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

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

袁隗的兒子袁滿來新年一過疾病突發夭折,而爲了扶持董卓位列名將,袁隗也下了莫大心血,可眼看着計劃成果要被分走一半,頓時氣急,新痛和舊痛一起涌來,讓袁隗直接臥榻病倒。

袁家一衆子侄聽說袁隗病倒之後,急忙前來探望。

……

“叔父這段時間操勞過甚,又因幼弟早去沉痛,還望好生保重身體,袁家不可沒有叔父。”

聽了袁基的話,躺在牀榻上的袁隗唏噓不已:“老夫一把年紀了,辦事不周,屢屢錯步,實是枉爲袁門尊長,士紀,老夫這一病,再無精力執掌袁家,以後門中事宜,皆歸你統籌就是了。”

袁基忙道:“叔父萬萬不可如此說,今黃巾之事未定,董卓之事未免不成,叔父大可不必灰心,袁家缺不得叔父。”

袁隗伸手握住了袁基的手,詢問道:“士紀,董卓這一步棋,叔叔走的不好,平白累及諸門,你如今的見識算是在老夫之上了,可否給老夫指點迷津?咱們下一步當如何行事?”

“嗯……這個……”

袁基聽到這,低頭沉思,沒有吭聲。

並非他不想出謀幫袁隗解決困難,只是地方諸事並非其之所長,往昔一旦遇到這樣的事,他都是找劉儉商議良策,如今劉儉不在雒陽,袁基倒是有些窘迫了。

袁隗見袁基不說話,心中頗爲苦悶,長嘆口氣。

就在這個時候,袁隗忽然看到了袁基身後的袁紹。

於是,袁隗抱着試試看的希望,問袁紹道:“本初以爲,當此時節,棋子當往何處落之?”

袁紹拱手道:“黃巾本部在河北起事,而冀州爲河北正中,依照侄兒設想,董卓若能擊潰張角,戰後冀州混亂,本地民心不附,當奏請天子以一牧守鎮之,”

“此人若是董卓,當最好把控,畢竟不過一邊郡莽夫,在關東不得人心,縱然得了州牧之職,也得靠着我們袁家。”

“只是如今,既功勞不定,那就不妨派人示好皇甫義真,若彼願協同,倒也不失爲一個好的人選。”

袁隗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嗦,袁基嚇了一跳,急忙起身來到桌案邊,拿起水卮來到牀榻邊。

袁隗喝了一口水,喘息了好一會才順過氣來。

“皇甫一家將門之身,兩代人皆有歸士之誠,當年黨錮之禍,天下士門被牽連者多矣,嵩之叢叔皇甫規以未被黨事牽連可恥,自發上書想要朝廷罷免其職,將自己淪爲黨人一系,呵呵,可嘆先帝聰慧,始終不曾理會於他,將他皇甫家一直歸列於將門。”

袁紹道:“正因如此,時至今日,皇甫嵩也是有心向士的,聽聞黃巾起事前,他就向陛下諫言解除黨錮,要拉他入列不難,只是論及在關西的影響力,我袁家聲望始終不及楊氏,此事若要速成,還是得請楊太尉出手,若有弘農楊氏去拉皇甫義真,此事旦夕可定。”

“只可惜猛將歸於楊氏。”袁隗嘆息道。

“叔父不必着惱,我們所要推動之事,只是開立牧的先河,黃巾一平,其本部所在的冀州民心不附,屆時便可羣起上書,請陛下着立州牧,只要有一個先例,對我們而言便足夠了,不論是皇甫嵩還是董卓都可以,別說是楊家的附庸戰將當州牧,就是古文經者被立爲牧守亦無所謂,”

“畢竟古今學諸家乃小爭道統,而兩經諸門與陛下爭的纔是生死,控制了生死之門,道統也就不在話下了。”

袁隗點了點頭,道:“內爭爭氣,大爭爭命,然也。”

袁基忙道:“本初,你可莫要忘了,還有德然可用爲牧呢。”

袁紹聽到了劉儉的名子,皺起了眉。

“劉德然這個人,雖是兄長的至交,卻也是陛下的半身臣子,兄莫忘記了!”

袁隗強行掙扎起身,道:“不錯,誅張角之功,事關立牧第一人,縱予涼州家奴,不予幽州皇族!士紀,不可感情用事。”

袁基聞言長嘆口氣,拱手道:“叔父所言極是,本初所言也有理。”

……

……

出了袁隗的府邸,袁基直接跨步上車就要回府,卻見袁紹從後匆匆趕上。

“兄長如何不理睬我,是因我適才之言,惹兄不快了?”

袁基斜眼瞥了袁紹一眼:“伱自家車馬呢?”

“就在不遠處,但我可讓他們自行回去,兄長想送我一程否?”

