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的時間也不是太長,只有半個小時就差不多了,畢竟這裡是大朝會,並不是菜市場,大家都是國家的高級官員,真要是吵起來,那就真的有一些不太好,只不過這樣一來,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搞清楚,所有的事情都清理不行,但是這對於姬發來說並沒有什麼意思,反正這件事情他也做不了主,但是姬發也同樣的學習到了一個東西,那就是,錢,真的是個好東西。
這個時代的錢還是以黃金和黃銅爲主的,白銀也有,不過很少,在這個時代,白銀的價格比起黃金都要昂貴,這是姬發所沒有想到的。
但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基本上都是金沙鑄造而成的,都是地面上或是河流中能夠容易產出的,還有很多很多的黃金在地底下,這個就不容易挖掘了,畢竟這些黃金基本上都是深埋在地下上千米的深度,這個深度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是姬發也沒有那個本事,儘管他曾經瞭解過煤礦是什麼樣的。
既然沒有了很多的黃金,那麼就只能使用黃銅了,而黃銅其實也是不叫稀少的,這玩意也是很少,但是比起黃金還是要多很多很多的。
其他的姬發並不是太清楚,但是他知道,在大漠高原上,有個地方叫南戈壁省,那個地方有很多的銅礦,而且都是淺淺的埋藏的銅礦,只有幾十米,甚至吃上百米的深度,這個深度對於姬發來說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幾十米深,自己都可以把這塊地方給翻個個頭,到時候直接開礦就行了。
姬發還記得在南戈壁省,黃銅的儲量要超過一億噸,而黃金的儲量高達上萬噸,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真要是能夠開採出來的話,對於整個大周帝國那都是非常強大的助力。
姬發沒有把這件事情和任何人說過,他知道,就算是他說了,也不一定有人相信,畢竟姬發從來沒有去過大漠,也不知道大漠這邊的情況,你說有就有憑什麼?難道你是天神嗎?
不過姬發還是記得的這個地方的,前提是隻要他得征服了大漠才行,只有征服了大漠,到時候才能夠安穩的開採,不過姬發很有信心,只要自己堅持不懈,只要自己厲兵秣馬,只要自己不斷的加強國家的建設,只要自己不作死,不亂搞,大周帝國的體量絕對不是大漠能夠相比的,這個時代的人口已經高達一億人,加上那些奴隸,至少有一億五千萬,大漠纔多少人?就算是最強大的蒙古也不知道有沒有一千萬人,整個大漠的人口加起來能有五千萬都算是他們燒高香了,那個地方能夠養活那麼多人,估計已經到了極限,其實姬發覺得,整個大漠有兩千萬人就不錯了,他們要是不聯合起來,根本就擋不住大周的進攻,也只有聯合起來,還要精誠合作他們才能夠抵擋得住大周。
可是戰略平衡被打破了,那就是姬發的身邊多了兩個聖元境巔峰的武士。
大周真要是想要消滅大漠很簡單,直接安排這兩人去大漠,把那些高層一網打盡,甭管是聖元境還是聚靈境,都給殺了,這樣一來,整個大漠就是羣龍無首,到時候他們只能投降。
可是怎麼處理大漠姬發並沒有太好的頭緒,畢竟大漠上有幾千萬人,而不是幾萬人,更不可能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全部都殺了。
姬發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曾經看過的網絡小說,動不動就屠殺光所有的異族人,或是屠日滅美的,那個時候看着可激動了,恨不得主角是自己,當姬髮長大了之後才發現這樣做就是一個蠢蛋,根本就是沒腦子。
先不說你能不能殺得完的問題,殺完了然後呢?整個大漠不就是一場真空嗎?你還能永遠的在草原上生活?如果不能,那麼其他的人類自然會來到這裡生活。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把所有的草原都給燒了,這樣一來就可以斷絕後路,但是姬發真的會打開他的腦蓋看看,能吧草原給全燒了?做夢呢吧?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就算是全燒了,那麼草原沙漠話又怎麼辦?難道不擔心沙漠化到時候會南侵?還是說自己死後管它洪水滔天?只顧着自己不想以後,這樣的事情姬發還做不出來。
留着農耕民族在草原上也不是一個事情,如果這個時代不是一個修煉的世界,如果沒有姬發打算搞蒸汽機搞火車,那麼,就從關中到草原,至少有兩千多里路,這麼遠的地方,交通怎麼處理?聯繫怎麼辦?
