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鎬京城的官員們,凡是湊級別的已經來的差不多了,差不多能夠來一千人,姬發站在大門口看,也就差不多還剩下三公九卿和那幾個世襲罔替的侯爵沒有來。
姬發眼看着時間已經差不多了,三公九卿們也開始陸陸續續的走過來,有很多,姬發還是第一次見到。
三公里,丞相是伊尹,御史大夫是霍光,太尉是呂尚,他們三位也被成爲三公,因爲這是國家層面最高的三位政府官員。
丞相就不用說了,百官之長,羣僚之首,他擁有着開府建牙的權利,擁有着六百石一下官員們的前途。
無論是誰,見到他都要問候,除非是皇帝,作爲一個丞相,自然是非常的忙碌的,畢竟帝國那麼大,人口那麼多,社會矛盾又那麼多,想要把整個帝國給操持起來,作爲丞相,他擁有着不可懈怠的責任。
伊尹走上來,所有的人都對他進行問候,就算是姬發也不例外,就算是自己到時候拜相也得要相互尊重。
這個年頭,皇帝和官員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等的,尊重也是相互的,除非是大朝會,否則是不需要給皇帝跪拜的,鞠躬問候就行了。
皇帝要是把大臣當成手足,那麼大臣們就會以死相報,如果皇帝對大臣如草芥,那麼大臣也會對皇帝如敵人,這個時代的皇權還沒有後世那般集權和變態,更沒有皇帝一言九鼎,說殺就殺,大臣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大臣根本就沒有自己的自主權,一切都是皇帝說了算,大臣們只有跪受筆錄,雖然姬發也想這樣做,不過他知道,這樣做根本是不可能的,要是他現在敢這樣做,姬發可以說,沒有一個官員還會跟着自己幹,也沒有一個人原因給自己當官。
這年頭的官員只是爲了施展抱負,而不是爲了升官發財,如果想要升官發財有的是渠道,而不用當官。
大周對於官員貪污的處罰是非常嚴厲的,哪怕是丞相,只要貪污的金錢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也會被處罰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跑得掉。
和伊尹並排走的還有御史大夫霍光和太尉呂尚,御史大夫霍光,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官員,非常深受父皇的信任,就是用來監督百官的,可以說是後世的紀高官和監察委主任,甚至還有着更大的權利。
而且御史大夫還是整個朝廷的二把手,一般來說,丞相要是罷官了,都是有御史大夫來接任,很少會有其他人來接任的。
太尉呂尚姬發就很熟悉了,跟着他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等自己成年以後,邑姜也將會嫁給自己,而太尉就是整個帝國的軍事長官,他是所有大將軍們的頭頭,不過,這些大將軍們也不是每一個都會聽他的。
正所謂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就算是一個大周帝國內部,一個大周帝國軍事集團內部也擁有着諸多的派系,不是每個人都會聽從呂尚的,但是明面上還要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不過呂尚能夠當上太尉,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他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而且跟着姬昌的時間也很長,再加上他的修爲,所以那些大將軍們不服都不行。
對於這三位,姬發的內心中有着很大的震撼,真的,尤其是伊尹和霍光,這可是歷史上有名的權臣啊,伊尹可以廢除國王,甚至自己還做了一段的攝政王,甚至有的史書說伊尹已經篡國了,最後還是被打敗了,不過無論如何,這都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伊尹非常的厲害,能夠廢黜皇帝,這得是多大的能耐啊。
霍光也是不遑多讓,一個非常隱忍的權臣,姬發還記得自己上輩子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劉弗陵就是霍光害死的,劉弗陵剛剛親政沒有多長時間就死了,在此之前那麼多年都沒有事,咋的剛剛親政就死了呢?甭管怎樣,劉弗陵死後,霍光又選擇了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賀當皇帝,那個只有十九歲的小青年。
昌邑王劉賀的父親是劉髆,是孝武皇帝最喜歡的李夫人的兒子,只不過因爲得病早死,要不然劉弗陵還真的不見得能夠當上皇帝。
劉賀當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廢黜了,史書上只留下隻言片語,要不是後世挖出了劉賀的陵墓,真的沒有多少人對他有印象。
史書上說劉賀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壞事情,不遵守禮法,所以被廢黜。
但是根據姬發所看的史書,劉賀的廢黜可能和這個並沒有什麼關係,劉賀從山東的昌邑過來的時候,帶了三百人的官員過來,來到長安城之後,就直接把這三百人安插進去,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要是把坑位都給佔據了其他人怎麼辦?
