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心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碼頭上與四周成千上萬人的拜伏,這種場景讓人總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

朱棣雖然不像其他的皇帝,總是躲在深宮,但是除了偶爾狩獵,或者是因爲紅白喜事去一些文武大臣的家中,一般也很少出宮。

像今天這樣大張旗鼓的出行,除了祭天的時候,已經很少見了。

如今的大明百姓,對於當今的皇帝,還是非常尊崇的。今天朱棣的出行,就吸引了無數百姓遠處圍觀。

當然,他們也更想看看那個被太孫殿下抓到應天府的倭王,想要看看他們臣服在大明皇帝面前的盛況。

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當太孫殿下,拜見了陛下之後。被押送到應天府的倭王,包括數百倭國的文物大臣,還有數萬將士,數百各國使節,一起向陛下大禮參拜,三拜九叩。

這副場景自然有宮廷畫師畫下,也讓無數觀禮的百姓覺得不虛此行。

如今大明威揚四海,連他國的一國之君都臣服大明皇帝的面前,激發起來了無數大明百姓的自豪之情。

朱棣揚了揚手,王彥就大聲喊道:“諸卿平身……”他的話也被傳令太監傳遍了整個碼頭區,衆人紛紛起身。

朱棣心滿意足地看着右腿邊坐着的朱瞻基,笑問:“基兒這一行,黑了不少。”

“孫兒倒是沒有出甚大力,只是在船上悶熱,所以多在甲板滯留,才曬黑了不少。”

“爲衆將士和使節安排車駕,到了宮中再一一接見。”朱棣交待了王彥,命令就被傳了下去。那些東瀛的使節,包括級別夠高的將士,都獲得了各種規制不同的車駕,隨着龍輦之後一同回宮。

龍輦在十六匹駿馬的牽引下,向着皇宮行進,朱棣這才又跟朱瞻基說道:“基兒如今立此大功,可有所求,且一一講來。”

朱瞻基看了一眼跟自己並肩坐在朱棣下首的父親,朱高熾有些苦夏,這幾個月瘦了不少,氣色卻顯得更好一些了。

此時他露出了慈父的欣慰笑容,輕輕使了一個眼色。

朱瞻基笑道:“孫兒身爲太孫,爲大明效力是理所應當。如今立下些許功勞,也是衆將士之功,豈敢自居。只是這幾個月殫精竭慮,孫兒精力也有一些不足,所以想偷懶一些時日,在宮中享受一番天倫之樂。”

朱棣哈哈笑道:“如今你也當了父親,自當如此。不過想要偷懶卻是不行的。其他事情不要你多費心,但銀行一事卻只有你懂,這件事還需要你好好運作一番。”

朱棣的興致很高,一路上都在跟朱瞻基聊着這次徵略東瀛的經過,不時還跟道路兩邊跪着的百姓揮揮手。

龍輦經過之處,大明的百姓都跪禮相迎,等龍輦過去才起身,又對其他的車駕指指點點。

可惜的是,朱瞻基對他們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爲幾乎全部都是男的,就是女的,大部分也都是大媽級別的了。

朱瞻基一直在想着自己父親的那個眼色,心裡揣測着朱棣的心意。

作爲一個帝國的繼承人,朱瞻基很多時候考慮問題,並不能那麼簡單。

朱棣是很寵愛他,但是這種寵愛是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時候才更真摯。

因爲這種顧慮,朱瞻基一直避免着接觸內政,也很少對自己職責意外的事務發表意見。

但是這一次,他做了兩件事都有些觸及到自己這個爺爺的切身利益了。

首先當然是東番“移民”。

違背太祖的意思,將遷移回來的百姓重新移民到東番,是朱棣堅決反對的。

雖然朱瞻基只是以海軍擴建爲藉口,在東番設立水師,然後將家屬移民到東番。

這件事是投機取巧,雖然明面上沒有違背太祖的意思,但是從朱瞻基的所作所爲,也能看出他對“傳統”的不在乎和叛逆。

朱棣雖然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心裡肯定是有些不開心的。因爲從這件事也能看出,朱瞻基以後真的要登上皇位,也不會把他留下的條令當回事。

然後就是這次的大勝了。

朱棣兩次北征,雖然取得的成績都很不錯,但是最多取得了一點戰場上的效果,根本沒有達到大明的戰略目的。

但是朱瞻基呢?帶的將士不到北征的一半,更沒有徵用一個民夫,卻能直接攻打到倭國的首都,活捉了他們的王室。

朱棣他的兩次北征跟這次倭國戰役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對於一個以武功自信的皇帝來說,簡直是一種打臉的行爲。

