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

人與人之間是講究緣分的,孫嫺自小被張氏培養,一心想要把他培養成爲一個合格的太孫妃,以後合格的國母。

但是孫嫺的性格天生缺少那種雍容大氣,有點小兒女的作態。她天生就是那種小鳥依人類型的女人,能討男人的喜歡,卻沒有那種撐得起大場面的風度。

以前沒有比較,張氏對她倒也還認可,可是現在有了比較,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貞一,雖然在姿色上與孫嫺不相伯仲,難分上下,但是在爲人處世方面,卻比孫嫺要大氣成熟許多。

如今後宮中以昭懿貴妃爲主,但是實際上,太子妃張氏的勢力並不低於昭懿貴妃。

昭懿貴妃是明日黃花,太子妃卻是如日中天。朱瞻基的勢力越大,地位越穩固,太子妃張氏的勢力也就越穩定。

所有的太監和宮女都是趨炎附勢之輩,在這樣的情形下,哪怕昭懿貴妃掛着長輩的名義,也要讓張氏三分。

張氏的喜好,同樣影響了一大批人的態度。朱瞻基這些妻妾,不管以後的地位再尊貴,在張氏面前,都要逢迎順從。

不要說她們,哪怕就是朱瞻基當了皇帝,在張氏面前同樣也要百依百順。

這個時代的以孝治國,可不是說說而已。

後世的婆婆爲了兒子,可能會兒媳婦曲意奉承。但是這個時代,哪家的兒媳婦也不敢在婆婆面前高聲說話。

張氏平日裡還是秉持一碗水端平的,但是胡善祥的性格就入了她的眼,雖然進宮剛兩個月出頭,但是張氏卻感覺跟胡善祥相處的比相處了六年的孫嫺還要投契。

如果是孫嫺先懷孕,這種徵兆還不會表現出來,但是現在只有胡善祥先懷孕,張氏自然表現的就對胡善祥更加親近一些。

不管吃的,用的,雖然不至於超出孫嫺這個正牌太孫妃,但是也不遑多讓。

這些都讓孫嫺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朱瞻基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朱瞻基的確是偏愛孫嫺,所以會廢了胡善祥後位,扶起了孫嫺。

但是他來到這個時代,歷史就已經改變了,他不會對任何女人有偏愛,自然也不會廢胡善祥。

現在說服了朱棣和張氏,立了孫嫺爲正妃,反而把局勢弄的複雜起來了。

朱瞻基不喜歡這種後宮中的勾心鬥角,但是偏偏是他導致了這一切。

現在想要讓局勢平和下來,那麼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儘快讓孫嫺也懷孕。

所以他回宮的這段時間,白天忙着跟海軍將領進行軍事總結,還要與內監進行新年籌備,然後還要清算今年自己的收入。

到了晚上,他還要忙着維繫後宮各女之間的關係,儘量讓整個後宮有些詭異的氣氛正常起來。

他現在只能祈禱,胡善祥這次不要生下兒子,否則的話,這件事可真的難以解決了。

雖然他不怕出現任何困難和挑戰,但是少一事總是好過多一事。

胡善祥既然已經懷孕,那就不能伺候朱瞻基了。不管是懷孕的女人,還是來了月事的女人,都失去了侍寢的權力。

像後世那種懷孕了的女人還想躺在男人的懷裡撒撒嬌,在宮中是不可能的。

每天,他都要去胡善祥的小院去坐坐,陪她說上一會兒話。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正經的男人,擅長的是調情和調戲。跟這個女人在一起,不知怎麼回事總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只能說,這個女人天生就帶着強大的氣場。

孫嫺的美貌不下於她,卻是另一種風格。這種小鳥依人的性格其實是符合大部分男人的樂趣,朱瞻基也不例外。

但是具體到婚姻方面,她的妻子必須要具有統帥整個後宮的能力,所以孫嫺要做的還要更多。

雖然她從十一歲開始就被教育成爲一個合格的太孫妃,但是自身的性格限制她在這方面的能力。

從選妃開始,她就努力地培養自己的勢力。但是胡善祥的先懷孕,一下子將她努力打造的權力基礎變的搖搖欲墜。

孩子,繼承人,這纔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憑仗。

如果她不能儘快有孩子,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朱瞻基對她也有一絲憐憫,從十一歲她就被送進宮裡,她的人生的價值,就在於獲得朱瞻基的歡心,誕生合格的繼承人。

