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發覺得今天的大朝會和去年的一樣,基本上也是沒有什麼事情,都是一些繁雜瑣碎的事情,姬發不由得想到,如果自己到時候成爲了皇帝,到時候也要處理這些事情,那麼到時候自己是不是也要和現在的父皇一樣?是不是到時候也是有着處理不完的事務?
“看來還是得好好的搞一搞組織機構纔是正經的事情。”或許機構多了官員也就多了,官員多了,吃白食的也就多了,但是姬發相信,有自己在,想要吃白食,不可能,想要光拿錢不辦事,這是不可能的,或許有漏網之魚,但是絕對不會是普遍的情況。
在姬發的設想中,官員的待遇絕對要高很多,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官員就高人一等,因爲這些高待遇是因爲官員們的高工作量變成的,在姬發的設想中,到時候官員們個個都要忙碌起來,想要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坐半天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真要是發現了這樣的事情,到時候處理的不光是這個人,還包括御史大夫部門,你們是怎麼監督的?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但是這些事情也只能在姬發的腦海中想一想罷了,這個時候還不是搞機構改革的事情,增加收入是好事情,增加待遇是好事情,可是要是讓官員們努力幹活,這並不是一個好事情。
所以有些東西只能等到自己當了皇帝之後才能夠實現。
第一天的大朝會就這樣的結束了,而姬發知道,第二天才是更加忙碌的時候,畢竟九卿部門中,事務繁多的還是要數剩下的那幾個,不管是大司農還是少府,不管是太僕還是廷尉,都是事務很多很多的部門。
姬發不是沒有像過,等自己成爲了皇帝之後,就按照後世的天朝來做機構的改革,不過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漸進的。
三公九卿制度的確是一個先進的制度,可是制度也是要符合生產力的發展,有的時候,生產力發展了,舊的政治制度要是不改變的話,絕對會造成更大的困擾的。
“要是改成後世天朝的組織機構的話,到時候就真的要三權分立了。”到時候整個帝國的機構就真的要發生巨大的改變了,到時候丞相府就會變成政務院,而丞相就是政務院的總理大臣除了總理大臣之外,還需要幾個副職的總理大臣,或許是三個,又或許是四個,都可以,除了這幾個總理大臣之外,剩下的就是各部的部長了,而那個時候,部長可就沒有如今的九卿來的高貴了,不過到了那個時候,像宗正,郎中,衛尉這些就不適合成爲政務院的組成部門了,畢竟宗正是負責皇帝家族事務的,是管理皇族的,不可能變成政務院的一個部門,到時候政務院要是插手的話,到時候怎麼辦?很有可能到時候一個權臣成爲了總理大臣的時候,就可以肆無忌憚的來插手皇族事務,這可不行。
而保衛宮殿的郎中,負責警戒儀仗的衛尉也不可能成爲政務院的部門,這些都是要分開的。
當然,到時候少府也是要分開的,少府的一些部門可以劃到政務院中去,但是給皇室管理財務的核心權利還是要留下的,大不了到時候少府變成皇室集團嘛,都是一個意思。
除此之外,太尉府也得變成軍事委員會,到時候軍事委員會就可以按照後世天朝的部門職能來設置,反正設置一次就很久都不需要進行改革,如此一來要是極好極好的。
至於御史大夫就會變成監察委員會,這監察委員會也是和政務院屬於同一個等級的部門。
姬發一想過,到時候,這廷尉也是要單獨拿出來的,畢竟這司法部門是不可能屬於政務院管理,畢竟法院這個東西可是一個好東西
至於立法,姬發打算一年一度的大朝會可不能只開三天的時間,至少要開一週,到時候,在大朝會上來立法,有什麼法律都要在大朝會上開始,這樣一來,這法律就算是經過全體官員們的同意才頒佈的,到時候他們想要不遵守都不行。
總之,這都是姬發的初步設想,並不是最終的設想,而且這些設想,就連姬發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或許要三十年,又或許是五十年,反正是很久很久。
回到家中之後,姬發往牀上一趟就開始睡覺起來,就連晚上的飯菜都沒有吃,楊玉環想要叫醒姬發,最後還是被夏巽給咱阻止了。
“仲發太累了,你就不要吵醒他了,明天早上我會來叫醒他的,你到時候準備好一些點心,到時候在出發的路上吃。”夏巽對着楊玉環說道,這也是所有官員們的準備,都是在早上準備好食物,在路上的時候多吃一些,畢竟一旦開朝會了,到時候什麼都沒得吃,甚至就連上廁所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畢竟只有中午休息的半個時辰才能夠上趟廁所。
除此之外,所有的官員,包括姬發在內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在大殿中坐着,一動不動,還要集中注意力,畢竟,誰也不知道姬昌會什麼時候點名,畢竟誰也不知道姬昌誰點名到誰。
曾經的大朝會上不止一次出現過,姬昌點名的官員,讓他點評一下,結果卻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最後直接被打出了無極宮,連大朝會都敢走神,還有什麼不敢的。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在大朝會的時候開小差,一旦被抓到,那可是直接給打出無極宮,最後被革職,永不錄用,更有甚者,還會被揪出以前的事情,被砍頭咔嚓的。
姬昌用了很多的嚴重的典型來警告所有的官員,這大朝會是大周帝國一整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朝會,只關係到大周帝國這一年來的所有的執政方針,這個時候你們也敢開小差,是不是不想在大周帝國混了?