雖然立功的人是自己的孫子,朱棣的心裡具體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反正朱瞻基覺得,如果自己處在朱棣的位置,開心肯定會有,失落也肯定會有,還會有一些不服氣。

所以他這次雖然立下大功,他也不敢沾沾自喜,還要擔心自己的爺爺心裡想不開。

看到自己父親使得眼色,他覺得自己的擔心應該是沒有錯的。

眼見就要進入承天門,朱瞻基才試探說道:“皇爺爺,孫兒一去四月,如今有了四個孩兒,想先回興慶宮看看。”

朱棣皺眉說道:“如今這滿朝文武,各國使節都等候大朝,你這大帥豈可不出席?”

朱瞻基笑道:“孫兒是皇爺爺的孫子,今後將繼承整個帝國,這些功勞,獎賞豈會放在眼裡?皇爺爺只管賞賜了那些立功的將士即可,孫兒什麼都不要,就想回宮看看幾個孩子。”

朱棣笑了笑說道:“那你就先回宮見見你母親和孩子吧,王彥去了那麼就,各級將領功勞,朕心裡都有數了。”

朱瞻基笑道:“孫兒還是個孩子,即便是立下些許功勞,也是皇爺爺和父親教導的好,不敢居功。”

朱棣搖了搖頭說道:“該賞還是要賞的,朝鮮又送來了一百貌美女子,我給你興慶宮撥了一半,要是有喜歡的,也可收入房中。”

朱瞻基只能嘴上表示感謝,心裡卻在吐槽,這麼多女人,自己哪伺候的過來啊!還不如賞賜有功將士。

不過,這個時候又不是過年,朝鮮又進獻美女是什麼個說法?難道是見滅了東瀛王室,他們有些怕了?

更奇怪的是朱棣這個時候提起朝鮮是什麼意思?難道他見自己滅了東瀛王室,覺得這種戰績他自己都沒有過,有心拿朝鮮王室來練練……

車隊進入了承天門,然後經過端門,午門,最後進了奉天門。

龍輦剛在奉天殿門口停下,朱瞻基就先從龍輦上跳了下來,扶着朱棣下了龍輦,然後又攙扶下來了朱高熾。

朱高熾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臂,雖然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欣慰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當着從車上下來的文武大臣,朱瞻基對着跟在後面的劉萬說道:“移駕興慶宮,我要先回去看看我的孩兒了……”

呂震大聲說道:“殿下身爲一軍之帥,如今凱旋迴朝,豈可視爲兒戲?”

朱瞻基笑道:“呂尚書,孤不求升官發財,不在乎功名利祿。反正孤的都是皇爺爺給的,皇爺爺的以後也都是孤的,豈會在乎這一時一刻。對孤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去看看我的幾個孩兒!”

朱棣這個時候笑道:“不用在乎他這個小猴子,他是嫌朝會無聊了……不管他!”

皇帝都發話了,衆大臣都笑了起來。

朱瞻基也故意裝作迫不及待地樣子,連自己的內侍都不等了,從奉天殿左側文樓旁邊的側門,出了中殿。

此時已經是快午時了,也就是快十一點了,能夠看到大部分車駕都是直接被引向了武英殿那邊。

這是要大宴羣臣,要等到吃了飯,纔會召開大朝會了。

出了三大殿,隔着一片空地,就是東側的興慶宮,一幫小太監看到朱瞻基回來,紛紛跪下迎拜,一些心急的,已經連忙跑進去稟報了。

不過朱瞻基的腳步卻慢了下來,他說不參加朝會只是試探。但是朱棣順水推舟,就同意了他不用參加朝會,這說明自己現在的確有點讓自己的爺爺忌諱了。

這次立功實在太大,朱棣也着實有些難辦。

就像他剛纔說的那樣,他是太孫,又不能升官發財,又不在乎功名利祿。他這次給大明賺回了超過千萬兩銀子的財富,也不在乎錢財,朱棣還真的是賞無可賞。

現在將國事故意聯繫到家事方面,就是爲了讓他這個皇帝好下臺。

不過這件事雖然解決了,但是朱棣心裡會不會因此有了其他想法,現在還真的不好確定。

他回頭看了看一臉平靜的金闊,勾了勾手指,金闊立即快步走了過來。

朱瞻基吩咐道:“都離遠一點,孤跟金太監有話要說……”

其他人紛紛後退了幾步,不敢跟的太近,朱瞻基這才邊走邊低聲問道:“皇爺爺最近可有不開心的表現?”

