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郡守,孤就告辭了。”城門口,姬發對着伊川說道,至於昨天晚上的事情,姬發是閉口沒說,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要說這件事情和伊川沒有關係,姬發是一萬個不相信的,可是就算是不相信又能如何?自己又沒有證據,只能這麼不了了之。
“殿下,微臣這裡祝你旗開得勝,大勝歸來。”伊川笑呵呵的說着,好像昨天晚上的事情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告辭!”姬發騎在馬背上,拍了一下銀星,就朝着汝河的方向前往。
從汝陽城到汝河差不多有三四里路遠,該走的士兵們都已經離開過了,只又姬發和爲數不多的幾個人還在這裡,他們算是最後一撥人。
木船不是很多,不過姬發也能夠推測得出來,伊川已經把能夠找到的木船都給找來了。
“看來以後還是得專門做一個工兵營。”船上,姬發看着江面,心中想着未來要做的事情。
其實在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工兵營的前身遂營了,不過遂營畢竟只是剛剛出現,還沒有正式的成爲一支軍隊,都是作爲附屬軍隊存在,沒有單獨成立過。
姬發覺得等自己回去之後,肯定要把這些事情給說出來,要不然自己還真的沒有辦法對接下來的軍事戰爭進行影響。
這個世界很多很多的原始森林,大江大河都有很多,沒有工兵營的話,真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像今天這種事情他真的不想再來一次。
要是隨身攜帶工兵營,劈山開路遇水架橋這這種事情早就做好了,也不至於自己還要上門求人做事。
“傅佐羽,這一次的補給沒有百分之百的滿足,接下來你要多多注意了,伏牛山裡肯定會有不少的,到時候一定要找一找。”姬發對着身邊的傅佐羽說道。
既然伊川沒有給自己準備好,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只能自己搶了,不搶的話,自己就真的沒有辦法了,等消滅了伏牛山之後,自己還要回來,到時候在整個豫州的大地上來回的掃蕩一番。
羣山裡的山賊還很容易搞定,平原上的邪教纔是最麻煩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躲藏在普通老百姓的家中,要是不能仔細的辨別,還真的分不清楚。
姬發也不想分清楚,到時候真要是遇到了事情,行就行,不行就直接下手,自己可不回在乎那麼多,殺人根本不算什麼,看看李二,在河北屠了很多,不照樣是聖天子,是天可汗?
渡河沒有多長時間,河對岸的軍隊們已經準備好,就等着姬發和傅佐羽等人的到來,“出發,這一次我們將不會在休息,直接前往伏牛山。”
姬髮帶着士兵們開始提速,本來就是三匹馬,相互換乘也是可以的。
在姬發離開之後,連那遮天蔽日的灰塵都消失之後,伊川最後才從城樓上下來。
“終於走了,終於走了!”伊川訥訥自語的說了一聲。
“父親,我們爲什麼要害怕他們?不就是兩千多人嗎?真要是想留下也不是沒有辦法的!”伊川的長子還沒有說完就被伊川給打了一巴掌。
“蠢貨,你腦子裡知道什麼?我們爲什麼要留下她?留下他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是能讓我們成爲州牧還是能夠讓我們成爲國君?這些事情你都想不明白?”伊川真的是有一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自己的這個長子比起他的妹妹伊清薇那是相差的十萬八千里,“如果清薇是男兒就好了,一定能夠壯大我伊氏家族的。”
