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像個花瓶

星空衛視易主四個半月時間,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李澤楷時期,這家剛剛成立的電視臺基本是以外購節自爲主,與其說是一家電視臺,不如說是GG展示位。

花錢買節自吸引觀衆,觀衆看GG,GG商來送錢打GG,賺錢買節目,形成了一個不太符合傳統電視臺形態的閉環生態。

不少電視臺員工們嘴上不說,但心裡是不滿的。

他們當然不是對工資不滿,而是出於對未來的擔憂。

老闆的這種打法,怎麼看也不像是要長期經營的打算。

果不其然,擔憂了沒幾個月,電視臺就換了個老闆。

相比李澤楷冰冷的商業操作,陶玉書的路子更符合傳統電視臺內容製造商的定位。

但她跟香江一般電視臺的風格又有不同,實在是太捨得砸錢了。

爲了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狂砸5000萬港元,要知道這些錢都夠給星空衛視的員工們開兩三年薪水了。

這還沒完,《亞洲偶像》剛出了成績,陶玉書又立馬啓動了《百萬富翁》《智勇大沖關》《美食廚房》等諸多綜藝節目的製作,每一檔綜藝投入都不小。

花錢如流水一般,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這些年來陶玉書靠着撒錢在香江電影界闖下赫赫威名,如今換個賽道,

進入電視領域,風格依舊如此,令人膽寒。

不膽寒也不行,《亞洲偶像》進行到半決賽最後一場,星空衛視閤家歡臺收視率破43點,收視人羣佔比高達近63%。

幾乎將同時段的無線和亞視按在地上爆錘,更別提其它兩家收費電視臺了。

除了在香江的火爆,《亞洲偶像》甚至已經開始風靡濠江丶灣島和東南亞幾個國家。

濠江就不用說了,一直是香江小弟節目在灣島風靡是因爲星空衛視中文臺本身就在灣島落地,不少安裝了衛星天線的灣島電視用戶都可以收看到中文臺重播的節目。

而《亞洲偶像》在東南亞幾個國家的風靡主要是因爲當地電視臺的盜播,當初節目海選就在東南亞安排了兩座海選城市,當地有大量華人作爲觀衆基礎。

對於這種情況,陶玉書暫時是樂見其成的。

1991年的年末,新生的星空衛視憑藉着《亞洲偶像》一鳴驚人!

新的一年開始了,香江其它幾家電視臺本以爲《亞洲偶像》還有一個月就結束了,再忍忍也就過去了,沒想到《百萬富翁》又來了。

身爲一款益智答題競賽類節目,起初《百萬富翁》上檔時沒有引起任何一家電視臺的重視,大家都以爲這只不過星空衛視爲了湊數製作的節目。

結果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檔看起來如此不起眼的答題類節目首播收視率竟然達到了22點。

更恐怖的是第二期播出,節目收視率奇蹟般的暴漲到了31點。

得知這個消息後,無線丶亞視等幾家電視臺的高管們都懵了。

大家好歲都是在電視行業摸爬滾打了二三十年的老油條了,自翊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

可中間緊隔着一期節目,收視率竟然暴漲9個點,簡直聞所未聞!

然後大家就開始研究起《百萬富翁》的節目機制,越研究越發現,這星空衛視背後有高人啊!

這檔節目簡直是完美的抓住了人性弱點,不斷的引誘丶試探,把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節目的火爆,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近這兩天,無線和亞視已經開始在琢磨致敬一下《百萬富翁》了,

《亞洲偶像》的陣仗太大,他們一時之間致敬不來,《百萬富翁》這種小而美的節目他們還是沒問題的。

可這個想法剛起,他們又被難住了。

因爲大家發現,《百萬富翁》播到第三期節目,竟然已經有了兩位通關選手。

這也就意味着節目組要真金白銀的掏出200萬獎金!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中途拿獎金走人的,和節目組的製作成本,三期節目接近300萬預算。

平均單期節目成本近100萬港元!

算完這筆帳,所有電視臺都麻了。

不是,香江電視行業現在到底是怎麼了?

《亞洲偶像》那種橫跨數個國家和地區搞海選的音樂節目投入大就算了,怎麼連個答題競賽節自投入也這麼大?

港元這麼不值錢了嗎?

照這麼個投入,《百萬富翁》一年五十期就是5000萬製作經費,可絲毫不比《亞洲偶像》燒啊!