袁基衝着袁紹大袖一揮:“上車!”

袁紹上了袁基的輜車後,袁基命人將袁紹先行送回府邸。

路上,袁基沉着臉不說話。

袁紹則是笑呵呵地先拱手道:“兄長因爲弟適才之言而氣?”

袁基不滿道:“德然是半邊皇親,可也是我的嫡系,適才本初何必如此直言,卻讓我心中如何好受?”

袁紹長施一禮:“弟只是爲了家中大事,一口心急口快,還望兄長恕罪。”

袁紹行大禮賠罪,袁基便也就不計較了,以胸襟而論,袁基還算是湊合,至少比袁術強。

“算了,你也是無心。”

“多謝兄長諒解。”

隨後,便聽袁紹道:“兄長,當今陛下雖多謀,然眼光不算長遠,公卿諸族以田畝十錢換下了盧尚書,陛下自以爲得計,實不知此事過後,我等必當以冀州因兵事殘破而推動立牧,一旦這個口子開了,日後諸事就可慢慢促成了。”

“盧尚書海內人望,而劉德然又是他的門生,皆自命清流之輩,在這件事上,未必會爲我等所用,還是董卓或皇甫嵩更好用些。”

袁基淡淡道:“那也得等誅張角之大功,確實落在了董卓或皇甫義真頭上才行。”

袁紹哈哈笑道:“此二人皆是涼州猛士,百戰之將,我不覺得劉德然可贏此二人。”

袁基聽了這話,沒吭聲。

其實憑心而論,袁基也覺得劉儉在董卓和皇甫嵩手中搶不下什麼功勞。

畢竟,那兩個人的征戰履歷在那擺着呢。

劉儉纔多大?

人家指揮兵馬的時間,怕是比劉儉活的時間都長。

“兄長,立牧之事,只要開了先河,以後諸事就可大成了!”

袁基淡淡道:“如何大成?還早的遠呢,以當今天子之深謀,更兼其賣官鬻爵之風,縱是開了口子立下一牧,任期怕是也不過一年半載,能成什麼風浪?”

袁紹笑道:“時間長短無所謂,就是要他開個先河,不錯,當今天子多詭謀,這平定黃巾的冀州牧,估計最多也就能當三五個月,其後必然會被陛下找個理由拿下,”

“但兄長需知,本朝自光武中興以來,除了光武皇帝、明帝外,歷代十帝,從未有壽過三十五歲者,先帝三十五而崩,在諸皇之中已屬高壽,今陛下亦年近三旬,且沉溺酒色,過於縱情,”

“我去年曾與太醫令閒談,陛下這三年來大小病不斷,雖皆非頑疾,卻都是起於耗損精氣內需所致,似此等爲了美色而不要命的天子,我看都未必能活過先帝!”

“噓!”袁基伸出了一個手指,道:“莫妄言!”

“是,是,兄長教訓的是,弟弟孟浪了!”

“不過,依弟之見,陛下自以機謀爲長,縱然立牧,他也會用賣官鬻爵的替換之法,穩定社稷權柄,限制州牧之權,這是他的睿智,但他唯獨不睿智的地方,就是他錯估了自己的身體!”

袁基笑了笑:“是啊,誰都覺得自己能活的長,不會覺得自己會早死,陛下這方面確實不行,他若是稍有點醒悟,也絕不會這般縱情聲色,如你所言,我看他也活不久。”

袁紹捋着自己漂亮的鬍鬚,得意道:“陛下若死,不論他兩個孩子誰登基,皆年少之郎,屆時兄長和叔父便可聯合楊氏,把持一國軍政,我等諸弟下藩爲牧,爲袁家在地方爲屏障,似董卓這等涼州寡學之輩,可爲袁家守戶之犬!黨錮一解,萬千袁門子弟入朝,何其榮焉?”

袁基聽袁紹說到這裡,心中一陣縹緲神往。

他“扶保”幼主,把持一國軍政,幾個兄弟就任牧守,爲國家屏藩,數千門故吏生入朝堂,內外相合,一國軍政,盡在其手。

“本初真兄之臂膀也!我在雒中,弟等在雒外,真固若金湯者也,翌日爲兄光大門楣,必不相負於你。”

“多謝大兄!”

(本章完)

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561章 紹,術,譚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10章 以少搏衆第20章 詐!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712章 赦俘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750章 誰用誰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今天母親出院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整理一下思路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576章 試探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15章 家中豪飲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507章 定胡虜!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662章 降董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85章 過猶不及
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561章 紹,術,譚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10章 以少搏衆第20章 詐!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712章 赦俘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750章 誰用誰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今天母親出院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整理一下思路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576章 試探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15章 家中豪飲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507章 定胡虜!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662章 降董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85章 過猶不及