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制度

八月二十九,朱棣在與一幫文臣經過近半個月的商議之後,下達了正式制書,在開平前屯衛也就是後世的錫林郭勒成立開平羈縻都司府和開平承宣布政使司。

在軍事方面,准許朵顏三衛保留自己的軍隊和管理制度,任命了大批的當地酋長、族首領爲都督、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等官,由朝廷發給□書、印信。因俗而治,直隸於兵部。

大明也將在當地駐紮一支由各部抽調人馬建立的五萬人騎兵軍隊和五萬衛所軍。成山侯王通頒發將軍印,並被任命爲徵北前將軍。

他將在開平率軍屯田,加強守備,解決大同邊患。

同時,以原寧夏布政使曹明轉開平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負責民政事務。

朵顏三部每年需要向駐軍提供一萬隻牛,十萬只羊,而大明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朵顏三衛不受韃靼和瓦剌人的侵犯。

與此同時,大明也在韃靼和瓦剌的中心腹地,成立了北明山都司。這個都司府可不是羈縻都司府,而是完全屬於大明的勢力範圍,在後世來說,叫飛地。

因爲在這個地區,現在根本毫無人煙,大明將移民二十萬,並且在當地駐紮一支十萬人的純騎兵,保護當地的這座銅山。

北明山都司府以鄭亨領將軍印,任徵西前將軍,當地不設布政司,不管是軍政還是民政大權,都掌握在鄭亨的手裡。

不過當地苦寒,只會少量發展農業,補貼糧食供應。他的主要精力就是保護這座銅山,開發這座銅山。

與此同時,一些重刑犯也被從全國各地的監獄裡放了出來,他們將會被強制發配北明山開礦,並且能獲得減刑特赦。

如果這些人能帶着家人搬到當地,每家每戶還會免費分配兩百畝土地,朝廷負責提供種子,糧食和牲畜,並且五年免稅。

如果是良民遷移,按照人口和勞力比例,能獲得三百畝到五百畝的土地。

不過,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牧場,只有少數臨河的土地才能開發成爲農田,並且因爲氣候的原因,收穫不會太高。

而就在朱棣安排好這些事,準備迴應天府的時候,駐紮在北明山的鄭亨派兵傳訊,韃靼阿魯臺經過萬里追殺,在北海北部將馬哈木一行擒獲。

阿魯臺的派使者送來了馬哈木和傀儡大汗答裡巴的人頭,這也代表,瓦剌人的勢力這次一下子就被大明打的四分五裂。

馬哈木本部遭遇重創,左王太平和右王把禿孛羅也根本沒有了造反的能力。

可惜的是,不管是朱棣,還是朱瞻基都不知道馬哈木的大兒子脫歡被阿魯臺收做奴隸。他們也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脫歡的兒子也先將在以後會成爲大明最大的敵人。

朱棣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朱瞻基也是隻記得也先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是脫歡的兒子。

不過知道也不會在意,因爲現在的大明不再是歷史上的大明,他也不是原本歷史上的蠢貨朱瞻基。

得到這個喜訊,朱棣大喜過望。雖然這次北征將瓦剌人給打殘廢了,但是幾個首領都跑了,讓這場勝利就顯得有些成色不足。

如今的大汗答裡巴和國師馬哈木的人頭被送了過來,那讓這場勝利也就顯得更加輝煌了。

爲此,朱棣推遲了返回應天府的時間。又等了五天,使團纔在報訊的傳令兵後面跟了上來,抵達北平。

這兩個首級被硝制了以後,將會帶回應天府,在太廟祭祀。

阿魯臺這次不等朱棣的命令,就跑掉了,朱棣一開始很爲惱火。現在他送上了馬哈木的人頭,也讓朱棣心情好了一些。

但是他的心裡也有一些擔憂,怕阿魯臺又接手了馬哈木的勢力後,勢力大增。

事實也的確如此,以後的幾十年,阿魯臺一直是草原最大的勢力,朱棣後面三次圍剿他,都被他逃掉。

不過現在,不管是朱瞻基還是朱棣,都不會在乎他了。

北明山銅山的發現,就讓大明在草原的中心地區能獲得足夠的利益,這批利益足以滿足上百萬人的胃口,還能給大明帶來急需的貴重金屬。

現在,哪怕是朱棣想要撤軍,恐怕那些軍隊也不會同意,誰會捨得這麼大一塊利益啊!

