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時不我與

初秋七月,天高氣清爽。

楓葉漸赤,麥穗沉甸稻垂頭,豐收的喜悅已然在田野中醞釀。

但現今沒人理會這些。

壽春城內徵東將軍官署,氣氛很是壓抑。

原本有意出兵往合肥新城與孫權野戰的滿寵,被“堅守城池、待中軍馳援”的天子詔令壓制,每日只能坐等斥候傳回來的新城戰況消息。

這讓他有一種無力感。

但他也知道,天子曹叡的部署纔是當下最恰當的選擇。

畢竟他若是出城與吳兵野戰了,勝了還好說,若敗了恐會被吳兵銜尾追擊、連壽春城都丟了。

那纔是淮南不可承受之重。

且現今屯集在壽春的兵力才堪堪三萬步騎,敵我太懸殊了。

此番吳兵來了多少呢?

吳國舟船從合肥新城下的東淝水,一直蔓延到巢湖,兵力有沒有十萬不一定,但絕不會少於七萬。

且還做好了圍點打援的準備!

拒馬、鹿角、車陣、木城、大櫓、強弩.魏兵若直挺挺的開拔過去,還不知道要死傷多少兵卒才能賊吳短兵相接呢。

騎兵曲也裨益不大。

合肥新城外圍的空間幾乎都被吳兵佔滿了,諸如侵擾、恐嚇、包抄等騎兵戰術也施展不開。

有點難啊!

賊吳都攻城半個多月了,也不知道張穎與樂羊能否堅守得住。

此時弓弩箭矢、檑木、石塊、金汁、膏油等守城物資都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吧?

糧秣倒是無憂的。

城內常年堆積着足夠四千守城士卒半歲之食。

“取庫中麻油脂膏、集松枝硫磺等引火之物準備,命各部將主募死士!”

枯等了十數日不見洛陽中軍馳援至的滿寵,最終還是打算做點什麼。

既然不能野戰,那就嘗試一下,看能否將賊吳的攻城器械給焚燬了,爲合肥新城減緩堅守壓力以及鼓舞守軍士氣罷。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孫權如今也很難。

困城攻堅了半個多月,圍點打援的部署沒有得逞也就罷了,但吳兵都是死傷不少了,卻絲毫沒有看到城池被破的跡象。

且督兵攻城的孫泰,還中流矢歿了。

孫泰是孫堅第四子孫匡之子(魏武曹操的從外孫),乃吳國宗室近支。

他的戰歿,對吳兵的士氣打擊很大。

最令孫權深以爲憂的是,軍中疾病蔓延,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大兵起,大疫至。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尤其是時值疾病多發、疫癘橫行的盛夏,且此處乃湖畔河岸的蚊蠅滋生之地。

但孫權沒有氣餒。

雖然他這一路兵力將近七萬,但卻是偏師,與督兵萬餘人北上襄陽的陸遜部一樣,都是策應的,爲了迷惑魏軍的。

真正的主力乃是朱然那邊。

就在八日前,信使趕來稟報,聲稱朱然已然率兵跨江北上了!

故而,此合肥新城能破便破之,不能破就困着罷,只要他留在這裡,魏國淮南的兵力就不敢大舉馳援徐州。

如此,徐州淮泗之地將入吳國疆域矣!

且一旦朱然部攻陷了淮浦、淮陰以及海西等池,他就以精銳水師走淮水入海口進入徐州、協助守禦,不復有冬春時節中瀆水難以行舟船之憂了。也就意味着,日後吳兵日後可直接從淮水進攻壽春城,讓魏國合肥新城的戰略意義蕩然無存了。

公禮之方略,一戰可進望青徐、蠶食淮南!

惟獨可惜公禮無緣目睹了。

嗚呼,悲哉。

就在孫權壯志躊躇、暢想美好未來的時候,現實卻是給了他沉重一擊。

是夜,大半攻城器械被魏軍死士焚燬了.

這讓他十分憤慨,當即就下令將當夜值守的軍士全都砍了。

要知道,從合肥新城到巢湖一帶,魏軍早就堅壁清野了,收集造飯的柴薪不難,但絕對尋不到可打造攻城器械的大樹巨木。

但這並沒有讓他生出罷兵之念。

無法攻城了,那就困着罷,對戰局影響不大。

甚至,他還有了分些兵力前去支援朱然的想法,反正魏軍也不敢出城來野戰。

然而,可惜了。

他還沒有做出決定,就迎來了晴天霹靂。

御駕親征的魏天子曹叡雖然還沒有到,但先聲奪人的八千先遣步騎,抵達淮南了!

