮火第9章 大勢第295章 摧枯拉朽(下)第203章 悲喜兩重天(上)第645章 戰爭的延長線第838章 血火哈拉哈河(下)第1024章 王者對懟第898章 拔哨(中)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1023章 我們也有好基友第931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下)第1021章 王牌殺手卡德維爾(下)第133章 命數(上)第243章 進攻,凡爾登(下)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215章 魅影現身第1007章 攻陷威尼斯(下)第85章 相約第976章 奮起吧,鬥牛士(上)第752章 半渡而擊(上)第391章 英雄第697章 貝恩克的煩惱第637章 軌道重炮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
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727章 金色三葉草(上)第900章 夜襲馬尼拉第184章 無敵戰刃第361章 爲自由而戰(下)第156章 殺神榮耀(中)第435章 曲線策略第579章 代理人戰爭(下)第886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下)第641章 空戰英豪(中)第318章 從亞眠到巴黎(上)第440章 軍心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102章 自由之路(上)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1001章 皮亞韋河之戰(中)第425章 通向勝利之路(上)第821章華麗的反擊(下)第7章 被包圍的德意志第814章 歐洲騎士團(中)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1029章 主攻與輔助第573章 金融災難第1024章 王者對懟第1009章 狹路相逢第15章 利刃第42章 請君入甕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30章 哥本哈根夢魘(下)第783章 理想國第791章 巨人的黃昏(上)第232章 毒棘刺心第936章 國際海軍學院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692章 榮譽的誘惑(上)第848章 掃蕩戰場第837章 血火哈拉哈河(中)第355章 闖入狼羣第812章 澳洲烽煙第1018章 深談第680章 皇室宿將第880章 美國的立場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816章 自由之鷹第388章 “國王”威猛第268章 鬥勇鬥智(上)第548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212章 此情彼景第608章 戰爭就在今夜(中)第700章 呼嘯天際(下)第189章 重刃相搏(下)第169章 奇異的平行線第786章 征戰百慕大(上)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74章 沉淪王者第72章 奧斯曼:近東之熊(下)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348章 截擊“南特”號(上)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第347章 第一個獵物第664章 山崩地裂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786章 征戰百慕大(上)第35章 耀世之刃第398章 海戰之王(下)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260章 戰端之契第923章 絕密交易第289章 雄獅的決鬥(下)第595章 瓜分世界的野心第160章 雷襲(上)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785章 軍火大亨第420章 登陸先鋒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732章 詭異的炮火第9章 大勢第295章 摧枯拉朽(下)第203章 悲喜兩重天(上)第645章 戰爭的延長線第838章 血火哈拉哈河(下)第1024章 王者對懟第898章 拔哨(中)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1023章 我們也有好基友第931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下)第1021章 王牌殺手卡德維爾(下)第133章 命數(上)第243章 進攻,凡爾登(下)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215章 魅影現身第1007章 攻陷威尼斯(下)第85章 相約第976章 奮起吧,鬥牛士(上)第752章 半渡而擊(上)第391章 英雄第697章 貝恩克的煩惱第637章 軌道重炮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