農耕民族的人到了這裡想要屯田,根本不可能,因爲這裡的氣候決定了,在這裡農耕是不太可能的時候,就算是能耕種,產量也是低的可憐,想要屯田,也只能在陰山以南的核桃平原,畢竟過了這裡,再往北就是四百毫米的降水線。
也就是說,就算是農耕民族到了這裡,也只能辦成新的遊牧民族,如果這些人和國內斷了聯繫的話,幾十年之後,上百年之後,他們就會變成一個全新的民族,不要以爲這不可能,匈奴吞了東胡,還有幾個人記得自己是東胡人?蒙古吞了女真,還有幾個人記得是自己是女真人?尤其還是在這個落後的時代。
而在草原上生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搶,這不是他們的主觀意願,而是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逼迫着他們,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搶。
至於把胡人往內地遷徙,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想想看吧,當年的漢武帝,在打的匈奴不斷的有部落投降,他就收下了,讓他們在黃河以南,在陰山以南生活,有匈奴人,有烏桓人,有鮮卑人,還有羌人,這樣的政策從漢武帝一直到了西晉,最後,產生了五胡亂華的事情。
當然,姬發也知道五胡亂華是近現代民族主義覺醒的時候纔有的名詞,但是這樣的事情是真實的發生過的,所以要未雨綢繆,要防患於未然,這些都是姬發要做的。
可是這些東西,姬發也只能慢慢的說一說,不可能吧所有的事情都說出來,而且,現在大周連中原都還沒有一統呢,想消滅大漠,統一大漠根本就是很久以後的事情。
按照姬昌的設想,先消滅東方的東夷,這樣直接統一中原,也就是說東邊一直到東海黃海沿岸,東北邊到幽都,南邊到長江,到雲夢澤,西南到巴蜀地區,西邊到陽關玉門關的地方,北方到河套平原,到陰山腳底下。
目前來說,只有西邊和北邊的疆域是完成了,東邊的東夷還沒有消滅,南邊的長江邊上還是有很多的蠻夷的,這些蠻夷有些是當年夏朝的方國,有些是越人北上和當地的居民融合而成的,他們既有中原文化的基因,也有百越的文化因素。
按照姬昌的設想,今年先把東夷給消滅了,這樣,就可以一統中原,到時候就可以直接來到海邊,而姬發也非常的想要來到海邊,只有這樣才能夠發展自己的產業。
第一個就是曬鹽,在幽都的東邊邊,那邊有個好地方,就是長蘆鹽場,在江淮的東邊,也有一個好地方,兩淮鹽場,這裡可以說是全國最大的曬鹽的好地方,只要能夠搞起來,姬發相信,整個大周帝國就不會缺少鹽巴,沒有鹽巴,人都是軟綿綿的沒有力氣,這也是爲什麼士兵們出征的時候,都會帶着肉醬,第一吃肉有力氣,第二肉醬裡有鹽巴,吃了也有力氣,有了力氣,上戰場就能夠夠殺敵,要是軟綿綿的連刀子都拿不動,哪還有什麼意思。
除了曬鹽之外,第二件事情就是造船,畢竟在膠東可是有一個天然的港口,可以造船,只要能夠造出大船,那麼吃肉的問題也能夠解決,現在這個海洋,不知道有多少鯨魚,獵殺鯨魚既能解決吃肉的問題,又能夠有鯨魚油,可謂是一舉兩得。
至於鯨魚的遭遇怎麼樣?這個事情姬發是不會管的,沒辦法,現在吃飯次啊是大問題,吃不飽飯,你和我談什麼海洋保護呢?而且就算是吃光了又如何?地球還能毀滅不成?