“你回去之後就給我好好的讀書,我要是看到你再去鬥雞鬥狗走馬打獵,我就廢了你,腦子都變成漿糊了,就知道打打殺殺,就不能用一用腦子?說說看,我們留下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對我們又有什麼壞處?”伊川和長子兩人緩慢的走着,身邊空無一人,只剩下他們倆。
“父親,是我想的太簡單了。”低着頭不敢看自己的父親。
“我告訴你,如果我們留下來姬發,我們整個伊氏家族都會死無葬身之地,你還真的以爲到了那個時候雒陽城的那些傢伙會支持我們?想都別想,他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到時候把我們伊氏家族給弄死了,他們坐收漁翁之利,這個世界上誰都不要相信,相信自己,那羣雒陽城的王八蛋愛誰誰去,管我們屁事。”伊川說的很粗俗,不過話卻非常的在理,要是姬發能夠聽到,絕對會引爲知己。
等到伊川回到家中的時候,卻發現家中多了兩個人,“這不是十三長老嘛,你怎麼來了?”伊川看到對方的時候,立馬變成笑呵呵的模樣,因爲對方是他都不想招惹也惹不起的人。
十三長老,沒有名字,但是知道的都知道,他就是武庚的十三長老,也是大商餘孽,比自己還要厲害很多的一個高手,“伊郡守,好久不見了!”十三長老沒有說什麼,就是坐在地板上慢悠悠的喝着茶。
“嗯?十三長老,這是什麼東西?”看到十三長老手中拿着一個玉杯,杯中好像有什麼東西,伊川很是好奇的問到。
“這個叫做茶,新出現沒有多長時間的東西,還別說,喝着很不錯。”十三長老很是感慨的說道。
“茶?我記得茶不是這樣的吧?十三長老,你要是不願意告訴我,也沒必要騙我吧?”茶是什麼樣子的,伊川很清楚,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
“呵呵,伊郡守,我都說了,這茶可是剛剛發明出來沒有多長時間,你當然不知道了,別說是你,就算是在雒陽城也沒有幾個人知道。”十三長老放下茶杯看向伊川。
十三長老看起來大約有五十歲,仔細一看又有四十歲,給人一種非常神奇的現象。
“新發明出來的?怪不得,也不知道是哪個前輩發明的,竟然能夠得到十三長老的誇讚?”伊川坐在另外一邊,好奇的看着。
“發明者你見過,剛剛你才送走他!十三長老的話讓伊川大吃一驚,“你說的是姬發?怎麼可能,他纔多大?””伊川是一萬個不相信,這是怎麼可能呢,姬發聽說還不到十八歲,他怎麼可能發明出這樣的東西。
“這有什麼不可能的,我還能騙你不成?的確是他發明的,在鎬京城已經漸漸的傳播開來,想來要不了幾年就會傳遍大江南北,不過這茶葉的價格也不便宜,伊郡守,請品嚐。”十三長老給伊川倒了一杯茶,推到他的面前。
“十三長老,你有什麼事情還是直接說吧,沒有必要這個樣子。”伊川也不清楚十三長老到底來這裡想要幹什麼什麼事情,但是能夠過來就代表武庚已經知道了這些事情。
“伊郡守,我們在雒陽城談的很好,不過你們在執行方面就不夠意思了,簡直就是吧我們當成猴子一樣對待,這可不是之前說好的事情。”十三長老放下手中的玉杯緩緩說道。
“十三長老,我們伊氏家族的情況,你難道不知道?我們家族就三個神府境的高手,而對方這一次可是有六個,我要是出手,你覺得今天還能看到我嗎?”對於這一塊,伊川看的很清楚,自己萬萬是不可能出手的,只要自己出手,保準周先生會對自己下死手,絕對不會留情面。
“再說了,十三長老,昨天晚上燒糧草的就是你吧,既然已經做到這一份上,我覺得應該適可而止,雒陽城中的人不知道什麼情況,我們可不能稀裡糊塗。”
雖然十三長老狠厲害,可是伊川並不害怕他,畢竟他們是喪家之犬,沒有了根據地的人,現在只能躲在東面的小國,聽說在奄國,不過無論在什麼地方,這裡是豫州,已經屬於大周統治,再說了,就算是在大商王朝時期,這豫州也是各大家族說了算的,王朝什麼時候能夠影響到這裡?