這讓得悉軍情的孫權,呆愣了半晌。 待反應了過來,便滿心悲悽、滿目惆悵的感慨道,“嗚呼!公禮,時不我與矣!”

因爲魏國中軍來了,他就要罷兵了。

沒辦法,不走不行。

依着孫韶遺留的方略,吳國君臣此番制定的作戰計劃與竟全功的冀望,都是建立在魏國洛陽中軍被蜀兵牽制在雍涼、無法馳援淮南的基礎上。

合肥新城這裡不必說。

攻城器械都被焚燬了,軍中疾病也愈演愈烈了,他繼續留在這裡,不過是坐以待斃而已。

而朱然那邊也不可能佔據淮浦、淮陰與海西等縣了。

攻破城池、安撫百姓以及修繕防禦工事等等,都是需要時間的。

如今魏國就是不給予他們這個時間。

故而,縱使朱然那邊攻破且佔據了徐州境內淮水沿岸的各縣,也無法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抵禦得住魏國洛陽中軍與青徐二州兵馬的反撲。

再戰無裨,唯有當斷則斷罷。

在罷兵歸去這方面,孫權素來以果決著稱。

當即便遣人快船前去知會朱然、陸遜兩路兵馬儘快罷兵,自己則是帶着無盡遺憾與濃濃的不甘,讓士卒們焚燬營地、登上舟船歸去。

是啊,他很不甘。

爲什麼蜀兵沒有將魏國洛陽中軍牽制在雍涼呢?

明明,他都看見冀望得償的曙光了!

但很快的,他就將不甘置之腦後,轉爲擔憂起朱然部來。

他這一路進退都很自如,但沿着中瀆水北上深入徐州的朱然部,可沒那麼方便——該不會步入公禮的後塵吧?

想到這裡,兵退到濡須塢的他,又再次遣人前去徐州打探軍情。

更讓水師整裝待發,時刻準備着開拔救援。孫韶已然戰歿了,他無法接受再迎來朱然也戰歿的消息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比孫權與陸遜足足晚了一個月纔開拔的朱然部,深諳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的兵法精要。

他乃是讓全軍皆輕裝趕赴,不攜帶任何加重舟船負荷、拖累行舟速度的輜重或攻城器械等,下令士卒輪替划船晝夜進發,愣是僅用了二日的時間便從丹徒趕到了樊良湖,且在魏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順利走中瀆水東道進入了射陂(射陽湖)。

到了射陂,再繼續沿着水路北上就是進入了淮水。

入了淮水後,西去可兵臨淮水南岸的淮陰、東去則是臨淮水北岸的淮浦,復往東去便是淮水入海口了。其中在更北邊的臨海城池海西,也有淮水支流“游水”連通、舟船直抵。

故而,朱然引軍進入射陂後便開始分兵,各部將主依着先前定計行事。

最先進發的是朱據部。

在副職將軍唐諮的引路下,引舟船逆流而上兵臨淮陰縣,兵力約莫三四千。

唐諮,本是利城郡(曹操劃東海郡而置,不久廢)的郡兵。

魏文曹丕的黃初六年(225年),利城郡兵蔡方起兵造反殺太守徐箕,並推舉唐諮爲主。無幾,被魏國大軍討平,唐諮逃到海上,之後投靠了江東,被孫權封爲將軍。

作爲徐州本土人,他對地形十分熟悉。

故而在抵達淮陰縣後,便親自引麾下士卒四出劫掠村邑。

淮陰駐軍並不多,得悉軍情後不敢出城來戰,連忙遣人趕赴徐州下邳與淮南壽春,向桓範與滿寵告急。

是時,滿寵剛剛接到死守城池的天子詔令。

在不能出城野戰、只能讓騎兵在合肥新城之側威逼吳兵的情況下,他便以三千士家新軍可操舟船爲由,讓夏侯惠即刻趕去爲淮陰作援。

就是趕到淮陰縣外露臉,讓吳兵忌憚,不敢攻城與四處劫掠即可。

而在下邳的桓範,此時正在對着從子桓禺說教呢!

因爲吳兵都在合肥新城下攻堅了,而徐州猶沒有敵情,這讓他不由舊事重提,教訓桓禺日後出仕不可學夏侯惠那般多事,徒增他人嗤笑。

所以,得悉軍情時他還挺尷尬的。

但也不敢耽擱,當即便尋來了駐守在徐州的將軍高遷計議。

將軍高遷,最早是曹仁的部將。

在曹仁鎮守在荊襄時期就跟隨了,且在襄樊之戰後,還曾經主事遷徙了沔水(漢水)南部的化外荊蠻部落。也正是因爲這個緣由,讓曹丕覺得他有安民之能,在將臧霸徵調歸朝後,便讓他駐守在徐州,拔除臧霸割據多年的餘威。

此時的他已然五十多歲了,但猶老當益壯,不懼戎馬之勞。

在得悉賊吳僅是約莫三四千士卒來犯,且還縱兵四出劫掠村邑後,便慨然自請引三千郡兵前去淮陰威懾,讓賊吳不敢繼續逞兇、荼毒黎庶。

然後,他死了。

吳兵是在示之以弱、唐諮部劫掠是在誘敵。

朱然早就親率本部萬餘人伏兵於道了!

