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軍心

愛爾蘭的威克洛郡位處都柏林以南,它毗鄰愛爾蘭海,以山地和丘陵爲主,陸上交通不甚便利。在被英聯邦軍隊逐出都柏林之後,愛爾蘭志願軍的主力部隊暫時退守至此,原本是要稍作休整,以圖再戰,可是後方突傳噩耗,叛軍佔領科克港,臨時政府的高層官員或被扣押,或投向了叛軍陣營,前線部隊頓時軍心動盪,人們既擔心後方形勢,又恐英軍借勢來襲,而在這種情況下,大肆撤退很可能演變成爲潰逃,一旦英軍真的發動進攻,部隊蒙受的損失將是災難性的……

威克洛郡的南部小鎮卡紐,北去都柏林約70公里,距離愛爾蘭東南部的濱海重鎮沃特福德僅50多公里,往科克港還有將近200公里路程。在科克港落入叛軍之手的第三天,愛爾蘭志願軍第1軍團司令部從威克洛郡中部轉移到了這個在地圖上毫不起眼的偏僻小地方。

同一天,從科克港狼狽出逃的愛爾蘭共和國臨時總統奧恩-麥克內爾也來到了卡紐,身處部隊的保護之下,他惶恐不安的情緒得到了極大的緩和。在鎮長騰出的房子裡,疲倦不堪的麥克內爾晚飯之後就沉沉睡去,直到次日天亮才醒來。

漫山遍野都是愛爾蘭志願軍官兵的營帳。

麥克內爾當然知道,這些營帳有基本上都是德國人戰前運來的物資,當時共和兄弟會的不少成員都覺得納悶,誰會有好端端的房子不住來搭帳篷睡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物資都積壓在秘密倉庫裡,虧得製作帳篷的防水材料不易腐爛,兩三年之後拿出來依然完好。現如今,英國潛艇像鯊魚一樣不斷在愛爾蘭周邊海域遊弋,即便有戰艦護航,德國運輸船的損失率依然很高,運抵愛爾蘭的每一噸貨物都是作戰最急需的——這反過來證明了德國人戰前運來營帳是多麼有先見之明。

簡單的早餐,麥克內爾胡亂嚼了幾口,然後在客房召見了第1軍團司令勞蘭德斯以及他手下的幾員得力干將。這些人身上穿着嶄新的高級軍官制服,臉上的狼狽和沮喪卻跟這身軍裝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他們雖然爲自己的英勇表現得到了獎賞,可這並不能證明他們能夠勝任大部隊指揮官的角色。事實上,在發動武裝起義之前,勞蘭德斯是一名中學歷史教師,他的這些將軍和上校們多是平民出身,只有個別人曾是地方警察,或在英*隊當過志願兵,他們能夠有今天的地位,最大的優勢是加入愛爾蘭志願軍的時間較早,而且具備一定的領導和指揮能力,但要論正規的軍事素質,他們還不如皮爾斯手下那批曾去德國秘密深造的年輕軍官們。

勞蘭德斯的參謀長報告說:“今早剛剛接到的消息,我們的第4步兵團抵達沃特福德郡的威利爾斯頓,但沒能渡過黑水河,叛軍在橋上安放了炸藥,並在黑水河西岸埋伏了步槍手。”

“勇敢的第4步兵團爲什麼不能強行渡河?”麥克內爾盯着勞蘭德斯,語氣軟綿無力,眼神中沒有哪怕一點兒兇色。

勞蘭德斯沒有說話,而是由他的參謀長“代言”道:“總統先生,我們的戰士不願向自己的同胞兄弟開火,沒人願意看到愛爾蘭人在內戰中流血死去。”

這樣的回答讓麥克內爾感到無端的惱火:“對方拿出了炸藥,埋伏了步槍手,他們完全不顧同胞血脈,我們卻在這裡講仁慈!”

參謀長一臉委屈地解釋說:“他們揚言要在我們靠近大橋之前引爆炸藥,試圖渡河的士兵遭到他們的射擊,但沒有人受傷。”

“夠了!”麥克內爾忍無可忍地阻止了這個呱噪的傢伙,他以祈盼的目光看着勞蘭德斯,他自以爲可以充分信任的人,可憐兮兮地說:“如果我們不能狠下心來平定叛亂,愛爾蘭共和國就完蛋了,今後整個愛爾蘭都將處於一個德國人的統治之下,這樣受約束的獨立自由難道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勞蘭德斯沉默不語,他的將軍和上校們似乎預料到了麥克內爾會這樣說,一個個形同雕塑,一言不發。

麥克內爾深深地嘆了口氣。作爲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的元老,愛爾蘭志願軍創始人,他的資歷極深,但在兄弟會和志願軍內部的聲望卻不是最高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他推崇的是“和平獨立”。麥克內爾組建愛爾蘭志願軍的初衷不是爲了打仗,而是希望在英國政府陷入戰爭泥沼的時候,以這支武裝力量作爲跟英國政府談判的砝碼,通過非暴力的方式爲愛爾蘭爭取到最大限度的自主權力。過去在組織內部的會議上,或是同志之間的談話中,他總是直言不諱地說,以英國的軍事和政治實力,愛爾蘭想要成爲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恐怕要等到下一個百年,他所做的努力是爲了不讓愛爾蘭人在希望渺茫的叛亂中流盡鮮血。