金闊也低聲說道:“殿下大勝的消息傳回來,陛下自然開心。不過據老奴所知,他在謹身殿地圖前面曾長吁短嘆,對征伐天下心有嚮往。”

“可曾有片言隻語流出?”

金闊搖了搖頭說道:“王彥去了東瀛,李謙與老奴關係一般,……請恕老奴無能……”

朱瞻基擺了擺手說道:“沒關係,你告訴我那天是誰在近身伺候,我親自過問一下。”

如今的皇宮裡面,王彥,李謙,鄭和,這都是朱瞻基的親近人。只要不是跟朱棣作對,想知道什麼消息,只是舉手之勞。

何況,他在宮中還有一個盟友,朱棣有什麼想法,應該也瞞不過她。

興慶宮內,衆人都知道朱瞻基今天到家,他的嬪妃們一個個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等候着他的回來。

朱瞻基一進宮門,看到院子裡就站滿了人,她們見到朱瞻基,也紛紛福身行禮。“恭迎殿下回宮。”

“不必多禮,我不在這些時日,苦了你們了。”

以胡良娣爲首的嬪妃們一個個應道:“妾身不苦,殿下一路辛苦。”

來到胡良娣的面前,朱瞻基看了看剛出月子的她,笑道:“爲我生下長女,你受苦了。可惜征戰在外,沒能第一時間就見到她。”

胡良娣輕聲說道:“可惜是個女孩……”

朱瞻基笑道:“孤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孤都喜歡。是男孩,孤要嚴厲培養,是女孩,孤更會憐惜寵着。你該高興生了個女兒,不用受苦了。孩子呢?”

見朱瞻基不像嫌棄她生了個女兒,她這才笑了笑說道:“今日變涼了,又有風,在偏殿裡,母妃在照看。”

這個時候,太子妃張氏已經忍不住從偏殿裡出來了,喊道:“我兒回來了……”

朱瞻基快步走到了她的跟前,跪了下去磕頭。“孩兒不孝,讓母親操心了。”

張氏上前兩步,扶着他的手臂讓他起身。“能平平安安回來,就是好事。快進來看看幾個孩子,都很可愛……”

朱瞻基的大妹妹嘉興公主今年八歲了,剛好在掉牙。她見到朱瞻基也是很爲高興,笑着說道:“大哥哥,我也當姑姑了……”

朱瞻基故意露出了自己的牙笑道:“嘉興長大了啊。”

她這才一下子捂住了自己的嘴,躲在了張氏的身後。“母妃,大哥笑我。”

朱瞻基哈哈一笑,攙着自己的母親進了偏殿。只見四個襁褓並排放在一起,一羣宮女和奶孃都靠牆站立,見了朱瞻基進來,紛紛跪拜。“見過太孫殿下。”

結果她們的聲音有點大,吵醒了其中一個,那個就大聲地哭了起來。而他一哭,旁邊的幾個也都被吵醒了,然後就成了一場四重奏。

張氏笑道:“平日裡都不敢讓他們在一起,只要有一個哭,總是幾個都哭。”

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女孩用的紅色襁褓,男孩用的淺黃色襁褓,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朱瞻基不去管兩個男孩,先看了看兩個女孩,一個白白胖胖,另一個瘦小一點,卻也白白嫩嫩。

不過眉眼都還沒有長開,又在哭,看不出好不好看。

朱瞻基抱起了那個大一點的,笑道:“這個是我的長女了吧,可曾起名?”

張氏笑道:“你父親已經斟酌了好多個小名,就等你回來定下來。別光親近孫女,兩個孫子你也要抱抱,等他們懂事一點,你就不能抱了。”

抱孫不抱子,這個規矩不僅僅是民間,皇宮裡也是這樣。哪怕是他的兒子,懂事以後,他也不能抱了,女兒反倒沒有這麼多的限制。

(不知道是我寫的不清楚還是表達的不清楚,上一章竟然有書友說我爲漢奸洗地,我也是無語了。我只是闡述一個分析的方向而已,何來洗地,我對漢奸也是深惡痛絕的。就像前面還有人說我爲土木堡之變的文官洗地,純粹是誣衊啊……)

感謝迷一樣的單身小夥的萬賞,還有燈火見人家,呵&書生,婉玲88,額吐你哦,漫道如鐵而今邁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今日有點事,只有四千,明天最低八千字

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四章 蒲家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一章 穿越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八十章 糾紛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三十一章 根第八十章 糾紛
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四章 蒲家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一章 穿越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八十章 糾紛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三十一章 根第八十章 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