所以霍光聯合其他的大臣先下手爲強,那些跟着劉賀一塊來的大臣被砍頭的時候,還曾經罵過劉賀,說他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從這一句話就不難看出,劉賀這個只有十九歲的小年輕真的不是老謀深算的霍光的對手。
廢黜了劉賀之後,霍光又樹立了劉詢,劉詢俗稱劉病已,是孝武皇帝的從孫子,戾太子劉據的孫子,皇長孫劉進的兒子,剛剛出生之後沒多長時間就遇到了巫蠱之禍。
終日打雁卻被小麻雀給啄瞎了眼睛,劉詢和他的祖宗劉恆一樣,是一個演技派,奧斯卡影帝級別的,他非常都會隱忍,甚至自己的愛人都被害死了,他也能夠忍得住,他知道自己要是不忍的話,死的就是自己了。
最後等霍光死後,劉詢就滅了霍光一家,也就是說,從劉弗陵到劉詢,三個皇帝都生活在霍光的淫威之下戰戰兢兢的,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反抗,這也就是霍光生活的時間太早,他要是生活在南北朝或是隋唐,早就霸服篡位了。
面對這樣的兩位,姬發真的不敢有任何的輕視之心,他們倆要是聯合起來,說不定真的能夠架空一個皇帝,把皇帝變成一個傀儡。
但是誰都不知道,誰也不會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開掛一說,姬發擁有着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變數,他的身上有着強大的金手指,只要到時候金手指打造好,就算是來是個伊尹霍光也沒有任何的作用,因爲這是一個看誰拳頭大的世界。
自己手下有高手,他們要是不服氣,就直接廢黜,要是再不聽話,就直接砍死。
姬發不相信有誰會在死亡的面前還會堅持的,這又不是擁有着紅色思想的年代,大家出來混都是爲了加官進爵嘛!
除了三公之外,還有九卿,他們也是整個帝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九卿部門說是國家的組成部門,但是不是九卿都屬於丞相的管理。
當然他們也不屬於御史大夫和太尉的管理,他們有的是直接屬於皇帝管理的,有的才事屬於丞相管理的。
九卿裡排名第一的就是主持宗廟祭祀的太常,之前還叫奉常,不過姬昌給改了名字,叫太常,前兩天祭祀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的就是太常來主持的,天下所有的祭祀官也屬於太常來管理,天下所有的神廟也都屬於太常來管理,可以這麼說,太常就是管理意識形態的,他很重要。
不過看着這個太常,姬發皺了皺眉,說真的,對於他,姬發還是相當的沒有好感的,因爲他叫秦檜,沒錯,就是後世南宋的大奸臣秦檜。
姬發相當的明白,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都是當代的史學家書寫的,他們的史觀和史論都是基於當下的社會環境所產生的,是經過加工的,是政治需要的,是社會需要的。
秦檜本人到底如何,姬發並不清楚,不過姬發曾經看過明朝的大儒丘浚曾經說過,南宋再造秦檜之力也,也就說,南宋能夠續命下去是因爲秦檜的本事,對於這句話,姬發不可置否,他不知道這裡面的話是不是有誇大嫌疑,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秦檜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站在後世的民族立場上,姬發也曾經氣憤過,不過現在可不是後世的地球,而是大周帝國,無論岳飛是不是秦檜殺得還是秦檜給趙構背鍋,都無所謂,反正姬發也看不到他們,架設是真的的話,還能給自己背鍋,多好。