“可惜是重生的是人,只能站在人類的角度來思考了,不能站在鯨魚的立場上來辦事情。”
等消滅了東夷之後,還要把長江沿岸的一些百越給清理乾淨,這樣一來,整個長江就會變成大周帝國的內河,這可是一個黃金的水運,要知道,這個世界的面積增加了四倍,長江的寬度也相應的增加了三四倍,以前有十來公里寬,現在的長江最寬的地方有一百公里寬,平均下來也有三四十公里寬,所以深度也深了很多,其他的不敢說,就這幾千噸的船舶,從長江口一口氣來到巴陵不費勁,當然過三峽的時候還是要多多的注意些,但是這個世界的三峽可不是上個地球那樣,非常的狹窄,只有幾百米寬,這個世界的三峽至少有三公里寬。
等消滅了長江沿岸的白玉之後,剩下的就是巴蜀之地了,畢竟這個地方是關中的大後方,姬發就算是不說,父皇也有可能知道,畢竟在後世,蓉城的平原可是一個好地方,那可是取代了關中的名號,天府之國,整個蓉城平原有兩萬平方公里,所以到了這個世界,也就會變成八萬多平方公里,至於整個巴蜀盆地,那可是有着四十多萬平方公里,要是拿下了,這可是真的一個天府之國。
姬發不相信自己的父皇不知道,要不然他養那麼多的密探幹什麼?難道只是爲了監控鎬京城?難道只是爲了監控關中?不可能的,畢竟監視鎬京城,父皇一個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這些密探。
所以這東南西北廠絕大部分人都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在東夷,有的在百越,有的在巴蜀,有的在西域,有的在大漠,當然,錦衣衛,繡衣衛也是一樣,甚至就連五大廠的人也相互的不認識,各有各的渠道,就算是發現了,最多也就是相互合作。
姬發知道五大廠內部有一些暗號的手勢,只要見到了就可以確認是同行,但是這手勢姬發並沒有見過,也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的。
有可能在大漠上一個放馬的牧人就是五大廠的密探,有可能在東夷的軍隊中就有一個五大廠的密探,有可能在百越的山中祭祀團裡就有一個是五大廠的密探。
也不是說沒有密探叛變過,可是一旦發現了這樣的事情,就會殺人滅口,而且會禍及家人,這是在入行的時候就說好的,只要不叛變,哪怕是死了,家人也能夠得到好的優待,大周帝國從來不會讓有功之臣的家屬流血又流淚,而大周帝國也同樣做到了。
但是叛變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家屬基本上都是在關中的,一旦發現了叛變,那麼他的一家子,就會被滿門滅口,這個事情也從來都沒有隱晦過。
“錢啊,真的是一個好東西呢!”姬發想到,等到自己成了皇帝之後,肯定要去全世界搞錢,沒錢,幹什麼都不行。
一個皇帝,首先要有錢,一個皇帝有了錢,就有了士兵,有了士兵就有了保護賺錢的權利,有了錢和士兵,那就有了權力,這兩者都有了之後,整個朝堂向不聽話都不行。
姬發身後的一些弟弟們似乎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大臣們在爭吵,還有一些不太適應,當然也有一些適應的,不過姬發卻從來沒有關注過他們。
等到九卿彙報完了之後,姬發知道,重頭戲來了,開始由天下的九州州牧開始彙報,這些州牧的工作其實才是非常的勞累的,畢竟每個州牧管理的地盤都那麼的大,想想雍州,換成這個時代的面積,要有三百萬平方公里,至於幽州,揚州,那面積更大,只有青州,徐州,兗州和豫州小一些,但是也是很大的,而且這些地方還是整個帝國的精華區域,無論是人口,還是整個土地的開墾種植成熟度都不是其他地方能夠媲美的,就像是揚州一樣,大片大片的土地還是荒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