現在,這句話成了對他的一個莫大諷刺。

其實早在1910年前後,德國人悄然加大了他們在愛爾蘭的投資,並向愛爾蘭共和兄弟會以及愛爾蘭志願軍的一些分支組織提供秘密的軍事援助,弱小不堪的愛爾蘭志願軍不斷髮展壯大。有了最新式的步槍、機槍甚至火炮,志願軍內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憧憬武裝驅逐英*隊的前景,麥克內爾應該注意到了這些,可當歐洲爆發戰爭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他並沒有審時度勢地調整自己的觀點,而是頑固地堅持他的看法——除非英國在愛爾蘭強行徵兵,或是在有很大成功希望的情況下,愛爾蘭志願軍才能考慮武裝起義。

所以,主張武裝獨立的共和兄弟會元老乃至後起之秀在組織內部的聲望日漸高漲,麥克內爾的地位不復從前。戰爭爆發後,埃蒙-坎特帶着皮爾斯等人秘密訪問德國,得到了德國提供大量軍事援助以及直接出兵的允諾,隨後在共和兄弟會以及志願軍的高層會議上,多數人贊成武裝獨立,麥克內爾不得不接受這既成的事實。再後來德國海軍節節勝利,愛爾蘭志願軍帶頭髮動了武裝起義,德國人也按約定將大批陸戰部隊運抵愛爾蘭,戰事幾經周折,愛爾蘭獨立武裝漸成大勢。就在這個時候,麥克內爾力排衆議,決定在科克港宣佈成立愛爾蘭共和國,公告一出,舉國歡騰,支持愛爾蘭獨立的民衆無不歡欣鼓舞。可是跟這些茫然無知的普通軍民不同,麥克內爾和他的追隨者們知道共和兄弟會跟德國政府簽署了一系列密約,包括成立愛爾蘭王國,尊奉一位德國皇室成員爲愛爾蘭國王,雖然他從一開始就不贊同跟德國人進行過於深入的合作,這些密約也是共和兄弟會及志願軍的其他領導者繞開他所做出的決定,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麥克內爾沒有履行這些密約的義務,而他也確實這樣做了。

可是從麥克內爾光榮就任愛爾蘭共和國總統之後的一系列舉動來看,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反對者的力量有多麼強大——就算他意識到了,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去作出縝密的部署並付諸實施了。

絕望的麥克內爾冷笑道:“先生們,既然你們都不願意跟昔日的戰友們爲敵,那麼就把我——一個失敗的愛爾蘭共和國的臨時總統,送給叛軍,以保全你們的地位和榮譽吧!”

“總統先生,坐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曾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過去面對英國人的大炮和刺刀,我們敢於挺直胸膛,今天面對德國人的大炮和機槍,我們同樣無所畏懼。可是我們的士兵並不這樣想,愛爾蘭共和國的成立本來就很倉促,它的根基並不穩固,許多人甚至還沒有弄清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概念。現在,那些反對共和的政變者並沒有要推翻這個國家,而是通過議會表決的方式重新選擇它的國體和領袖,這不足以引發士兵們的憤怒,如果我們強行驅使他們發動進攻,我可以斷言,第4步兵團不出一天就會發生譁變,其他部隊必定受到影響。”

勞蘭德斯的話讓麥克內爾慢慢坐了下來。

接着,勞蘭德斯朝自己的參謀長點點頭,這名軍官從口袋裡取出一張比巴掌稍大的紙片,上面用印刷體寫了幾句話,內容看起來很簡單。

勞蘭德斯把這張紙遞給麥克內爾。

“這是叛軍用飛機投下的傳單,我們有一半以上的部隊都拿到了這樣的傳單。”他解釋說,似乎是爲了表示對麥克內爾的安慰,他用了之前一直在迴避的“叛軍”一詞。

麥克內爾一把抓過傳單,掃了幾眼,面若死灰。

“不瞞您說,我們的部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可以公平選擇,我相信大部分戰士還是會選您繼續擔任這個國家的領袖,可是現在的條件並不對等。沒有德國人的支持,我們在都柏林吃了敗仗,部隊需要重振士氣,眼下卻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擊。我們的對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敢於以少數兵力發動政變。”勞蘭德斯把話說到了這裡,似有下文,卻又不多說一字。

“這麼說來,我們打都柏林的決定還是太過輕率,給了德國人以及他們的支持者絕佳的機會。”麥克內爾滿心惆悵地說,“現在,我們除了投降,似乎別無出路了。”

“不,我們不是投降。”勞蘭德斯糾正道,“而是談判,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這場危機,讓人民的意願來決定愛爾蘭的未來。”

“人民的意願?人民的意願只怕早就被德國人仁慈友愛無私的表演給誤導了。”麥克內爾無奈冷笑,“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們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打不過英國人,從我們決定接受德國援助,發動武裝獨立戰爭的那一刻起,愛爾蘭的命運就已經走上了德國人設定好的軌道。他們……真是無所不能啊!”