這麼高的節目預算,得多少GG費才能回本啊?

大家開電視臺都是爲了賺錢的,你們星空衛視這麼玩,是不打算賺錢了嗎?

同行們的疑問其實也是星空衛視諸多員工們的疑惑,臺裡出了收視火爆的節目他們當然高興,但老闆燒錢的速度着實令人歎爲觀止。

臺裡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他們真怕老闆燒錢燒的高興,一不小心把公司燒倒閉了。

同行和員工們的疑問其實不需要別人來解答,大家都是在電視行業食的人,星空衛視,或者說陶玉書這個老闆敢如此毫無顧忌的大手筆投入的心理不難猜測。

星空衛視與香江的諸多收費和免費電視臺有個本質的不同,它是香江第一家衛星電視臺,雖然眼下落地範圍僅有香江丶灣島,但不代表以後永遠是這樣。

只要不斷嘗試,未來的落地範圍必然會越來越廣,到時候星空衛視就是開設10個丶20個頻道也不是不可能。

但頻道多了,並不代表需要的節目就要對應的多。

相反,隨看電視頻道和落地範圍的不斷擴大,星空衛視的節目可以不斷在各個電視臺之間輪播,無非是換個字幕或者配音而已。

如此一來,製作節自的成本將會被無限攤薄,對同行們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現在陶玉書要做的,就是要打造出精品節目,吸引觀衆和GG商,爲星空衛視接下來落地亞洲各國和地區鋪好路。

所以眼下星空衛視賺不賺錢根本不重要,只要把節目質量和產量堆起來,以後的星空衛視就是一顆搖錢樹。

陶玉書的陽謀在星空衛視連出爆款節目的前提下,幾乎無懈可擊。

小年前後,香江政商兩界悄然流傳起了一則消息。

老人家南下了!

從1978年改開以來,伴隨着經濟的發展,關於改開的批評和指責的思潮從未停過。過去幾年裡,輿論場上的社資之爭也一直是焦點。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那些負面的聲音已經逐漸發展成爲阻礙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大思想屏障。

早在今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的《元旦獻詞》中,一把手已經把主要闡述集中於經濟方面,涉及YS形態的話題只是輕輕掠過,許多嗅覺敏銳的人已經察覺出了風向的變化。

半個多月之後老人家的南方之行,也算是徹底坐實了上層的核心觀點。

商人們對於政策的變化是最敏感的,所謂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富可敵國靠的是政策。

因此香江商界鉅富紛紛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內地,年前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連着收到了幾份富豪榜上人物的聚會邀請。

雖然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到香江以來一直很低調,但這夫妻倆在內地擁有深厚背景的事已經是香江上層社會公認的默契。

在這種時候找這夫妻倆交流交流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上個月回燕京的時候,我倒是聽說了些消息。

現在我們和美國正在就保護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版權和專利問題進行談判,不過效果似乎不太理想。

最近半年以來,雙方都給了對方施加了不少壓力,未來不排除毛衣戰的可能。

但我想這一定是小概率事件,雙方相向而行是大勢所趨,

我覺得現在更讓人期待的是,國內一直在努力爭取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的地位。

大家也應該清楚,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工業基礎,一旦真正的加入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大循環中,必然會爆發出一股巨大的經濟浪潮。

這條全球化的大船一旦踏上,就很難回頭。但我想,它對國內的利應該遠大於弊。

諸位在商場上都是我的前輩,如今在內地也多有投資,今後如何操作,

我想大家心裡肯定比我有數。」

臘月二十八,深水灣高爾夫球場內,一羣香江商界巨鱷漫步於綠茵之上,揮動球杆之餘聊起了內地如今的政治和經濟形勢。

林朝陽夫妻二人應邀出席,陶玉書當着衆人的面侃侃而談,林朝陽則在一旁看着賢妻的表現笑而不語。

「林太這番話真知灼見!」

說話的是包家大女婿蘇海文,一個奧地利人,可一口粵語比陶玉書說的都流利。

今年的聚會是李嘉誠組織的,美其名日鄰里聚會。

既然是「鄰里」聚會,那邀請的自然也都是居住於深水灣道的各位鉅富李嘉誠帶了長子李澤巨出席,來的人裡包括了米高·嘉道理丶林朝陽夫妻倆以及船王包家的大女婿蘇海文和四女婿鄭維健。