而這麼多的軍隊駐紮在那裡之後,等於直接卡住了韃靼人和瓦剌人的脖子,他們還想再像原本的歷史上那樣自由發展是沒有機會了。

朱瞻基的商業計劃在朱棣看過以後,簡直是有些驚爲天人了。

大明的商業管理模式,還是原始的,粗略的,主要依靠人政而不是制度。遇到一個能幹的領導者,就能發展的很快,遇到一個窩囊的領導者,可能就會幹的一塌糊塗。

而且,如今的政策還有很明顯的人亡政息的模式,根本沒有一套完整的通用的制度。

但是朱瞻基在前世的時候能夠發展的那麼大,雖然有財力和人緣壟斷的因素,但是主要依靠的就是先進的管理制度。

朱瞻基身爲領導人,自然對這一套模式精通無比。現在還沒有後世的複雜的外部環境,只要能讓人人遵從這套管理模式,有軍隊這個暴力集團在,就不怕有人不聽話。

不過,通過軍隊來管理,也就難免會讓軍隊的人在這裡面做些手腳。

水至清則無魚,只要各方能夠完成朝廷布置的任務,自然要給他們留一部分利益空間。

朱瞻基的這套計劃雖然在技術方面有些疏漏,但是在管理層次上,建立了以工部爲首的礦工利益集團,以軍隊爲首的管理利益集團,以太監和戶部爲首的監督集團。

三個集團相互支持,相互制約,同時,利用嚴格的考覈制度進行人事方面的調整。

在給出相應的利益比例之後,只要朝廷能夠得到相應的利益不會減少,就任由他們自己相互鬥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的通信,運輸等各個方面都不能彌補這些管理漏洞,也就只能確定一個利益分配比例了。

如果朝廷一股腦全部管起來,只會導致更大腐敗的衍生。後世的張之洞搞漢陽鋼鐵廠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最後腐敗到整個系統都崩潰。

其實這是一種複雜的承包制,朝廷負責統籌,每一方獲得相應的利益,確保屬於朝廷的利益不被侵害。

而將礦石運到開平煉製,直接將產出又交換到另一個利益集團的手裡,也保證了他們之間的競爭性和制約性。

只要朝廷這邊能夠牢牢把控住最後的產出環節,就不至於讓幾個利益集團沆瀣一氣。

朱棣對這套方案是非常喜歡的,如今的大明除了這座礦山,還有其他的礦山,包括鹽稅等等都能套用這套模式。

所以,他直接是不改一詞,就讓人將這份計劃書分發了下去,要求各部門嚴格遵循這套模式來開發北明山銅山。

朱棣無心隱瞞,所有人都知道這套方案是誰搞出來的,衆人雖然拿着這套方案研究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出明顯的漏洞來。

而朱瞻基這個太孫,第一次參與政事,就拿出了這麼好的一套方案也讓所有人另眼相看。

不過,雖然這套方案是朱瞻基拿出來的,他也不可能在這裡面能分一杯羹。

這不是文武大臣門反對,而是朱棣反對。帝制的集權時代,朱棣又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大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孫子,也不能搶了自己的權力。

何況,在朱棣死後,這些權力終歸還是要交到朱瞻基手上,就連朱瞻基自己也不希望分權。

當然,朱瞻基找到銅礦,又拿出這樣的一套方案來,朱棣也不會虧待了他。

明面上,朱棣只算當着文武大臣褒獎了一番他,並且將湯山溫泉的皇家別院,包括周邊的將近五萬畝的農莊劃給了朱瞻基。

徐皇后死後,朱棣不喜享受很少去溫泉,他不去,后妃們自然也去不了,溫泉那邊幾乎就荒廢了下來。

除了朱高熾偶爾帶着張氏去泡溫泉,也就朱瞻基去的多,人人皆知朱瞻基喜歡泡溫泉。

暗地裡,朱棣也詢問了朱瞻基的意見,知道他對銅山的利益並不看在眼裡,更願意向外發展。所以也給王彥下令,以後在內監的產業出售,海關,包括全國各地的物產銷售方面,都給朱瞻基提供方便。

在考慮了兩天之後,他也答應了朱瞻基想要建立起一直專業的海軍隊伍的請求,承諾將目前鄭和艦隊的兩萬五千水兵,擴增到五萬人。

除了這些,朱棣也答應了爲朱瞻基頒發將軍印,將這支海軍調集到他的麾下。

只是如今戰事剛剛結束,要等到回到京城,明年一月的時候,再宣佈這件事。

只是因爲最後一個理由,朱瞻基就毫無怨言了。

不管什麼時候,槍桿子出政權。手裡有一支軍隊,朱瞻基就踏實了許多。

九月初十,宜祭祀,嫁娶,出行,忌動土,安葬,開市。

此次北征的大軍大部分都已經迴歸各部,只有十多萬京軍和京衛,整裝待發,從北平出發,返回京城。

這一次北征,交戰只有短短的幾天,幾次,但是前前後後一共耗費了一年的時間。

此時秋高氣爽,農田的收穫剛剛入倉,農戶又開始忙着種植冬小麥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朱瞻基卻已經開始暢想,明年的計劃了。

如今他已經得到授權,可以接觸錦衣衛和內監,現在又授權訓練一支水軍。

有了這樣的開始,只要自己不作死,這樣穩步發展下來。等朱棣十年後去世,他相信自己能十拿九穩地接手朱棣手裡的大權。

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章 皇宮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章 隔閡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章 工匠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二00章 分功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十六章 隕石第七十章 欽差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五章 碰撞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五章 隔閡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八十章 父子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九章 拜師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八十章 糾紛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七十章 工匠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十三章 震撼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十六章 隕石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異心
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章 皇宮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章 隔閡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章 工匠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二00章 分功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十六章 隕石第七十章 欽差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五章 碰撞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五章 隔閡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八十章 父子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九章 拜師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八十章 糾紛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七十章 工匠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十三章 震撼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十六章 隕石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