有心算無心且精銳對陣郡兵,戰果便是高遷臨陣死、三千郡兵或死或降、全軍覆沒;且朱然還收編了郡兵,帶着他們“擊退了”吳兵,順利的詐開了淮陰城門.

第155章 與宴第186章 穿胸第198章 旌旗猶魏第289章 冗官第256章 稱王第307章 權勢殺我125.第125章 負氣105.第105章 蜜餞第197章 時不我與第28章 窮也第41章 當黜之93.第93章 言外意69.第69章 副職第172章 沒得選第1章 楔子第140章 蹙眉第44章 花明76.第76章 新軍73.第73章 篤定第142章 全赴第178章 不識第270章 喜怒100.第100章 魏闕第238章 必不恣意第163章 部將第220章 莫爭長短98.第98章 終陌路第226章 臣惠斗膽69.第69章 副職第303章 歹毒第164章 非莽夫第227章 求貶惠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75章 驚喜來第307章 權勢殺我第242章 有三敗108.第108章 鮮卑第160章 部曲第7章 入東堂85.第85章 識趣58.第58章 恨遲也第183章 或有詐57.第57章 以何戰第155章 與宴第266章 事了151.第151章 易也第28章 窮也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296章 不問其他82.第82章 士載第203章 好甜第306章 回答朕第139章 當慎第159章 鴻鵠志第191章 邙山宴1第7章 入東堂第288章 大噪80.第80章 臨風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169章 小成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19章 將伐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201章 唯勇氣也第136章 離析72.第72章 誘惑第299章 無外人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36章 敏銳76.第76章 新軍83.第83章 皆學問51.第51章 犯忌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第303章 歹毒第22章 殊矣79.第79章 主次49.第49章 逢時104.第104章 結髮第212章 隨你罷第203章 好甜127.第127章 衝突第243章 先聲而後討92.第92章 偶遇第139章 當慎67.第67章 在我第11章 各有思第150章 心慰第247章 至遼第247章 至遼第276章 司空薨第293章 夏侯非夏侯第236章 敏銳71.第71章 扈從第22章 殊矣97.第97章 自擇之第268章 推諉第149章 肺腑否第275章 好大兒
第155章 與宴第186章 穿胸第198章 旌旗猶魏第289章 冗官第256章 稱王第307章 權勢殺我125.第125章 負氣105.第105章 蜜餞第197章 時不我與第28章 窮也第41章 當黜之93.第93章 言外意69.第69章 副職第172章 沒得選第1章 楔子第140章 蹙眉第44章 花明76.第76章 新軍73.第73章 篤定第142章 全赴第178章 不識第270章 喜怒100.第100章 魏闕第238章 必不恣意第163章 部將第220章 莫爭長短98.第98章 終陌路第226章 臣惠斗膽69.第69章 副職第303章 歹毒第164章 非莽夫第227章 求貶惠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75章 驚喜來第307章 權勢殺我第242章 有三敗108.第108章 鮮卑第160章 部曲第7章 入東堂85.第85章 識趣58.第58章 恨遲也第183章 或有詐57.第57章 以何戰第155章 與宴第266章 事了151.第151章 易也第28章 窮也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296章 不問其他82.第82章 士載第203章 好甜第306章 回答朕第139章 當慎第159章 鴻鵠志第191章 邙山宴1第7章 入東堂第288章 大噪80.第80章 臨風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169章 小成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19章 將伐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201章 唯勇氣也第136章 離析72.第72章 誘惑第299章 無外人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36章 敏銳76.第76章 新軍83.第83章 皆學問51.第51章 犯忌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第303章 歹毒第22章 殊矣79.第79章 主次49.第49章 逢時104.第104章 結髮第212章 隨你罷第203章 好甜127.第127章 衝突第243章 先聲而後討92.第92章 偶遇第139章 當慎67.第67章 在我第11章 各有思第150章 心慰第247章 至遼第247章 至遼第276章 司空薨第293章 夏侯非夏侯第236章 敏銳71.第71章 扈從第22章 殊矣97.第97章 自擇之第268章 推諉第149章 肺腑否第275章 好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