嘉道理家族發跡於滬上,但真正成爲鉅富還是在香江,在華資未崛起之前就已經聲名赫赫。

其家族控制了中華電力丶大酒店和香港地毯三家大型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近千億港元。

連在場諸人所居住的深水灣道別墅區,最早也是由嘉道理家族開發的。

米高·嘉道理是嘉道理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如今其父親羅蘭士·嘉道理年事已高,他正在逐步接手家族事業。

其家族旗下中電公司參與投資了內地第一座核電站一一大亞灣核電站。

「太平山下,城是李家的城,港是包家的港。」

船王家今天來了大女婿和四女婿,四個月前船王去世,他一生無子,只有四個女兒,留下的鉅額財產也被分成了四份,由四個女婿分別經營。

長女夫婦接手了航運業務,四女夫婦接手了深水灣豪宅和環球投資。

儘管曾經的商業帝國如今已經四分五裂,但包家人仍舊站在香江商界的頂端,畢竟在1985年,包船王的資產就已經達到了400億之巨。

跟這兩個老牌富商家族比起來,陶玉書夫妻倆屬於妥妥的「後富」丶「新錢」,但在場卻沒有人敢輕視他們夫妻。

短短六年時間名列香江十大富豪,這是他們父輩都未曾完成過的壯舉。

關鍵是夫妻倆經營的事業還不同於那些靠看運氣或投機手段發家的新富豪,明明擴張的飛快,卻有一種堂堂正正之勢。

電影公司丶電視臺丶報刊—儘管夫妻倆經營的屬於文化傳媒產業,論公司市值丶營業額丶社會影響遠不如這些老牌家族,但在媒體影響力這一塊卻是全香江獨一份。

1991年,恆生指數的傳媒業公司市值總額420億,夫妻二人掌握的公司獨佔200億港元。

說香江傳媒行業的半壁江山掌握在這夫妻二人手中,可能略微誇張了一點,但也相去不遠。

現代商業社會,媒體影響力至關重要,這些站在資本市場最頂端的商人們再清楚這個道理不過。

更令大家佩服的是,財經媒體最新排出的富豪榜上,夫妻倆的資產高達近170億港元,對旗下各家上市公司擁有着絕對控股權。

這一點,是在場所有家族都沒做到的,由此可見這夫妻二人的梟雄本色,尤其是這位林太——

李澤巨的眼神隱蔽的落在陶玉書的身上,並非是那種花花公子的淫邪之色,而是帶着三分好奇和七分欽佩。

他對陶玉書的好奇和欽佩都來自於他那個叛逆的弟弟。

今年年初,靠着父親的資助和和黃的便利條件,弟弟掌艙的衛星電視開播。

李澤巨對此並不嫉妒,他一直被父親當做接班人培養,如今弟弟獲得父親的資助也不過是爲了扶持他分門立戶而已。

衛星電視開播前後花了10億港元,若算上和黃旗下亞洲衛星公司給予衛星電視的便利條件,這筆投資還要在再多上幾個億。

畢竟,沒有亞洲衛星公司的幫助,弟弟這個衛星電視牌照都拿不下來。

李澤巨本以爲弟弟獲得父親這麼大力的扶持,好歲會用心經營一番。

結果僅僅過了半年時間,他便從父親處聽說了弟弟要把衛星電視賣給林太的消息。

21億港元!

李澤巨對這個數字的印象很深刻,衛星電視開播半年,入不敷出,並且在肉眼可見的一兩年之內還要投入巨資。

肯花21億港元買下這麼個無底洞,李澤巨對做出這個決定的林太充滿了佩服。

當然了,這種佩服並不是出自於商業運作手段,而是對林太的魄力。

照衛星電視的情況,林太等於是花幾十億元買了塊衛星電視牌照。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李澤巨曾經專門和父親探討過林太這筆生意做的到底值不值。

李澤巨認爲林太很有可能虧大錢,甚至有可能拖累旗下其它幾家上市公司的發展腳步。

以他的估計,衛星電視要想實現自我造血至少要在三年內再投入20億港元。

哪怕林太最後能夠實現盈利,但3年時間和總計40億資金的投入,對比一家盈利未知的電視臺,是賺是虧誰也說不好啊!

畢竟做生意講究個投入產出比和收益率!