她的親族的期待,人生的價值都繫於朱瞻基一己之身,現在又陷入這種尷尬的境地,所以也算得上是處境艱難。

因爲有了這樣的心理,這幾日,朱瞻基一直更多地留在她的房中,一方面是證明她的榮寵不減,另一方面也是想讓她早點懷孕。

不過,此舉卻又有些忽視了其他諸女,她們本來陪朱瞻基的時間就少一些,現在朱瞻基偏心了,自然又會有了紛爭。

雖然她們不會因此就責怪朱瞻基,心裡自然會對孫嫺有些意見,這又不利於後宮穩定了。

當孫林跟朱瞻基提起此事的時候,朱瞻基也覺得有些頭疼了。

這媳婦多了,麻煩自然也多了,他就是三頭六臂,也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

小年夜的晚上,朱瞻基在興慶宮擺下了家宴,這次他沒有喊朱棣,朱高熾這些長輩。因爲宮中家宴也會很快進行,宮中如今都在爲此準備。

這次家宴,是把所有女人都匯聚一堂,他既然在身體上不能滿足所有女人的需要,在心靈上也必須讓所有人熨帖。

藍煙倒依舊是一副傻白甜的模樣,這種時候,她這種與世無爭的性格,更讓朱瞻基滿意了。

而馬欣,見了朱瞻基則是親近中帶着一些畏懼。

她是朱瞻基指進宮中的,如今她的父親,伯父,哥哥,都在各自的領域給朱瞻基了很大幫助。

但是她年紀尚幼,朱瞻基臨幸了她兩次,第一次大出血,第二次隔了大半個月,依舊讓她痛苦不已。

她心思單純,雖然知道這是夫妻敦倫,人之大義,但是身體單薄,承受不了。

所以她現在依舊有些矛盾,在心靈上依賴朱瞻基,身體上卻有些畏懼。

胡善祥這個時候就有一種雲淡風輕的感覺了,她一副有子萬事足的心態,坐看雲捲雲舒。

不知道爲什麼,朱瞻基看到她這副模樣就牙癢癢,有一種想要把她摁在腿上打屁股的衝動。

讓這樣一個穩重端莊的女人在大庭廣衆之下出醜,似乎能滿足他某方面的邪惡慾望。

百花爭豔的美麗場景,要是以前,朱瞻基會覺得格外滿足。

這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出色的一羣女人,卻都爲他所有。可是當他要擔起這個責任,並且分身乏術的時候,責任和義務讓他的心裡只感到沉甸甸的。

她們不是木偶,而是活生生的人,在讓她們衣食無憂的時候,也應該讓她們感受到生活的美滿與希望。

他需要做的更多。

讓他覺得還算滿意的是,因爲現在她們的年紀都不大,又都沒有後代,所以如今爾虞我詐的情景還不多。

晚宴的氣氛雖然不能說是其樂融融,最少一個個表面上都還維繫着和善。

如果她們都有了下一代,到了爲母則強的年紀,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紀,他怕自己更難了。

孫嫺這個時候依舊盡力維繫着後宮的穩定,雖然做一個合格的後宮之主會很難,但是她一直在努力。

第二日,朱瞻基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後腰,從馬欣的房間裡出來。

他昨晚雖然有心想休息一晚,但是還稚嫩的馬欣不知道是不是喝了一點酒大膽了許多,竟然不再怕他,還敢挑逗起他,結果他就又忍不住了。

這一次好歹沒有出現前兩次的尷尬局面,兩人第一次體驗到琴瑟和鳴的舒爽。

小丫頭被開發了出來,別有一番青澀的趣味,結果就是後腰發酸。

喝了一碗人蔘湯,朱瞻基感覺自己有些虛火上升。他主要是體質內虛,現在需要固本,而不是外補,所以人蔘湯的作用不是那麼好。

這個時候,他也顧不上面子了,跟見多識廣的金闊交代。“去太醫院幫我要一副固本的方子,以後給我按方抓藥,人蔘湯就不喝了。”