“十三長老,爲了伊氏家族,我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我不能爲了你們把我們伊氏家族給送進去,這樣的事情我還是做不到的。”
“伊郡守,是不是以爲你成爲了郡守,就可以再也無視我了?還是認爲我子十三就提不動劍了?”十三長老盯着伊川問到。
“十三長老,何必苦苦相逼,你要是願意我很配合,但是我絕對不會因爲這個事情把我們伊氏家族賠進去的,雒陽城裡的那些家族打着什麼注意我很清楚,想要坐享漁翁之利,門都沒有,我絕對不會讓他們得逞的。”面對子十三的咄咄相逼,伊川也不會後退,他知道只要自己後退了,就會萬劫不復。
更何況,姬發剛剛走,自己如果想要逃跑,不用一刻鐘的時間就能夠追的上他們,到時候十三長老面對的就是六個人,甚至是更多。
“都說伊郡守是一個只會享受的人,我看他們都小看了你,不錯不錯,既然如此,老夫就告辭了!”子十三說完之後,大手一揮,桌子上的茶具就不見了,緊接着人也不見了。
等到十三長老離開之後,伊川才鬆了一口氣,“夾在兩者之間還真的很難啊!”伊川的額頭上流下了汗水。
“父親,父親,你怎麼了?”這個時候,伊清薇從外面走了進來。
“清薇,我沒事。”伊川打起精神,微笑着說道。
“父親,我剛纔都聽到了,咱們家這樣實在是太危險了,要不然,等過一段時間,把家中的一支送到鎬京城吧,這樣就算是出了事情,也不至於整個家族都搭進去。”伊清薇給伊川出了一個注意,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句話雖然不會說,可是道理都懂。
“清薇,這一次,你也去吧,去鎬京城見見世面,要是能夠找一個如意郎君,也算是我對得起你那死去的孃親了。”伊川和藹的看着伊清薇。
“父親,我不去,我就在你的身邊陪着你!”伊清薇搖搖頭說道。
“不要倔強,一定要去,留在這裡有什麼用?咱們汝陽城說的好聽是一個郡城,說得難聽一些,就是一個大的縣城,留在這裡一輩子都沒有出息的,還是要去鎬京城,那裡是整個天下英才匯聚的地方,也一定能夠找到一個如意郎君的,實在不行,我就給皇帝尚書,把你嫁給皇子。”伊川對於這方面還是挺執着的。
“父親,這件事情就不要再說了。”伊清薇轉過頭去,不想在聊這個話題,昨天晚上的事情,她至今都還很尷尬,自己都主動送上門了,竟然沒有被人看上,這的確太傷自尊了。
“你也不要在意,那姬發不是一般人,我能夠看得出來,他的志向是皇位,是天下,不是兒女私情,你要是和他在一塊,你並不一定會幸福的,昨天的結果也好。”伊川非常的寵愛伊清薇,甚至就連婚事都讓她自己做主。
“父親!!!”伊清薇嬌嗔的說了一句,害羞的跑了。
萬馬奔騰是一副非常壯觀的場景,不過要是遇到了泥濘路也是很討厭的。
從汝陽城出來渡過河,就沒有什麼道路,有也是隻有一個道路的痕跡,和後世的道路根本就沒有的比,對的,對比的就是後世的泥土路,而不是水泥路。
這個年頭,道路都比不過後世的,後世的泥土路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早就被踩踏的固定成型了,只要不是下雨,就會非常的光滑堅硬,一點問題都沒有,現在的道路,真的讓姬發無話可說,深一腳淺一腳,不得不吧速度給放下來,這麼一會,已經有不少的戰馬已經傷到了。
非戰鬥減員基本上也是如此,再加上,姬發爲了防止大漠中的人呢知道,至今還沒有把馬蹄鐵的事情給上報上去,所以戰馬的損失還是不小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原本打算兩天走到地方的,看來只能花三天時間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可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啊!”姬發覺得等自己成爲了皇帝之後,首先就是要修路,絕對的,什麼都不幹也要去修路,沒有路什麼都不行,現在的姬發算是明白了,爲什麼秦始皇要修馳道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好處實在是太多了,只要控制住徭役的規模和時間強度,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無論是長城還是大運河,自戰國以來一直到清朝,全部都修過,只有秦朝和隋朝因爲這方面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就是因爲徭役實在是太多了,超過了承受的極限,五十年一百年做的事情,你十年就想做完,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