而父親李嘉誠的看法跟他截然不同,李嘉誠認爲陶玉書在收購電視臺後旗下媒體矩陣已經初步形成,這筆買賣賺大了。

父子二人由此產生了爭論,李澤巨從各個維度分析了陶玉書的投資,得出的結論是:怎麼看這都不算是一筆劃算的生意,李嘉誠卻固執己見。

回想着當初和父親的爭論,李澤巨不得不感慨一句薑還是老的辣!

衛星電視變成星空衛視,不到半年時間,這家原本半死不活的電視臺在陶玉書手中奇蹟般的起死回生,甚至已經可以和無線電視臺瓣手腕。

如此手段,堪稱化腐朽爲神奇!

他如今再看和父親的爭論,逐漸醒悟了與父親之間的境界差距,或者說是他跟陶玉書的境界差距。

當初他的看法談不上有多大問題,但更多的是從「術」的層面去分析,

所站的高度不像是一個老闆,更像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而父親和這位林太卻是真真正正的站在了產業的高度上去看待問題,是對「勢」的認知。

這樣的認知決定了雙方的差距,也決定了事情的結果,李澤巨越想越覺得佩服。

眼神不自覺的越過陶玉書,看向了她旁邊的林朝陽。

林生撿到寶了!

在場有這樣感慨的不只是李澤巨,還有包家的兩個女婿蘇海文和鄭維健。

兩人的感慨不來自於自身,而是來自於連襟。

八十年代香江電視業因爲無線和亞視的爭鋒欣欣向榮,港府在看到電訊業的美好發展前景後,於1988年正式批准設立第二電訊網絡,提供有線電視丶移動電視丶無線尋呼等服務。

彼時岳父包玉剛與李嘉誠都有心介入電訊業,岳父先李嘉誠一步拿到了有線電視經營權,李嘉誠無奈只能將目光放在了衛星上。

結果90年和黃旗下亞洲衛星公司的衛星發射成功,李嘉誠電視丶通訊一魚雙吃,後發制人,棋高一着。

幾個月前岳父過世,有線電視作爲九龍倉子公司之一被分配了蘇海文和鄭維健的連襟,包家二女婿吳光正。

如今陶玉書經營的星空衛視一飛沖天,對他們連襟旗下的產業也是個不大不小的衝擊,當真是幣幗不讓鬚眉。

以前大家對陶玉書都是隻聞其名,未識其人,今天一見面,感覺確非凡人。

相比之下,大家覺得林生不是不優秀,只是跟站在人羣中閃耀奪目的林太相比,確實黯淡了些。

像個花瓶!

陶玉書不瞭解衆人的心理狀態,她的一番見解發表完,得到了在場衆人的高度評價。

臉上掛着淡然的笑容,看起來寵辱不驚。

這樣的場合她並不喜歡,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意場上這樣的應酬是無法避免的。

「多虧了今天李生做東,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大家平時正應該多走動走動。」

受用了衆人的恭維後,陶玉書也說了兩句客套話,球場內氣氛其樂融融中午李嘉誠招待了大家一頓飯,下午衆人各自離去。

回到75號家中待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一家人乘着飛機回到燕京。

臘月二十九,燕京的大街小巷充斥着節日氣氛。

今年林朝陽一家雖然回來的晚,但小六部口已經熱鬧非凡。

幾年以來,兩家人已經習慣了在年前聚到這裡。

十幾口人聚在一起,讓沉浸了多時的院子久違的熱鬧了起來。

陶希武帶着兩個小的在院子裡放炮,已經長成了大人模樣的陶希文陪着長輩們聊天,他今年已經上大二了,在水木這一年半時間裡,表現的一直很優異。

陶玉墨問起學習上的事,他回答的一絲不苟。

「處女朋友沒?」陶玉墨爲老不尊,突襲了大侄子的個人問題。

陶希文臉色有些不好意思,「沒有。」

「真的假的?這麼優秀的帥小夥,竟然沒有人相中?」

「他呀!榆木腦袋,整天就知道學習,我看都學傻了!」趙麗恨鐵不成鋼的說。

陶玉墨表情疑惑,「小時候看着挺機靈的,怎麼越長大越像個老學究?