等他到了海軍總部,龍鳳銀樓的東家之一,也是寧波有名富商仇和,就登門拜訪了。

昨日寧波市舶司鎮守使餘先就已經回到了宮裡,彙報了隸屬於朱瞻基的商業渠道去年的收成。

龍鳳銀樓一年的收入雖然不如海貿的利益大,但是勝在穩定。有了來自東瀛的源源不斷的白銀,黃金,龍鳳銀樓的生意根本不愁沒有原料供應。

原本銀樓的利益不足兩成,主要是賺取一些手工費和損耗費。但是現在,朱瞻基從日本弄來了大量的廉價白銀和黃金,讓利益超過了四成。

所以,仇家雖然是龍鳳銀樓的大東主,但是大部分利益實際上進了朱瞻基的口袋。

因爲從東瀛進來的金銀,朱瞻基花費的成本小,卻是按照市價來結算,這一部分利益是全部屬於朱瞻基的。

不過朱瞻基也沒有虧待他,如今他們的銀樓,雖然分給了朱瞻基大半利益,其他幾家的盈利,也比往日要多了許多。

更主要的是,巴結上了朱瞻基這棵大樹,他們再不用擔心其他官員卡要勒索。

永樂十三年,龍鳳銀樓給朱瞻基貢獻了大約十五萬兩白銀的收入。這一部分錢,朱瞻基準備又投入到下馬橋的研究院。

如今的夾江工業區,因爲要有着巨大的利益推動,所以進展的比朱瞻基預想的還要快速。

通過水力的驅動,如今不僅磨面舂米,生產槍管和鍛壓銀元,更帶動了水力紡織機的蓬勃發展。

不僅是這些,工部有工匠就自己研發除了水力電鋸,有着這種水力帶動的圓片鋸,再大的木頭也能鋸成想要形狀。

而且依靠這種連動裝置,安裝了砂輪片,這個電鋸就變成了一個磨牀。

工業加工環節,許多環節其實都是一門通,門門通。因爲許多工具無非就是形狀大小的不同,其實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所以如今的夾江工業區成爲了京城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根本不需要朱瞻基再去推動,那裡的經濟發展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動力源。

去年的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還不知道什麼是工業,工業有什麼用。

但是今年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應天府的人都知道了,原來取代了人力,甚至是人力都做不到的事情,利用工具來完成,就是工業。

工業區形成的虹吸效應,吸引了最少數萬人在這裡工作,並且將以此爲生。

他們這些人雖然現在還很弱小,但是未來肯定能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

而除了這些普通人,還有不少富商,高門貴族,也都看到了工業取代人力後形成的經濟效益,他們都在積極購買專利,投資,甚至想要搶佔長江沿岸的便利地方,建立自己家族的工業區。

對此,朱棣出臺了全國河流水利律。要求所有建設工業區的富商貴族,不僅要承擔鉅額的建設佔用費,還要負責用水泥和砂石穩固河道。

這不僅可以節約朝廷大筆的治理河道費用,也給朝廷開創了一個巨大財源。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光是在應天府下游的河道兩邊,朝廷收到的佔用費就數十萬兩,另外還賣出了大量的水泥和砂石,獲利超十萬兩。

朱棣收錢收的眉開眼笑,戶部尚書夏元吉更是收錢收的手軟。

雖然整個大明的工業開發還缺少一種統一的規劃,但是這個時候卻生機勃勃。

這也是工業發展一開始必須要經歷的階段,朱瞻基並無意插手。

真要治理,也是以後的事情。

因爲這樣一種態勢,如今他的錢和精力根本不需要往那裡投了,現在,他更需要將研究院這裡的研究方向都確定下來。

工業的發展是有壟斷性和惰性的,但是科學技術的研發,卻沒有止境。

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完全把產學研整個聯合起來,但是抓住發展的重點,在未來的不久,就能讓產學研一體化真正出現在大明的時代。

(終於穩定下來了,今天開始要彌補大家,晚上晚一點應該還有一更)

謝謝額吐你哦,不一樣享受,竹籤子,燈火見人家的打賞,謝謝大家

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八十章 父子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四十章 天道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三十章 心態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十章 林家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二章 處政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九九章 錯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十七章 師弟第四章 西北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三十一章 根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一二二章 銀元
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八十章 父子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四十章 天道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三十章 心態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十章 林家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二章 處政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九九章 錯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十七章 師弟第四章 西北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三十一章 根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一二二章 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