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

《棋聖》就是林朝陽發表在《燕京文學》的新,全文十三萬字,是部中篇。

以棋癡江南生的成長爲主線,講述了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的滬上,一心癡迷棋道的江南生在國破家亡之際以身報國的故事。 wωω⊕ тt kǎn⊕ ¢O

在寫的時候,林朝陽就已經預料到了情節可能會引發的爭論,這個問題章德寧她們這些編輯也曾經提出過,但林朝陽最後還是堅持己見。

而他堅持的原因和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爲了能夠讓更多人看到這部。

在他看來,適當的爭論反而會促進的影響力發酵,身爲後世人,沒有人比林朝陽更懂得這個道理了。

陶玉墨在林朝陽家蹭吃蹭喝,對於《棋聖》的創作過程很瞭解,在林朝陽與章德寧討論存在的問題時也都在場。

她清楚林朝陽之所以安排這個情節的原因,但別人不清楚,聽着耳邊的爭論聲,陶玉墨很想站起身去跟那兩個人解釋一番,可她並沒有這麼做。

“姐夫,你幹嘛非要這麼寫呢?完全是費力不討好嘛!”

“不能算費力不討好。這麼寫,一定會有一部分自詡理性的讀者挑毛病。這樣才能激起讀者們的討論,引發廣泛的議論。

同時,這樣的情節安排也很容易激起讀者同仇敵愾的愛國情懷,情節通俗起來,大大的降低了的閱讀門檻,會有更多的讀者看到這部的。”

陶玉墨的腦海裡閃過她和姐夫之間的對話,她聽着那兩人的對話,心中明白,其實這正是姐夫要的效果。

燕京到北戴河的距離並不算遠,火車三個多小時就到了。

建國之後,北戴河一直以領導人療養地而聞名。改革開放這幾年,外出旅遊逐漸興起,北戴河成了北方的度假勝地,許多燕京人都會趁着夏天來到這裡避暑。

陶玉墨等人下了火車,也不去找招待所,提着行李連午飯都顧不得吃,直接就跑到了海濱遊覽區。

這個時候的北戴河雖然也是旅遊區,但旅行社、賓館、飯店還很少,人也沒有後世的多,衆人到了海邊,看着不遠處的大海,腳踩在沙灘上,只感覺到心曠神怡。

李俊玲家境優越,這次來旅遊,她特地帶來了家裡的照相機,是一臺海鷗的120相機。

這會兒到了海邊,她立刻把相機掏了出來,先是對着大海美美的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又衝着幾個同學拍照,衆人開心的對着她的鏡頭擺姿勢。

在海邊逛蕩了一個下午,衆人飢腸轆轆、筋疲力盡,這纔想着找住的地方。

離着海邊不遠有北戴河的區政府招待所,條件簡陋,十來個人住一個大屋,上廁所還得到院裡去。

陶玉墨在家裡嬌生慣養,很不適應這樣的住宿條件,可沒辦法,現實條件就這樣,不住區政府招待所,就得住老鄉家裡,據說條件比招待所條件還差不少。

區政府招待所有食堂,因爲招待的都是外來的遊客,所以伙食條件還不錯,前提是得肯花錢。

來了北戴河,不能不吃海鮮,食堂就正好的海螃蟹,五毛錢一斤。

陶玉墨本想給自己點兩隻,見郭劍梅和劉振雲沒點,便多點了一隻,分給兩人一人一隻。

郭劍梅和劉振雲出身農村,家境不算好,這次跟大家一起出門旅遊是攢了很長時間的錢,不捨得在吃上面花錢。

陶玉墨在幾個同學裡面算是小富婆了,她上學吃飯不需要花錢,平日裡還要跟父母要點零花錢,連大哥陶玉成她都不放過,美其名曰是兩個侄子的補課費。

另外她還給姐夫林朝陽整理信件,光是這一個學期,她就攢了小二百塊錢,因此出門花起錢來自然爽快。

晚飯後,天很快就黑了,這個時候海邊沒夜景,只有無盡的黑暗,所以衆人只能窩在招待所裡打打撲克。

牌局八點半散了,于慧仍抓起陶玉墨的那本《燕京文學》來看,陶玉墨則鼓搗起了李俊玲帶來的海鷗相機。

有照相機就是好啊,她心裡琢磨着,等回去以後她也要買一個。

冷不防腹部突然傳來一陣絞痛。

“哎呦!”陶玉墨捂着肚子叫了一聲。

“玉墨,你怎麼了?”郭劍梅問道。

“肚子疼得厲害。”陶玉墨秀眉緊蹙,咬着牙說道。

“是不是螃蟹沒吃好啊?”