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980章 觀察者第626章 強攻禁區第110章 毛奇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443章 天佑愛爾蘭(下)第1005章 攻陷威尼斯(上)第724章 二請出山第146章 佩刀前衛第62章 豔局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446章 虛弱的權杖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405章 藍色陸戰隊(上)第937章 奧斯曼帝國的崩塌與猶太人的復國夢想第273章 王牌獵手第899章 拔哨(下)第721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續)第33章 賭約第648章 航渡第861章 築起圍欄(中)第990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上)第384章 棋差一招第372章 自負第3章 藍水之魂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300章 飛鴻第829章 與熊共舞第773章 緊急倒車第59章 揚帆起航第223章 折戟(下)第706章 男人的決鬥(上)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388章 “國王”威猛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956章 形勢所迫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867章 強擊海參崴(下)第726章 最大的誠意第902章 一出拖刀計(上)第140章 皇帝的決心(下)第1046章 大麥克斯戰記(上)第803章 鐵底灣(下)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64章 一秒的英雄第389章 錯失的機會第241章 以血鍊鐵第360章 爲自由而戰(上)第949章 較量(上)第310章 狂矛頑盾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282章 戰艇精英第462章 正義與邪惡第335章 不謀而合第418章 板磚思維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137章 最後的備戰第555章 進退之間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36章 炒作(上)第693章 榮譽的誘惑(下)第50章 皇儲大婚第116章 新艦第19章 沉淪巨人(下)第265章 登場(上)第599章 大戰之路第211章 鐵壁合圍(上)第815章 歐洲騎士團(下)第828章 北海寶庫第916章 畢生夢想(中)第353章 喜悅背後第160章 雷襲(上)第835章 高速時代第116章 新艦第70章 彌足珍貴的禮物第763章 絕命一擊(中)第207章 地中海攻略(上)第104章 皇儲的回報第523章 宗教血案第729章 福米加什第917章 畢生夢想(下)第884章 兄弟相爭第156章 殺神榮耀(中)第478章 抗議?無效第762章 絕命一擊(上)第81章 探營第961章 外交戰場第62章 豔局第56章 關鍵先生第600章 戰禍再起第81章 探營第283章 鋼鐵的咆哮(上)第398章 海戰之王(下)第919章 全民公投日第100章 情牽一線(下)第388章 “國王”威猛
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980章 觀察者第626章 強攻禁區第110章 毛奇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443章 天佑愛爾蘭(下)第1005章 攻陷威尼斯(上)第724章 二請出山第146章 佩刀前衛第62章 豔局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446章 虛弱的權杖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405章 藍色陸戰隊(上)第937章 奧斯曼帝國的崩塌與猶太人的復國夢想第273章 王牌獵手第899章 拔哨(下)第721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續)第33章 賭約第648章 航渡第861章 築起圍欄(中)第990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上)第384章 棋差一招第372章 自負第3章 藍水之魂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300章 飛鴻第829章 與熊共舞第773章 緊急倒車第59章 揚帆起航第223章 折戟(下)第706章 男人的決鬥(上)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388章 “國王”威猛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956章 形勢所迫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867章 強擊海參崴(下)第726章 最大的誠意第902章 一出拖刀計(上)第140章 皇帝的決心(下)第1046章 大麥克斯戰記(上)第803章 鐵底灣(下)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64章 一秒的英雄第389章 錯失的機會第241章 以血鍊鐵第360章 爲自由而戰(上)第949章 較量(上)第310章 狂矛頑盾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282章 戰艇精英第462章 正義與邪惡第335章 不謀而合第418章 板磚思維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137章 最後的備戰第555章 進退之間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36章 炒作(上)第693章 榮譽的誘惑(下)第50章 皇儲大婚第116章 新艦第19章 沉淪巨人(下)第265章 登場(上)第599章 大戰之路第211章 鐵壁合圍(上)第815章 歐洲騎士團(下)第828章 北海寶庫第916章 畢生夢想(中)第353章 喜悅背後第160章 雷襲(上)第835章 高速時代第116章 新艦第70章 彌足珍貴的禮物第763章 絕命一擊(中)第207章 地中海攻略(上)第104章 皇儲的回報第523章 宗教血案第729章 福米加什第917章 畢生夢想(下)第884章 兄弟相爭第156章 殺神榮耀(中)第478章 抗議?無效第762章 絕命一擊(上)第81章 探營第961章 外交戰場第62章 豔局第56章 關鍵先生第600章 戰禍再起第81章 探營第283章 鋼鐵的咆哮(上)第398章 海戰之王(下)第919章 全民公投日第100章 情牽一線(下)第388章 “國王”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