是真沒有,還是故意跟家裡人撒謊啊?」

面對陶玉墨的詰問,陶希文的臉色越發窘迫,「小姑,真沒有。我要留學,你又不是不知道。」

『留學怎麼了?留學也不耽誤搞對象啊!可以帶着女朋友一起去,小姑贊助你!」

用財大氣粗四個字來形容現在的陶玉墨再貼切不過。

「真沒有。」陶希文挨不住她的調侃,打算逃之天天。

恰巧這時候陶希武進屋,聽到「贊助」二字,眼睛瞪得滴溜圓。

「小姑,你給我買臺Mac電腦吧。』

「我看你像Mac電腦!」

陶玉墨挖苦了侄子一句,又問他:「我聽你爸說,你期末考試在班裡倒數第三?」

陶希武嘻嘻哈哈道:「我那是發揮失誤,要不然前30名還是很穩的。」

「你還挺驕傲!咱們家好列是書香門第,你連個大學都考不上,就不怕把你爺爺給氣出個好歹來?」

陶玉書拍了妹妹一下,這丫頭現在嘴上沒個把門的,什麼話都敢說陶玉墨連忙朝父親賠笑,「爸,我不是咒您,實在是這小子太不爭氣!」

陶父還沒表態,陶母冷哼了一聲,「你要是從小少帶他玩點遊戲,說不定現在成績還能好點。」

「玩遊戲跟學習不好有什麼必然的關係?你看希文,遊戲沒少玩,不一樣考水木了?」

「他什麼腦瓜,他哥什麼腦瓜?」陶母說。

「奶奶!」

陶希武不滿的叫了一聲。

「考成那個樣子,你還怕人說?」

母親趙麗也在他的傷口上撒鹽,陶希武頓時感覺這家裡快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大不了我考電影學院去!」他賭氣說。

陶玉成苦口婆心的勸,「兒子,電影學院文化課只是要求低點,不是沒要求!」

陶希武滿心委屈,家裡人高高興興的過個年,怎麼到他這裡就成舉目皆敵了?

「武哥,放炮!放炮去!」晏晏這時候跑進屋,拉着他的手興沖沖的說道。

總算是感覺自己的才華有了用武之地,陶希武梗着脖子出了門。

「走!哥帶你放個大的!」

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256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553章 林氏影業上市第278章 些許風霜罷了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245章 有內味兒了第409章 獨自風流第647章《拉貝日記》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48章 隔空嘲笑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73章 作家夢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459章 轟動香江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338章 《火燒圓明園》上映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534章 碰瓷馬爾克斯第537章 赴陸採訪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308章 獎項背後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567章 像個花瓶第425章 金棕櫚,你得過嗎?第380章 你去了誰看孩子?第559章 STARTV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430章 不滿意男主角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350章 你不知道嗎?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288章 沈叢文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671章 資本你贏了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606章 我自巋然不動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376章 版稅12%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455章 戛納的旋風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679章 尋味齋夜話第380章 你去了誰看孩子?第642章 正當年第462章 你拿我當土財主了?第5章 祖墳着了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289章 二渠道第182章 你可讀點書吧!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246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裡好受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641章 道心差點崩塌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230章 早知道就不裝逼了第618章 混個龍套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646章 156年的等待第590章 暴發戶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440章 錢沒白花第184章 愛之深,責之切第470章 也就百八十萬美元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302章 等生下來教訓他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
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256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553章 林氏影業上市第278章 些許風霜罷了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245章 有內味兒了第409章 獨自風流第647章《拉貝日記》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48章 隔空嘲笑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73章 作家夢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459章 轟動香江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338章 《火燒圓明園》上映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534章 碰瓷馬爾克斯第537章 赴陸採訪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308章 獎項背後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567章 像個花瓶第425章 金棕櫚,你得過嗎?第380章 你去了誰看孩子?第559章 STARTV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430章 不滿意男主角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350章 你不知道嗎?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288章 沈叢文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671章 資本你贏了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606章 我自巋然不動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376章 版稅12%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455章 戛納的旋風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679章 尋味齋夜話第380章 你去了誰看孩子?第642章 正當年第462章 你拿我當土財主了?第5章 祖墳着了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289章 二渠道第182章 你可讀點書吧!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246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裡好受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641章 道心差點崩塌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230章 早知道就不裝逼了第618章 混個龍套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646章 156年的等待第590章 暴發戶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440章 錢沒白花第184章 愛之深,責之切第470章 也就百八十萬美元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302章 等生下來教訓他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