即便姬發的修爲很強,但是姬發的神魂能力並不是很高,在整個大殿中屬於中下層次,所以聽起來有一些搖搖欲墜,姬發知道自己還算是好一些,自己的那些兄弟更加的不堪,他們甚至還不如自己,但是有些人的命比較好,家族的能力比較大,身上的寶物很多,最後也沒有什麼事事情,這一點,姬發倒是沒有想到過。
但是姬發也沒有說過什麼,畢竟這樣做好是好,但是對於自己的精神鍛鍊是沒有任何的幫助的,而自己全憑藉自己的精神力來抵擋,那是非常的好的,對於自己的精神力的鍛鍊更加的好。
姬發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天色還沒有亮,姬發就被夏巽給叫醒了,他無奈的爬起來,頭腦還有一些重,不是很舒服。
灰濛濛的天,颳着呼呼的西北風,道路上的馬車到是不少,姬發也不知道他們都是誰的。
馬車上,姬發砸吃着東西,不吃不行啊,昨天晚上沒有吃,現在要是不吃,等一天下來,估計又要餓了。
儘管中午會提供一些食物,可是這食物也太少了,而且很難吃,據說是爲了憶苦思甜,說是以前的大周帝帝國剛剛來到岐山的時候就吃的着,姬發也不知道這是誰想到的點子,太特麼的差勁了,不過,由於姬昌也吃了,大家不吃都不行,總共不過是三天的時間,也就是三頓,忍忍就算了。
來到皇宮的時候,到處都是大大的銅缸,裡面點燃着篝火,噼裡啪啦的響着,甚至就連大堂中也有一些,不過,卻不是燃燒的木柴,而是一些木炭,算是給冰冷的大殿中增加一些溫暖。
其實這寒冷的溫度對於修煉的人來說沒有什麼關係,別說是現在,就算是零下三五十度也無所謂,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聖元境的武士,這裡還有神府境的,甚至還有一些不到神府境的。
之前姬發就曾經說過,大周帝國的官員不光要看你有沒有軍功,還要看你有沒有修爲,要是沒有修爲的話,就算是有軍功也不行。
但是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例外,有些人在修煉上就是沒有天賦,能怎麼辦?但是他的能力卻很強,強大的可怕,所以對於這些人,即便修爲不夠,也會照樣的提拔,但是這樣的人才要的多大部分的人的支持和讚賞才行。
就好像是軍團長,按照大周帝國的制度,不是聚靈境不行,但是大周帝國中的軍團長還是有幾個這是神府境,這就是他們的能力超過了一般人的認識。
姬發還是和昨天一樣,開始了今天的大朝會,事情也沒有出乎姬發的意料,今天的九卿中的其他七位的彙報就很有東西了,畢竟很多人都是搞虛頭巴腦的,但是這幾位卻真的要回報一些數字了。
姬發記得很清楚,在大司農的彙報中,編戶齊民的老百姓已經有了一億,這可是一個億啊,這裡面可不包括奴隸,對奴隸可不是人,他們可不再這編戶齊民中。
姬發估計着加上奴隸,全國至少有一點五億人,甚至會更多,想到這裡,姬發真的很想搞奴隸解放,這要是解放出五千萬的奴隸,讓他們變成自耕農,那麼大周帝國的實力將會得到怎樣的增加啊!想到這裡,姬發想想都要激動。
可是姬發卻知道,解放奴隸卻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就算是自耕農的家中也希望養幾個奴隸,畢竟奴隸是可以幹活的,要是沒喲奴隸幹活,那麼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
對於這個混亂的世界,姬發其實也是有着很多很多的想法的,畢竟這個時代屬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過渡期。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姬發知道,很多人對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都有很多的誤解,認爲後世的天朝沒有奴隸社會,畢竟奴隸不是主要的生產勞動力。
其實姬發想說,奴隸社會的主要是從階級矛盾上來說的,這個社會的階級矛盾主要是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而不在於這個社會的主要的勞動生產力是誰?
到了封建社會也是一樣,封建社會的主要階級矛盾就在於地主和僱農之間的階級矛盾,而不在於其他。
至於很多人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學到了一些東西,就信口開河說什麼從秦朝到清朝不是封建社會,他們甚至連封建社會的含義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
封建社會指的是一種社會形態,而不是封邦建國的統治模式,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更不清楚,然後就信口開河。
九卿的彙報非常驚爆,很多的時候,都能夠吸引很多的一部分人的驚呼,他們從來都沒有關注過這些事情,就好像是廷尉的官員,就從來不關心今年的大周帝國收了多少稅收,花了多少錢,他們唯一關注的就是給各個部門的下一年度的財政計劃是多少,畢竟這纔是關乎到自己設身處地的貼身利益。
人活在世界上,沒有人可以脫離利益兩個字,部門也是一樣,部門有部門的利益,個人有個人的利益,在大司農分配各個部門的財政計劃的時候,朝堂上就吵了起來,大家紛紛的都認爲給自己的少了,憑什麼給其他人要多一些,憑什麼。
甚至就連軍團長都站起來吵起來,憑什麼給他們三千金,而只給自己兩千八百金?憑什麼自己要少兩百金?難道他是軍團長自己就不是?難道他們軍團有十萬人,自己的軍團就沒有?憑什麼?
所以整個朝堂上都變得熱鬧起來,這樣的熱鬧也是姬發喜聞樂見的,畢竟能夠看到三公九卿這些高級官員們進行吵架可是不多見的。
但是姬發卻老神在在,一句話都沒有說,甚至都閉上了眼睛。
其實姬發也沒有閉上眼睛,他還在眯着眼睛在觀察,看看其他人到底是怎麼樣的,尤其是那幾個世襲罔替的侯爵,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情況。
姬發都想不通,開大朝會幹嘛要讓他們來呢?這樣一來豈不是大周帝國就沒有秘密了?這樣一來到時候大周帝國對於他們豈不是就不設防了?姬發想不清楚,這件事情一直過了好幾年姬發纔想明白,原來兵法中有一招叫不戰而屈人之兵,似乎父皇也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