“你們不也吃了嗎?”

郭劍梅一想也對,螃蟹大家吃了都沒事。

“不行了!”

陶玉墨忍了一會兒,抄着衛生紙夾着屁股便跑向院裡的廁所。

過了十多分鐘,她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房間。

幾個女同學關切的問道:“玉墨,你沒事吧?”

“沒事。拉肚子而已,死不了。”

陶玉墨躺到牀上,剛歇了沒幾分鐘,腹痛再次襲來,她不得不又奔向院裡。

如此反覆三次,陶玉墨再回到房間,臉色慘白,毫無血色,腿都是軟的。

“玉墨,趕緊吃點藥吧。”

郭劍梅遞給她兩粒藥,陶玉墨問:“這哪來的?”

“我跟招待所的同志要的。”

陶玉墨點了點頭,和着水吞下了藥,俯身趴在牀上,好像霜打的茄子,跟白天生龍活虎的狀態判若兩人。

她看着其他幾人安然無恙的有說有笑,心裡惱怒,我都拉成這樣了,她們怎麼一點事都沒有?早知道就不吃那隻螃蟹了。

來了北戴河,不吃螃蟹真可惜啊。算了,明天吃蝦吧。

胡思亂想着,她睡了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聽見耳邊有一陣抽噎聲,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往旁邊掃了一眼,發現是于慧面帶淚痕。

“你哭什麼?”陶玉墨問了一嘴。

“沒什麼。”于慧回道。

陶玉墨睡意正濃,顧不上于慧,轉過頭又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早,她起牀之後又恢復了活蹦亂跳的狀態。

“你這身體可真夠好的,昨晚我都怕伱起不來牀。”郭劍梅說。

“小小的拉肚子而已,還能耽誤我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陶玉墨洋洋自得道。

她的這種自得讓人很難理解,大概就跟小學生比誰尿的遠一樣。

早上吃完飯,衆人手持地圖前往景區遊玩,昨天逛完了海濱的老虎石公園和碣石園,今天他們要去西邊的聯峰山。

路上,陶玉墨突然想起昨晚的情景,她問于慧:“你昨晚怎麼哭了?”

“沒什麼。”于慧有些不好意思。

“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陶玉墨追問道。

“不是,你別瞎說了。”

“那你哭什麼?”

陶玉墨追問個不停,于慧無奈的說道:“我是看的。”

“看個有什麼好哭的。”陶玉墨說了一句,然後反應過來,“你看的是《棋聖》?”

“嗯。”

陶玉墨心中立刻了然了,《棋聖》裡面有些情節確實好哭,比如裡面描寫戰爭後百姓的民不聊生,比如小乞丐被日本人殘殺……

當然,最好哭的還是最後江南生的慨然赴死。

陶玉墨每每想起裡的畫面,腦海裡總能浮現出譚嗣同說過的那段話。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在那個國破家亡的時代,儘管有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奮起反抗外國侵略,可仍舊有無數人麻木的面對侵略,甚至是助紂爲虐。

щщщ▪ ttκǎ n▪ ¢ O

江南生又何嘗不知道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何嘗不知道面對侵略者的長槍大炮,他的血肉之軀毫無抵抗之力?

可他還是選擇一往無前,因爲他深切的知道,如果人人都是渾渾噩噩,都選擇明哲保身,在侵略者的槍炮之下瑟瑟發抖,那中國談何未來?

亡國滅種就在眼前,唯有熱血與犧牲才能喚醒同胞的反抗精神。

他以棋爲刀兵,雖不能殺敵於陣前,卻也能打擊日本人的囂張氣焰,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陶玉墨又忍不住想到了自家姐夫,在中日友好的大背景之下,他偏偏要寫一部《棋聖》這樣的作品,可以說是逆時代潮流而動。

難道他不清楚《棋聖》這樣的作品寫出來之後會招來多少反對聲和罵聲嗎?