九卿裡排名第二的是主管宮殿警衛的郎中令王猛,整個皇宮,包括其他的宮殿的安全警衛都是屬於王猛這個郎中令來管理,也就是說,姬昌的安危都是在王猛的掌握之下,不過誰都知道姬昌是天下第一高手,不過這個位置很重要,因爲郎中令是最親近皇帝的人,畢竟只有最親信的人才會吧自己的安危交給他來掌管。
再加上郎中令的手中還有一個極大地軍事力量羽林郎,羽林郎只有一萬人,但是他們的戰鬥力超強,他們中所有的都是武士,而且比三大營還要精銳,超過一半的將士都是二品的武士,也就是鐵骨境界的武士,他們的戰鬥力強加的強悍。
雖然只有一萬人,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小覷他們,凡是小覷他們的全部都給斬殺了。
王猛是北海王氏,是舜帝的後人,他雖然出身豪門,不過他的家中並沒有什麼顯赫的人物,一切都是靠着他自己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跟着姬昌混起來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拍馬屁或是混資歷混出來的,全部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所以他們的職務非常的穩定,誰敢不服他們。
九卿裡排名第三的就是主管宮禁儀仗的衛尉樑冀,他的位置也相當的重要,皇帝出行,保護他們的是誰?除了羽林郎之外,就是衛尉的軍隊,也就是虎賁衛,它們和羽林郎的戰鬥力差不多,人數也是一樣的,都是一萬人。
其實羽林郎和虎賁衛之前是一家的,不過後來分開了,分成了兩個部分,上面的主官也分成了兩個部分,郎中令和衛尉。
樑冀以前也是大將軍來着,打仗非常的厲害,再加上他的妹妹也是姬昌後宮中的一員,所以姬昌就把這宮禁儀仗的事情交給了樑冀,這也是對樑冀的重視。
九卿中排名第四的太僕王安石,太僕說是屬於九卿,其實它並不是朝廷的官員,而是屬於皇帝的官員,不過後來逐漸的國家化,太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飼養戰馬。
其實也不能說是飼養戰馬,還會飼養其他的動物,換句話來說就是主要負責朝廷的畜牧業,畢竟在這個時代,畜牧業是極爲重要的。
在大周帝國,擁有着二三十個馬場,這些馬場都是由太僕來負責的,這些馬場除了飼養戰馬之外,還會飼養牛羊。
飼養牛主要是耕地,誰都知道用牛來耕地的效率大,但是耕牛真的是太過於稀少,沒辦法,只能慢慢的飼養。
除了飼養耕牛之外,還會飼養一些山羊,這些山羊主要是提供祭祀只用,然後就是爲了吃。
沒辦法,耕牛是不允許吃的,想吃肉,要不就是吃豬肉要不就是吃羊肉,最次也要吃狗肉。
但是沒有經過騸的豬肉是不好吃的,狗肉雖然好吃,不過這狗才有多少?但是狗肉有營養姬發還是知道的,上輩子他也曾經吃過,還聽說過狗肉湯澆地能夠讓莊稼生長的更快,更高產。
當然,除了牛羊之外,還會飼養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驢子,大周對於驢子是非常看中的,驢子吃的少,而且幹活勤勤懇懇,用來運輸物資是非常合適的,而且驢肉也非常的好吃,驢子除了個頭有些小,不能耕地之外,其他的也沒有什麼。
而且戰馬和驢子之間還能雜交出騾子這種新物種出來,騾子擁有戰馬和驢子的優點,耐力高而且不喜歡打架,這點戰馬就比不上。經過騸的馬匹很溫順,可是它們就不能繼續繁育下去了,不能當種馬了,可是不騸的話,它們經常的打架。
說到這裡,姬發倒是很可惜,古代的華夏不是沒有好的馬匹,可是經過一代代的選差,最後的華夏竟然連一種有名氣的馬匹都找不到,不得不說是一種很可憐的事情。
姬發打算等自己當了皇帝之後,一定要好好的管一管太僕的事情,不能吧所有的有脾氣的馬兒都騸了,因爲越是有脾氣有性格的馬兒一般來說是越強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