以如今的風氣,說不定連主流媒體都要對他冷嘲熱諷一番。

可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寫出來了,編輯對情節提出異議,他也堅持自己的觀點。

爲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讓更多人不要輕易的忘記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和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

“你覺得怎麼樣?”陶玉墨問于慧。

于慧又想起昨晚時的感受,“寫的很好!江南生這個人物寫活了,從不問世事的棋癡,到捨身爲國的棋聖,讓人動容。”

“最後挑戰日本棋手的那個大情節,你覺得怎麼樣?”陶玉墨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問題。

“非常好啊,蕩氣迴腸,充滿了英雄氣和史詩感,我看的時候甚至覺得歷史上可能真有江南生這個人。”

聽着于慧的誇獎,陶玉墨心中涌出幾分喜悅。

姐夫說的沒錯,一般的讀者對於挑戰日本棋手的情節是不會拿着放大鏡去看的,真正挑毛病的只是一小部分人。

如此一來,一小部分人的不滿挑起爭論,但大部分人對的觀感還是正面的,既有了討論度和影響力,也保證了的口碑和評價。

姐夫高啊!

“不過我覺得也有點可惜。”于慧說。

“可惜什麼?”

“你姐夫其實應該堅持那種《賴子的夏天》和《梵高之死》的那種創作方式,那種更高級,《棋聖》的敘事和風格太中國化了,不夠洋氣。”

陶玉墨暗自腹誹,要想寫的高級,我姐夫比誰都會寫。你們這羣人,根本不懂他的良苦用心。

一路聊着天,一羣人遊玩了聯峰山,又往東邊的鴿子窩去。

下午路過海邊,他們遇到有漁民賣螃蟹,三毛五一斤,加工分五分錢,比招待所食堂便宜了一毛錢。

陶玉墨喊道:“虧大了!”

衆人又買了幾斤螃蟹,陶玉墨猶猶豫豫,還是沒有忍不住饞嘴,又吃了一隻螃蟹。

戰戰兢兢的等到晚上,發現啥事沒有,她沒心沒肺的笑了起來。

在北戴河玩了三天,臨走她還專門跑到海邊買了10斤螃蟹,帶回燕京去給家裡人嚐嚐鮮。

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41章 想着換張牀吧第550章 名家雲集第175章 超越時代的才華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465章 這麼看好我嗎?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674章 《天朝》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520章 現金收購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440章 錢沒白花第47章 筆來第176章 註定成爲經典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48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270章 有時間想着把稿費付了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688章 等一輩子都成(完結撒花)第256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第395章 文壇首富第390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519章 陶總好!第519章 陶總好!第421章 香江行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400章 《棋聖》的作用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506章 感謝朝陽同志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197章 外賓服務部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539章 後勁兒太大了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407章 妥妥的降維打擊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42章 香江女首富第281章 到底是年輕人啊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585章 版權富翁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262章 稿費好商量第430章 不滿意男主角第654章 三堂會審第340章 《讀小說札記之一》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623章 舉一反三第152章 苦差事第528章 朝陽體育館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646章 156年的等待第413章 突然的二胎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
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41章 想着換張牀吧第550章 名家雲集第175章 超越時代的才華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465章 這麼看好我嗎?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674章 《天朝》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520章 現金收購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440章 錢沒白花第47章 筆來第176章 註定成爲經典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48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270章 有時間想着把稿費付了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688章 等一輩子都成(完結撒花)第256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第395章 文壇首富第390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519章 陶總好!第519章 陶總好!第421章 香江行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400章 《棋聖》的作用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506章 感謝朝陽同志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197章 外賓服務部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539章 後勁兒太大了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407章 妥妥的降維打擊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42章 香江女首富第281章 到底是年輕人啊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585章 版權富翁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262章 稿費好商量第430章 不滿意男主角第654章 三堂會審第340章 《讀小說札記之一》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623章 舉一反三第152章 苦差事第528章 朝陽體育館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646章 156年的等待第413章 突然的二胎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